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带天线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2-23  128

多频带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多频带天线。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由于移动通信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使得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更为 迅速。在通信领域中,微带天线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与此同时,LTE化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逐渐成为无线通信的热点技术。目前,微带天线的频宽较窄不 利于应用在LTE技术的广品中。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发明结合微带天线和偶极天线的技术,提供一种多频带天线W改善 天线的频宽,从而满足天线应用在LTE技术的要求。
[0004]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多频带天线包括福射部和接地部,其中,福射部包括第一 福射部、第二福射部及禪合部,禪合部连接于第一福射部和第二福射部之间;接地部包括第 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及第Η接地部,第二接地部与第一接地部的一侧连接,第Η接地部与 第一接地部的一侧连接,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和第Η接地部共同形成包围区域;禪合部 和第二福射部皆收容于包围区域,第一福射部从包围区域向外延伸,禪合部与接地部形成 禪合结构W扩展多频带天线的工作频带的频宽。
[0005] 优选地,第一福射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Η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 一连接部的一侧连接,第Η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侧连接,且第二连接部和第Η连接 部对称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的两侧W调整多频带天线的工作频带。
[0006] 优选地,第一连接部呈长条形,第二连接部和第Η连接部皆呈梯形,第二连接部的 较短底边和第Η连接部的较短底边对称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的两侧。
[0007] 优选地,第一福射部还包括第四连接部,第四连接部经由禪合部与第二福射部连 接,且第四连接部与禪合部的一侧同宽,从禪合部向第二福射部的方向,禪合部的宽度逐渐 增大。
[0008] 优选地,第一福射部还包括一收窄部和第四连接部,收窄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 第四连接部之间,收窄部的一侧与第一连接部同宽,另一侧与第四连接部同宽。
[0009] 优选地,从收窄部向第四连接部的方向,收窄部的宽度逐渐收窄。
[0010] 优选地,第二接地部和第Η接地部皆向禪合部方向弯折,W减小第二接地部与禪 合部之间的距离和减小第Η接地部与禪合部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经过禪合结构的电磁波 的禪合量。
[0011] 优选地,第二福射部设置有沟槽。
[0012] 优选地,沟槽为两个关于多频带天线的中必轴线对称的沟槽。
[0013] 优选地,沟槽呈倒L形。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明显的,本发明设计的多频带天线,具有多个性能较好的工 作频带,非常适合应用于LTE技术的产品中。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多频带天线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多频带天线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多频带天线第二实施方式的回波损耗测量图。
[001引图4为本发明两个多频带天线相距120毫米时的隔离度测量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两个多频带天线相距180毫米时的隔离度测量图。
[0020]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W下实施方式的具体参数只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但不应W具体数值限制本发明 权利要求的范围。
[0022] 图1为本发明多频带天线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一多频带天线100设置于 印制电路基板150上。所述多频带天线100包括福射部200和接地部300,在本实施方式 中,福射部200和接地部300互不重叠地设置于印制电路基板150,福射部200用于收发电 磁波信号,接地部300用于接地,使得经过福射部200的电磁波信号和经过接地部300的电 磁波信号得W相互禪合。
[0023] 福射部200包括第一福射部201、禪合部202及第二福射部203,接地部300包括 第一接地部301、第二接地部302及第Η接地部303。其中,第一福射部201经由禪合部202 与第二福射部203连接。第二接地部302和第Η接地部303分别连接于第一接地部301的 同一侧,从而使得第一接地部301、第二接地部302和第Η接地部303共同形成包围区域,且 禪合部202和第二福射部203皆收容于此区域,第一福射部201从此区域向外延伸。
[0024] 禪合部202用于与接地部300形成禪合结构,使得分别经过禪合部202和接地部 300的电磁波信号得W相互禪合,从而扩展了多频带天线100工作频带的频宽。
[0025] 图2为本发明多频带天线100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多 频带天线100是对第一实施方式多频带天线100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 福射部201包括第一连接部2010、第二连接部2011、第Η连接部2012、收窄部2013及第四 连接部2014。
[0026]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2010呈长条形,第二连接部2011和第Η连接部 2012呈形状相同的梯形,第二连接部2011的较短底边和第Η连接部2012的较短底边对称 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010顶部的两侧,从而使得第二连接部2011和第Η连接部2012得W对 称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010的两侧W调整多频带天线100的第一工作频带。在其他实施方式 中,第二连接部2011和第Η连接部2012可W设置成其他形状。通过上述第一连接部2010、 第二连接部2011及第Η连接部2012的连接方式,多频带天线100的第一工作频带可W大 概稳定在791兆赫兹(MHz)到862兆赫兹(MHz)的范围内,W满足工作时的无线通信要求。
[0027] 第一连接部2010经由收窄部2013与第四连接部2014连接,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第四连接部2014亦呈长条形。收窄部2013与第一连接部2010相连接的一侧,与第一连接 部2010同宽。收窄部2013与第四连接部2014连接的一侧,与第四连接部2014同宽。从 收窄部2013向第四连接部2014的方向,收窄部2013的宽度逐渐收窄。值得注意的是,根 据不同天线工作频带的需求,可W调节第一连接部2010的长度、收窄部2013的长度及第四 连接部2014的长度W满足特定工作频带的阻抗匹配。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第一连接 部2010、收窄部2013及第四连接部2014的连接方式,多频带天线100的第二工作频带可W 大概稳定在1710兆赫兹(MHz)到1880兆赫兹(MHz)的范围内,W满足工作时的无线通信要 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2010、收窄部2013和第四连接部2014皆可设置成其他 形状。
[0028] 第四连接部2014经由禪合部202与第二福射部203连接。禪合部202与第四连 接部2014相连接的一侧与第四连接部2014同宽。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从禪合部202向第 二福射部203的方向,禪合部202的宽度逐渐增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收窄部2013的宽 度可依据需求作出相应的改变。禪合部202用于与接地部300形成禪合结构,使得分别经 过禪合部202和接地部300的电磁波信号得W相互禪合,从而扩展了多频带天线100工作 频带的频宽。
[0029] 第二福射部203呈"凸"字形,第二福射部203的顶部与禪合部202的底部连接。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实施方法的第二福射部203作了进一步改进;第二福射部203的 底部中间位置设置一矩形槽,在矩形槽的上方,第二福射部203还设置有两个关于多频带 天线100中必轴线250对称的倒L形沟槽W调整多频带天线100的第Η工作频带,第二福 射部203底部边缘与中必轴线250的交点作为多频带天线100的馈入点208,馈入点设置 于此,可W使经过福射部200的电磁波信号对称分布在中必轴线250两侧。在本实施方式 中,通过设置所述两个对称的倒L形沟槽,多频带天线100的第Η工作频带可W大概稳定在 2500兆赫兹(MHz)到2690兆赫兹(MHz)的范围内,W满足工作时的无线通信要求。在其他 实施方式中,可W调整沟槽的形状W符合不同工作频带的要求。
[0030] 接地部300包括第一接地部301、第二接地部302、第Η接地部303及第四接地部 304。第二接地部302和第Η接地部303分别连接于第一接地部301的同一侧。在本实施 方式中,第一接地部301呈方形。第二接地部302的一端和第Η接地部303的一端分别连 接于第一接地部301的两个相邻顶点上,在第一接地部301与第二接地部302连接的对侧, 还连接一方形的第四接地部304。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地部302的一端和第Η接地 部303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接地部301的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上,且第一顶点和第二顶 点为第一接地部301上两个相邻的顶点,第二接地部302和第Η接地部303关于中必轴线 250对称,从而使得福射部200中的第四连接部2014、禪合部202及第二福射部203被包围 于接地部300的内侧。
[0031] 进一步的,第二接地部302和第Η接地部303皆向禪合部202方向弯折W减小第 二接地部302、第Η接地部303与禪合部202的距离,从而更加接近禪合部202,从而增加了 经过所述禪合结构的电磁波的禪合量,扩展了多频带天线100的工作频带的频宽。第一接 地部301顶部边缘与中必轴线250的交点作为多频带天线100的接地点305。
[0032]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多频带天线100 -实施方式的回波损耗(Return Loss) 测量图。在图3中,本多频带天线100的工作频带为回波损耗低于负10分贝时所对应的频 带。由此可见,本多频带天线具有Η个工作频带,从而满足本天线应用在LTE技术中的要 求。
[0033]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图4为两个多频带天线100相距120毫米时的隔离度测量 图,图5为两个多频带天线100相距180毫米时的隔离度测量图。由图中测量曲线可知,在 间距较小的时候,多个多频带天线100之间的隔离度较好。也即是说,在应用多个多频带天 线100构建产品的多输入多输出(ΜΙΜΟ)系统时,产品的体积将较小。
[0034]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设计的多频带天线100,增益性能较好,同时天线具有多个可用 工作频带,扩大了天线的应用范围。
[0035] 可W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W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 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送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 围。
【主权项】
1. 一种多频带天线,包括辐射部和接地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部用于收发电磁波信号,包括: 第一辐射部; 第二辐射部;及 耦合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之间; 所述接地部包括: 第一接地部; 第二接地部,与所述第一接地部的一侧连接;及 第三接地部,与所述第一接地部的所述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接地部、所述第二接地部和 所述第三接地部共同形成包围区域; 其中,所述耦合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皆收容于所述包围区域,所述第一辐射部从所述 包围区域向外延伸,所述耦合部与所述接地部形成耦合结构以扩展所述多频带天线的工作 频带的频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包括: 第一连接部;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连接;及 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 对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呈长条形,所述第二 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皆呈梯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较短底边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的较短 底边对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部还包括第四连接部, 所述第四连接部经由所述耦合部与所述第二辐射部连接,且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耦合部 的一侧同宽,从所述耦合部向所述第二辐射部的方向,所述耦合部的宽度逐渐增大。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部还包括一收窄部和 第四连接部,所述收窄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之间,所述收窄部的一 侧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同宽,另一侧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的一侧同宽。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收窄部向所述第四连接部的 方向,所述收窄部的宽度逐渐收窄。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地部和所述第三接地部 皆向所述耦合部方向弯折,以减小所述第二接地部与所述耦合部之间的距离和减小所述第 三接地部与所述耦合部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经过所述耦合结构的电磁波的耦合量。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部设置有沟槽。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为两个关于所述多频带天 线的中心轴线对称的沟槽。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呈倒L形。
【专利摘要】一种多频带天线,包括辐射部和接地部,其中,辐射部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及耦合部,耦合部连接于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之间;接地部包括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及第三接地部,第二接地部与第一接地部的一侧连接,第三接地部与第一接地部的一侧连接,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和第三接地部共同形成包围区域;耦合部和第二辐射部皆收容于所述包围区域,第一辐射部从包围区域向外延伸,耦合部与接地部形成一耦合结构以扩展多频带天线的工作频带的频宽。本发明设计的多频带天线,具有多个性能较好的工作频带,非常适合应用于LTE技术的产品中。
【IPC分类】H01Q1/48, H01Q1/38
【公开号】CN105490011
【申请号】CN201410473716
【发明人】洪志铭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7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