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3-2  146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触控显示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有的内嵌式触控面板,将公共电极分割成了多个独立的电极,每个电极都通过一触控引线与驱动电路电连接。驱动电路通过分时的方式驱动这些电极,即在显示时段向这些电极中输入公共电压信号,在触控时段向这些电极输入触控信号,以使这些电极在显示时段作为公共电极,在触控时段作为触控电极。这样,将触控电极可以直接集成在显示面板内,大大降低了触控面板的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面板厚度。
[0003]但是,在电极中的信号从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电极上的电压无法立刻达到所需的电位,因此,会导致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中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的电压差不能达到实际所需的电压差,从而导致显示屏上出现横线,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Ο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极中的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由于电极上的电压无法立刻达到所需的电位而导致显示屏上出现横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阵列基板,包括:
[0007]多个像素单元;
[0008]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在触控时段输入触控信号、在显不时段输入公共电压信号;
[0009]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至少覆盖在所述第一电极中的信号从所述触控信号切换为所述公共电压信号时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绝缘,且所述第二电极在触控时段和显示时段均输入所述公共电压信号。
[0010]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对置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为如上任一项所述阵列基板。
[0011 ] —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发明所提供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在触控时段,第一电极作为触控电极,在显示时段,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作为公共电极,由于第二电极覆盖在第一电极中的信号从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时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且第二电极中始终输入公共电压信号即不会出现信号的切换,因此,可以避免电极中的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中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的电压差无法达到实际所需的电压差导致的显示屏出现横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如图1所示,图1为该阵列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该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数据线1和多条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的栅极线2,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这些数据线1和栅极线2围成多个像素单元3,该像素单元3包括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其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栅极线2连接,以使薄膜晶体管在栅极线2输入的扫描信号的作用下导通;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数据线1连接,漏极与像素电极30连接,在薄膜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数据线1输入的数据信号会通过源极和漏极传输至像素电极,此时,该像素单元3处于充电状态。具体地,在阵列基板工作的过程中,驱动电路依次向栅极线2输入扫描信号,以使像素单元3逐行开启后进行充电。
[0023]本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还包括多个条状的第一电极4和多个条状的第二电极5,且第二电极5与第一电极4相互绝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可以为其他形状,如块状电极,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0024]其中,阵列基板的每一帧扫描时间可以分为触控时段和显示时段,且在触控时段,驱动电路会对多个第一电极4进行触控扫描即依次向第一电极4输入触控信号,以使第一电极4作为触控电极,检测用户的触控信号;在显示时段,驱动电路会对第一电极4进行显示扫描即向第一电极4输入公共电压信号,以使第一电极4作为公共电极,向像素单元3提供公共电压。
[0025]在触控时段和显示时段,驱动电路会持续稳定地向第二电极5输入公共电压信号,且第二电极至少覆盖在第一电极4中的信号从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时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3。
[0026]更具体的,以图1中所示的阵列基板为例来说明显示时段和触控时段。图1中一帧画面被分割为交替进行的显示时间段和触控时间段。在第一个显示时间段,对整个显示面板的一部分扫描线进行逐行扫描,例如,如图1中的第一至第三行扫描线。完成第一至第三行扫描线的逐行扫描后,切换为第一个触控时间段,对第一个第一电极4施加触控信号。在第一个触控时间段后,进入第二个显示时间段,对位于第一显示时间已经扫描的扫描线之后的一部分扫描线进行逐行扫描,例如,如图1中的第四行至第七行扫描线。然后,进入第二触控时间段,对第二个第一电极4施加触控信号。依次类推,直至完成所有扫描线和第一电极的扫描。
[0027]由于多个像素单元3按照逐行扫描的方式输入扫描信号时,在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即从触控阶段切换为显示阶段的瞬间,会出现间隔排列的多行像素单元处于充电状态。仍旧以图1中所示的阵列基板为例进行说明,当从第一触控阶段切换为第二显示阶段的瞬间,此时,第一个第一电极4上从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而第四行扫描线已经开启扫描,此时已经对第四行扫描线所连接的一行像素单元进行充电。若该行像素与第一电极有交叠,会因此该行像素的像素电压不稳定,引起显示紊乱。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每个第二电极5至少覆盖一行在上述瞬间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例如,图1中所示的第四行像素单元,且所有的第二电极5能够覆盖所有的在上述瞬间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
[0028]其中,在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的位置是根据第一电极4的扫描时长和扫描速度以及像素单元3的扫描时长和扫描速度等确定的,并且,第一电极4和像素电极3的扫描方式确定后,在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此外,本发明中的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是指向第一电极4输入公共电压信号的极小的时间段,本发明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0029]具体地,在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的行数是一帧时间内第一电极4中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次数决定的,而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次数是由第一电极4的扫描次数决定的,而第一电极4的扫描次数是由第一电极4的个数决定的。也就是说,第二电极5的个数等于在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的行数,同时等于第一电极4的个数。
[0030]由于第二电极5中不会出现信号的切换,因此,可以避免电极中的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中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的电压差无法达到实际所需的电压差导致的显示屏出现横线的问题。
[0031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不,图2为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位于不同的电极层,并且,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交叠的区域具有绝缘层6,以通过绝缘层6使得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相互绝缘。
[0032]进一步地,多个第一电极4可以沿第一方形X依次排列,此时,第一电极4沿第二方向Y延伸,采用这样的排列方式,可以使得驱动电路处于第一电极4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第一电极4可以直接连接至驱动电路,不需要通过位于阵列基板位于第一方向两侧的引线来进行连接,大大降低了因走线过长引起的电阻过大,降低了信号传输电阻,提高了触摸检测灵敏度。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电极4也可以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相应地,第一电极4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X。不论第一电极4的排列方向为第一方向X,还是第二方向Y,多个第二电极5的排列方向都需与栅极线2的排列方向相同,延伸方向也需与栅极线2的延伸方向相同,如栅极线2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时第二电极5也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以便第二电极5能够覆盖至少一行在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
J L.ο
[0033]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电极4为在其延伸方向上连续分布的条状电极,且该第一电极4覆盖其延伸方向如第二方向Υ上的所有像素单元3。同样,第二电极5也为在其延伸方向上连续分布的条状电极,第二电极5覆盖其延伸方 向如第一方向X上的所有像素电极3,且第二电极5在宽度方向即在第二方向Υ上的长度至少大于1个像素单元3在该方向上的长度。本实施方式中,并不对第一电极4在宽度方向即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进行限定。只要第一电极4能够和第二电极5共同为阵列基板上的所有像素单元3提供公共电压即可。
[0034]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位于同一电极层,但是,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之间不交叠,S卩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相互绝缘。如图4所示,图4为该【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的俯视结构不意图,多个第一电极4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每一第一电极4均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的子电极40,可选的,当阵列基板包括N个第一电极4时,第二电极5的个数也为N个,每一第一电极4内的子电极40的个数为N+1,N为大于2的自然数。
[0035]其中,所有的第一电极4内的子电极40构成矩阵排列的子电极阵列,且第二电极5分别位于子电极阵列中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的多个间隙内。可选的,同一第一电极4中的子电极40的分割位置是由第二电极5的位置即在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3的位置决定的。
[0036]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同一第一电极4内的子电极40通过电极走线即金属走线依次连接,然后该第一电极4再通过电极走线与驱动电路相连。此外,本发明中的第二电极5均通过电极走线与驱动电路相连。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阵列基板中的驱动电路与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相连,用于在触控时段向第一电极4输入触控信号、在显示阶段向第一电极4输入公共电压信号,在触控时段和显不时段都向第二电极5输入公共电压信号。
[0037]在又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不,图5为该【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位于同一电极层,且多个第一电极4和多个第二电极5均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此时,第二电极5分别位于第一电极4之间的间隙内。
[0038]下面以图4所示结构为例,对阵列基板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假设该阵列基板包括8个第一电极4,且这8个第一电极4分8次进行扫描,那么,第一电极4中的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次数也为8次,相应地,第二电极5的个数也为8。并且,假设第一行子电极40覆盖第1行至第259行像素单元,第一个第二电极5覆盖第260行像素单元,第二行子电极40覆盖第261行至第459行像素单元,第一个第二电极5覆盖第460行像素单元,以此类推,第8个第二电极5覆盖第1660行像素单元,第九行子电极40覆盖第1661行至第1920行像素单元。
[0039]在该阵列基板的工作过程中,第1行至第259行像素单元显示完成即充电完成后,第一电极4停止输入公共电压信号开始输入触控信号,并在完成触控扫描后开始输入公共电压信号,在第一电极4输入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第260行像素单元至第459行像素单元也开始输入数据信号进行充电,如此循环,直至完成整个阵列基板的显示和触摸。
[0040]由于本申请中第260行、460行、660行、860行、1060行、1260行、1460行和1660行像素单元的公共电压由第二电极5提供,且第二电极5中会持续稳定地输入公共电压信号,因此,第260行、460行、660行、860行、1060行、1260行、1460行和1660行像素单元不会出现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电压差不能达到实际所需的电压差的问题,进而使得整个显示屏不会出现间隔排列的横线。
[0041]本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在触控时段,第一电极作为触控电极,在显示时段,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作为公共电极,由于第二电极覆盖在第一电极中的信号从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时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且第二电极中始终输入公共电压信号即不会出现信号的切换,因此,可以避免电极中的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中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的电压差无法达到实际所需的电压差导致的显示屏出现横线的问题。
[0042]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如上实施例所述的阵列基板和与该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对置基板,该对置基板可以为设置有色阻的彩膜基板,当然,当该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该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之间还具有液晶层等,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0043]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该对置基板与阵列基板相对的一面还具有多个第三电极7,该第三电极7的延伸方向与阵列基板上第一电极4的延伸方向垂直,且第三电极7的排列方向也与第一电极4的排列方向垂直。该第三电极7用于与第一电极4配合进行触控扫描,即在触控阶段,与第三电极7相连的驱动电路会向第三电极7中输入触控扫描信号。
[0044]当用户触控显示面板时,根据第三电极7的反馈信号可获得触控点的横坐标,根据第一电极4的反馈信号可获得该触控点的纵坐标,进而可以根据横纵坐标获得触控点的位置。
[0045]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等,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0046]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由于第二电极覆盖在第一电极中的信号从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时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且第二电极中始终输入公共电压信号即不会出现信号的切换,因此,可以避免电极中的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中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的电压差无法达到实际所需的电压差导致的显示屏出现横线的问题,从而使得本发明中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好。
[0047]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 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在触控时段输入触控信号、在显不时段输入公共电压信号; 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至少覆盖在所述第一电极中的信号从所述触控信号切换为所述公共电压信号时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绝缘,且所述第二电极在触控时段和显示时段均输入所述公共电压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逐行扫描时,所述第二电极覆盖至少一行所述像素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位于不同的电极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多个第二电极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或者,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均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交叠的区域具有绝缘层,以使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绝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极位于同一电极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每一所述第一电极均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子电极,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所有的所述第一电极内的子电极构成矩阵排列的子电极阵列,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位于所述子电极阵列中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间隙内; 或者,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均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个数与所述第一电极的个数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第一电极内的子电极通过电极走线依次连接,且所述电极走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绝缘。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中的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连,用于在触控时段向所述第一电极输入触控信号、在显示阶段向所述第一电极输入公共电压信号,在触控时段和显示时段都向所述第二电极输入所述公共电压信号。10.—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和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对置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阵列基板。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置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的一面具有多个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三电极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极配合进行触控扫描。12.—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显示面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多个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在触控时段输入触控信号、在显示时段输入公共电压信号;多个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至少覆盖在第一电极中的信号从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时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绝缘,且第二电极在触控时段和显示时段均输入公共电压信号。由于第二电极覆盖在第一电极中的信号从触控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时处于充电状态的像素单元,且第二电极中始终输入公共电压信号即不会出现信号的切换,因此,可以避免电极中的信号切换为公共电压信号的瞬间,显示屏出现横线的问题。
【IPC分类】G06F3/041, G02F1/1343, G02F1/1362, G02F1/1333
【公开号】CN105487318
【申请号】CN201610066499
【发明人】郑志伟, 杨康鹏, 许育民
【申请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9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