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摄像模组领域,尤其涉及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摄像模组应用领域的逐渐扩大,各行各业对摄像模组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摄像模组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摄像模组制造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使摄像模组能够在较低的成本下获得较高的成像质量。
[0003]在常规的摄像模组组装工序中,镜头是一个独立组装的部件,其包括镜筒(包括光阑)、镜片、隔圈、压环(stopper)等结构,其组装过程包括:将隔圈与镜片按次序装入镜筒,用胶水或压环固定最后一枚镜片实现镜头的组装。上述组装方式的组装公差包括:镜片与隔圈的组装公差、镜片与镜头的组装公差。因此,这种组装方式的组装公差链过长,组装成本高,镜片的组装位置精度比较差,影响镜头质量,进而影响整个摄像模组及其应用的产品的质量。
[0004]因此,如何改进摄像模组的组装来缩短组装公差链、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其成像品质成为摄像模组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能够缩短镜头组装公差链,减少组装成本,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0006]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各内部光学镜片之间嵌合组装,对镜筒部件的加工精度以及光学镜片与镜筒部件之间的组装精度要求较低,有利于降低成本。
[0007]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各内部光学镜片之间嵌合后再组装于镜筒部件中,改变了传统的单片组装的工艺,使组装公差链变短,提高组装效率。
[0008]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作为外部光学镜片的最后一片光学镜片未安装于镜筒部件中,而是在镜筒部件的外部与镜筒部件底部之间连接,可有效降低镜筒部件的加工精度以及光学镜片与镜筒部件之间的组装精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成像质量。
[0009]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作为外部光学镜片的最后一块光学镜片外侧设置挡光层,能够阻止外部光线从非光束入射通道进入,同时能够防止镜头漏光,能够保证镜头具有较高的质量,挡光层较薄,有利于减轻摄像模组镜头的重量。
[0010]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其中外部光学镜片未安装于镜筒部件内部,而是直接承靠在镜座上,因此,镜筒部件与镜座之间的组装公差不会影响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并且缩短了镜头的组装公差链,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001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其中通过将最后一片光学镜片设置于镜筒外部与镜座之间,能够减小镜头到感光芯片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较小镜头后焦距,有利于摄像模组向轻薄化的方向发展。
[0012]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其中至少一片内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调整后使得摄像模组镜头的中心轴线与感光芯片的中心轴线重合或在偏差允许的范围内,以校准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保证摄像模组在制造完成后具有$父尚的成像品质。
[0013]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其中将外部光学镜片预组装于镜筒部件和镜座之间,适于通过调整外部光学镜片和/或镜筒部件调整摄像模组镜头的光学路径,进而对摄像模组成像进行校准,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及制造良率。
[001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通过设置可调镜片,能够校准镜头的后焦距及调节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在组装过程中完成校准,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摄像模组的制造良率和产品性能。
[0015]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其中通过设置可调镜片,使得摄像模组在制造过程中完成校准,省去了后续的调焦步骤,减少工序、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0016]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组装方法简单可行、易操作,适于推广应用。
[0017]为满足本发明的以上目的以及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势,本发明提供一摄像模组镜头,包括:
[0018]至少一内部光学镜片;
[0019]至少一外部光学镜片;以及
[0020]—镜筒部件,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按照预定次序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沿着所述镜筒部件的高度方向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外部,其中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与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均位于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光学路径上。
[002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彼此嵌合组装为一个整体,被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中。
[002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相邻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之间使用隔圈进行嵌合或者通过胶水直接进行嵌合。
[0023]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至少一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中,作为可调镜片,所述可调镜片的组装位置相对于所述镜筒部件的空间位置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
[002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沿着所述镜筒部件的外侧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调整通道,各所述调整通道将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相连通,其中各所述调整通道均与各所述可调镜片相对应,适于通过所述调整通道调整所述可调镜片的组装位置,以调整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光学路径。
[002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使用一点胶设备通过所述调整通道注入胶水将所述可调镜片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壁,同时得以密封所述调整通道。
[002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作为所述可调镜片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顶部的内部空间中时,所述镜筒部件的顶部设有至少一固定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与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相对应,将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和外部环境相连通,进而适于通过所述固定通道注入胶水来固定所述可调镜片。
[002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相连接。
[0028]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相连接,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相对于所述镜筒部件的组装位置均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
[0029]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外侧均具有一挡光层,所述挡光层完全覆盖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整个侧面。
[0030]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在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涂布黑胶形成所述挡光层。
[003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摄像模组,包括:
[0032]—感光装置,所述感光装置包括一感光芯片和一镜座;和
[0033]—摄像模组镜头,所述摄像模组镜头被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的感光路径上,其中所述摄像模组镜头包括至少一内部光学镜片、至少一外部光学镜片以及一镜筒部件,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按照预定次序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和所述镜座之间,其中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与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均位于所述感光芯片的感光路径上。
[003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和所述镜座之间,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和底部表面边缘分别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和所述镜座的顶部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
[003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和所述镜座之间,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和底部表面边缘分别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和所述镜座的顶部表面相连接,均不固定,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及所述镜筒部件相对于所述感光芯片的组装位置均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调整后得以使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感光芯片的中心轴线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许的范围内。
[003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外部光学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和所述镜座之间,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底部表面边缘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之间预组装,不做固定,使得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相对于所述感光芯片的组装位置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调整后得以使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感光芯片的中心轴线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许的范围内。
[003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外部光学镜片通过胶水预组装于所述镜座,预组装用的所述胶水为UV胶与热固胶的混合胶,经紫外曝光半固化实现预组装,调整后将所述胶水完全固化得以固定所述外部光学镜片。
[003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摄像模组镜头的组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A)将至少一内部光学镜片按照预定次序安装于一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
[0040](B)将至少一外部光学镜片沿着所述镜筒部件的高度方向安装于所述镜筒部件底部的外部空间;以及
[0041 ] (C)完成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组装。
[004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一步骤(D):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设置一挡光层,其中适于在组装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之前或之后进行所述挡光层的设置。
[004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a)将至少一内部光学镜片按照预定次序安装于一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
[0045](b)将至少一外部光学镜片沿着所述镜筒部件的高度方向安装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外部空间;
[0046](c)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设置一挡光层,完成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组装;
[0047](d)将所述摄像模组镜头设置于一感光芯片的感光路径上;
[0048](e)完成所述摄像模组的预组装;以及
[0049](f)封装所述摄像模组镜头和所述感光芯片,完成所述摄像模组
的组装。
[0050]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中,预先将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按照预定次序彼此嵌合组装为一个整体,然后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
[005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中,将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按照预定次序逐片地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
[005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中,将至少一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其中所述可调镜片的组装位置相对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
[0053]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镜筒部件设有至少一调整通道,各所述调整通道连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并与所述可调镜片相对应,适于使用一外部调整装置通过所述调整通道接触所述可调镜片的外侧,以调整所述可调镜片的组装位置,调整后使得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感光芯片的中心轴线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许的范围内。
[005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使用一点胶设备通过所述调整通道注入胶水将所述可调镜片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壁,同时得以密封所述调整通道。
[005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作为所述可调镜片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顶部的内部空间中时,所述镜筒部件的顶部设有至少一固定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与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相对应,将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和外部环境相连通,进而适于通过所述固定通道注入胶水来固定所述可调镜片。
[005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所述步骤(b)及所述步骤(d)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和一镜座之间,其中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涂布胶水使二者固定地连接,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底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座的顶部表面涂布胶水使二者固定的连接。
[005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所述步骤(b)及所述步骤(d)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和一镜座之间,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涂布胶水进行二者之间的预组装,并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底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座的顶部表面涂布胶水进行二者之间的预组装,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和所述镜筒部件相对于所述感光芯片的组装位置均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
[0058]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所述步骤(b)及所述步骤(d)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和一镜座之间,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涂布胶水使二者固定的连接,并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底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座的顶部表面涂布胶水进行二者之间的预组装,其中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相对于所述感光芯片的组装位置均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
[0059]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所述步骤(b)及所述步骤(d)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和一镜座之间,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涂布胶水进行二者之间的预组装,并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底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座的顶部表面涂布胶水使二者固定的连接,其中镜筒部件相对于所述感光芯片的组装位置均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
[0060]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步骤(e)包括以下步骤:(el)对预组装完成的所述摄像模组进行通电,采集摄像模组成像;(e2)根据摄像模组成像调整计算所述可调镜片的调整方式和调整量;以及(e3)按照调整量对所述可调镜片进行调整,使得所述摄像模组成像满足解像要求。
[006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所述步骤(f)中,对所述可调镜片进行点胶固定,完成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
[006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所述步骤(c)中,适于在组装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之前或之后进行所述挡光层的设置。
[0063]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所述步骤(c)中,通过在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涂布黑胶形成所述挡光层,所述挡光层完全覆盖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整个侧面。
【附图说明】
[0064]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镜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5]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镜头的剖视示意图。
[0066]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0067]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示意图。
[0068]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一种变形实施。
[0069]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镜头的一种变形实施。
[0070]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镜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71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镜头的剖视示意图。
[0072]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0073]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流程图。
[0074]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5]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76]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的摄像模组镜头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将被阐述。如图1和图2所不,一摄像模组镜头10,包括至少一内部光学镜片11、至少一外部光学镜片12和一镜筒部件13,其中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沿着所述镜筒部件13的高度方向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13的内部空间,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沿着所述镜筒部件的高度方向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13的外部,例如所述镜筒部件13的顶部或底部的外部空间,与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位于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的同一光学路径上,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并不包括在所述镜询部件13的内部。
[0077]本优选实施例包括三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之间彼此嵌合,嵌合后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13具有的一收容腔131中,其中相邻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之间可采用隔圈进行彼此之间的连接,也可以对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的边缘进行处理,例如涂胶,使得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彼此之间按次序通过涂布的胶水的黏合直接嵌合在一起,省去隔圈等结构件。当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嵌合在一起后形成一镜片组件,然后将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作为一个整体安装于所述镜筒部件13的内部,并加以固定,这种情况下,对所述镜筒部件13的加工精度及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与所述镜筒部件13之间的组装精度要求较低,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并减少了组装工序,降低了组装公差链,节约组装时间,提尚生广效率和广品良率。
[0078]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实施为一片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安装于所述镜筒部件13的底部,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边缘与所述镜筒部件13的底部相连接。可实施为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顶部表面边缘及所述镜筒部件13的底部表面涂抹胶水将二者固定到一起,使得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与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相对应,均位于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的光学路径上。
[0079]由于所述镜筒部件13为传统的黑物镜筒,具有挡光功能,能够阻止外界光线从非光束入射通道之外的地方进入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内部,并能够防止从光束入射通道进入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内部的光线泄露出去,而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并未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13内部,所以本发明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外侧设置一挡光层121,其中所述挡光层121必须完全覆盖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整个侧面,以防止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漏光,并防止外部杂散光进入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内部,以保证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的成像品质。
[0080]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针对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而言,在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外侧可以没有所述挡光层121,即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包括的是未设置挡光层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由于所述挡光层121可以在后续工序中进行设置,因此,所述挡光层121对于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21而言并不是必须的。
[0081]当将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安装于相应的摄像模组中后,为了保证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对已经组装于摄像模组中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设置所述挡光层121,也可以在组装摄像模组时,在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外侧设置所述挡光层121,再将已经设置所述挡光层121的摄像模组镜头10与感光装置组装为摄像模组。
[0082]总之,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既可以包括所述挡光层121,也可以不包括所述挡光层121。
[0083]当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包括所述挡光层121时,所述挡光层121的设置时间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预先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外侧设置所述挡光层121,然后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组装于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 (2)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组装于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后,再设置所述当光层121; (3)将包括未设置所述挡光层121的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与感光装置组装成摄像模组后,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外侧设置所述挡光层121。
[0084]优选地,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外侧涂布黑胶来设置所述挡光层121,所述黑胶可选为热固胶,固化后形成所述挡光层121。
[0085]参考图3,包括上述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的一摄像模组将被阐述。如图3所示,一摄像模组,包括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和一感光装置20,所述感光装置20包括一感光芯片21,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被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21的感光路径上,当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进入所述摄像模组内部后,被所述感光芯片21接收和进行光电转化,从而在后续过程中,所述摄像模组能够获得与
物体相关的影像。
[0086]所述感光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滤光片22、一线路板23和一镜座24,其中所述滤光片22安装于所述镜座24的内部,并被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21的上方,其中所述感光芯片21贴装于所述线路板23的上方,所述线路板23安装于所述镜座24的底部并使得所述感光芯片21位于所述镜座24的内部的腔体中,且所述感光芯片21与所述镜座24之间保持一间距,二者并不直接接触,即所述感光装置20采用C0B(chip on board)工艺进行制作。
[0087]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13与所述镜座24之间,即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顶部表面边缘连接于所述镜筒部件13的底部表面,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底部表面边缘连接于所述镜座24的顶部表面,承靠在所述镜座24上,被所述镜座24支撑,且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及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均被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21的感光路径上。
[0088]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13的外部且承靠在所述镜座24上,可以减小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到所述感光芯片21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较小镜头后焦距,利用这种镜头制作的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较高,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
[0089]参考图4和图10,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将被阐述。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1000包括以下步骤:
[0090]步骤(1001):将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安装于所述镜筒部件13的内部空间,并加以固定;
[0091]步骤(1002):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13底部的外部空间;
[0092]步骤(1003):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外侧设置所述挡光层121,完成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的组装;
[0093]步骤(1004):将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预组装于所述感光装置20,完成所述摄像模组的预组装;
[0094]步骤(1005):调整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的组装位置,使所述摄像模组成像满足解像要求;以及
[0095]步骤(1006):封装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和所述感光装置20,完成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
[0096]其中所述步骤(1001)至步骤(1003)为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的组装步骤。
[0097]在所述步骤(1001)中,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可以逐个单片的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13的内部空间,也可以将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嵌合后形成一个整体的镜片组件后再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13的内部空间。
[0098]在所述步骤(1002)和所述步骤(1003)中,在对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外侧涂布黑胶设置所述挡光层121时,也可以同时在所述镜筒部件13和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交界处涂布黑胶,既可以形成所述挡光层121,又可以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与所述镜筒部件13相连接,减少组装步骤,节约时间,提高产品生产制造效率,降低成本。当然也可以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与所述镜筒部件13进行连接后,再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外侧涂布黑胶设置所述挡光层12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中所述挡光层121可在组装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之前进行设置,当然也可在组装后进行设置。
[0099]进一步地,可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顶部表面边缘涂胶或者在所述镜筒部件13的底部表面涂胶使二者连接到一起,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与所述镜筒部件13之间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不做固定,对二者进行预组装,使得所述镜筒部件13和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组装位置在后续工序中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
[0100]在所述步骤(1004)中,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底部表面边缘涂胶或者在所述镜座24的顶部表面涂胶,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与所述镜座24之间用胶水14进行固定地连接,其中所述胶水14优选为热固胶,也可以将二者进行预组装,使得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相对于所述感光芯片21的组装位置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
[0101]在上述各步骤中,预组装用的胶水适于选择UV胶与热固胶的混合胶进行预组装,所述胶水经过紫外曝光后呈半固化状态实现预组装,在后期经过烘烤进行完全固化,进而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固定于所述镜座24和所述镜筒部件13上。
[0102]在所述步骤(1005)中,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的调整可通过调整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和/或所述镜筒部件13来实现,即调整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的光学路径,使得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感光芯片21的中心轴线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许的范围内,进而使摄像模组成像满足预期的解像要求。
[0103]其中,在上述组装方法中,可以通过对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预组装,所述摄像模组可按照下列三种方式进行校准:(1)调整所述镜筒部件13的组装位置对所述摄像模组进行校准,即通过调整所述镜筒部件13得以调整固定于其内部空间的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换句话说,此种情况下,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与所述镜筒部件13之间预组装,与所述镜座24之间固定连接;(2)分别调整所述镜筒部件13和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对所述摄像模组进行校准,此种情况下,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与所述镜筒部件13及所述镜座24之间均进行预组装;和(3)同时调整所述镜筒部件13和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对所述摄像模组进行校准,即调整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来校准所述摄像模组,换句话说,此种情况下,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与所述镜筒部件13之间固定连接,与所述镜座24之间预组装。
[0104]所述步骤(1005)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051)对预组装的摄像模组进行通电,采集摄像模组成像;步骤(10052)根据摄像模组成像,使用软件按照光学方法计算出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的调整方式及调整量,包括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调整方式及调整量和/或所述镜筒部件13的调整方式及调整量;步骤(10053)按照调整量对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的组装位置进行定量调整。
[0105]在所述步骤(1006)中,调整预组装的所述摄像模组10后,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与所述镜筒部件13之间及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与所述镜座24之间进行点胶,例如热固胶,然后固化来固定预组装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完成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
[0106]此外,也可以直接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直接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13和所述镜座24之间,即将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固定于所述感光装置20,固定后不可进行调整,完成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但这种组装方式会使得定焦模组的光学后焦距存在公差,得到的模组质量不稳定,需要再次对每个模组的光学后焦距进行调整。
[0107]参考图5,包括上述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的另一摄像模组将被阐述。如图5所示,一摄像模组,包括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和一感光装置20A,所述感光装置20A包括一感光芯片21A,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被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21A的感光路径上,当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进入所述摄像模组内部后,被所述感光芯片21A接收和进行光电转化,从而在后续过程中,所述摄像模组能够获得与物体相关的影像。
[0108]所述感光装置20A进一步包括一滤光片22A、一线路板23A和一镜座24A,所述感光装置20A采用的是芯片倒装工艺(flip chip),所述感光芯片21A位于所述镜座24A的底部,直接与所述镜座24A相连接,并且所述感光芯片21A与所述滤光片22A分别位于所述镜座24A的内壁具有的一凸台的顶部和底部,其中所述感光芯片23A与所述线路板23A保持一间距,所述镜座24A具有电气功能,能够保证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
[0109]本变形实施中的所述感光装置20A的高度较小,不仅可以满足小后焦距的模组的组装需求,而且进一步地缩短了组装的公差链长度,使所述感光芯片21A与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相对组装位置公差最小化,提高了其组装精度。而且有利于减小摄像模组的后焦限制,以进一步缩小模组的高度尺寸,有利于摄像模组向轻薄化的方向发展。此外,由于所述感光芯片21A直接设置于所述镜座24A上,不需要贴装于所述线路板23A上,能够消除线路板的不平整对感光芯片的影响,进一步保证了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0110]参考图6,本发明提供的摄像模组镜头的一种变形实施将被阐述。如图6所示,一摄像模组镜头10B,包括四内部光学镜片11B、一外部光学镜片12B和一镜筒部件13B,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B沿着镜筒部件13B的高度方向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13B具有的一收容腔131B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B于所述镜筒部件13B的底部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13上,且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B与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B位于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B的光学路径上。
[0111]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B按照次序被逐片的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13B的内部空间,其中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B之间及与所述镜筒部件13B使用隔圈进行连接固定。
[0112]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B的边缘具有一挡光层121B,所述挡光层121B是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B的外侧涂布黑胶形成的,所述黑胶优选为热固胶,其中所述挡光层121B完全覆盖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B的整个侧面,防止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B漏光。
[0113]参考图7和图8,本发明提供的摄像模组镜头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将被阐述。如图7和图8所示,一摄像模组镜头10C,包括至少一内部光学镜片11C、至少一外部光学镜片12C和一镜筒部件13C,其中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C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13C具有的一收容腔131C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13C的底部并位于所述镜筒部件13C的外部,且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C和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位于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的光学路径上。
[0114]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包括三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C,分别为一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一第二内部光学镜片112C和一第三内部光学镜片113C,其中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13C顶部的内部空间中,作为可调镜片,其组装位置相对于所述镜筒部件13C的空间位置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可调整的方向包括水平、垂直、倾斜和圆周方向中的一个或几个
方向。
[0115]优选地,使用胶水预组装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其中所述胶水优选为UV胶与热固胶的混合胶,经过紫外曝光后半固化将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13C,后期经过调整后,再将所述胶水进行烘烤完全固化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对所述可调镜片进行预组装。
[0116]所述第二内部光学镜片112C和所述第三内部光学镜片113C嵌合后组成一个整体的镜片组件,二者之间的嵌合可选择使用隔圈或者直接涂胶进行连接,然后再将镜片组件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13C中部和底部的内部空间,可选择使用焊接或胶水进行固定。其中,也可以将所述第二内部光学镜片112C和所述第三内部光学镜片113C分别单片的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13C。
[0117]值得一提的是,可以选择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C中的一片或者多片作为可调镜片,也可以同时通过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13C的底部,使得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的组装位置可调,也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作为可调镜片在后续工序中进行调节,通过对所述可调镜片组装位置的调节,以校准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的光心,校准后再对所述可调镜片进彳丁固定,提尚其制造良率。
[0118]所述镜筒部件13C具有至少一调整通道132C,所述调整通道132C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13C的安装所述可调镜片的位置处,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所述调整通道132C的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的组装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调整通道132C将所述镜筒部件13C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相连通,以便于从通过一外部调整装置从所述镜筒部件13C的外部伸入到所述调整通道132C接触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来调整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的组装位置。
[0119]优选地,本优选实施例在所述镜筒部件13C的外侧圆周方向设置四个所述调整通道132C,各所述调整通道132C均匀地分布于所述镜筒部件13C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相对应,各所述调整通道132C之间彼此相隔90°,以便于从不同方向对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进行调整,保证调整的精度。
[0120]所述镜筒部件13C具有至少一固定通道133C,设于所述镜筒部件13C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相对应,对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进行调整后,使用一点胶设备通过所述固定通道133C点胶固定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优选地,本实施例实施为四个所述固定通道133C,彼此相间隔90°,均与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的边缘相对应,以便于从多处对其进行固定,保证固定的牢固性。点胶固定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的时候,可以多注入一些胶水到各所述固定通道133C中,便于同时密封所述固定通道133C,防止灰尘进入,并可防止镜头漏光。
[0121]值得一提的是,也可以通过所述调整通道132C注入胶水来固定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尤其是当将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13C中部或者底部的内部空间中的内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时,通常使用与所述可调镜片相对应的调整通道来固定所述可调镜片,并多注入一些胶水,同时密封所述调整通道。
[0122]当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作为可调镜片时,可以使用以设备直接对其进行调整,然后通过点胶或者完全固化预组装用的胶水来将其固定。
[0123]进一步地,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的边缘设置一挡光层121C,其中所述挡光层121C必须完全覆盖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的整个侧面,以防止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漏光,并防止外部杂散光进入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内部,以保证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的成像品质。优选地,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的外侧涂布黑胶来设置所述挡光层121,所述黑胶可选为热固胶,固化后形成所述挡光层121C。
[0124]参考图9,包括上述摄像模组镜头10C的摄像模组将被阐述。如图9所示,一摄像模组,包括一摄像模组镜头10C和一感光装置20C,所述感光装置20C包括一感光芯片21C,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被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21C的感光路径上,当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进入所述摄像模组内部后,被所述感光芯片21C接收和进行光电转化,从而在后续过程中,所述摄像模组能够获得与物体相关的影像。
[0125]所述感光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滤光片22C、一线路板23C和一镜座24C,其中所述滤光片22C安装于所述镜座24C的内部,并被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21C的上方,其中所述感光芯片21C贴装于所述线路板23C的上方,所述线路板23C安装于所述镜座24C的底部并使得所述感光芯片21位于所述镜座24C的内部的腔体中,且所述感光芯片21C与所述镜座24C之间保持一间距,二者并不直接接触,即所述感光装置20C采用C0B(chip on board)工艺进行制作。
[0126]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13C与所述镜座24C之间,即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的顶部连接于所述镜筒部件13C的底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的底部连接于所述镜座24C的顶部,承靠在所述镜座24C上,被所述镜座24C支撑,且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C及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均被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21C的感光路径上,其中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作为所述摄像模组的可调镜片,其组装位置相对于所述感光芯片21C的组装位置被可调,调整后,能够使得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感光芯片21C的中心轴线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许的范围内,以保证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0127]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摄像模组中,还可以将其他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C、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作为可调镜片来调整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的中心轴线,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作为可调镜片时,需要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与所述镜座24C进行预组装,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不能固定于所述镜座24C,其相对于所述镜座24C的组装位置被可调。
[0128]参考图11,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将被阐述。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1100包括以下步骤:
[0129]步骤(1101):将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C安装于所述镜筒部件13C的内部空间,其中将至少一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C作为可调镜片进行预组装,其组装位置被可调,并固定除所述可调镜片以外的其余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
[0130]步骤(1102):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13C底部的外部空间;
[0131]步骤(1103):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的外侧设置所述挡光层121C,完成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的组装;
[0132]步骤(1104):将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预组装于所述感光装置20C,完成所述摄像模组的预组装;
[0133]步骤(1105):调整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的组装位置,使所述摄像模组成像满足解像要求;以及
[0134]步骤(1106):封装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和所述感光装置20C,完成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
[0135]其中所述步骤(1101)至步骤(1103)为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的组装步骤。
[0136]在所述步骤(1101)中,除所述可调镜片之外的其余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C可以逐个单片的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13C的内部空间,也可以将其嵌合后形成一个整体的镜片组件后再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13C的内部空间,其中将所述第一内部光学镜片111C作为可调镜片用胶水进行预组装,在后续工序中对其组装位置进行调整。
[0137]在所述步骤(1102)和所述步骤(1103)中,在对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的外侧涂布黑胶设置所述挡光层121C时,也可以同时在所述镜筒部件13C和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的交界处涂布黑胶,既可以形成所述挡光层121C,又可以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与所述镜筒部件13C相连接,减少组装步骤,节约时间,提高产品生产制造效率,降低成本。当然也可以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与所述镜筒部件13C进行连接后,再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的外侧涂布黑胶设置所述挡光层121C,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中所述挡光层121C可在组装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之前进行设置,当然也可在组装后进行设置。
[0138]进一步地,可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的顶部表面边缘涂胶或者在所述镜筒部件13C的底部表面涂胶使二者连接到一起,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与所述镜筒部件13C之间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不做固定,对二者进行预组装,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作为可调镜片,使得所述镜筒部件13C和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的组装位置在后续工序中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
[0139]在所述步骤(1104)中,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的底部表面边缘涂胶或者在所述镜座24C的顶部表面涂胶,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与所述镜座24C之间用胶水进行固定地连接,其中所述胶水优选为热固胶,也可以将二者进行预组装,使得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相对于所述感光芯片21C的组装位置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
[0140]在上述各步骤中,预组装用的胶水适于选择UV胶与热固胶的混合胶进行预组装,所述胶水经过紫外曝光后呈半固化状态实现预组装,在后期经过烘烤进行完全固化,进而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固定于所述镜座24C和所述镜筒部件13C上。
[0141]在所述步骤(1105)中,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的调整可通过调整作为所述可调镜片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C、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和/或所述镜筒部件13C来实现,即调整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的光学路径,使得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感光芯片21C的中心轴线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许的范围内,进而使摄像模组成像满足预期的解像要求。
[0142]具体地,在上述组装方法中,可以通过对所述可调镜片的预组装,所述摄像模组镜头可按照下列几种方式进行调整:(1)调整所述镜筒部件13C的组装位置对所述摄像模组进行校准,即通过调整所述镜筒部件13C得以调整固定于其内部空间的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C及预组装的所述可调镜片,换句话说,此种情况下,所述
外部光学镜片12C与所述镜筒部件13C之间预组装,与所述镜座24C之间固定连接;(2)分别调整所述镜筒部件13C和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对所述摄像模组进行校准,此种情况下,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与所述镜筒部件13C及所述镜座24C之间均进行预组装;(3)同时调整所述镜筒部件13C和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对所述摄像模组进行校准,即调整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来校准所述摄像模组,换句话说,此种情况下,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与所述镜筒部件13C之间固定连接,与所述镜座24C之间预组装;(4)对所述可调镜片的组装位置进行调整,进而得以调整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的中心轴线;(5)将所述可调镜片的调整与上述(1)至(3)中所述镜筒部件13C及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的调整相结合来校准所述摄像模组。
[0143]所述步骤(1105)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051)对预组装的摄像模组进行通电,采集摄像模组成像;步骤(11052)根据摄像模组成像,使用软件按照光学方法计算出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的调整方式及调整量;步骤(11053)按照调整量对所述摄像模组镜头10C的组装位置进行定量调整。
[0144]在所述步骤(1106)中,调整预组装的所述摄像模组10C后,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与所述镜筒部件13C之间及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与所述镜座24C之间进行点胶,例如热固胶,然后固化来固定预组装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并通过所述调整通道132C和/或所述固定通道133C来固定作为可调镜片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C,完成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
[0145]此外,也可以直接将所述外部光学镜片12C直接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13C和所述镜座24C之间,固定后不可进行调整,仅仅通过调整作为可调镜片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11C的组装位置对摄像模组成像进行校准,然后将其固定,完成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
[0146]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主权项】
1.一摄像模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包括: 至少一内部光学镜片; 至少一外部光学镜片;以及 一镜筒部件,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按照预定次序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沿着所述镜筒部件的高度方向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外部,其中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与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均位于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光学路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中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彼此嵌合组装为一个整体,被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其中相邻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之间使用隔圈进行嵌合或者通过胶水直接进行嵌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中至少一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中,作为可调镜片,所述可调镜片的组装位置相对于所述镜筒部件的空间位置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其中沿着所述镜筒部件的外侧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调整通道,各所述调整通道将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相连通,其中各所述调整通道均与各所述可调镜片相对应,适于通过所述调整通道调整所述可调镜片的组装位置,以调整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光学路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其中使用一点胶设备通过所述调整通道注入胶水将所述可调镜片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壁,同时得以密封所述调整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其中第一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作为所述可调镜片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顶部的内部空间中时,所述镜筒部件的顶部设有至少一固定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与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相对应,将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和外部环境相连通,进而适于通过所述固定通道注入胶水来固定所述可调镜片。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其中第一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作为所述可调镜片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顶部的内部空间中时,所述镜筒部件的顶部设有至少一固定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与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相对应,将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和外部环境相连通,进而适于通过所述固定通道注入胶水来固定所述可调镜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调整通道被设置为四个,呈圆周方向分布,彼此相隔90°,所述固定通道被设置为四个,呈圆周方向分布,彼此相隔90°。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相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相连接,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相对于所述镜筒部件的组装位置均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镜头,其中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外侧均具有一挡光层,所述挡光层完全覆盖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整个侧面。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其中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外侧均具有一挡光层,所述挡光层完全覆盖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整个侧面。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镜头,其中通过在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涂布黑胶形成所述挡光层。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黑胶为热固胶。16.一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感光装置,所述感光装置包括一感光芯片和一镜座;和 一摄像模组镜头,所述摄像模组镜头被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的感光路径上,其中所述摄像模组镜头包括至少一内部光学镜片、至少一外部光学镜片以及一镜筒部件,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按照预定次序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和所述镜座之间,其中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与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均位于所述感光芯片的感光路径上。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彼此嵌合组装为一个整体,被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中。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相邻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之间使用隔圈进行嵌合或者通过胶水直接进行嵌合。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至少一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中,作为可调镜片,所述可调镜片的组装位置相对于所述镜筒部件的空间位置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沿着所述镜筒部件的外侧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调整通道,各所述调整通道将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相连通,其中各所述调整通道均与各所述可调镜片相对应,适于通过所述调整通道调整所述可调镜片的组装位置,调整后使得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感光芯片的中心轴线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许的范围内。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使用一点胶设备通过所述调整通道注入胶水将所述可调镜片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壁,同时得以密封所述调整通道。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第一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作为所述可调镜片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顶部的内部空间中时,所述镜筒部件的顶部设有至少一固定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与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相对应,将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和外部环境相连通,进而适于通过所述固定通道注入胶水来固定所述可调镜片。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第一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作为所述可调镜片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顶部的内部空间中时,所述镜筒部件的顶部设有至少一固定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与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相对应,将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和外部环境相连通,进而适于通过所述固定通道注入胶水来固定所述可调镜片。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调整通道被设置为四个,呈圆周方向分布,彼此相隔90°,所述固定通道被设置为四个,呈圆周方向分布,彼此相隔90°。25.根据权利要求16至24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外侧均具有一挡光层,所述挡光层完全覆盖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整个侧面。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通过在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涂布黑胶形成所述挡光层。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黑胶为热固胶。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和所述镜座之间,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和底部表面边缘分别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和所述镜座的顶部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和所述镜座之间,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和底部表面边缘分别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和所述镜座的顶部表面相连接,均不固定,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及所述镜筒部件相对于所述感光芯片的组装位置均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调整后得以使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感光芯片的中心轴线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许的范围内。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和所述镜座之间,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底部表面边缘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之间预组装,不做固定,使得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相对于所述感光芯片的组装位置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调整后得以使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感光芯片的中心轴线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许的范围内。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通过胶水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和所述镜座之间,预组装用的所述胶水为UV胶与热固胶的混合胶,经紫外曝光半固化实现预组装,调整后将所述胶水完全固化得以固定所述外部光学镜片。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通过胶水预组装于所述镜座,预组装用的所述胶水为UV胶与热固胶的混合胶,经紫外曝光半固化实现预组装,调整后将所述胶水完全固化得以固定所述外部光学镜片。33.一摄像模组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至少一内部光学镜片按照预定次序安装于一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 (B)将至少一外部光学镜片沿着所述镜筒部件的高度方向安装于所述镜筒部件底部的外部空间;以及 (C)完成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组装。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预先将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按照预定次序彼此嵌合组装为一个整体,然后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3
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将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按照预定次序逐片地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将至少一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其中所述可调镜片的组装位置相对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所述镜筒部件设有至少一调整通道,各所述调整通道连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并与所述可调镜片相对应,适于使用一外部调整装置通过所述调整通道接触所述可调镜片的外侧,以调整所述可调镜片的组装位置,进而得以调整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光学路径。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使用一点胶设备通过所述调整通道注入胶水将所述可调镜片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壁,同时得以密封所述调整通道,完成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组装。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第一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作为所述可调镜片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顶部的内部空间中时,所述镜筒部件的顶部设有至少一固定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与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相对应,将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和外部环境相连通,进而适于通过所述固定通道注入胶水来固定所述可调镜片,完成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组装。40.根据权利要求33至3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其中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涂布胶水使二者固定地连接。41.根据权利要求33至3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涂布胶水进行二者之间的预组装,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相对于所述镜筒部件的组装位置均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42.根据权利要求33至39任一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一步骤(D):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设置一挡光层,其中适于在组装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之前或之后进行所述挡光层的设置。43.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一步骤(D):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设置一挡光层,其中适于在组装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之前或之后进行所述挡光层的设置。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一步骤(D):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设置一挡光层,其中适于在组装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之前或之后进行所述挡光层的设置。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D)中,通过在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涂布黑胶形成所述挡光层,所述挡光层完全覆盖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整个侧面。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D)中,通过在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涂布黑胶形成所述挡光层,所述挡光层完全覆盖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整个侧面。47.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D)中,通过在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涂布黑胶形成所述挡光层,所述挡光层完全覆盖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整个侧面。48.一摄像模组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至少一内部光学镜片按照预定次序安装于一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 (b)将至少一外部光学镜片沿着所述镜筒部件的高度方向安装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外部空间; (C)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设置一挡光层,完成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组装; (d)将所述摄像模组镜头设置于一感光芯片的感光路径上; (e)完成所述摄像模组的预组装;以及 (f)封装所述摄像模组镜头和所述感光芯片,完成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预先将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按照预定次序彼此嵌合组装为一个整体,然后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将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按照预定次序逐片地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51.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将至少一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其中所述可调镜片的组装位置相对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所述镜筒部件设有至少一调整通道,各所述调整通道连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并与所述可调镜片相对应,适于使用一外部调整装置通过所述调整通道接触所述可调镜片的外侧,以调整所述可调镜片的组装位置,调整后使得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感光芯片的中心轴线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许的范围内。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使用一点胶设备通过所述调整通道注入胶水将所述可调镜片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壁,同时得以密封所述调整通道。54.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第一片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作为所述可调镜片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顶部的内部空间中时,所述镜筒部件的顶部设有至少一固定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与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相对应,将所述可调镜片的边缘和外部环境相连通,进而适于通过所述固定通道注入胶水来固定所述可调镜片。55.根据权利要求48至5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及所述步骤(d)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固定于所述镜筒部件和一镜座之间,其中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涂布胶水使二者固定地连接,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底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座的顶部表面涂布胶水使二者固定的连接。56.根据权利要求48至5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及所述步骤(d)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和一镜座之间,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涂布胶水进行二者之间的预组装,并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底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座的顶部表面涂布胶水进行二者之间的预组装,其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和所述镜筒部件相对于所述感光芯片的组装位置均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57.根据权利要求48至5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及所述步骤(d)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和一镜座之间,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涂布胶水使二者固定的连接,并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底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座的顶部表面涂布胶水进行二者之间的预组装,其中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相对于所述感光芯片的组装位置均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58.根据权利要求48至5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及所述步骤(d)中,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作为可调镜片被预组装于所述镜筒部件和一镜座之间,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顶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筒部件的底部表面涂布胶水进行二者之间的预组装,并通过在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底部表面边缘或所述镜座的顶部表面涂布胶水使二者固定的连接,其中镜筒部件相对于所述感光芯片的组装位置均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59.根据权利要求51至5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e)包括以下步骤:(el)对预组装完成的所述摄像模组进行通电,采集摄像模组成像;(e2)根据摄像模组成像调整计算所述可调镜片的调整方式和调整量;以及(e3)按照调整量对所述可调镜片进行调整,使得所述摄像模组成像满足解像要求。60.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e)包括以下步骤:(el)对预组装完成的所述摄像模组进行通电,采集摄像模组成像;(e2)根据摄像模组成像调整计算所述可调镜片的调整方式和调整量;以及(e3)按照调整量对所述可调镜片进行调整,使得所述摄像模组成像满足解像要求。61.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e)包括以下步骤:(el)对预组装完成的所述摄像模组进行通电,采集摄像模组成像;(e2)根据摄像模组成像调整计算所述可调镜片的调整方式和调整量;以及(e3)按照调整量对所述可调镜片进行调整,使得所述摄像模组成像满足解像要求。62.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f)中,对所述可调镜片进行点胶固定,完成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63.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f)中,对所述可调镜片进行点胶固定,完成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64.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f)中,对所述可调镜片进行点胶固定,完成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65.根据权利要求48至5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适于在组装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之前或之后进行所述挡光层的设置。66.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适于在组装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之前或之后进行所述挡光层的设置。67.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适于在组装所述外部光学镜片之前或之后进行所述挡光层的设置。68.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通过在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涂布黑胶形成所述挡光层,所述挡光层完全覆盖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整个侧面。69.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通过在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涂布黑胶形成所述挡光层,所述挡光层完全覆盖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整个侧面。70.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通过在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外侧涂布黑胶形成所述挡光层,所述挡光层完全覆盖所述外部光学镜片的整个侧面。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摄像模组镜头包括至少一内部光学镜片、至少一外部光学镜片以及一镜筒部件,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按照预定次序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内部空间,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沿着所述镜筒部件的高度方向被设置于所述镜筒部件的外部,其中各所述内部光学镜片与各所述外部光学镜片均位于所述摄像模组镜头的光学路径上,这种设计方式缩短了镜头的组装公差链,减小了镜头到芯片的距离,可以实现较小镜头后焦距,保证较高的成像质量。
【IPC分类】G02B7/02
【公开号】CN105487191
【申请号】CN201511009093
【发明人】王明珠, 蒋恒, 丁亮, 刘春梅, 郭楠, 王守杰, 陈飞帆, 赵波杰
【申请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