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子设备防伪辨真系统及其防伪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防伪辨真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内建NFC(Near FieldCommunicat1n)或蓝牙通讯功能的移动电子设备的防伪辨真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变化,市面上的商品种类日渐增加,从简单的民生日用品到奢华的高价商品都能创造出庞大的市场。但也因此有许多不良商家利用仿冒品或是黑心商品从中牟取暴利,最后吃7的都是消费者。
[0003]基于保护消费者,有些店家会使用防伪标签来辨别商品是否为仿冒品。然而目前市售的防伪标签多是采用RFID技术,若要读取RFID防伪卷标中的数据则需要特殊的感应装置,一般的消费者并不会购买这类感应装置。因此,消费者只能相信店家使用感应装置的检验结果,消费者也无从得知店家检验的真实性。如此一来,防伪标签难以普及化,而且仍会有不良商家会窜改防伪标签内容,利用假商品与假标签蒙骗消费者。而且这类防伪标签的制作技术复杂,检验设备成本较高,通常只见于高价商品上,如:洋酒、茶砖或瓷器等等,在一般民生用品上并不常见。
[0004]因此,要如何设计一套有效辨别商品真伪的方法,且能够普遍应用于大部分的商品,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值得去思量地。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移动电子设备防伪辨真系统包括了一无线感应卷标例如NFC卷标、一移动电子设备。无线感应卷标存有一组密码,密码是由商品信息经过编码加密而产生。移动电子设备中包括了一无线通信单元、一应用程序及一显示屏幕。应用程序能够通过无线通信单元读取无线感应卷标中密码,并将密码解析,之后将解析密码所得到的商品信息显示于显示屏幕,让使用能够检视商品信息。通过这个移动电子设备防伪辨真系统,消费者便能比对无线感应卷标中的数据与商品本身是否符合,便可辨别商品的状态。
[0006]本发明采用手持装置内建短程无线通信技术如NFC或蓝牙装置来取代传统的RFID技术,在移动电子设备功能日益普及的今天,消费者只要下载特定的APP应用程序便能够辨识无线感应卷标内建的产品信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助于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的推广与普及化,让防伪系统不再专用于高价商品。
[0007]此外,本发明的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还能将多种无线感应卷标的信息统一整合到一云端数据库,再通过移动电子设备的网络功能,无线感应卷标在辨识同时也能够将数据同步到云端数据库中,再经由云端数据库与无线感应卷标的数据比对确认其商品状况,并针对已被使用的无线感应标签追踪以及警示,让仿冒品与黑心品无所遁形。
[0008]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更能明显易懂,下文将以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需注意的是,所附图式中的各组件仅是示意,并未按照各组件的实际比例进行绘示。
【附图说明】
[0009]图1所示为本发明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的架构图。
[0010]图2所示为另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
[0011]图3所示为本发明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与一防伪卷标的整合应用。
[0012]图4所示为本发明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的防伪方法流程图。
[0013]图5所示为云端数据库的架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MRP汇入单元的细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方便本发明的说明,以下的实施例将以手机内建NFC无线传输技术为标的,以简化说明内容。其他手机内建的无线传输技术,如蓝牙无线通信装置等,亦可借本发明的精神发展相类似的技术,而涵盖于本发明的精神中。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本发明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100的架构图。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100适用于使用移动电子设备辨识一商品的状态,并能够检视该商品的信息。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100包括了一无线感应标签例如为蓝牙或NFC标签110、以及一移动电子设备120。NFC标签110是贴设在商品上,例如贴附在商品的包装、瓶盖、瓶身或其他部位。而NFC卷标110中储存有一组密码111,这组密码111是由一商品信息经过加密编码而产生,必须再经过特定的应用程序才能够将密码111译码并读取该商品信息,商品信息为该商品的生产履历,例如:商品名称、制造厂商、产地、成份、内容量、制造日期、保存期限、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或警示标语,或是由上述信息所组成的群组。移动电子设备120例如为智能型手机或平板电脑,移动电子设备120中包括了一无线通信单元例如为蓝牙或NFC单元121、一应用程序122及一显示屏幕123。NFC单元121是指移动电子设备120中的NFC模块,使移动电子设备120能够接收符合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1n, NFC)的讯号,或使移动电子设备120能够读取NFC卷标110中的信息。应用程序122便是通过移动电子设备120的NFC单元121来读取NFC卷标110中的信息。因此,应用程序122能够通过NFC单元121读取NFC卷标110中的密码111,且能够将密码110解析并读取密码110中所含的商品信息,应用程序122便能够将从解析密码111所得到的商品信息显示在显示屏幕123上,让用户能够浏览该商品的信息。如此一来,用户便可浏览商品信息之后,若用户发现商品信息内容与商品上的标示不相符,便能确定该NFC标签110遭到转用,商品可能有问题。例如:用户使用应用程序122读取NFC卷标110后,显不屏蒂123显不的商品彳目息是一种饮料,但是NFC标签110却被贴附在一面包上,用户便能确定NFC标签110是由饮料转贴到面包上,表示该面包可能是过期的回收品,并贴上回收的NFC标签110而冒充成新品贩卖。
[0015]此外,应用程序122也能够依据商品信息内容判断商品是否正常。例如:应用程序122能够经由移动电子设备120读取当前的日期,再读取商品信息中的制造日期与保存期限,并将上述日期进行比对,并在显示屏幕123上显示该商品距离有效日期的剩余时间,或是显示商品已过期。
[0016]请参阅图2,图2所示为另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200。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200适用于辨识一商品的状态,让用户能够了解商品的信息。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200包括了一无线感应标签例如为蓝牙或NFC卷标210、一移动电子设备220、以及一云端数据库230。在本实施例中,云端数据库230中储存有多笔商品的第一商品信息,第一品信息为该商品的生产履历,例如:商品名称、制造厂商、产地、成份、内容量、制造日期、保存期限、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或警示标语,或是由上述信息所组成的群组。此外,每一笔第一商品?目息都有一组对应的商品序号。NFC标签210是贴附在商品上,例如贴附在商品的包装、瓶盖、瓶身或其他部位。NFC卷标210中储存有一组密码211,密码211是由商品序号及一第二商品信息经过加密编码而产生,需要使用特定的应用程序才能够将密码211解析。移动电子设备220例如为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型手机或平板电脑,而移动电子设备220包括了一无线通信单元例如为蓝牙或NFC单元221、一应用程序222、以及一显示屏幕223。NFC单元221为移动电子设备220中的NFC模块,让移动电子设备220得以收发符合NFC规范的无线讯号,或是让移动电子设备220能够读取NFC卷标210内储存的信息。应用程序222则能够利用移动电子设备220的NFC单元221来读取NFC卷标210中的密码211,应用程序222通过NFC单元221读取密码211之后,便可将密码211解析还原成产品序号与第二商品讯号,此时应用程序222会利用电子移动设备220的网络功能,便从云端数据库210下载对应商品序号的第一商品信息。当应用程序222取得第一商品信息与第二商品信息后便会开始进行比对。若第一商品信息与第二商品信息内容相符,没有发现差异与问题,应用程序222就会将第一商品信息或第二商品信息显示于显示屏幕223上,供用户浏览检视。反之,若应用程序发现222第一商品信息与第二商品信息不相符,第一商品信息与第二商品信息不相符表示NFC卷标210的内容可能遭到窜改,因此应用程序222会回传一讯号至云端数据库230,此时云端数据库230会将该第一商品信息标记为“异常”,并发送一警示讯息至应用程序230,通知用户商品可能有问题。
[0017]此外,应用程序222除了比对第一商品信息与第二商品信息,也能够判断商品信息是否异常。例如;应用程序222可以从移动电子设备220中截取当下的时间数据,判读第一商品信息或第二商品信息时,应用程序222便能计算制造日期、保存期限或有效日期等信息,计算出该商品剩余的保存天数,或是通知使用者商品已过期,同时应用程序222也会传地一讯号至云端数据库230,云端数据库230便会将对应该商品的第一商品信息标记为过期。又或者,应用程序222也能够利用移动电子设备中的GPS装置来撷取当下的位置,来判断商品的所在位置是否正常。例如:一商品仅贩卖于某一特定店面,而用户使用应用程序222读取该商品的NFC卷标210,应用程序222发现该商品的位置坐标与商品信息中所登记的坐标距离太远,便可确定该商品可能是赃物或是NFC标签210被转用到其他商品。如此一来,经由应用程序222与云端数据库230的数据比对与整合,便能够让使用者了解商品的状态,识别其是否为黑心品或仿品。
[0018]请参阅图3,图3所示为本发明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与一防伪卷标300的整合应用。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102147049号揭露了一种NFC防伪标签300,也可搭配本发明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的应用。防伪标签300包括一底材310、一讯号处理单兀320、与一延伸线路330,其中于底材310上具有一撕裂线312,此撕裂线312例如是由多个等距排列的孔洞所构成。讯号处理单元320是设置于底材310上,此讯号处理单元320在接收一外来电磁波,能将该外来电磁波转换成一直流电压源,以供该讯号处理单元320进行运作。在本实施例中,外来电磁波的频率例如是介于3MHz至30MHz间,但也可将外来电磁波的频率设定为其他波段。延伸线路330也是设置在底材310上,其中延伸线路330上还具有多个弯折部 332。
[0019]请继续参照图3,延伸线路330
还包括一第一端P1、一第二端P2、一第三端P3与一内部端Pi。其中,内部端Pi分别连接于第一端P1、第二端P2、与第三端P3。第一端P1还连接于讯号处理单元320的其中一输入端321,此输入端321例如可为讯号处理单元320的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 I/O, GP10)端。另外,第二端P2还连接于直流电压源Vcc,直流电压源Vcc是讯号处理单元320接收到外来电磁波时而产生,该第三端还连接于地(亦即:接地)。此外,于延伸线路330上还设有一第一电阻R1与该讯号处理单元320并联于内部端Pi,内部端Pi是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于第三端P3。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底材110上的撕裂线112是横越过内部端Pi与第二端P2间。
[0020]讯号处理单元320包括例如一 NFC标签322及一微控制器323。NFC标签322与微控制器323是相互连接,且NFC标签322内涵一 NFC控制电路连接到NFC卷标天线部(图中未示),微控制器323则连接到输入端121。NFC标签322与微控制器323还连接到一直流电压源Vcc。NFC卷标322中则储存有一组密码,该密码是由商品序号及商品信息经过编码加密而产生。
[0021]在一般正常情况下,撕裂线312并未被撕毁,用户使用具有NFC单元221与应用程序222的移动电子设备220来读取NFC卷标322。此时,防伪标签300内的第一端P1、内部端Pi与第二端P2的电压是相同的,相较的下第三端P3则是具有较低的电压。而微控制器323侦测到第一端P1的电压高于第三端P3,微控制器323中的位并不会改变。这时,用户便可从移动电子设备220上的显示屏幕223看到该商品的商品信息以及该商品仍未被开封的讯息。
[0022]反之,若撕裂线312已遭撕毁,用户使用具有NFC单元221与应用程序222的移动电子设备220来读取NFC卷标322。此时,防伪标签300内的第一端P1、内部端Pi与第三端P3的电压是相同的。微控制器323感应到输入端321的电压产生变化,此时微控制器323中的一位便会反转,而反转过后的位将难以复原,必须输入一组128位的密码才得以复原,或着无法复原,因此若撕裂线312被重新接回,微控制器323中的位仍是反转状态。这时,移动电子设备中220的应用程序222会侦测到微处理器323的位已经反转,故应用程序222会在显示屏幕223上显示警示讯息,通知用户防伪标签300已经被撕毁或曾被撕毁过,商品可能有问题。同时,应用程序222会将判断结果通过移动电子设备220的网络功能上传至云端数据库230,云端数据库230收到应用程序222的讯息之后,便会更新数据库内容,并将已被开封的商品标记为已使用。往后若该防伪标签300仍被继续使用,云端数据库230便会提出警告,以揭露仿冒的行为。
[0023]请参阅图4,图4所示为本发明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的防伪方法流程图。首先,提供一套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步骤S10)。接着,使用具有无线通信单元与应用程序的移动电子设备靠近无线感应卷标(步骤S20)。此时,应用程序会通过移动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单元读取无线感应卷标内的密码(步骤S30)。读取之后,应用程序会解析无线感应卷标内的密码并取得商品序号及第二商品信息(步骤S40)。然后,应用程序会从云端数据库下载对应商品序号的第一商品信息(步骤S50)。再来,应用程序会比对第一商品信息与第二商品信息内容是否相符及是否异常(步骤S60)。若第一商品信息与第二商品信息相符合,也没有异常状况,应用程序便将比对结果显示于显示屏幕上(步骤S70)。若第一商品信息与第二商品信息不符合或有异常状态。此时云端数据库会将该第一商品信息标记为异常(步骤S61),并且发送警示讯息至应用程序(步骤S62)。之后,应用程序将警示讯息与比对结果显示在显示屏幕上(步骤70)。
[0024]请参阅图5,图5所示为云端数据库230的架构示意图。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均是通过移动电子设备220读取NFC卷标210中的密码取得第二商品信息与商品序号,再从云端数据库230下载第一商品信息进行比对。因此,云端数据库230还包括一云端计算单元231,当云端数据库230中的多笔第一商品信息需要修改时、或是发现某些NFC标签被不当使用需要发出警示讯号时,云端数据库230便会经过云端计算单元231来处理修改数据或发出警示讯号的作业。此外,云端数据库230还包括一 MRP汇入单元240,MRP是指包括商品名称、制造厂商、产地、成份、内容量、制造日期、保存期限、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或警示标语等信息的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
[0025]请参阅图6,图6所示为MRP汇入单元240的细部流程图。MRP汇入单元240是由商品供货商经由MRP数据汇入来建立云端数据库230的多笔第一商品信息。当MRP数据汇入之后(步骤S100),这些MRP数据会先经由汇总分类,将不同类的信息分门别类建文件(步骤S200),进而完成MRP数据库的建立(步骤S300)。之后MRP数据库再将相关商品信息上传云端数据库230中(步骤S400),借此建立云端数据库230的多笔第一商品信息。
[0026]本发明的移动电子设备防伪辨真系统是使用移动电子设备内建的无线通信技术来取代习知的RFID技术,而上述实施例中NFC技术在现今的移动电子设备日渐普及,用户只要下载特定的NFC应用程序,再开启移动电子设备的NFC功能,便能辨识NFC卷标中的数据,读取商品的生产履历辨别其真伪,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并不需要支出额外的成本。而原厂的数据则是建置在云端数据库中,也能够降低数据被窜改的可能性,用最经济的方式达到保障终端消费者权益的目的。
[0027]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虽遭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任意进行修改,均不会脱离如权利要求书中所欲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适于辨识一商品,该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包括: 一无线感应标签,贴设在该商品上,该无线感应卷标内储存有一密码,且该密码是由该商品的一商品信息经加密编码而产生;及 一移动电子设备,包括: 一无线通信单元; 一应用程序,通过该无线通信单元读取该无线感应卷标中的该密码,并解析该密码;及 一显示屏幕,显示该应用程序解析该密码所得到的该商品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电子设备为智能型手机或平板电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商品信息为:商品名称、制造厂商、产地、成份、内容量、制造日期、保存期限、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或警示标语所组成的群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应用程序能够检视该商品信息内容判断该商品是否正常。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单元为蓝牙或NFC单元。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感应标签为蓝牙或NFC标签。7.一种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适于辨识一商品,该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包括: 一云端数据库,该云端数据库储存了多笔该商品的第一商品信息,每笔该第一商品信息对应一商品序号; 一无线感应标签,贴设在该商品上,该无线感应卷标储存了一密码,该密码是由该商品序号及一第二商品信息经加密编码而产生;及 一移动电子设备,包括: 一无线通信单元; 一应用程序,通过无线通信单元读取该无线感应卷标中的该密码,并解析该密码,自该云端数据库下载对应该商品序号的第一商品信息,并比对该第一商品信息及该第二商品信息 '及 一显示屏幕,显示该应用程序的比对结果。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商品信息与第二商品信息内容不相符,该云端数据库标记该第一商品信息为异常,并传送一警示讯息至该应用程序。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电子设备为具有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防伪辨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商品信息及该第二商品信息为:商品名称、制造厂商、产地、成份、内容量、制造日期、保存期限、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或警示标语所组成的群组。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单元为蓝牙或NFC单元。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感应标签为蓝牙或NFC标签。13.—种使用移动电子设备防伪辨识的方法,包括: A.提供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防伪辨真系统; B.该移动电子设备靠近无线感应卷标; C.该应用程序解通过无线通信单元读取无线感应卷标内的该密码; D.该应用程序解析该密码取得该商品序号及该第二商品信息; E.该应用程序自该云端数据库下载对应该商品序号的第一商品信息; F.该应用程序比对该第一商品信息及该第二商品信息;及 G.该应用程序将比对结果显示于该显示屏幕。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使用移动电子设备防伪辨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步骤F中该第一商品信息与该第二商品资内容不相符,进行以下步骤:H.该云端数据库标示该第一商品信息为异常,并发送一警示讯息至该应用程序。
【专利摘要】一种移动电子设备防伪辨真系统,适于辨识一商品,移动电子设备防伪辨真系统包括一无线感应卷标及一移动电子设备。无线感应标签贴设在商品上,无线感应卷标内储存有一密码,且密码是由商品的一商品信息经加密编码而产生。移动电子设备包括一NFC单元、一应用程序及一显示屏幕。应用程序通过NFC单元读取无线感应卷标中的密码,并解析密码。显示屏幕显示应用程序解析该密码所得到的商品信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助于移动设备防伪辨真系统的推广与普及化,让防伪系统不再专用于高价商品。且可让消费者获得产品出厂时的原始信息,避免不良厂商利用假商品假标签蒙骗消费者。
【IPC分类】G06Q30/00, G06K17/00
【公开号】CN105488683
【申请号】CN201410598961
【发明人】林信龙
【申请人】速码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30日
【公告号】US2016009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