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显示装置及用于该3d显示装置的感应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立体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显示装置及用于该3D显示装置的感应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3D电影《阿凡达》的热映,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采用3D技术,观影人数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于3D显示炫酷的显示效果越来越认可。随着3D节目源日益丰富,3D电视也走进千家万户,每年新上市的电视中有一半以上的电视都具备3D显示功能。作为移动终端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也将是3D显示一个重要的领域。
[0003]目前,能够进行空中或者说立体交互的技术基本上有下面几类,一类是通过多个摄像头采集人手指的位置和移动变化,获取手指在空中的位置,实现立体交互操作,但这种方法对于移动设备来说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需要外置两个以上的摄像头,不是终端自带摄像头。
[0004]还有一种利用外物作为识别物,实现立体操作和交互功能,但这个方案的缺点是需要外配一个交互操作棒,使用并不方便。
[0005]还有一种利用电容触摸屏自电容实现在触摸屏上方的悬浮触控,但当有多指触摸时会出现鬼点,从而识别不出真正手指触摸之处,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及用于该3D显示装置的感应方法,使移动终端不需要外配摄像头和交互操作装备,只需移动终端自身携带的硬件就能实现3D立体显示功能。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3D显示装置包括:
[0008]用于形成3D显示图像的3D显示面板;
[0009]设置于3D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的触控感应层,触控感应层包括电容屏和玻璃基板,其中玻璃基板铺设于电容屏上;电容屏用于感应操作体在玻璃基板表面的触摸操作而产生第一感应信号,以及感应操作体对玻璃基板外侧预定距离的立体操作而产生第二感应信号;
[0010]驱动芯片,用于根据第一感应信号,判断触摸操作对3D显示面板上所显示图像的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面板的图像;用于根据第二感应信号,判断立体操作对3D显示面板上所显示图像的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面板的图像。
[0011]其中,电容屏包括:
[0012]第一电容层,第一电容层为互电容结构,用于感应操作体在玻璃基板表面的触摸操作而产生第一感应信号;
[0013]第二电容层,为自电容结构,铺设于第一电容层上,且第二电容层位于玻璃基板与第一电容层之间;第二电容层用于感应操作体对玻璃基板外侧预定距离的立体操作而产生第二感应信号。
[0014]其中,3D显示装置还包括:
[0015]信号监测芯片,用于采集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
[0016]信号判断芯片,用于判断第一感应信号与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大小;
[0017]信号提取芯片,用于当第一感应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时,提取第一感应信号,并将第一感应信号发送给驱动芯片;当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一感应信号的强度时,提取第二感应信号,并将第二感应信号发送给驱动芯片。
[0018]其中,驱动芯片具体包括:
[0019]第一坐标判断结构,用于根据第一感应信号,判断触摸操作在玻璃基板上触摸的坐标位置;
[0020]第一数据获取结构,用于确定坐标位置对应的图像内容;
[0021]第一命令确定结构,用于根据图像内容确定相对应的操作命令;
[0022]第一图像输出结构,用于根据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面板的图像。
[0023]其中,驱动芯片还包括:
[0024]第二坐标判断结构,用于根据第二感应信号,判断立体操作相对于玻璃基板的垂直坐标位置和在玻璃基板所在表面投影的平面坐标位置。
[0025]第二数据获取结构,用于根据垂直坐标位置和平面坐标位置确定交互操作所操作的图像内容;
[0026]第二命令确定结构,用于根据图像内容确定相对应的操作命令;
[0027]第二图像输出结构,用于根据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面板的图像。
[0028]其中,第二电容层包括多个分区域,用于感应在不同分区域的立体操作而产生多个第二感应信号。
[0029]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一种用于该3D显示装置的感应方法,感应方法包括:
[0030]采集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
[0031]判断第一感应信号与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大小;
[0032]当第一感应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时,提取第一感应信号强度,并将第一感应信号发送给驱动芯片;当第二感应信号强度大于第一感应信号强度时,提取第二感应信号,并将第二感应信号发送给驱动芯片,使驱动芯片根据第一感应信号或第二感应信号,判断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面板的图像。
[0033]其中,驱动芯片根据第一感应信号,判断操作命令的步骤包括:
[0034]根据第一感应信号,判断触摸操作在玻璃基板上触摸的坐标位置;
[0035]确定坐标位置对应的图像内容;
[0036]根据图像内容确定相对应的操作命令。
[0037]其中,驱动芯片根据第二感应信号,判断操作命令的步骤包括:
[0038]根据第二感应信号,判断立体操作相对于玻璃基板的垂直坐标位置和在玻璃基板所在表面投影的平面坐标位置;
[0039]根据垂直坐标位置和平面坐标位置确定交互操作所操作的图像内容;
[0040]根据图像内容确定相对应的操作命令。
[0041]其中,判断立体操作相对于玻璃基板的垂直坐标位置的步骤为:
[0042]获取第二感应信号的信号数值;
[0043]根据3D显示装置中预先存储的信号数值与垂直坐标位置的对应关系,获取操作体的垂直坐标位置。
[0044]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5]本发明实施例的3D显示装置,利用自带的电容屏,实现采集玻璃基板表面上方立体的触摸信号,与3D显示面板形成一个立体显示和交互操作的终端,使得本发明的3D显示装置具有很好的便携性,同时本发明的3D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多点的立体触摸,能够实现更多的操作的应用场景,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4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3D显示的原理图;
[004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2D显示的原理图;
[004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自电容的触摸原理图;
[005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互电容的触摸原理图;
[005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感应方法的基本步骤流程图;
[0052]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6中步骤63的流程图之一;
[0053]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6中步骤63的流程图之二 ;以及
[0054]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8中步骤6321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56]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需要外配摄像头或者触摸棒来实现立体显示和交互操作,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及用于该3D显示装置的感应方法,利用3D显示装置自带的电容屏121,实现采集玻璃基板122表面上方立体的触摸信号,与3D显示面板11形成一个立体显示和交互操作的终端,同时本发明的3D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多点的立体触摸,能够实现更多的操作的应用场景,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0057]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该3D显示装置包括:
[0058]用于形成3D显示图像的3D显示面板11 ;
[0059]设置于3D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一侧的触控感应层12,触控感应层12包括电容屏121和玻璃基板122,其中玻璃基板122铺设于电容屏121上;电容屏121用于感应操作体在玻璃基板122表面的触摸操作而产生第一感应信号,以及感应操作体对玻璃基板122外侧预定距离的立体操作而产生第二感应信号;
[0060]驱动芯片13,用于根据第一感应信号,判断触摸操作对3D显示面板11上所显示图像的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面板11的图像;用于根据第二感应信号,判断立体操作对3D显示面板11上所显示图像的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面板11的图像。
[0061]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以液晶显示屏21为例,如图2所示,3D显示面板11包括液晶显示屏21以及贴合在液晶显示屏21上方的液晶盒22,此液晶盒22形成为液晶透镜,用于形成3D图像,液晶盒22玻璃上刻蚀透明电极阵列,当电压开关26闭合时,即在此阵列驱动电压时,液晶盒22中液晶分子23发生扭曲,形成一个柱状透镜效果,液晶显示屏21显示图像穿过此柱状透镜阵列后,
柱面两侧图像分别进入人的左眼24和右眼25,经过人脑合成一幅立体图像,立体图像浮于玻璃基板122上方,将浮于玻璃基板122上方的立体图像生成一个既有横向、纵向又有高度的立体数据库,当操作体在玻璃基板122上方时,电容屏121感应到操作体所处于玻璃基板122上表面的横向和纵向的位置信息和信号强度,形成多个既有横向、纵向和高度的点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传输给驱动芯片13,驱动芯片13将此信息与3D显示面板11形成的立体图像信息匹配,实现交互动作;而当电压开关26断开即液晶盒22不加驱动电压时,如图3所示,液晶显示屏21图像垂直投射出屏幕表面,不形成3D图像,是正常2D显。
[0062]可选地,本发明的3D显示装置还包括:
[0063]信号监测芯片,用于采集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
[0064]信号判断芯片,用于判断第一感应信号与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大小;
[0065]信号提取芯片,用于当第一感应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时,提取第一感应信号,并将第一感应信号发送给驱动芯片13 ;当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一感应信号的强度时,提取第二感应信号,并将第二感应信号发送给驱动芯片13。
[0066]具体地,该信号监测芯片、信号判断芯片和信号提取芯片的功能可以集成为一个芯片实现。
[0067]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电容屏121感应到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后,信号监测芯片即会采集该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而信号判断芯片会比较这两个信号的强度大小,同时信号提取芯片会将信号强度较大的信号提取出来,并将此强度更大的信号传输给驱动芯片13,使驱动芯片13根据该强度更大的信号判断操作体对3D显示面板11上所显示图像的操作命令,从而改变3D显示面板11的图像。
[0068]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上述电容屏121包括:
[0069]第一电容层,第一电容层为互电容结构,用于感应操作体在玻璃基板122表面的触摸操作而产生第一感应信号;
[0070]第二电容层,为自电容结构,铺设于第一电容层上,且第二电容层位于玻璃基板122与第一电容层之间;第二电容层用于感应操作体对玻璃基板122外侧预定距离的立体操作而产生第二感应信号。
[0071]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电容屏121兼容自电容和互电容的结构,自电容用于悬浮触控即立体触控,互电容用于操作体触摸玻璃基板122的正常触摸操作,自电容的是电容触摸屏上电极对地的电容,信号强度大,能够采集到玻璃基板122上方一定距离内的信号变化,可以实现玻璃基板122上方一定距离空间内的立体悬浮触控。将玻璃基板122表面分成多个区域,保证每个区域都最多只有一个操作体在活动,从而实现自电容条件下的多点触摸;在玻璃基板122上方一定距离内,自电容方案可以采集到第二感应信号,操作体与玻璃基板122上表面的距离不同,自电容感应到的信号强度也不同,因此根据信号强度和距离形成匹配关系,通过感应到的信号强度实现玻璃基板122上方一定距离内判断操作体与玻璃基板122的距离;而当操作体触摸到玻璃基板122上表面时,由于空气和玻璃介电常数的巨大差异,自电容感应到的信号会发生突变,此时将自电容切换为互电容感应信号,触控感应层12利用互电容方式感应信号;当操作体离开玻璃基板122表面时,互电容会感应到信号的突变,此时将互电容变更为自电容感应信号。
[007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了解形成自电容结构的第二电容层和形成互电容结构的第一电容层在显示面板上的设置方式,在此不详细描述。
[0073]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上述驱动芯片13具体包括:
[0074]第一坐标判断结构,用于根据第一感应信号,判断触摸操作在玻璃基板122上触摸的坐标位置;
[0075]第一数据获取结构,用于确定坐标位置对应的图像内容;
[0076]第一命令确定结构,用于根据图像内容确定相对应的操作命令;
[0077]第一图像输出结构,用于根据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面板11的图像。
[0078]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感应信号是通过互电容感应到的,其中互电容是在玻璃表面用ΙΤ0(—种透明的导电材料)制作横向电极与纵向电极,两组电极交叉的地方将会形成电容,即这两组电极分别构成了电容的两极。当操作体触摸到玻璃基板122时,影响了触摸点附近两个电极之间的耦合,从而改变了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量。如图5所示,检测互电容大小时,横向的电极依次发出激励信号,纵向的所有电极同时接收信号,从而得到所有横向和纵向电极交汇点的电容值大小,即整个触摸屏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根据触摸屏二维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个触摸点的坐标即X轴41和Y轴42。因此,屏上即使有多个触摸点,也能计算出每个触摸点的真实坐标,确定触摸点的位置的同时确定该触摸点对应的图像内容,进一步地,确定相应的操作命令,根据该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面板11的图像。
[0079]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上述驱动芯片13还包括:
[0080]第二坐标判断结构,用于根据第二感应信号,判断立体操作相对于玻璃基板122的垂直坐标位置和在玻璃基板122所在表面投影的平面坐标位置。
[0081]第二数据获取结构,用于根据垂直坐标位置和平面坐标位置确定交互操作所操作的图像内容;
[0082]第二命令确定结构,用于根据图像内容确定相对应的操作命令;
[0083]第二图像输出结构,用于根据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面板11的图像。
[0084]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感应信号是通过自电容感应到的,自电容是玻璃表面用ΙΤ0(—种透明的导电材料)制作成横向与纵向电极阵列,这些横向和纵向的电极分别与地构成电容,也就是电极对地的电容,操作体在玻璃基板122上方一定距离内时,信号监测芯片能够采集到信号的变化。操作体的电容将会叠加到触摸屏体的电容上,使屏体电容量增加。在触摸检测时,自电容屏121依次分别检测横向与纵向电极阵列,根据触摸前后电容的变化,分别确定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然后组合成平面的触摸坐标;而操作体距离玻璃基板122上表面的距离不同,操作体叠加到第二电容层上的电容大小也不同,距离玻璃基板122越远叠加的电容越小,因此,操作体与玻璃基板122上表面的高度与电容值相对应,形成一个数据库,因此通过该对应关系可以判断操作体距离玻璃基板122上表面的距离即操作体相对于玻璃基板122的垂直位置,从而确定操作体相对于玻璃基板122的垂直坐标位置和在玻璃基板122所在表面投影的平面坐标位置,在确定操作点的位置的同时,根据当前输出图像的深度数据,确定该操作点对应的图像内容,进一步地,确定相应的操作命令,根据该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面板11的图像。
[0085]进一步地,本发明上述的第二电容层包括多个分区域,用于感应在不同分区域的立体操作而产生多个第二感应信号。
[0086]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电容层为自电容结构,而自电容的扫描方式,如图4所示相当于把触摸屏上的触摸点分别投影到X轴41和Y轴42方向,然后分别在X轴41和Y轴42方向计算出坐标,最后组合成触摸点的坐标。在这种方式下,如果是单点触摸,则在X轴41和Y轴42方向的投影都是唯一的,组合出的坐标也是唯一的;但如果有两个及以上的操作体时,并且这两点不在同一X方向或者同一 Y方向,则在X和Y方向分别有两个投影,则组合出4个坐标,其中只有两个坐标是是真实的,另外两个就是的“鬼点”。因此,本发明将第二电容层分成多个区域,分区多少按照终端屏幕的大小分作合适的数目,以分4个区为例,如图4所示,这样不同操作体落在不同的区域内,每个区域内只有一个操作体,这样每个区域都能够准确采集一个点,不同的区域组合在一起就可以采集多个点,实现多点触摸。因此在手机触摸屏表面X轴41和Y轴42方向上实现多点触摸信号的采集。
[0087]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例如在3D立体游戏中,以捕鱼游戏为例,3D显示面板11显示立体的鱼儿在水中游,两指可以在玻璃基板122上方“捏”住鱼儿,增加了游戏的乐趣;例如立体手势,以解锁手机屏幕为例,可以保存立体空间中多指的立体手势,实现立体解锁屏幕;利用手指距离玻璃基板122上表面高度的变化,可以实现强度上的变化,如写毛笔字,实现毛笔字的粗细变化,弹钢琴时实现声音的轻重,实现立体显示和立体触摸交互操作应用场合广泛。
[0088]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该3D显示装置的感应方法,该感应方法包括:
[0089]步骤61,采集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
[0090]步骤62,判断第一感应信号与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大小;
[0091]步骤63,当第一感应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时,提取第一感应信号强度,并将第一感应信号发送给驱动芯片13 ;当第二感应信号强度大于第一感应信号强度时,提取第二感应信号,并将第二感应信号发送给驱动芯片13,使驱动芯片13根据第一感应信号或第二感应信号,判断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
面板11的图像。
[0092]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采集第一电容层感应到的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电容层感应到的第二感应信号,并比较着两个信号的强度大小,将强度更大的信号提取出来,且将该强度更大的信号传输给驱动芯片13,使驱动芯片13根据强度更大的信号判断操作命令,并根据该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面板11的图像。
[0093]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若上述第一感应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驱动芯片13根据第一感应信号,判断操作命令的步骤包括:
[0094]步骤6311,
[0095]根据第一感应信号,判断触摸操作在玻璃基板122上触摸的坐标位置;
[0096]步骤6312,
[0097]确定坐标位置对应的图像内容;
[0098]步骤6313,
[0099]根据图像内容确定相对应的操作命令。
[0100]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芯片13接收到第一感应信号后,会根据第一感应信号判断出该触摸操作在玻璃基板122上的坐标位置,进一步确定该坐标位置对应的图像内容,从而确定该图像内容确定的相对应的操作命令,使驱动芯片13根据该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面板11的图像。
[0101]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若上述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一感应信号的强度,驱动芯片13根据第二感应信号,判断操作命令的步骤包括:
[0102]步骤6321,
[0103]根据第二感应信号,判断立体操作相对于玻璃基板122的垂直坐标位置和在玻璃基板122所在表面投影的平面坐标位置;
[0104]步骤6322,
[0105]根据垂直坐标位置和平面坐标位置确定交互操作所操作的图像内容;
[0106]步骤6323,
[0107]根据图像内容确定相对应的操作命令。
[0108]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芯片13接收到第二感应信号后,会根据第二感应信号判断出该立体操作在玻璃基板122上的坐标位置,进一步确定该坐标位置对应的图像内容,从而确定该图像内容确定的相对应的操作命令,使驱动芯片13根据该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面板11的图像。
[0109]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判断立体操作相对于玻璃基板122的垂直坐标位置的步骤为:
[0110]步骤63211,获取第二感应信号的信号数值;
[0111]步骤63212,根据3D显示装置中预先存储的信号数值与垂直坐标位置的对应关系,获取操作体的垂直坐标位置。
[0112]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操作体距离玻璃基板122上表面的距离不同,操作体叠加到第二电容层上的电容大小也不同,即第二感应信号的信号数值的大小有所不同,距离玻璃基板122越远叠加的电容越小,因此,操作体与玻璃基板122上表面的高度与电容值即第二感应信号的信号数值相对应,形成一个数据库,因此通过获取第二电容层的电容值即第二感应信号的信号数值便可以获取到操作体的高度即垂直坐标位置。
[011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本发明的3D显示装置。
[0114]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显示装置包括: 用于形成3D显示图像的3D显示面板; 设置于所述3D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的触控感应层,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电容屏和玻璃基板,其中所述玻璃基板铺设于所述电容屏上;所述电容屏用于感应操作体在所述玻璃基板表面的触摸操作而产生第一感应信号,以及感应所述操作体对所述玻璃基板外侧预定距离的立体操作而产生第二感应信号; 驱动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判断所述触摸操作对所述3D显示面板上所显示图像的操作命令,改变所述3D显示面板的图像;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感应信号,判断所述立体操作对所述3D显示面板上所显示图像的操作命令,改变所述3D显示面板的图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屏包括: 第一电容层,所述第一电容层为互电容结构,用于感应操作体在所述玻璃基板表面的触摸操作而产生所述第一感应信号; 第二电容层,为自电容结构,铺设于所述第一电容层上,且所述第二电容层位于所述玻璃基板与所述第一电容层之间;所述第二电容层用于感应所述操作体对所述玻璃基板外侧预定距离的立体操作而产生所述第二感应信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显示装置还包括: 信号监测芯片,用于采集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 信号判断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感应信号与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大小; 信号提取芯片,用于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时,提取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驱动芯片;当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一感应信号的强度时,提取所述第二感应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驱动芯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具体包括: 第一坐标判断结构,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判断所述触摸操作在所述玻璃基板上触摸的坐标位置; 第一数据获取结构,用于确定所述坐标位置对应的图像内容; 第一命令确定结构,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内容确定相对应的操作命令; 第一图像输出结构,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命令改变所述3D显示面板的图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还包括: 第二坐标判断结构,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感应信号,判断所述立体操作相对于所述玻璃基板的垂直坐标位置和在所述玻璃基板所在表面投影的平面坐标位置; 第二数据获取结构,用于根据所述垂直坐标位置和所述平面坐标位置确定所述交互操作所操作的图像内容; 第二命令确定结构,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内容确定相对应的操作命令; 第二图像输出结构,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命令改变所述3D显示面板的图像。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容层包括多个分区域,用于感应在不同分区域的所述立体操作而产生多个所述第二感应信号。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3D显示装置的感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方法包括: 采集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 判断所述第一感应信号与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大小; 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的强度时,提取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强度,并将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驱动芯片;当所述第二感应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强度时,提取所述第二感应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驱动芯片,使所述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或所述第二感应信号,判断操作命令,改变所述3D显示面板的图像。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判断操作命令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判断所述触摸操作在所述玻璃基板上触摸的坐标位置; 确定所述坐标位置对应的图像内容; 根据所述图像内容确定相对应的操作命令。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第二感应信号,判断操作命令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感应信号,判断所述立体操作相对于所述玻璃基板的垂直坐标位置和在所述玻璃基板所在表面投影的平面坐标位置; 根据所述垂直坐标位置和所述平面坐标位置确定所述交互操作所操作的图像内容; 根据所述图像内容确定相对应的操作命令。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立体操作相对于所述玻璃基板的垂直坐标位置的步骤为: 获取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的信号数值; 根据所述3D显示装置中预先存储的信号数值与垂直坐标位置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操作体的垂直坐标位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及用于该3D显示装置的感应方法,该3D显示装置包括:3D显示面板;设置于3D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的触控感应层,包括电容屏和玻璃基板;电容屏用于感应操作体在玻璃基板表面的触摸操作而产生第一感应信号,以及感应操作体对玻璃基板外侧预定距离的立体操作而产生第二感应信号;驱动芯片,用于根据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判断触摸操作对3D显示面板上所显示图像的操作命令,改变3D显示面板的图像,本发明通过终端自带的电容屏实现采集玻璃基板表面上方立体的第二感应信号,与3D显示面板形成一个立体显示和交互操作的终端,同时此方案可以实现多点的触摸,能够实现更多的操作和应用场景,提升了用户体验。
【IPC分类】G06F3/044, G02B27/22
【公开号】CN105487726
【申请号】CN201410468176
【发明人】张晓亮, 冯磊, 孙卫山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5日
【公告号】WO2016041333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