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扫描仪及显微扫描方法

xiaoxiao2021-3-2  128

显微扫描仪及显微扫描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微扫描仪及显微扫描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盒式显微扫描仪采用显微相机、辅助透镜等对切片进行放大扫描并输出放大扫描后的切片,以便用户查看。然而,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盒式显微扫描仪并不带有目镜等,当用户需要对切片进行观察时,用户还需要采用传统的显微镜进行观察,从而降低了盒式显微扫描仪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微扫描仪及显微扫描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盒式显微扫描仪工作效率差的问题。
[0004]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显微扫描仪,包括:扫描仪本体、目镜装置和用于实现光路切换的切换装置;其中,
[0005]所述目镜装置包括:第一反光镜组、第一辅助镜组、第二反光镜组、转向棱镜和目镜;
[0006]所述扫描仪本体包括: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和显微相机;
[0007]其中,由所述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切换装置、第一反光镜组、第一辅助镜组、第二反光镜组、转向棱镜和目镜形成第一光路;
[0008]由所述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切换装置和显微相机形成第二光路。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四反光镜组和透镜切换控制器;
[0010]所述透镜切换控制器与所述第四反光镜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四反光镜组的反射角度,以将所述第二辅助镜组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光镜组到达目镜,或者将所述第二辅助镜组的光线传递至所述显微相机。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仪本体还包括:第一辅助透镜组;
[0012]其中,由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切换装置、第一辅助透镜组和显微相机形成第二光路。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显微扫描仪还包括:荧光装置;
[0014]所述荧光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反光镜组和所述第二辅助镜组之间的光路路径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显微扫描仪还包括:光源切换控制器;
[0016]所述光源切换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荧光装置和所述光源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荧光装置和所述光源装置的开启或关闭。
[0017]进一步地,所述光源装置设置在所述平台的下方;
[0018]所述光源装置的发光方向面向所述平台。
[0019]进一步地,所述荧光装置的发光方向面向所述第三反光镜组,以使所述第三反光镜组将所述荧光装置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物镜组,通过所述物镜组将所述光线发送至所述平台上的切片。
[0020]进一步地,所述的显微扫描仪还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透镜切换控制器连接,用于向所述透镜切换控制器发送切换指令,以使所述透镜切换控制器根据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四反光镜组的反射角度。
[0021]本发明中,通过提供一种显微扫描仪,包括:扫描仪本体、目镜装置和用于实现光路切换的切换装置;其中,目镜装置包括:第一反光镜组、第一辅助镜组、第二反光镜组、转向棱镜和目镜;扫描仪本体包括: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和显微相机;其中,由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切换装置、第一反光镜组、第一辅助镜组、第二反光镜组、转向棱镜和目镜形成第一光路;由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切换装置和显微相机形成第二光路,从而能够通过切换装置,使得显微扫描仪既可以用于进行切片扫描,又可以用于进行显微观察,使得显微扫描仪可以集成切片扫描和显微观察两个功能,避免采用盒式显微扫描仪和传统显微镜来实现上述两个功能,提高了显微扫描仪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0022]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显微扫描方法,包括:
[0023]光源装置为放置在平台上的切片进行照明,光线通过物镜组经第三反光镜组反射到第二辅助镜组;
[0024]第二辅助镜组将光线经过切换装置传递至显微相机,以使显微相机通过光线进行切片放大取像;
[0025]或者第二辅助镜组将光线经过切换装置反射至第一反光镜组,第一反光镜组将光线反射至第一辅助镜组,并经第二反光镜组反射至转向棱镜,经过转向棱镜的散射到达目镜,以便用户观察。
[0026]进一步地,光源装置为放置在平台上的切片进行照明之前还包括:
[0027]判断所述切片是否为荧光染色切片或者抗酸染色切片;
[0028]若所述切片为荧光染色切片,则光源切换控制器关闭光源装置并开启荧光装置;
[0029]所述荧光装置通过第二反光镜组和物镜组为所述平台上的切片提供光源;
[0030]所述平台上的切片的荧光染色部分将光线通过物镜组和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传递至切换装置。
[0031]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显微扫描方法,光源装置为放置在平台上的切片进行照明,光线通过物镜组经第三反光镜组反射到第二辅助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将光线经过切换装置传递至显微相机,以使显微相机通过光线进行切片放大取像;或者第二辅助镜组将光线经过切换装置反射至第一反光镜组,第一反光镜组将光线反射至第一辅助镜组,并经第二反光镜组反射至转向棱镜,经过转向棱镜的散射到达目镜,以便用户观察,从而能够通过切换装置,使得显微扫描仪既可以用于进行切片扫描,又可以用于进行显微观察,使得显微扫描仪可以集成切片扫描和显微观察两个功能,避免采用盒式显微扫描仪和传统显微镜来实现上述两个功能,提高了显微扫描仪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显微扫描仪一个实施例的光路示意图;
[0033]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显微扫描仪的俯视图;
[0034]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显微扫描仪的正视图;
[0035]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显微扫描仪的侧视图;
[0036]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显微扫描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0037]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显微扫描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0038]附图标记:
[0039]1-扫描仪本体;2-目镜装置;3-切换装置;21-第一反光镜组;22-第一辅助镜组;23-第二反光镜组;24-转向棱镜;25-目镜;11-光源装置;12-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13-物镜组;14-第三反光镜组;15-第二辅助镜组;16-显微相机;31-第四反光镜组;32-透镜切换控制器;17-第一辅助透镜组;4-荧光装置;5-光源切换控制器;6-主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显微扫描仪一个实施例的光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0042]扫描仪本体1、目镜装置2和用于实现光路切换的切换装置3;其中,
[0043]目镜装置2包括:第一反光镜组21、第一辅助镜组22、第二反光镜组23、转向棱镜24和目镜25;
[0044]扫描仪本体1包括:光源装置11、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12、物镜组13、第三反光镜组14、第二辅助镜组15和显微相机16;
[0045]其中,由光源装置11、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12、物镜组13、第三反光镜组14、第二辅助镜组15、切换装置3、第一反光镜组21、第一辅助镜组22、第二反光镜组23、转向棱镜24和目镜25形成第一光路;
[0046]由光源装置11、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12、物镜组13、第三反光镜组14、第二辅助镜组15、切换装置3和显微相机16形成第二光路。
[0047]其中,扫描仪本体1还可以包括:第一辅助透镜组17;参见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显微扫描仪的俯视图。此时,第二光路由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切换装置、第一辅助透镜组和显微相机形成。
[0048]进一步地,结合参考图2和图3,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显微扫描仪的正视图,切换装置3可以包括:第四反光镜组31和透镜切换控制器32;透镜切换控制器32与第四反光镜组31连接,用于控制第四反光镜组31的反射角度,以将第二辅助镜组15的光线反射至第一反光镜组21到达目镜,或者将第二辅助镜组15的光线传递至显微相机16。
[0049]其中,显微扫描仪还可以包括:主控制器6,参见图3,主控制器6与透镜切换控制器32连接,用于向透镜切换控制器32发送切换指令,以使透镜切换控制器32根据切换指令控制第四反光镜组31的反射角度。
[0050]主控制器可以连接有操作界面,以便用户在操作界面上选择第一光路或者第二光路,若用户选择第一光路,则主控制器可以查询获取第一光路情况下第四反光镜组的反射角度,将反射角度携带在切换指令中发送给透镜切换控制器,以便透镜切换控制器根据切换控制控制第四反光镜组的反射角度。其中,在一种实施场景下,第四反光镜组上可以设置有旋转轴,透镜切换控制器可以包括:旋转轴驱动装置,旋转轴驱动装置根据反射角度转动旋转轴,以便旋转轴带动第四反光镜组旋转,使得第四反光镜组达到第一光路情况下的反射角度。用户选择第二光路时的操作相似,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0051]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显微扫描仪中,平台的上方还可以设置有全景相机,全景相机可以与主控制器连接,全景相机可以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快速取像,将切片的图像通过主控制器显示在操作界面上,以便用户根据切片的图像确定切片为抗酸染色切片还是荧光染色切片,进而选择第一光路或者第二光路;或者主控制器可以将切片图像与预存的切片图像进行匹配,确 定切片为抗酸染色切片还是荧光染色切片,进而根据匹配结果向透镜切换控制器发送切换指令。
[0052]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显微扫描仪可以适用于荧光染色切片和抗酸染色切片,其中,荧光染色切片的扫描或者观察需要荧光装置,抗酸染色切片的扫描或者观察需要光源装置,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显微扫描仪的侧视图,显微扫描仪还可以包括:荧光装置4和光源切换控制器5。荧光装置4设置在第三反光镜组14和第二辅助镜组15之间的光路路径上。光源切换控制器5分别与荧光装置4和光源装置11连接,用于控制荧光装置4和光源装置11的开启或关闭。
[0053]当切片为荧光染色切片时,开启荧光装置4,关闭光源装置11。当切片为抗酸染色切片时,开启光源装置11,关闭荧光装置4。
[0054]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光源切换控制器5可以包括:荧光光源控制器和明场光源控制器,荧光光源控制器与荧光装置连接,明场光源控制器与光源装置连接,荧光光源控制器和明场光源控制器可以和显微扫描仪外部的总控制器连接,在总控制器的控制下,荧光光源控制器可以控制荧光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明场光源控制器可以控制光源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0055]其中,光源装置11设置在平台的下方;光源装置11的发光方向可以面向平台。当切片为抗酸染色切片时,光源装置为放置在平台上的切片进行照明,光线通过物镜组经第三反光镜组反射到第二辅助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将光线经过切换装置传递至显微相机,以使显微相机通过光线进行切片放大取像;或者第二辅助镜组将光线经过切换装置反射至第一反光镜组,第一反光镜组将光线反射至第一辅助镜组,并经第二反光镜组反射至转向棱镜,经过转向棱镜的散射到达目镜,以便用户观察。
[0056]荧光装置4的发光方向可以面向第三反光镜组。当切片为荧光染色切片时,第三反光镜组可以将荧光装置的光线反射至物镜组,通过物镜组将光线发送至平台上的切片,平台上的切片的荧光染色部分将光线通过物镜组和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传递至切换装置,进而到达目镜或者显微相机。
[0057]本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显微扫描仪,包括:扫描仪本体、目镜装置和用于实现光路切换的切换装置;其中,目镜装置包括:第一反光镜组、第一辅助镜组、第二反光镜组、转向棱镜和目镜;扫描仪本体包括: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和显微相机;其中,由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切换装置、第一反光镜组、第一辅助镜组、第二反光镜组、转向棱镜和目镜形成第一光路;由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切换装置和显微相机形成第二光路,从而能够通过切换装置,使得显微扫描仪既可以用于进行切片扫描,又可以用于进行显微观察,使得显微扫描仪可以集成切片扫描和显微观察两个功能,避免采用盒式显微扫描仪和传统显微镜来实现上述两个功能,提高了显微扫描仪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0058]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显微扫描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
[0059]501、光源装置为放置在平台上的切片进行照明,光线通过物镜组经第三反光镜组反射到第二辅助镜组。
[0060]502、第二辅助镜组将光线经过切换装置传递至显微相机,以使显微相机通过光线进行切片放大取像。
[0061 ]或者503、第二辅助镜组将光线经过切换装置反射至第一反光镜组,第一反光镜组将光线反射至第一辅助镜组,并经第二反光镜组反射至转向棱镜,经过转向棱镜的散射到达目镜,以便用户观察。
[0062]进一步地,结合参考图6,光源装置为放置在平台上的切片进行照明之前还包括:
[0063]504、判断切片是否为荧光染色切片或者抗酸染色切片。
[0064]其中,判断切片是否为荧光染色切片或者抗酸染色切片,可以由用户根据位于平台上方的全景相机拍摄的切片图片进行判断,或者全景相机可以将拍摄的切片图片发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将切片图片与预存的切片图片进行匹配,来确定切片是荧光染色切片还是抗酸染色切片。
[0065]505、若切片为荧光染色切片,则光源切换控制器关闭光源装置并开启荧光装置。
[0066]506、荧光装置通过第二反光镜组和物镜组为平台上的切片提供光源。
[0067]507、平台上的切片的荧光染色部分将光线通过物镜组和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传递至切换装置。
[0068]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微扫描方法,光源装置为放置在平台上的切片进行照明,光线通过物镜组经第三反光镜组反射到第二辅助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将光线经过切换装置传递至显微相机,以使显微相机通过光线进行切片放大取像;或者第二辅助镜组将光线经过切换装置反射至第一反光镜组,第一反光镜组将光线反射至第一辅助镜组,并经第二反光镜组反射至转向棱镜,经过转向棱镜的散射到达目镜,以便用户观察,从而能够通过切换装置,使得显微扫描仪既可以用于进行切片扫描,又可以用于进行显微观察,使得显微扫描仪可以集成切片扫描和显微观察两个功能,避免采用盒式显微扫描仪和传统显微镜来实现上述两个功能,提高了显微扫描仪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0069]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0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07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显微扫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仪本体、目镜装置和用于实现光路切换的切换装置;其中, 所述目镜装置包括:第一反光镜组、第一辅助镜组、第二反光镜组、转向棱镜和目镜; 所述扫描仪本体包括: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和显微相机; 其中,由所述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切换装置、第一反光镜组、第一辅助镜组、第二反光镜组、转向棱镜和目镜形成第一光路; 由所述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切换装置和显微相机形成第二光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四反光镜组和透镜切换控制器; 所述透镜切换控制器与所述第四反光镜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四反光镜组的反射角度,以将所述第二辅助镜组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光镜组到达目镜,或者将所述第二辅助镜组的光线传递至所述显微相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仪本体还包括:第一辅助透镜组; 其中,由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切换装置、第一辅助透镜组和显微相机形成第二光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扫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荧光装置; 所述荧光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反光镜组和所述第二辅助镜组之间的光路路径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微扫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源切换控制器; 所述光源切换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荧光装置和所述光源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荧光装置和所述光源装置的开启或关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设置在所述平台的下方; 所述光源装置的发光方向面向所述平台。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微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装置的发光方向面向所述第三反光镜组,以使所述第三反光镜组将所述荧光装置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物镜组,通过所述物镜组将所述光线发送至所述平台上的切片。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微扫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透镜切换控制器连接,用于向所述透镜切换控制器发送切换指令,以使所述透镜切换控制器根据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四反光镜组的反射角度。9.一种显微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装置为放置在平台上的切片进行照明,光线通过物镜组经第三反光镜组反射到第二辅助镜组; 第二辅助镜组将光线经过切换装置传递至显微相机,以使显微相机通过光线进行切片放大取像; 或者第二辅助镜组将光线经过切换装置反射至第一反光镜组,第一反光镜组将光线反射至第一辅助镜组,并经第二反光镜组反射至转向棱镜,经过转向棱镜的散射到达目镜,以便用户观察。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微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光源装置为放置在平台上的切片进行照明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切片是否为荧光染色切片或者抗酸染色切片; 若所述切片为荧光染色切片,则光源切换控制器关闭光源装置并开启荧光装置; 所述荧光装置通过第二反光镜组和物镜组为所述平台上的切片提供光源; 所述平台上的切片的荧光染色部分将光线通过物镜组和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传递至切换装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微扫描仪及显微扫描方法,其中显微扫描仪包括:扫描仪本体、目镜装置和用于实现光路切换的切换装置;其中,由扫描仪本体中的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切换装置,以及目镜装置中的第一反光镜组、第一辅助镜组、第二反光镜组、转向棱镜和目镜形成第一光路;由扫描仪本体中的光源装置、用于放置切片的平台、物镜组、第三反光镜组、第二辅助镜组、切换装置和显微相机形成第二光路,从而能够通过切换装置,使得显微扫描仪既可以用于进行切片扫描,又可以用于进行显微观察,避免采用盒式显微扫描仪和传统显微镜来实现上述两个功能,提高了显微扫描仪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IPC分类】G02B21/18, G02B21/36
【公开号】CN105487218
【申请号】CN201511007566
【发明人】胡木荣, 沈晓江, 杨鹏
【申请人】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