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2-28  204

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博物馆观览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全球首例全维度体验式博物馆智慧移动应用平台,基于HY-1Locat1n、空间三维识别引擎、HY-云平台等核心技术开发,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突破了传统博物馆藏品展陈的时空限制,通过多模态感知“大数据”,使受众与展品等元素之间的联系真正达到智慧化融合,建立更加全面、深入和泛在的互联互通;以“人为中心”的信息传递模式,实现“物、人、数据”三者之间的双向多元信息交互通道,是迎接未来博物馆的革命性产品Ο
[0003]该平台涉及RFID技术,游客佩戴相关设备,在一定感应区域时,启动视频、图片、语音等自动讲解;以及二维码技术,通过手机软件扫一扫展品对应的二维码,获取链接,查看藏品信息;以及传统博物馆APP,一种是功能APP,包含文字图片说明和展览的基本信息,整体结构完善功能突出,另一种是综合APP,这种应用接近于博物馆网站在移动终端上的移植,内容涉及博物馆的各个方面;但是,RFID技术定位精度太低,展品距离小于2米则完全无法使用,导览设备由厂家预先定制,无法随意使用,功能单一;二维码技术,交互程度不高,获取信息慢,所获取的信息一般也只限于文字、图片、声音等;传统博物馆APP,功能单一,使用受限于馆现有WIFI速度,体验不好。
[0004]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供更好参观博物馆体验、使文物信息在现场环境中实时同步立体呈现、突破传统博物馆传播时空限制的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
[0006]本发明的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定位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云计算装置、存储服务器、云存储装置、管理平台、APP服务器、工作站、以及第一手持终端,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分别与定位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云计算装置、存储服务器连接,所述云计算装置还分别与数据管理服务器、管理平台、APP服务器连接,所述存储服务器还与云存储装置连接,所述管理平台还与工作站连接,所述APP服务器还与第一手持终端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管理服务器还与第二手持终端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管理平台还与第三手持终端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管理服务器还与第二手持终端连接,且所述管理平台还与第三手持终端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持终端、第二手持终端、以及第三手持终端为便携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服务器用于对展馆内定位无线接入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和计算,并将目标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管理服务器还与网络连接。
[0013]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4]1、本发明突破传统导览技术,引领观众进入前所未有的博物馆参观体验,公众使用自己的手机随心所欲,是一种自我主张的观览方式;打破了博物馆参观对讲解员和对导览设备的局限性;
[0015]2、采用本发明观览时,无需二维码扫描,无需近场接触,所有的信息都在观众的指尖和耳边,让数字信息在现场环境中实时同步呈现;
[0016]3、本发明通过云计算将海量文物与信息平台连接,开启博物馆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入口,让文物信息与实物展品智慧连接,突破传统博物馆传播时空的限制,使博物馆海量数字化收藏、管理、研究和传播行为高度统一,一举多得。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0]参见图1,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包括数据库服务器2、定位服务器1、数据管理服务器5、云计算装置8、存储服务器3、云存储装置4、管理平台
7、APP服务器9、工作站12、以及第一手持终端10,数据库服务器2分别与定位服务器1、数据管理服务器5、云计算装置8、存储服务器3连接,云计算装置8还分别与数据管理服务器5、管理平台7、APP服务器9连接,存储服务器3还与云存储装置4连接,管理平台7还与工作站12连接,APP服务器9还与第一手持终端10连接。
[002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2]数据库服务器采用MYSQL(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中存储展馆介绍、展馆等信息、展品数字化的各项内容如文字、声音、图片、视频、三维模型等全部文物有关信息;定位服务器对展馆内定位无线接入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和计算,并将目标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云计算装置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提供强大的运算能力,并且将移动终端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与数据库中展馆空间三维模型及展品信息及进行比较、识别展品,并将识别结果反馈给移动终端,或处理移动终端的各种运算请求并将结果反馈给终端时行呈现;数据管理服务器对展品基本数据按规则编码并进行数据完整性校验,并且对移动终端实时采集的信息过滤,按规则发送云计算平台和存储服务器存储;存储服务器将数据库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确保数据完整,监控所有存储节点并在某个节点出问题时及时转换工作节点,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并且优化数据库查询和存取速度;云存储装置通过集群应用、网络技术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管理平台的作用在于,管理展馆事务,包括平台人员任务及权限管理,动态信息审核等;工作人员通过工作站录入修改展品基本信息,发布动态信息等;安卓和1S等不同平台发送和请求的信息经过APP服务器统一处理后发送云计算平台,将结果反馈移动终端;通过手持终端采集实时信息、呈现观览信息和实现远程管理功能。
[0023]为了给观览者提供更多获取博物馆文物信息的渠道,数据管理服务器5还与第二手持终端11连接;这样,观览者的手持终端还可以通过信息传感的方式与数据管理服务器连接,观览者获取博物馆文物信息的机会更多。
[0024]为了进一步给观览者提供更多获取博物馆文物信息的渠道,管理平台7还与第三手持终端6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管理平台可以是大型计算机或其它可以快速处理大量文物信息的计算机。
[0025]数据管理服务器5还与第二手持终端11连接,且管理平台7还与第三手持终端6连接;这样,观览者获取博物馆文物信息的方式多样,可以与数据管理服务器、或APP服务器、或管理平台连接,选择灵活,不会因其中一种出现故障而不能获取文物信息。
[0026]第一手持终端10、第二手持终端11、以及第三手持终端6为便携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这样,观览者可以根据实际,方便地采用便携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中的一种连接数据库服务器,以获得文物信息,可选择的方式灵活多样。
[0027]定位服务器1用于对展馆内定位无线接入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和计算,并将目标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这样,观览者可以方便快速获得定位无线接入点周围的藏品信息,并且获取其他观览者的位置信息,朋友或家人之间不会失散。
[0028]为了藏品数据信息的安全,数据管理服务器5还与网络(图中未示出)连接;这样,数据管理服务器中的大量藏品数据信息可以自动备份到网络中,比如百度网盘等,可以防止数据管理服务器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获得藏品信息。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定位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云计算装置、存储服务器、云存储装置、管理平台、APP服务器、工作站、以及第一手持终端,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分别与定位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云计算装置、存储服务器连接,所述云计算装置还分别与数据管理服务器、管理平台、APP服务器连接,所述存储服务器还与云存储装置连接,所述管理平台还与工作站连接,所述APP服务器还与第一手持终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服务器还与第二手持终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台还与第三手持终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服务器还与第二手持终端连接,且所述管理平台还与第三手持终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持终端、第二手持终端、以及第三手持终端为便携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服务器用于对展馆内定位无线接入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和计算,并将目标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服务器还与网络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提供更好参观博物馆体验、使文物信息在现场环境中实时同步立体呈现、突破传统博物馆传播时空限制的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定位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云计算装置、存储服务器、云存储装置、管理平台、APP服务器、工作站、以及第一手持终端,数据库服务器分别与定位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云计算装置、存储服务器连接,云计算装置还分别与数据管理服务器、管理平台、APP服务器连接,存储服务器还与云存储装置连接,管理平台还与工作站连接,APP服务器还与第一手持终端连接。
【IPC分类】G06F17/30, H04L29/08, G06F3/14
【公开号】CN105488226
【申请号】CN201511027499
【发明人】吴景贤, 林涛, 陈一华
【申请人】苏州和云观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