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及供电方法

xiaoxiao2021-2-23  169

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及供电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及供电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用户对于具备可携带性移动终端的需求和依赖的逐步增大, 市场上的移动终端得到了越来越大的推广和普及,但是市面上的便携式移动终端和其电池 组件是紧密依赖的关系,不可分割,或者有些是完全没有电池可W选配,仅仅依靠直流电源 供电。
[0003] 该方法存在的弊端是:
[0004] (1)移动终端所配备的电池如果损坏、无法充电后,该移动终端将无法继续使用。
[0005] (2)移动终端所配备的电池在设备在开机状态或者关机装下,均处在或多或少的 放电或者充电状态,送将引起电池发热,从而导致设备整机发热的弊端,发热量过大还会 导致系统异常重启。
[0006] (3)不带电池的移动终端在没有直流电源可供使用的时候将无法开机。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可分离可组合的移动终端,可W提供灵 活的供电模式。
[0008]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000引机身;电池;
[0010] 所述机身包括:
[0011] 第一硬件接口,用于获取工作电源;
[001引所述电池包括:
[0013] 能与所述第一硬件接口直接相连的第二硬件接口;
[0014] 及用于与外部电源相连的第Η硬件接口。
[0015] 可选地,所述电池还包括:
[0016] 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电池固定在所述机身上。
[0017]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磁铁。
[0018] 可选地,所述第一硬件接口为micro USB3.0-B母头接口;所述第二硬件接口为 micro USB3. 0-B公头接口;所述第Η硬件接口为micro USB-B母头接口。
[0019] 可选地,USB-A接口转micro USB-B接口的USB屏蔽线;充电器;
[0020] 所述充电器包括;USB-A母头接口;
[0021] 所述USB-A母头接口通过所述USB-A接口转micro USB-B接口的USB屏蔽线连接 所述电池的micro USB-B母头接口。
[002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适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0023] 能与所述第一硬件接口直接相连的第二硬件接口;
[0024] 及用于与外部电源相连的第Η硬件接口。
[00巧]可选地,所述的电池还包括:
[0026] 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电池固定在所述机身上。
[0027]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磁铁。
[0028] 可选地,所述第二硬件接口为micro USB3. 0-Β公头接口;所述第Η硬件接口为 micro USB-B 母头接口。
[002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供电方法,包括:
[0030] 将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第二硬件接口与所述第一硬件接口相连,通过所述电池为所 述移动终端供电;
[0031] 或将外部电源通过电缆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硬件接口,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
[0032] 或将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第二硬件接口与所述第一硬件接口相连,将外部电源通过 电缆连接所述第Η硬件接口。
[003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4] 采用选配件电池和移动终端的机身组合或分离,需要电池的时候(比如在没有外 部电源的条件下),将电池和移动终端组合,可使得该移动终端和电池组合成一个整体使 用,为移动终端提供工作电源。不需要电池的时候(比如在有外部电源的条件下),将电池 从移动终端中取出,可使得移动终端摆脱电池的约束,分离使用。送样可使得移动终端的供 电模式具备两个上述选择,改善了用户体验。而且可使得移动终端发热量减少,降低整机过 热引起异常的风险或者故障。还可使得移动终端具备同时工作,并同时向电池充电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35] 图1电池选配件模块的micro USB-B型插座;
[0036] 图2电池选配件模块的micro USB3. 0-B型插座;
[0037] 图3充电器的USB-A型母头;
[0038] 图4USB-A型插头转micro USB-B型插头的USB屏蔽线连接示意图;
[0039] 图5分离电池选配件,移动设备独立通过micro USB3.0-B接口连接到充电器的应 用示意图;
[0040] 图6分离电池选配件,移动设备独立通过micro USB3. 0-B接口连接到PC电脑的 应用示意图;
[0041] 图7组合电池选配件,移动设备通过micro USB3.0-B接口连接到充电器的应用示 意图;
[0042] 图8组合电池选配件,移动设备通过micro USB3. 0-B接口连接的PC电脑的应用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0044]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W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W相互结 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 下,可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0045] 实施例一、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004引机身;
[0047] 所述机身包括:
[004引第一硬件接口,用于获取工作电源;
[0049] 电池;
[0050] 所述电池包括能与所述第一硬件接口直接相连的第二硬件接口;
[0051] 及用于与外部电源相连的第Η硬件接口。
[0052] 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是一个具备可选配电池使用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 可W和选配件电池组合使用,也可W在有外部电源使用的情况下,分离电池,当然如果想在 使用过程中想对电池充电,W备后续独立使用也可W不分离。本实施例可W为用户提供配 有电池或者没有电池的移动终端的使用模式,特别适用于有线和无线终端产品。
[0053]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中还可W包括处理器芯片,存储器芯片,射频芯 片,无线WIFI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关键器件;可W具有访问2G、3G、4G网络的能力,还可W 具有提供无线WIFI热点的能力。
[0054]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还可W包括:
[00巧]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电池固定在所述机身上。
[0056]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可W为机械结构件,比如但不限于为磁铁。
[0057]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W直接通过机身的自身结构固定电池,比如将电池卡在 机身中,再用背板覆盖电池;或直接将电池作为背板安装在机身上。
[0058]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可W包括;L邸指示灯。
[0059]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硬件接口可W但不限于为micro USB3.0-B 母头接口;相应地,所述第二硬件接口可W但不限于为micro USB3.0-B公头接口。
[006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身可W通过micro USB3.0-B母头接口和选配件电池的 micro USB-B公头接口,通过磁铁等机械结构件连接,组合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移动终端 机身上的金属端子可W和电池选配件的金属端子紧密相连,从而建立电源供电电路,保证 移动终端可W从电池选配件顺利获取工作电源。所述电池提供的输出电压可W但不限于为 5V,输出电流可W但不限于小于或等于2A。
[0061] 本实施方式中,所 述选配件电池也可W从micro USB3. 0-B母头接口上分离,此时 所述机身可W通过USB-A接口转micro USB-B接口的USB屏蔽线连入到具有USB-A母头接 口的PC类设备上,独立工作,所具有的功能和配上所述电池完全一致,功能上不受任何影 响。送样可使得终端产品在有外接电源存在的条件下,比如墙体插座,可W将该电池从移动 终端分离,将移动终端通过线缆和交流转直流充电器相连,从而建立电源通路,为移动终端 提供工作电源。再比如带有USB-A 口的PC类电脑设备,可W将电池从移动终端分离,将移 动终端通过线缆和PC类电脑设备相连,从而建立电源通路,获得工作电源。
[0062]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身可W通过USB-A接口转micro USB-B接口的USB屏蔽线连 入到具有USB-A母头接口的充电器,所具有的功能和配上电池完全一致,甚至性能上更优, 可W独立工作。
[0063]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Η硬件接口可W但不限为micro USB-B母头接口;即;向该 电池充电的端口是micro USB-B母头接口,输入电压可W但不限于5V,输入电流小于或等 于可W但不限于1. 5A。所述电池将micro USB-B母头接口输入转换为micro USB3. 0-B公 头接口输出。
[0064] 本实施方式中,当有外部电源相连且不与机身组合时(连接所述是micro USB-B 母头接口),该电池作为储能单元,外部电源向该电池充电。当和移动终端的机身组合且没 有外部电源时,电池作为电源单元,向移动终端提供电源。当和移动终端的机身组合又连接 外部电源时,电池可W作为储能单元,由移动终端或外部电源向该电池充电。
[0065] 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备选方案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可W包括:
[0066] USB-A接口转micro USB-B接口的USB屏蔽线;充电器;
[0067] 所述充电器包括;USB-A母头接口;
[0068] 所述USB-A母头接口通过所述USB-A接口转micro USB-B接口的USB屏蔽线连接 所述电池的micro USB-B母头接口。
[0069] 本备选方案中,所述充电器还可W包括;交流电路单元、交流变换直流电路单元, 连接件;
[0070] 所述交流电路单元输入电压可W为220V,50Hz,该交流电路单元可W通过两个金 属端子和交流电源插座相连。
[0071] 所述交流电路单元具有滤波功能,过压保护功能和稳压功能。
[0072] 本备选方案中,所述交流转换直流电路单元将输入的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
[0073] 本备选方案中,所述充电器的直流电源输出电压可W但不限为5V,输出电流可W 但不限为不超过2A。
[0074] 实施例二、一种电池;其实现细节如实施例所述。
[00巧]实施例H、一种实施例一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供电方法,包括:
[0076] 将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第二硬件接口与所述第一硬件接口相连,通过所述电池为所 述移动终端供电;
[0077] 或将外部电源通过电缆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硬件接口,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
[0078] 或将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第二硬件接口与所述第一硬件接口相连,将外部电源通过 电缆连接所述第Η硬件接口。
[0079] 图5为本实施例中分离电池选配件,移动终端独立通过micro USB3. 0-Β接口连接 到充电器的应用场景,如图5所示,该移动终端此时没有电池,所需的工作电源完全通过充 电器获取。
[0080] 图6为本实施例中分离电池选配件,移动终端独立通过micro USB3.0-B接口连接 到类PC电脑设备的应用场景,如图6所示,该移动终端此时没有电池,所需的工作电源完全 通过类PC电脑设备的USB-A端口获取。
[0081] 图7为本实施例中组合电池选配件,移动终端独立通过micro USB3. 0-B接口和电 池选配件模块相连,作为一个整体。再通过USB屏蔽线,将送个整体和充电器相连的应用场 景,如图7所示,该便携式移动终端此时和电池组合成一个整体设备,所需的工作电源通过 充电器、电池获取。
[0082] 图8为本实施例中组合电池选配件,移动终端独立通过micro USB3.0-B接口和电 池选配件模块相连,作为一个整体。再通过USB屏蔽线,将送个整体和PC类电脑设备相连 的应用场景,如图8所示,该便携式移动终端此时和电池组合成一个整体设备,所需的工作 电源通过PC电脑的USB-A端口、电池获取。
[0083] 最后,标准USB2. 0接口信号定义和标准的USB3. 0 micro-B接口信号定义如下。
[0084] 表1、标准USB2. 0接口信号定义
[0085]
[0089]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送些相应的改变和变 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机身;电池;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 第一硬件接口,用于获取工作电源; 所述电池包括: 能与所述第一硬件接口直接相连的第二硬件接口; 及用于与外部电源相连的第三硬件接口。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 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电池固定在所述机身上。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为磁铁。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硬件接口为microUSB3. 0-B母头接口;所述第二硬件接口为micro USB3. 0-B公头接口;所述第三硬件接口为microUSB-B母头接口。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USB-A接口转microUSB-B接口的USB屏蔽线;充电器; 所述充电器包括:USB-A母头接口; 所述USB-A母头接口通过所述USB-A接口转microUSB-B接口的USB屏蔽线连接所述 电池的microUSB-B母头接口。6. -种电池,适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与所述第一硬件接口直接相连的第二硬件接口; 及用于与外部电源相连的第三硬件接口。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电池固定在所述机身上。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为磁铁。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硬件接口为microUSB3.0-B公头接口;所述第三硬件接口为microUSB-B母 头接口。10. -种移动终端的供电方法,包括: 将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第二硬件接口与所述第一硬件接口相连,通过所述电池为所述移 动终端供电; 或将外部电源通过电缆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硬件接口,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 或将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第二硬件接口与所述第一硬件接口相连,将外部电源通过电缆 连接所述第三硬件接口。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及供电方法;所述终端包括:机身;电池;所述机身包括:第一硬件接口,用于获取工作电源;所述电池包括:能与所述第一硬件接口直接相连的第二硬件接口;及用于与外部电源相连的第三硬件接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可分离可组合的移动终端,可以提供灵活的供电模式。
【IPC分类】G06F1/18, H02J7/00, H01M2/20
【公开号】CN105490323
【申请号】CN201410498406
【发明人】伏红峰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9月25日
【公告号】WO2016045360A1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