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与充电器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2-23  117

移动终端与充电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与充电器。
【背景技术】
[0002]移动终端是当今广泛应用的一种电子设备。所有移动终端必不可少的一个配件是充电器。充电器又称为电源转换器,它能够为移动终端补充电量,以使移动终端能够正常工作。
[0003]作为移动终端最重要的配件之一,充电器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以手机为例。人们在给手机充电时,通常会利用晚上睡觉时间,因为这时候不需要使用手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直到早上起床或上班前才会将手机充电器与手机和电源拆开。一般人的睡觉时间在6小时以上,这意味着如果人们利用晚上睡觉时间给手机充电,那么充电时间至少在6小时以上。而几乎所有的手机充电器给手机充满电的时间都在3小时以下。如果手机充电器没有过充保护的功能,手机电池就会长期被过充,影响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从而也影响手机的使用寿命。当移动终端在开机状态下充电时,长时间的充电还会导致移动终端温度升高,性能降低。
[0004]这里说明一下“过载”的概念。过载是指设备运行负荷过大,超过了设备本身的额定负载。过载通常表现为电流过大、设备及线路发热量大、设备异响等。设备长期过载会降低线路绝缘水平,甚至烧毁设备或线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移动终端充电时,因为充电电流太大而出现过载的情况,导致移动终端温度升高,影响移动终端使用寿命和性能。当前市场上的充电器一般都是连续充电,直至充满,即使由于电压不稳定产生很大的电流,也不会停止对移动终端充电。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与充电器,能够加强在充电过程中对移动终端的保护,提尚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0007]温度检测器,用于在充电器为本移动终端充电时检测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
[0008]温度发射器,用于将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所述充电器,以便所述充电器根据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对本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
[0009]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能够加强在充电过程中对移动终端的保护,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充电器,包括:
[0011]温度接收器,用于在本充电器为移动终端充电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
[0012]电流调节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
[0013]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充电器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电流调节器包括:
[0014]电流减小器,用于在所述温度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减小本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所述第二温度阈值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0015]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充电器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电流调节器包括:
[0016]充电止停器,用于在所述温度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0017]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充电器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电流调节器包括:
[0018]告警器,用于在所述温度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向用户发出警示信息。
[0019]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充电器,根据充电过程中移动终端的温度情况实时地对充电电流进行控制,防止充电时移动终端温度的持续升高对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造成较大影响。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充电器,能够加强在充电过程中对移动终端的保护,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00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述的移动终端的工作方法,包括:[0021 ]在充电器为本移动终端充电时检测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
[0022]将检测到的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所述充电器,以便所述充电器根据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对本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
[0023]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工作方法,能够加强在充电过程中对移动终端的保护,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002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述的移动终端充电器的工作方法,包括:
[0025]在本充电器为移动终端充电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
[0026]根据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
[0027]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包括:
[0028]在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减小本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所述第二温度阈值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0029]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包括:
[0030]在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0031]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包括:
[0032]在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向用户发出警示信息。
[0033]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充电器的工作方法,根据充电过程中移动终端的温度情况实时地对充电电流进行控制,防止充电时移动终端温度的持续升高对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造成较大影响。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充电器,能够加强在充电过程中对移动终端的保护,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003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移动终端充电器的结构框图。
[003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移动终端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
[003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移动终端充电器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根据本发明精神所获得的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温度检测器110和温度发射器120。其中,温度检测器110用于在充电器为本移动终端充电时检测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温度发射器120用于将温度检测器110检测到的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充电器,以便充电器根据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对本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
[0040]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
[0041]其中,温度检测器110检测的移动终端的温度值是指移动终端的电路芯片的温度值。
[0042]其中,温度检测器110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电路、数据传输电路等。
[0043]其中,温度发射器120与下述的温度接收器21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传递信息。特别地,鉴于在充电时,移动终端与充电器之间的距离很近,温度发射器120可以采用近场通信电路模块实现,例如蓝牙模块、Zigbee模块等。
[0044]移动终端100在充电时检测自身的温度,然后将该温度信息传送给充电器,以使充电器能够根据移动终端的温度情况及时地调整充电电流或停止充电,这样就可以防止移动终端的温度升高导致移动终端使用寿命缩短和性能降低,从而有效地保障移动终端在充电时的安全性。
[0045]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能够加强在充电过程中对移动终端的保护,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004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移动终端充电器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充电器200可以包括温度接收器210和电流调节器220。其中,温度接收器210用于在本充电器为移动终端充电时接收移动终端的温度值。电流调节器220用于根据温度接收器210接收的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该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
[0047]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
[0048]其中,温度接收器210与前述的温度发射器12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传递信息。温度接收器210可以采用近场通信电路模块实现,例如蓝牙模块、Zigbee模块等。
[004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流调节器220可以包括电流减小器。电流减小器用于在温度接收器210接收的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减小本充电器对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其中,第二温度阈值高于第一温度阈值。
[0050]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可以由厂家根据经验或测试数据来确定。当然,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都需要比移动终端的正常使用温度高。移动终端的温度在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一温度阈值之间(即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移动终端的温度相较于正常使用温度已经升高了,但该温度不对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造成影响或者影响较小,但为了移动终端的安全考虑,需要防止移动终端的温度进一步升高。此时,可以通过减小充电器的充电电流防止移动终端的温度进一步升高。而当移动终端的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说明移动终端的温度的升高已经对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造成较大影响了,需要立即或快速阻止移动终端的温度进一步升高。此时,可以采用下面的充电止停器来停止充电器的充电。
[005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流调节器220还可以包括充电止停器。充电止停器用于在温度接收器210接收的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这样,移动终端的温度就不会再进一步升高了。在电流调节器220包括充电止停器的情况下,充电器根据移动终端的温度情况自动停止对移动终端充电,一方面避免了用户人工操作的麻烦,另一方面处理速度又快,有利于对移动终端的快速保护。
[005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流调节器220还可以包括告警器。告警器用于在温度接收器210接收的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向用户发出警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主动断开充电器与移动终端的连接,以阻止移动终端的温度进一步升高。在电流调节器220包括告警器的情况下,充电器将移动终端的温度达到危险级别的情况告知用户,由用户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停止对移动终端充电,这种方式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个人意愿,能够提高用户满意度。
[0053]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充电器与本发明前述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配套使用。
[0054]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充电器,根据充电过程中移动终端的温度情况实时地对充电电流进行控制,防止充电时移动终端温度的持续升高对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造成较大影响。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充电器,能够加强在充电过程中对移动终端的保护,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005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移动终端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其中,该移动终端是本发明如述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纟而,例如图1中所不的移动终?而100。
[005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工作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57]步骤S301,在充电器为本移动终端充电时检测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
[0058]注意,这里检测的是充电时移动终端的温度值,也就是移动终端在充电过程中自身的温度值。移动终端的温度值是指移动终端的电路芯片的温度值。因为电路芯片是移动终端工作的核心部件,而移动终端的外壳等非核心部件与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几乎无关。
[0059]步骤S302,将检测到的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充电器,以便充电器根据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对本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
[0060]特别地,鉴于在充电时,移动终端与充电器之间的距离很近,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将自身的温度信息传递给充电器,例如采用蓝牙技术的通信方式、采用Zigbee技术的通信方式等。
[0061]移动终端在充电时检测自身的温度,然后将该温度信息传送给充电器,以使充电器能够根据移动终端的温度情况及时地调整充电电流或停止充电,这样就可以防止移动终端的温度升高导致移动终端使用寿命缩短和性能降低,从而有效地保障移动终端在充电时的安全性。
[0062]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工作方法,能够加强在充电过程中对移动终端的保护,提尚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006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移动终端充电器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其中,该移动终端充电器是本发明前述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充电器,例如图2中所示的移动终端充电器200。
[006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充电器的工作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65]步骤S401,在本充电器为移动终端充电时接收移动终端的温度值;
[0066]在具体应用中,充电器可以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接收移动终端发送来的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如采用蓝牙技术的通信方式、采用Zigbee技术的通信方式等。
[0067]步骤S402,根据接收的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
[0068]通过对充电电流进行调节防止移动终端的温度进一步升高,以免缩短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移动终端的性能。
[006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接收的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可以包括:在接收的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减小本充电器对该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其中,第二温度阈值高于第一温度阈值。
[0070]如前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可以由厂家根据经验或测试数据来确定,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都需要比移动终端的正常使用温度高。移动终端的温度在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一温度阈值之间(即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移动终端的温度相较于正常使用温度已经升高了,但该温度不对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造成影响或者影响较小,但为了移动终端的安全考虑,需要防止移动终端的温度进一步升高。此时,可以通过减小充电器的充电电流防止移动终端的温度进一步升高。当充电电流减小后,充电电流所产生的热量能够被及时散发,这样就可以避免移动终端的温度进一步升高。
[0071]而当移动终端的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说明移动终端的温度的升高已经对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造成较大影响了,需要立即或快速阻止移动终端的温度进一步升高。此时,可以采用下面的停止充电的方式阻止。移动终端的温度进一步升高。
[007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接收的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还可以包括:在接收的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对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这种方式中,充电器根据移动终端的温度情况自动停止对移动终端充电,一方面避免了用户人工操作的麻烦,另一方面处理速度又快,有利于对移动终端的快速保护。
[007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接收的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还可以包括:在接收的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向用户发出警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在收到警示信息后主动断开充电器与移动终端的连接,以阻止移动终端的温度进一步升高。该方式中,充电器将移动终端的温度达到危险级别的情况告知用户,由用户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停止对移动终端充电,这种方式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个人意愿,能够提高用户满意度。
[0074]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充电器的工作方法,根据充电过程中移动终端的温度情况实时地对充电电流进行控制,防止充电时移动终端温度的持续升高对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造成较大影响。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充电器,能够加强在充电过程中对移动终端的保护,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007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检测器,用于在充电器为本移动终端充电时检测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 温度发射器,用于将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所述充电器,以便所述充电器根据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对本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2.一种移动终端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接收器,用于在本充电器为移动终端充电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 电流调节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调节器包括: 电流减小器,用于在所述温度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减小本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所述第二温度阈值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调节器包括: 充电止停器,用于在所述温度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调节器包括: 告警器,用于在所述温度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向用户发出警示信息。6.—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充电器为本移动终端充电时检测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 将检测到的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所述充电器,以便所述充电器根据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对本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7.—种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本充电器为移动终端充电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 根据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包括: 在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减小本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所述第二温度阈值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包括: 在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包括: 在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向用户发出警示?目息。
【专利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与充电器。其中,移动终端包括:温度检测器,用于在充电器为本移动终端充电时检测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温度发射器,用于将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所述充电器,以便所述充电器根据本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对本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移动终端充电器包括:温度接收器,用于在本充电器为移动终端充电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电流调节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值调节本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本发明能够加强在充电过程中对移动终端的保护,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IPC分类】H02J7/00
【公开号】CN105490355
【申请号】CN201610104209
【发明人】周明
【申请人】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5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