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优异的功能和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软包形的锂离子电池由单体使用逐渐转向于模块化,组装成大容量电池组,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UPS等领域。软包电池组是以单个软包电池(电芯)进行串联或并联,进行组装而形成的矩形(类矩形)结构电池组,电池组各节电压采集信号线通常从串、并连处使用电烙铁进行焊接,此种组装方式在操作中不仅费时,而且容易出现短路、连接错误、整体线路杂乱等问题,生产效率也偏低,产品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对各软包电池进行组装连接,组装效率高且不易损伤软包电池,可保证组装后的电池整体结构规则合理,线路清晰、不易短路的转接板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转接板结构,包括转接基板,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贯穿转接基板的极耳固定孔A、若干贯穿转接基板的极耳固定孔B,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导向喇叭口 A,所述的导向喇叭口 A与极耳固定孔A —一对应,所述的极耳固定孔A与对应的导向喇叭口A内端连通,所述的导向喇叭口 A的外端开口朝向转接基板外,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金属桥片A、金属桥片B,所述的极耳固定孔A与金属桥片A--对应,极耳固定孔B与金属桥片B —一对应,所述的金属桥片A、金属桥片B均通过信号线连接至处在转接基板上的通信信号汇集端口。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桥身连接片,一个桥身连接片两端分别连接一金属桥片A、一金属桥片B,金属桥片A至多与一个桥身连接片连接,金属桥片B至多与一个桥身连接片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工艺孔,所述的转接基板为玻纤板。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导向喇叭口 B,所述的导向喇叭口 B与极耳固定孔B —一对应,所述的极耳固定孔B与对应的导向喇叭口 B内端连通,所述的导向喇叭口 B的外端开口朝向转接基板外,导向喇叭口 B外端开口的朝向与导向喇叭口 A外端开口的朝向相反。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桥片A与极耳固定孔A依次间隔排列,所述的金属桥片B与极耳固定孔B依次间隔排列。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桥片A包括贴板段A、压极耳段A,所述的金属桥片B包括贴板段B、压极耳段B,贴板段A与转接基板顶面平行且相贴、贴板段B与转接基板顶面平行且相贴,所述的压极耳段A、压极耳段B均与转接基板顶面垂直,所述的贴板段A与金属桥片A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贴板段B与金属桥片B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压极耳段A上设有限位扣杆A,所述的限位扣杆A上设有球扣头A,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可与球扣头A扣接的限位孔A,所述的限位孔A与球扣头A一一对应;所述的压极耳段B上设有限位扣杆B,所述的限位扣杆B上设有球扣头B,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可与球扣头B扣接的限位孔B,所述的限位孔B与球扣头B —一对应。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孔A的轴线与转接基板顶面之间成65至85度,所述的限位孔B的轴线与转接基板顶面之间成65至85度,所述的限位孔A的断面、限位孔B的断面均呈矩形。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对各软包电池进行组装连接;软包电池上的极耳插入极耳固定孔时较为便捷且不易损坏,插入和组装操作便捷,装配效率高;组装后的电池整体结构规则合理,排布科学。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球扣头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球扣头B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转接基板1、极耳固定孔A2、极耳固定孔B3、导向喇叭口 44、金属桥片六5、金属桥片B6、信号线7、通信信号汇集端口 8、桥身连接片9、工艺孔10、导向喇叭口 B11、贴板段A12、压极耳段A13、贴板段B14、压极耳段B15、限位扣杆16A、球扣头A17、限位扣杆B18、球扣头B19、限位孔A20、限位孔A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1]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转接板结构,包括转接基板1,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贯穿转接基板的极耳固定孔A2、若干贯穿转接基板的极耳固定孔B3,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导向喇叭口 A4,所述的导向喇叭口 A与极耳固定孔A—一对应,所述的极耳固定孔A与对应的导向喇叭口 A内端连通,所述的导向喇叭口 A的外端开口朝向转接基板外,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金属桥片A5、金属桥片B6,所述的极耳固定孔A与金属桥片A 对应,极耳固定孔B与金属桥片B 对应,所述的金属桥片A、金属桥片B均通过信号线7连接至处在转接基板上的通信信号汇集端口 8。
[0022]极耳固定孔A、极耳固定孔B可分别作为正极耳、负极耳的连接孔位,极耳在插入极耳固定孔并被极耳孔卡住后,操作者可以用力压下,让伸出极耳固定孔的那部分极耳弯曲下压,贴到相应的金属桥片上,然后进行焊接,即可实现全面完整的组装和连接,并且能保证排布的均匀性。
[0023]各软包电池的负极耳通常都处在同一侧,可以一起或分别插入极耳固定孔B内,而导向喇叭口 A的存在,可以让正极耳在嵌入过程中,不用再由下向上穿孔,而是可以从侧面直接嵌入极耳固定孔A,减少甚至避免出现大碰撞或严重受压变形的状况,提高正极耳嵌入极耳固定孔A的顺畅性以及组装效率。
[0024]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桥身连接片9,一个桥身连接片两端分别连接一金属桥片A、一金属桥片B,金属桥片A至多与一个桥身连接片连接,金属桥片B至多与一个桥身连接片连接。
[0025]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工艺孔10,所述的转接基板为玻纤板。
[0026]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及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图2中所示: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导向喇叭口 B11,所述的导向喇叭口 B与极耳固定孔B —一对应,所述的极耳固定孔B与对应的导向喇叭口 B内端连通,所述的导向喇叭口 B的外端开口朝向转接基板外,导向喇叭口 B外端开口的朝向与导向喇叭口 A外端开口的朝向相反。
[0027]导
向喇叭口 B的存在,可以让正极耳在嵌入过程中,不用再由下向上穿孔,而是可以从侧面直接嵌入极耳固定孔B,减少甚至避免出现大碰撞或严重受压变形的状况,提高正极耳嵌入极耳固定孔B的顺畅性以及组装效率。
[0028]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及实施方式同实施例2,其不同之处在于,图3至图5中所示:所述的金属桥片A与极耳固定孔A依次间隔排列,所述的金属桥片B与极耳固定孔B依次间隔排列。各金属桥片处在对应极耳固定孔的同侧,所以对各极耳的弯曲下压方向,也都是一致的。既能提高结构排布的清晰度和对称性、均匀性,又方便对穿孔完成后的极耳进行压弯、焊接。
[0029]所述的金属桥片A包括贴板段A12、压极耳段A13,所述的金属桥片B包括贴板段B14、压极耳段B15,贴板段A与转接基板顶面平行且相贴、贴板段B与转接基板顶面平行且相贴,所述的压极耳段A、压极耳段B均与转接基板顶面垂直,所述的贴板段A与金属桥片A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贴板段B与金属桥片B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来,极耳弯曲后是贴到对应的金属桥片顶面,然后进行焊接的,但是由于极耳毕竟是金属的,具有一定的回弹效果,所以,本实施例中采用压极耳段这样的结构,在极耳穿孔完成后,转接基板水平状态下,压极耳段是竖起来的,此时可以先压下极耳,让极耳尽可能去贴着转接基板,然后再下压压极耳段,让压极耳段压住转接基板,使得极耳被夹在压极耳段、与转接基板之间,如此一来,不仅强化了对极耳的“抚平”效果,也提高了极耳与压极耳段之间的接触效果,方便之后的焊接,也提高了连接效果。
[0030]所述的压极耳段A上设有限位扣杆16A,所述的限位扣杆A上设有球扣头A17,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可与球扣头A扣接的限位孔A20,所述的限位孔A与球扣头A—一对应;所述的压极耳段B上设有限位扣杆B18,所述的限位扣杆B上设有球扣头B19,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可与球扣头B扣接的限位孔B21,所述的限位孔B与球扣头B —一对应。压极耳段在下压到位后,其上的球扣头卡入对应的限位孔内,如此一来,压极耳段就不会出现“弹性回退”,可以牢牢地将弯曲后的极耳固定住,进一步保障了结构稳定性和固定效果,更利于焊接牢靠。
[0031]所述的限位孔A的轴线与转接基板顶面之间成65至85度,所述的限位孔B的轴线与转接基板顶面之间成65至85度,所述的限位孔A的断面、限位孔B的断面均呈矩形。限位孔形状是规则的,所以其轴线就是孔上所有断面几何中心的连线(以及延长线),限位孔轴线与转接基板顶面之间的角度,也就是限位孔本身与转接基板之间的角度。若限位孔轴线与转接基板垂直或接近垂直,则由于重力、松动等因素,容易造成极耳向下滑动较多的现象。而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孔的轴线与转接基板顶面之间成65至85度,则极耳在弯曲初时,就具有了一个相对更小的、挂钩式的夹角,利于稳定地卡在限位孔上,可有效防止滑脱。并且如此一来,还能降低组装时软包电池的相对高度(软包电池也倾斜,相对来说高度降低),利于组装和提高空间利用率。
【主权项】
1.一种转接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转接基板,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贯穿转接基板的极耳固定孔A、若干贯穿转接基板的极耳固定孔B,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导向喇叭口 A,所述的导向喇叭口 A与极耳固定孔A—一对应,所述的极耳固定孔A与对应的导向喇叭口 A内端连通,所述的导向喇叭口 A的外端开口朝向转接基板外,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金属桥片A、金属桥片B,所述的极耳固定孔A与金属桥片A--对应,极耳固定孔B与金属桥片B —一对应,所述的金属桥片A、金属桥片B均通过信号线连接至处在转接基板上的通信信号汇集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桥身连接片,一个桥身连接片两端分别连接一金属桥片A、一金属桥片B,金属桥片A至多与一个桥身连接片连接,金属桥片B至多与一个桥身连接片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转接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工艺孔,所述的转接基板为玻纤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转接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导向喇叭口 B,所述的导向喇叭口 B与极耳固定孔B—一对应,所述的极耳固定孔B与对应的导向喇叭口 B内端连通,所述的导向喇叭口 B的外端开口朝向转接基板外,导向喇叭口 B外端开口的朝向与导向喇机口 A外端开口的朝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桥片A与极耳固定孔A依次间隔排列,所述的金属桥片B与极耳固定孔B依次间隔排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接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桥片A包括贴板段A、压极耳段A,所述的金属桥片B包括贴板段B、压极耳段B,贴板段A与转接基板顶面平行且相贴、贴板段B与转接基板顶面平行且相贴,所述的压极耳段A、压极耳段B均与转接基板顶面垂直,所述的贴板段A与金属桥片A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贴板段B与金属桥片B为一体成型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接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压极耳段A上设有限位扣杆A,所述的限位扣杆A上设有球扣头A,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可与球扣头A扣接的限位孔A,所述的限位孔A与球扣头A —一对应;所述的压极耳段B上设有限位扣杆B,所述的限位扣杆B上设有球扣头B,所述的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可与球扣头B扣接的限位孔B,所述的限位孔B与球扣头B——对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孔A的轴线与转接基板顶面之间成65至85度,所述的限位孔B的轴线与转接基板顶面之间成65至85度,所述的限位孔A的断面、限位孔B的断面均呈矩形。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接板结构,包括转接基板,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贯穿转接基板的极耳固定孔A、若干贯穿转接基板的极耳固定孔B,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导向喇叭口A,导向喇叭口A与极耳固定孔A一一对应,极耳固定孔A与对应的导向喇叭口A连通,转接基板上设有若干金属桥片A、金属桥片B,极耳固定孔A与金属桥片A一一对应,极耳固定孔B与金属桥片B一一对应,金属桥片A、金属桥片B均通过信号线连接至处在转接基板上的通信信号汇集端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对各软包电池进行组装连接;软包电池上的极耳插入极耳固定孔时较为便捷且不易损坏,插入和组装操作便捷,装配效率高;组装后的电池整体结构规则合理,排布科学。
【IPC分类】H01M10/42, H01M2/26
【公开号】CN105489823
【申请号】CN201510695722
【发明人】李爱明, 任宁, 孙延先, 冯凯, 佘一红
【申请人】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