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放大电路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智能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放大电路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买个鱼缸饲养小金鱼,室内使用鱼缸饲养小金鱼通常会出现对小金鱼供氧不足的情况。目前通常采用增氧机器为鱼缸增氧,从而给小金鱼造就良好的氧气环境。使用增氧机器为鱼缸增氧时供氧量不足或是供氧过量都会危害鱼群,因此使用增氧机器为鱼缸增氧时必须保证鱼缸的氧气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然而,现有的增氧机器大多采用按键式断电开关来控制增氧机器对鱼缸进行增氧,这种控制方式无法保证鱼缸中氧气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鱼缸用增氧机器的控制方式无法保证鱼缸中氧气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放大电路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
[000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放大电路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显示器、氧气值预存模块、ADC模数转换模块、电磁振动式空气栗和电源,与ADC模数转换模块相连接的氧气浓度传感器,串接在ADC模数转换模块与氧气浓度传感器之间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串接在中央处理器与电磁振动式空气栗之间的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以及串接在电源与中央处理器之间的桥式整流稳压电路组成。
[0005]所述桥式整流稳压电路由变压器T,其中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整流器U3,集成芯片U2,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3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3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6,输入端与二极管整流器U3相连接、其输出端与集成芯片U2相连接电压缓冲电路,输入端与集成芯片U2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M0S管稳压电路,以及正极与集成芯片U2的GND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9组成;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管共同形成桥式整流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所述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由驱动芯片U1,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其输出端与驱动芯片U1相连接的升压式恒流电路,以及输入端与驱动芯片U1相连接、其输出端与电磁振动式空气栗相连接的驱动放大电路组成;所述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由运算芯片U,输入端与ADC模数转换模块相连接、其输出端与运算芯片U相连接的阻容藕合电路,和输入端与运算芯片U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中级互补电路组成。
[0006]所述电压缓冲电路由三极管VT6,P极与极性电容C16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5后与集成芯片U2的IN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2,P极与二极管D12的N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负极与集成芯片U2的SW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4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3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7,以及正极经电阻R27后与集成芯片U2的IN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6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经的极性电容C18组成;所述三极管VT6的集电极接地;所述极性电容C18的负极作为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
[0007]所述M0S管稳压电路由场效应管M0SM0S,三极管VT7,N极与场效应管M0S的源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28后与极性电容C18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P极与集成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ll,正极经电阻R30后与集成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电阻R32和电阻R31后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0,以及一端与集成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0S的漏极相连接的电阻R29组成;所述三极管VT7的发射极与集成芯片U2的TD管脚相连接、其集电极与场效应管M0S的栅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20的正极和电阻R32与电阻R31的连接点作为M0S管稳压电路的输出端。
[0008]所述升压式恒流电路由三极管VT4,正极顺次经电阻R14和二极管D5后与驱动芯片U1的VDD管脚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电阻R15和二极管D6后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负极经电阻R16后与驱动芯片U1的FB管脚相连接、正极和极性电容C9的正极共同形成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的极性电容C10,正极与极性电容C10的负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正极与驱动芯片U1的REG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7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以及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VDD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FSET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19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12的负极作为升压式恒流电路的输出端。
[0009]所述驱动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3,三极管VT5,P极经电阻R18后与极性电容C12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7,正极与驱动芯片U1的PWM管脚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l 3,N极放大器P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P极经电感L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8的P极相连接的电阻R20,正极经电阻R21后与驱动芯片U1的BST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2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以及正极经电阻R23后与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和三极管VT5的集电极共同形成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的极性电容C15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10的正极与极性电容C9的负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2的负极作为升压式恒流电路的输出端。
[0010]所述阻容藕合电路由三极管VT1,放大器P14极经电阻R6后与运算芯片U的VIN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经电阻R1后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I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正极经电阻R5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运算芯片U的DIN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4,以及P极经电阻R3后与极性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2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作为阻容藕合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放大器P1的输出端作为阻容藕合电路的输出端。
[0011]所述中级互补电路由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放大器P2,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1后与运算芯片U的SW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一端与运算芯片U的SW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芯片U的CSE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7,负极与运算芯片U的SW管脚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N极经电阻R10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P极与运算芯片U的CSE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8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3,正极经电阻R13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一端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9,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正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以及正极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8组成;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3的集电极分别接地;所述放大器P2的输出端作为中级互补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运算芯片U的GND管脚接地。
[0012]进一步地,为确保本发明的使用效果,所述显示器为具有触摸调节功能的液晶显示屏,所述运算芯片U为S0T89-5集成芯片,所述驱动芯片U1为A716EGT集成芯片,所述集成芯片U2为SN3350集成芯片,所述电磁振动式空气栗为超静音YT-301增氧栗。
[00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4](1)本发明的桥式整流稳压电路能输出稳定的电压,防止智能增氧机控制系统因电压不稳定而影响使用效果,还可确保增氧机的增氧的稳定性。
[0015](2)本发明的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可以稳定的驱动电磁振动式空气栗,从而确保了本智能增氧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0016](3)本发明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能对ADC模数转换模块输出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及调整,因此确保了本智能增氧机的增氧量的准确性。
[0017](4)本发明的电磁振动式空气栗采用了超静音YT-301增氧栗,该增氧栗具有性能稳定,工作时噪音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框图。
[0019]图2为本发明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发明的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发明的桥式整流稳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显示器、氧气值预存模块、ADC模数转换模块、电磁振动式空气栗和电源,与ADC模数转换模块相连接的氧气浓度传感器,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桥式整流稳压电路,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其输出端与电磁振动式空气栗相连接的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以及输入端与ADC模数转换模块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组成。所述的电源为220V交流电,该220V交流电通过桥式整流稳压电路将220V交流电整流为本发明的智能鱼缸用增氧机控制系统所需的12V控制电压。
[0025]如图2所示,所述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由运算芯片U,阻容藕合电路,以及中级互补电路组成;所述阻容藕合电路由三极管VT1,放大器P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极性电容C1,极性电容C2,以及二极管D2组成。
[0026]连接时,二极管D1的P极经电阻R6后与运算芯片U的VIN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的正极经电阻R1后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I的基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2的正极经电阻R5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运算芯片U的DIN管脚相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二极管D2的P极经电阻R3后与极性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
[0027]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作为阻容藕合电路的输入端并与ADC模数转换模块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1的输出端作为阻容藕合电路的输出端并与中级互补电路相连接。
[0028]同时,所述中级互补电路由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放大器P2,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极性电容C3,极性电容C4,极性电容C5,极性电容C6,极性电容C7,极性电容C8,二极管D3,以及二极管D4组成。
[0029]连接时,极性电容C5的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1后与运算芯片U的SW管脚相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运算芯片U的SW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芯片U的CSE管脚相连接。极性电容C4的负极与运算芯片U的SW管脚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4的N极经电阻R10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6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
[0030]其中,二极管D3的P极与运算芯片U的CSE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8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3的正极经电阻R13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7的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正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8的正极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
[0031]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3的集电极分别接地;所述放大器P2的输出端作为中级互补电路的输出端并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运算芯片U的GND管脚接地。为了更好的实施本发明,所述的运算芯片U为S0T89-5集成芯片,该芯片具有性能稳定,价格便宜等优点。
[0032]如图3所示,所述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由驱动芯片U1,升压式恒流电路,以及驱动放大电路组成;所述升压式恒流电路由三极管VT4,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1?17,电阻1?19,二极管05,二极管06,极性电容09,极性电容(:10,极性电容(:11,以及极性电容C12组成。
[0033]连接时,所述的极性电容C9的正极经电阻R14后与二极管D5P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N极则与驱动芯片U1的VDD管脚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9的负极经电阻R15后与二极管D6P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06的~极则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0的负极经电阻R16后与驱动芯片U1的FB管脚相连接、正极和极性电容C9的正极共同形成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0034]其中,极性电容C11的正极与极性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2的正极与驱动芯片U1的REG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7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19的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VDD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FSET管脚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2的负极作为升压式恒流电路的输出端并与驱动放大电路相连接。
[0035]同时,所述驱动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3,三极管VT5,电感L,电阻R18,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二极管D7,二极管D8,极性电容C13,极性电容C14,以及极性电容C15组成。
[0036]连接时,二极管D7的P极经电阻R18后与极性电容C12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13的正极与驱动芯片U1的PWM管脚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二极管08的_及放大器P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P极经电感L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
[0037]其中,电阻R20的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8的P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4的正极经电阻R21后与驱动芯片U1的BST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2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5的正极经电阻R23后与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和三极管VT5的集电极共同形成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并与电磁振动式空气栗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5的集电极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1的GND管脚接地。为确保本发明的使用效果,所述驱动芯片U1为A716EGT集成芯片。
[0038]如图4所示,所述桥式整流稳压电路由变压器T,其中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整流器U3,集成芯片U2,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3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3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6,输入端与二极管整流器U3相连接、其输出端与集成芯片U2相连接电压缓冲电路,输入端与集成芯片U2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M0S管稳压电路,以及正极与集成芯片U2的GND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9组成;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管共同形成桥式整流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
[0039]进一步,所述电压缓冲电路由三极管VT6,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二极管D9,二极管D12,极性电容C17,以及极性电容C18组成。
[0040]连接时,二极管D12的P极与极性电容C16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5后与集成芯片U2的IN管脚相连接。二极管D9的P极与二极管D12的N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7的负极与集成芯片U2的SW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4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3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18的正极经电阻R27后与集成芯片U2的IN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6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经。
[0041 ]所述三极管VT6的集电极接地;所述极性电容C18的负极作为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立而并与M0S官稳压电路相连接。
[0042]同时,所述M0S管稳压电路由场效应管M0SM0S,三极管VT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以及极性电容C20组成。
[0043]连接时,二极管D10的N极与场效应管M0S的源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28后与极性电容C18的负极相连接。二极管D11的P极与集成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20的正极经电阻R30后与集成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电阻R32和电阻R31后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29的一端与集成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0S的漏极相连接。
[0044]所述三极管VT7的发射极与集成芯片U2的TD管脚相连接、其集电极与场效应管M0S的栅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20的正极和电阻R32与电阻R31的连接点作为M0S管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并与在处理器相连接。为确保本发明的使用效果,所述的集成芯片U2为SN3350集成芯片,该芯片具有过热保护,过压保护,电流恒定等优点。
[0045]本发明在实施时,首先根据使用增氧机的鱼缸的容积和鱼缸中鱼的数量对所述的氧气值预存模块的预存值进行设定,然后,通过放置在鱼缸中的氧气浓度传感器来采集鱼缸水中的氧气值。所述的ADC模数转换模块则将氧气浓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氧气值信息进行模数数据转换,该ADC模数转换模块将转换后生成的数据信息传输给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所述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将该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及调整后传输到中央处理器。
[0046]同
时,所述的央处理器将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所传输的鱼缸水中的氧气的数据信息与氧气值预存模块内预置的预存值进行比,并根据对比所得到的信息经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后对电磁振动式空气栗进行控制。
[0047]其中,所述显示器采用了具有触摸调节输入功能的显示屏,该显示屏设置有氧气值调节功能键,在设置预定的氧气值时可通过该功能键来完成,该显示屏还能显示出鱼缸预置的氧气值和鱼缸水中的实际氧气值,便于对预置的鱼缸水中的氧气值进行调节。
[0048]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主权项】
1.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放大电路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显示器、氧气值预存模块、ADC模数转换模块、电磁振动式空气栗和电源,以及与ADC模数转换模块相连接的氧气浓度传感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电源与中央处理器之间还串接有桥式整流稳压电路,在中央处理器与电磁振动式空气栗之间还串接有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在ADC模数转换模块与氧气浓度传感器之间还串接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所述桥式整流稳压电路由变压器T,其中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整流器U3,集成芯片U2,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3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3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6,输入端与二极管整流器U3相连接、其输出端与集成芯片U2相连接电压缓冲电路,输入端与集成芯片U2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MOS管稳压电路,以及正极与集成芯片U2的GND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9组成;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管共同形成桥式整流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所述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由驱动芯片U1,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其输出端与驱动芯片U1相连接的升压式恒流电路,和输入端与驱动芯片U1相连接、其输出端与电磁振动式空气栗相连接的驱动放大电路组成;所述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由运算芯片U,输入端与ADC模数转换模块相连接、其输出端与运算芯片U相连接的阻容藕合电路,以及输入端与运算芯片U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中级互补电路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放大电路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缓冲电路由三极管VT6,P极与极性电容C16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5后与集成芯片U2的IN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2,P极与二极管D12的N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负极与集成芯片U2的SW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4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3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7,以及正极经电阻R27后与集成芯片U2的IN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6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经的极性电容C18组成;所述三极管VT6的集电极接地;所述极性电容C18的负极作为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放大电路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稳压电路由场效应管MOSMOS,三极管VT7,N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28后与极性电容C18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P极与集成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1,正极经电阻R30后与集成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电阻R32和电阻R31后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0,以及一端与集成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0S的漏极相连接的电阻R29组成;所述三极管VT7的发射极与集成芯片U2的TD管脚相连接、其集电极与场效应管M0S的栅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20的正极和电阻R32与电阻R31的连接点作为M0S管稳压电路的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放大电路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式恒流电路由三极管VT4,正极顺次经电阻R14和二极管D5后与驱动芯片U1的VDD管脚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电阻R15和二极管D6后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负极经电阻R16后与驱动芯片U1的FB管脚相连接、正极和极性电容C9的正极共同形成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的极性电容C10,正极与极性电容C10的负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正极与驱动芯片U1的REG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7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以及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VDD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FSET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19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极性电容C9的负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2的负极作为升压式恒流电路的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放大电路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3,三极管VT5,P极经电阻R18后与极性电容C12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7,正极与驱动芯片U1的PWM管脚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N极放大器P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P极经电感L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8的P极相连接的电阻R20,正极经电阻R21后与驱动芯片U1的BST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2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以及正极经电阻R23后与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和三极管VT5的集电极共同形成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的极性电容C15组成;所述三极管VT5的集电极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1的GND管脚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放大电路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容藕合电路由三极管VT1,放大器P1,P极经电阻R6后与运算芯片U的VIN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经电阻R1后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I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正极经电阻R5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运算芯片U的DIN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4,以及P极经电阻R3后与极性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2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作为阻容藕合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放大器P1的输出端作为阻容藕合电路的输出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放大电路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级互补电路由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放大器P2,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1后与运算芯片U的SW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一端与运算芯片U的SW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芯片U的CSE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7,负极与运算芯片U的SW管脚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N极经电阻R10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P极与运算芯片U的CSE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8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3,正极经电阻R13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一端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9,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正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以及正极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8组成;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3的集电极分别接地;所述放大器P2的输出端作为中级互补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运算芯片U的GND管脚接地。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放大电路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为具有触摸调节功能的液晶显示屏。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放大电路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芯片U为S0T89-5集成芯片,所述驱动芯片U1为A716EGT集成芯片,所述集成芯片U2为SN3350集成芯片。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放大电路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振动式空气栗为超静音YT-301增氧栗。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放大电路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显示器,氧气值预存模块,ADC模数转换模块,电磁振动式空气泵,电源,以及氧气浓度传感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电源与中央处理器之间还串接有桥式整流稳压电路,在中央处理器与电磁振动式空气泵之间还串接有升压式恒流驱动放大电路,在ADC模数转换模块与中央处理器之间还串接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本发明的智能鱼缸增氧机控制系统的确定性强,能将氧机的增氧量恒定在有效值,工作时噪音小,制氧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IPC分类】G05B19/042
【公开号】CN105487440
【申请号】CN201510859547
【发明人】李考
【申请人】成都聚汇才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