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空冷散热器防冻导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工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
目.ο
【背景技术】
[0002]空冷是“富煤缺水”地区火电厂的主要冷却方式,分为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空冷的主要换热设备是空冷散热器,分为直接空冷散热器和间接空冷散热器。散热器按材质可分为钢制、铝制或钢铝复合。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空冷系统一般设置冷却塔。冷却塔主要分为钢筋混凝土塔、钢结构外覆铝板塔、钢结构塔、钢结构外覆玻璃钢塔、钢索外覆铝塔等。散热器可以在冷却塔内水平或倾斜布置。散热器可位于进风口上,或与进风口呈一定夹角布置。上述设备、构筑物和系统型式的排列组合,便组成了各种形式的空冷系统。
[0003]空冷散热器是“富煤缺水”地区广泛使用的冷却设备,是电厂热力循环中的重要辅助设备,空冷散热器的热力性能是保证汽轮机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前提条件,直接关系到电厂的经济效益。
[0004]空冷散热器的性能主要受到环境气象条件的影响。冬季,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降低,冷却塔内与室外空气之间的温差越来越大,冷却塔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增大,自然通风冷却塔的抽力随之增大。这将导致自然通风冷却塔所能提供的抽力大于空冷散热器换热所需要的抽力。因此,流经散热器的空气量或迎面风速随之增加,散热器内部水温降低,严重时可冻结,导致散热器换热管变形,甚至破裂。为了减少流经空冷散热器的空气流速,一般通过关小冷却三角进风百叶窗的方式进行调节,这是一种被动调节方式。百叶窗及其执行机构的投资高,运行可靠性差。当冷却三角的百叶窗关闭不严、漏风、操作失误等情况下,容易造成散热器冻坏。对于空冷散热器防冻而言,常规设计方式先天不足,散热器冻坏的风险始终存在。因此,在严寒或寒冷地区,空冷散热器的冬季防冻始终是个难题,电厂实际运行中,空冷散热器冬季防冻工作压力很大。目前,在空冷系统设计中,冷却塔的塔筒底部非进风区域,一般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密封,无法实现对散热器的进风量的主动调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以实现对空冷散热器进行有效地防冻处理。空冷散热器包括直接空冷散热器和间接空冷散热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和权利要求书相互对应)。
[0008]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在冬季,冷空气可不流经空冷散热器,而通过本发明装置进入冷却塔,并使冷却塔的抽力显著降低。采用本发明装置能够有效地控制空冷塔的自然通风抽力,调节空冷散热器的迎面风速,降低空冷散热器内循环冷却水在冬季冻结的风险,提高空冷发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0009]当空冷散热器与进风口呈一定夹角布置时,还可通过在散热器两端设置可调导流板达到防冻目的。
[0010]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中的空冷散热器在冷却塔内水平布置的立面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进风口在冷却塔内布置方式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中百叶窗调节原理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中空冷散热器与进风口呈一定夹角布置及其两端导流板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空冷散热器1,冷却塔2,导流板3,百叶窗叶片4,转动臂5,拉杆框架6,集散控制系统7,电动机8,齿轮箱9。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8]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0019]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20]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0021]本发明主要针对空冷散热器在冷却塔内水平布置的形式,围绕空冷散热器冬季低温环境下经常冻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该装置能够显著降低空冷散热器在冬季冻坏的风险,提高机组在冬季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0022]本发明实施例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设置于冷却塔的塔筒底部的非进风区域,该装置的重点改进在于:在冷却塔内进风口平面上,可取消常规设计中冷却三角的百叶窗及其调节机构;将原来非进风区域的密封板改变为可调节的进风导流装置,即导流板3。可根据气候状况和机组负荷情况,将导流板3的开启度在0%?100%之间调节。
[0023]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3详细描述其【具体实施方式】。
[0024]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中的空冷散热器在冷却塔内水平布置的立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参见图1,空冷散热器1在冷却塔2的塔筒底部平面及以上高度水平布置。空冷散热器分为直接空冷散热器和间接空冷散热器。空冷散热器进风口在冷却塔内水平或呈一定夹角布置,其进风口位于冷却塔塔筒入口面上,塔筒入口面的其他部位设置防冻导流装置。防冻导流装置由导流板和执行机构组成。导流板可以是平板或百叶窗等。执行机构可通过拉杆调节导流板的开度,进而,调节空冷散热器的进风量和冷却塔的抽力。
[0025]当空冷散热器与进风口呈一定夹角布置时,散热器两端设置导流板,进风口位于空冷散热器下部。
[0026]空冷散热器1的进风口在冷却塔入口面有多种布置方式,典型布置方式的示意图参见图2,图2的左边部分为
矩形布置,图2的右边部分为径向布置。
[0027]在冷却塔2的塔筒底部的非散热器进风部位设置防冻导流装置,防冻导流装置包含导流板3及导流板的执行机构。导流板3可采用平板、百叶窗及其组合形式。导流板的形状和材质不限,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确定。导流板3的开度调整可由执行机构完成。
[0028]下面以百叶窗及其执行机构为例,介绍导流板的调节方式。
[002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中百叶窗调节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中空冷散热器与进风口呈一定夹角布置及其两端导流板示意图如图4所示。百叶窗是空冷散热器冬季防冻的主要调节手段,其闭合的严密性以及动作的可靠性是调节的关键。百叶窗叶片开启参见图3,叶片关闭参见图4。
[0030]百叶窗叶片4为单层叶片型式。叶片采用2mm厚的热镀锌钢带制作,呈波浪形以增加其强度,各叶片应成形一致以保证百叶窗的密闭性能。百叶窗叶片4通过转动臂5与拉杆框架6相连。
[0031]集散控制系统(DCS)7实现对百叶窗开度的闭环控制。采用模拟量调节的电动执行机构。执行机构驱动包括电动机8和齿轮箱9,齿轮箱9的输出端与拉杆框架6相连,调节各叶片的开度,以及各叶片的开启和关闭。转动臂5与拉杆框架6、叶片4间均采用螺纹连接。
[0032]空冷散热器一般由多个冷却三角组成。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后,可取消常规设计中空冷散热器1的进风百叶窗及其调节机构,减少了空冷系统的初投资。
[0033]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在冬季,冷空气可不流经空冷散热器,而通过本发明装置进入冷却塔,并使冷却塔的抽力显著降低。采用本发明装置能够有效地控制空冷塔的自然通风抽力,调节空冷散热器的迎面风速,降低空冷散热器内循环冷却水在冬季冻结的风险,提高空冷发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0034]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0035]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0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0036]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0038]本发明的空冷散热器的进风口在塔内水平布置或倾斜布置,现有技术的空冷散热器多采用塔外垂直布置方式。
[0039]本发明装置适合直接空冷散热器和间接空冷散热器,直接空冷散热器内部被冷却介质为水蒸气,间接空冷散热器内部被冷却介质为循环冷却水;现有技术仅涉及间接空冷散热器。
[0040]本发明装置适合的自然通风冷却塔包括钢筋混凝土冷却塔、钢结构外覆铝板冷却塔等形式。
[0041]本发明可取消原来空冷散热器进风口处的百叶窗及其执行机构。
【主权项】
1.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空冷散热器进风口在自然通风冷却塔内水平布置或倾斜布置,所述防冻导流装置设置于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塔筒底部的空冷散热器的非进风区域,所述防冻导流装置对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塔筒底部的进风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所述空冷散热器放置在进风口上,或与进风口呈一定夹角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散热器的进风口在冷却塔内呈矩形布置或者径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散热器包括直接空冷散热器和间接空冷散热器。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导流装置包含导流板和导流板执行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调节所述导流板的开启度。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为平板或百叶窗。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流板为百叶窗时,所述百叶窗的叶片为单层叶片型式,呈波浪形。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叶片通过转动臂与拉杆框架相连,所述执行机构驱动所述拉杆框架调节各个百叶窗叶片的开度,以及控制各百叶窗叶片的开启和关闭。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与拉杆框架、叶片间均采用螺纹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冷散热器与进风口呈一定夹角布置时,还可在散热器两端设置可调导流板达到防冻目的。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塔包括钢筋混凝土冷却塔、钢结构外覆铝板冷却塔等。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取消空冷散热器进风口百叶窗。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中的空冷散热器的防冻导流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所述空冷散热器进风口在自然通风冷却塔内水平或与倾斜布置,所述空冷散热器放置在进风口上,或与进风口呈一定夹角布置,所述防冻导流装置设置于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塔筒底部的空冷散热器非进风区域,所述防冻导流装置对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塔筒底部的进风进行调节。本发明实施例在冬季,冷空气可不流经空冷散热器,而通过本发明装置进入冷却塔,并使冷却塔的抽力显著降低。采用本发明装置能够有效地控制空冷塔的自然通风抽力,调节空冷散热器的迎面风速,降低空冷散热器内循环冷却水在冬季冻结的风险,提高空冷发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IPC分类】F28F25/12
【公开号】CN105486160
【申请号】CN201610068825
【发明人】石磊, 王锦
【申请人】北京交通大学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