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2-23  159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可传输高速信号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PCI Express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简称 “PC1-E”)作为总线接口新标准,用于取代PCI总线和多种芯片的内部连接,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
[0003]图1显示了一种现有的PC1-E电连接器的后侧视图。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PC1-E电连接器中,绝缘本体10和并排地保持在绝缘本体10中的上下两排端子11、12。上下两排端子11、12的接触部相互面对。
[0004]图2显示了一种现有的电连接器的前侧视图。如图2所示,在绝缘本体10上形成有一个纵向插槽13,当一个电子模块(未图7K)插入该纵向插槽13中时,电子模块的正面和背面上的金手指将分别与电连接器的上下两排端子11、12的接触部电接触。上下排端子11,12中的各个端子分别容纳各自的保持槽中并相互电隔离开。
[0005]上排端子11中包括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类似地,下排端子12中也包括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上排端子11中的多个接地端子相互电隔离开,并且下排端子12中的多个接地端子也相互电隔离开。
[0006]PC1-E3.0规范的编码数据速率,比同等情况下的PC1-E2.0规范提高了一倍,双向速率可高达32Gbps。现有的电连接器在传输这样的高速信号时,在低频区域存在较严重的信号串扰,无法满足PC1-E-3.0版本技术规范传输高速信号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0008]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消除低频谐振点,减少信号串扰,提高信号完整性,从而能够满足高速信号传输的要求。
[000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高速信号传输的要求,同时又结构稳定可靠的电连接器。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至少一排端子,每排端子中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和多个信号端子。其中,每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通过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一个接地端子连接件相互电连接。
[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包括:沿所述绝缘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细长主体部;和从所述细长主体部延伸的多个连接部,每个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的所述多个连接部通过所述细长主体部相互电连接,并且每个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的所述多个连接部分别与对应的一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电连接。
[00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上的连接部与对应的接地端子弹性电接触。
[00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上的连接部插接到对应的接地端子上形成的插孔中。
[001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上的多个连接部被布置成与对应的一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的布置方式相对应。
[001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对应的一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接地端子之间配置两个信号端子;并且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上的多个连接部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连接部之间隔开两个信号端子的节距。
[001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对应的一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接地端子之间配置一个信号端子;并且
[0017]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上的多个连接部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连接部之间隔开一个信号端子的节距。
[00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对应的一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接地端子之间配置两个或三个信号端子;并且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上的多个连接部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连接部之间隔开两个或三个信号端子的节距。
[001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对应的一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单个地和/或成对地配置,并且相邻两个或相邻两对接地端子之间配置一个或两个信号端子;并且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上的多个连接部单个地和/或成对地配置,并且相邻两个或相邻两对连接部之间隔开一个或两个信号端子的节距。
[00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绝缘本体中保持有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所述第一排端子与所述第二排端子在所述绝缘本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开。
[002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通过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一个第一接地端子连接件相互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通过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一个第二接地端子连接件相互电连接。
[002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排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二排端子的下方。
[002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连接件包括:沿所述绝缘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细长主体部;和从所述细长主体部延伸的多个悬臂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连接件的所述多个悬臂部通过所述细长主体部相互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连接件的所述多个悬臂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弹性电接触。
[002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连接件包括:沿所述绝缘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细长主体部;和从所述细长主体部延伸的多个插接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连接件的所述多个插接部通过所述细长主体部相互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连接件的所述多个插接部分别插接到所述第二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上形成的插孔中,从而分别与所述第二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电连接。
[0025]在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中,每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通过保持在绝缘本体中的一个接地端子连接件相互电连接,并且接地端子连接件不与信号端子电连接。采用这种结构的电连接器,能够有效地消除低频谐振点,减少信号串扰,提高信号完整性,从而能够满足PCI Express3.0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0026]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0027]图1显示了一种现有的电连接器的后侧视图;
[0028]图2显示了一种现有的电连接器的前侧视图;
[0029]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仅显示出电连接器的下排端子;
[0030]图4显示图3中的下排端子的空间布置图,其中下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通过一个接地端子连接件相互电连接;
[0031]图5显示图4中的接地端子与接地端子连接件电连接的示意图;
[0032]图6显示图4中的接地端子连接件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图6a显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接地端子连接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4]图6b显示根据再一个实施例的接地端子连接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5]图6c显示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接地端子连接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6]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仅显示出电连接器的上排端子;
[0037]图8显示图7中的上排端子的空间布置图,其中上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通过一个接地端子连接件相互电连接;
[0038]图9显示图7中的上排端子,其中用于连接上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的接地端子连接件被去除;
[0039]图10显示图8中的接地端子连接件的示意图;和
[0040]图11显示图7中的上排端子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0042]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004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至少一排端子,每排端子中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和多个信号端子。其中,每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通过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一个接地端子连接件相互电连接。
[0044]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仅显示出电连接器的下排端子110 ;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仅显示出电连接器的上排端子210。
[0045]如图3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00和保持在绝缘本体100中的上下两排端子210、110。
[0046]为清楚地显示下排端子110,在图3中,去除了上排端子210,仅保留了下排端子110。
[0047]图4显示图3中的下排端子110的空间布置图,其中下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通过一个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相互电连接。
[0048]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下排端子110包括多个接地端子111和多个信号端子112。多个接地端子111通过保持在绝缘本体100中的一个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相互电连接,并且该接地端子连接件120不与信号端子112电连接。
[0049]图5显示图4中的接地端子111与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电连接的示意图;图6显示图4中的接地端子连接件120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0]如图3至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地端子连接件120包括沿绝缘本体100的长度方向Y延伸的细长主体部121和从细长主体部121延伸的多个悬臂部122。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的多个悬臂部122通过细长主体部121相互电连接,并且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的多个悬臂部122分别与下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弹性电接触。
[0051]如图4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接地端子连接件120上的多个连接部122被布置成与下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的布置方式相对应。
[005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下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接地端子1 11之间配置两个信号端子112,即,相邻两对接地端子111被两个信号端子112隔开。
[0053]对应地,如图4和图6所示,接地端子连接件120上的多个悬臂部122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悬臂部122之间隔开两个信号端子112的节距。
[0054]在制造图4和图6所示的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的一个实施例中,先形成数量与下排端子110的端子总数相同的悬臂部,然后,将与下排端子110中的多个信号端子112对应的多个悬臂部切除,仅保留与下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对应的多个悬臂部122。这样,就能够保证形成的接地端子连接件120与信号端子112电隔离开,而仅与接地端子111电接触。
[0055]请注意,本发明中的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的形状和布置方式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其可以根据下排端子110的形状和布置方式变化。
[0056]图6a显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7]在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接地端子连接件120’上的多个连接部122’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连接部122’之间隔开一个信号端子112的节距。
[0058]相应地,尽管未图示,与图6a所示的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相对应的下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接地端子111之间配置一个信号端子112。
[0059]图6b显示根据再一个实施例的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60]在图6b所示的实施例中,接地端子连接件120”上的多个连接部122”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连接部122”之间隔开两个或三个信号端子112的节距。
[0061]相应地,尽管未图示,与图6b所示的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相对应的下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接地端子111之间配置两个或三个信号端子 112。
[0062]图6c显示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63]在图6c所示的实施例中,接地端子连接件120”’上的多个连接部122”’单个地和/或成对地配置,并且相邻两个或相邻两对连接部122”’之间隔开一个或两个信号端子112的节距。
[0064]相应地,尽管未图示,与图6c所示的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相对应的下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单个地和/或成对地配置,并且相邻两个或相邻两对接地端子111之间配置一个或两个信号端子112。
[0065]图8显示图7中的上排端子210的空间布置图,其中上排端子2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211通过一个接地端子连接件220相互电连接;图9显示图7中的上排端子210,其中用于连接上排端子2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211的接地端子连接件220被去除;图10显示图8中的接地端子连接件220的示意图;和图11显示图7中的上排端子2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66]如图7至图1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地端子连接件220包括沿绝缘本体100的长度方向Y延伸的细长主体部221和从细长主体部221延伸的多个插接部222。接地端子连接件220的多个插接部222通过细长主体部221相互电连接。
[0067]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上排端子2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211上分别形成有插孔211a。接地端子连接件220的多个插接部222分别插接到上排端子2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211上形成的插孔211a中,从而分别与上排端子2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211电连接。
[0068]请注意,在本发明中,接地端子连接件220的结构和形状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其可以根据上排端子210的结构和形状而变化。
[0069]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0070]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0071]虽然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0072]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100);和 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100)中的至少一排端子(110),每排端子(110)中包括多个接地端子(111)和多个信号端子(112), 其特征在于: 每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通过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100)中的一个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相互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120、220)包括: 沿所述绝缘本体(100)的长度方向(Y)延伸的细长主体部(121、221);和 从所述细长主体部(121、221)延伸的多个连接部(122、222), 每个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120、220)的所述多个连接部(122、222)通过所述细长主体部(121、221)相互电连接,并且 每个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120、220)的所述多个连接部(122、222)分别与对应的一排端子(110、2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211)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120)上的连接部(122)与对应的接地端子(111)弹性电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220)上的连接部(222)插接到对应的接地端子(211)上形成的插孔(211a)中。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120)上的多个连接部(122)被布置成与对应的一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的布置方式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应的一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接地端子(111)之间配置两个信号端子(112);并且 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120)上的多个连接部(122)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连接部(122)之间隔开两个信号端子(112)的节距。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应的一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接地端子(111)之间配置一个信号端子(112);并且 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120’)上的多个连接部(122’)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连接部(122’ )之间隔开一个信号端子(112)的节距。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应的一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接地端子(111)之间配置两个或三个信号端子(112);并且 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120”)上的多个连接部(122”)成对配置,并且相邻两对连接部(122”)之间隔开两个或三个信号端子(112)的节距。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应的一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单个地和/或成对地配置,并且相邻两个或相邻两对接地端子(111)之间配置一个或两个信号端子(112);并且 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120”’)上的多个连接部(122”’)单个地和/或成对地配置,并且相邻两个或相邻两对连接部(122”’ )之间隔开一个或两个信号端子(112)的节距。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本体(100)中保持有第一排端子(110)和第二排端子(210),所述第一排端子(110)与所述第二排端子(210)在所述绝缘本体(100)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开。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通过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100)中的一个第一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相互电连接;并且 所述第二排端子(2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211)通过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100)中的一个第二接地端子连接件(220)相互电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端子(110)设置在所述第二排端子(210)的下方。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连接件(120)包括: 沿所述绝缘本体(100)的长度方向(Y)延伸的细长主体部(121);和 从所述细长主体部(121)延伸的多个悬臂部(122),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的所述多个悬臂部(122)通过所述细长主体部(121)相互电连接,并且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连接件(120)的所述多个悬臂部(122)分别与所述第一排端子(1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111)弹性电接触。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连接件(220)包括: 沿所述绝缘本体(100)的长度方向(Y)延伸的细长主体部(221);和 从所述细长主体部(221)延伸的多个插接部(222), 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连接件(220)的所述多个插接部(222)通过所述细长主体部(221)相互电连接,并且 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连接件(220)的所述多个插接部(222)分别插接到所述第二排端子(2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211)上形成的插孔(211a)中,从而分别与所述第二排端子(210)中的多个接地端子(211)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至少一排端子,每排端子中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和多个信号端子。其中,每排端子中的多个接地端子通过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一个接地端子连接件相互电连接,并且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件不与所述信号端子电连接。由于具有此结构,因此,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能够有效地消除低频谐振点,减少信号串扰,提高信号完整性,从而能够满足高速信号传输的要求。
【IPC分类】H01R13/652
【公开号】CN105490094
【申请号】CN201410481823
【发明人】刘红涛, 王利琴, 杨华, 陆舟军, 于乐廷, 陈兵
【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9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