一种用于无水电热加热器的换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3-5  123

一种用于无水电热加热器的换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加热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水电热加热器的换热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用于电热加热器中的换热组件结构单一,容器内部与换热管温差较大时易出现换热管开裂现象,其不具备自补偿功能,大大影响了加热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结一种用于无水电热加热器的换热组件,通过将换热管设置为螺旋筒体状,使管体实现了自动补偿,防止出现管体开裂现象。
[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用于无水电热加热器的换热组件,包括上集管与下集管,于所述上集管与下集管之间连接多根换热管,每根换热管均由多个互为对接的盘管叠加形成螺旋筒体。
[0006]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0007]所述上集管与下集管均沿水平方向布置;
[0008]互为对接的两根盘管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角度范围值为60°±1°。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换热管由多根盘管对接形成螺旋筒体,利用螺旋状防止各盘管在容器壳体内温差较大形成开裂,换热管在温差较大时热胀冷缩可以自动补偿,大大提尚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3]图3为本发明中盘管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上集管;2、换热管;3、下集管;4、螺旋筒体;5、盘管;6、容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无水电热加热器的换热组件包括上集管1与下集管3,于上集管1与下集管3之间连接多根换热管2,每根换热管2均由多个互为对接的盘管5叠加形成螺旋筒体4。上集管1与下集管3均沿水平方向布置。互为对接的两根盘管5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的角度范围值为60° ±1°。
[0017]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0018]如图1、图2所示,上述换热组件均安装于容器壳体6内,低温氮气从容器壳体6的进气管进入下集管3,然后进入与下集管3连通的各根换热管2内,利用电加热设备对容器壳体6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同时换热管2吸收热量使换热管2内的低温氮气升温,升温后的低温氮气从上集管1流出容器壳体6的出气管。
[0019]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无水电热加热器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集管(1)与下集管(3),于所述上集管(1)与下集管(3)之间连接多根换热管(2),每根换热管(2)均由多个互为对接的盘管(5)叠加形成螺旋筒体(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水电热加热器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管(1)与下集管(3)均沿水平方向布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水电热加热器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互为对接的两根盘管(5)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角度范围值为60° ±1°。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水电热加热器的换热组件,包括上集管与下集管,于所述上集管与下集管之间连接多根换热管,每根换热管均由多个互为对接的盘管叠加形成螺旋筒体。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换热管由多根盘管对接形成螺旋筒体,利用螺旋状防止各盘管在容器壳体内温差较大形成开裂,换热管在温差较大时热胀冷缩可以自动补偿,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
【IPC分类】F28D1/047
【公开号】CN105486115
【申请号】CN201511026560
【发明人】俞军
【申请人】无锡辉腾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