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机和减速齿轮箱的驱动装置。【【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驱动装置包括作为动力源的电机、用于减速输出的齿轮箱、用于控制电机的控制模组。电机通过蜗杆对外输出,齿轮箱内装设有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由于电机工作时产生震动,因此会产生噪音。另外,驱动装置运行时,蜗杆与蜗轮之间的啮合以及互相作用力,也会产生震动,从而导致整个驱动装置具有一定的工作噪音。
【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降低驱动装置的工作噪音。
[0004]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电机,用于驱动蜗杆;减速齿轮箱,其包括齿轮箱壳体、安装到齿轮箱壳体内用于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与所述蜗轮同轴固定并可随着蜗轮转动的输出机构;以及电机控制模组,其包括控制模组壳体、收容于控制模组壳体内的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并安装于所述控制模组壳体的开口端的连接器,所述控制模组壳体与所述齿轮箱壳体连接;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包括至少一平面,所述平面上安装有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凸出于所述平面。
[000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包括下壳和上壳;所述下壳包括底板以及分别与底板两侧边连接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基本平行,所述至少一平面包括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安装于该表面的弹性缓冲件为第一弹性缓冲件。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缓冲件被挤压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底板之间。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器具有矩形的外壳,所述第一弹性缓冲件呈片状并被挤压在所述底板与所述矩形的外壳之间。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包括下壳和上壳;所述上壳包括盖板,所述至少一平面包括盖板朝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安装在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上的弹性缓冲件为第二弹性缓冲件。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弹性缓冲件位于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盖板之间。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板在朝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上还安装有第三弹性缓冲件,所述第三弹性缓冲件位于所述盖板与印刷电路板之间。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控制模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齿轮箱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一体成型。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轮箱壳体内形成有用于收容蜗杆的蜗杆腔、用于收容所述蜗轮的蜗轮腔;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内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蜗轮腔分别位于所述蜗杆的两侧。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缓冲件为橡胶件。
[0014]实施本发明,控制模组壳体的平面上设有弹性缓冲件且该弹性缓冲件凸出于所述平面,可与其他部件,比如电路板或连接器形成抵压,从而吸收减震、降低噪音。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驱动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所示驱动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4是图1所示驱动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0020]图5是图4所示驱动装置被平面P1剖切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4所示驱动装置被平面P2剖切的示意图;
[0022]图7是图4所示驱动装置在掉控制模组的上壳后被平面P3剖切的示意图;
[0023]图8是图7所示驱动装置去掉电机之后的示意图;
[0024]图9是图8所示部件的一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考图1至图3,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40包括电机50、减速齿轮箱60和电机控制模组70。
[0026]本实施例采用的电机50为常规的永磁直流电机,其包括一转轴51用于输出转动。具体地,所述电机50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包括外壳、安装到外壳内壁的永磁、安装到外壳端部的端盖及电刷装置等。转子包括固定到转轴51的转子铁芯和换向器、绕制到转子铁芯并于换向器的换向片电连接的转子绕组等。电刷装置通过电刷、换向片为转子绕组供电。作为可替换方案,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种类的电机。
[0027]电机50的转轴51与一蜗杆52 (见图9)连接。电机50转动时,驱动蜗杆52转动。本实施例中,蜗杆52与电机50的转轴51分别成型然后通过联轴器连接。作为可替代方案,蜗杆也可以以蜗杆套的形式成型,并相对固定地套设于转轴上;或者直接在转轴上滚轧成型蜗杆齿。
[0028]减速齿轮箱60包括齿轮箱壳体62、安装到齿轮箱壳体62内用于与蜗杆52啮合的蜗轮63 (见图9)、与蜗轮63同轴固定并可随着蜗轮63转动的输出齿轮64。具体地,齿轮箱壳体62内形成有用于收容蜗杆52的蜗杆腔、用于收容蜗轮63的蜗轮腔,其中,蜗杆腔具有朝向电机50的开口,以便于蜗杆52伸入减速齿轮箱60内。
[0029]控制模组70包括控制模组壳体、印刷电路板91以及与印刷电路板91连接的连接器93。本实施例中,控制模组壳体包括下壳72和上壳81,下壳72与上壳81共同形成有用于收容印刷电路板91的收容腔,连接器93安装于收容腔的开口端。收容腔的开口端与蜗杆腔的开口朝向相反。本实施例中,控制模组70的下壳72与齿轮箱壳体62(或者齿轮箱壳体62的主要部分)一体成型,控制模组70的收容腔与齿轮箱壳体62的蜗轮腔分别位于蜗杆腔的两侧。
[0030]具体地,下壳72包括底板73以及分别与底板73两侧边连接的两个侧板74。底板73与印刷电路板91基本平行,两个侧板74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卡块76。上壳81包括盖板88以及从盖板88伸出的若干弹性卡脚84,弹性卡脚84设有卡孔86。将上壳81扣装到下壳72时,弹性卡脚84沿着卡块76的引导面划过卡块74,并最终使卡块74被卡入弹性卡脚84的卡孔86内,实现锁定。
[0031]所述连接器93设置于印刷电路板91朝向底板73的表面。底板73上对应所述连接器93具有一平面79,用于平稳承载所述连接器93,从而将连接器93稳定地固定于底板73和印刷电路板91之间。本实施例中,底板73的所述平面上安装有第一弹性缓冲件75,第一弹性缓冲件75凸出于该平面79。优选地,第一弹性缓冲件75被挤压在连接器93与底板73之间。由于电机50的震动传递到齿轮箱壳体62,进而传递到与齿轮箱壳体62—体连接的控制模组的下壳72时,下壳72的底板73因为具有平面79而容易震动,产生噪音,如此,设置于底板73的平面79上并与连接器93挤压的第一弹性缓冲件75便能起到减震、消除噪音的作用。
[0032]本实施例中,连接器93包括绝缘的端子座、镶嵌于端子座的并固定到印刷电路板91的若干端子、套设到
端子座外面的连接器外壳94。该连接器外壳94呈矩形。
[0033]上壳81的盖板88也与印刷电路板91基本平行。盖板88的内表面89,即朝向印刷电路板91的表面,基本呈平面状。该盖板88的内表面89上也安装有弹性缓冲件,即第二弹性缓冲件82和第三弹性缓冲件83。所述第二弹性缓冲件82、第三弹性缓冲件83与印刷电路板91接触。由于盖板88的内表面89基本呈平面状,因而在驱动装置40工作时,该盖板88的内表面89容易产生震动,产生噪音,因此,设置于盖板88上的第二弹性缓冲件82和第三弹性缓冲件83与印刷电路板91接触可以吸收盖板的震动,降低噪音。
[0034]参考图4至图6,第二弹性缓冲件82位于盖板88与连接器93之间并与连接器93接触,第三弹性缓冲件83位于盖板88与印刷电路板91之间并与印刷电路板91接触。
[0035]较佳地,所述盖板88的内表面89对应所述第二弹性缓冲件82和第三弹性缓冲件83分别突出设置凸台85、87,所述第二弹性缓冲件82和第三弹性缓冲件83分别贴设于凸台85、87的末端,从而可顺利实现与印刷电路板91接触。
[0036]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缓冲件75、第二弹性缓冲件82和第三弹性缓冲件83为橡胶件。但本发明不局限于采用橡胶件。其次,底板73上的弹性缓冲件的数量、形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示的情形;上壳81的弹性缓冲件的数量、形状也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示的情形。
[0037]参考图4和图7,收容腔与蜗轮腔分别位于蜗杆腔的两侧,收容腔与蜗轮腔之间设有分隔槽77,用于隔断蜗轮腔与收容腔之间的部分连接,减弱从蜗轮腔传递至收容腔的震动。具体地,所述分隔槽77设置于所述控制模组的下壳72的底板73上,并贯穿该底板73,所述分隔槽77邻近所述蜗杆腔设置,从而隔断部分从蜗杆腔到收容腔的震动传递路径,降低蜗杆震动对底板73的影响。优选地,靠近所述分隔槽77的侧板74上朝收容腔内部凸伸一遮挡部78,该遮挡部78在上壳81和下壳72的连接方向上正对所述分隔槽77,用于增加外部物体进入收容腔的难度,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到收容腔内掉落至印刷电路板91上而导致驱动装置故障。较佳地,所述遮挡部78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分隔槽77相当。本实施例中,所述遮挡部78与所述底板73平行设置。
[0038]参考图7至图9,蜗杆52包括蜗杆轴以及成型于蜗杆轴的啮合部54,啮合部54与蜗轮63啮合。蜗杆轴在啮合部54的两端分别为轴承56、57支撑。本实施例中,靠近电机端的轴承56为直身滑动轴承(也称为直身轴套),远离电机端的轴承57为球身滑动轴承(也称为球身轴套)。较佳地,分隔槽77位于与轴承57相邻的位置,以最大化消除或减弱蜗轮63与蜗杆52的啮合震动通过轴承57向控制模组壳体的传导,从而达到减震、降噪的效果。
[0039]分隔槽77沿蜗杆轴方向的长度大于轴承的沿蜗杆轴方向的长度,以获得更好的减震、降噪效果。优选地,分隔槽77沿蜗杆轴方向的长度是轴承57沿蜗杆轴方向的长度的2至5倍。
[0040]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驱动装置,包括: 电机(50),用于驱动蜗杆(52); 减速齿轮箱(60),其包括齿轮箱壳体(62)、安装到齿轮箱壳体内用于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63)、与所述蜗轮同轴固定并可随着蜗轮转动的输出机构(64);以及 电机控制模组(70),其包括控制模组壳体、收容于控制模组壳体内的印刷电路板(91)、与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并安装于所述控制模组壳体的开口端的连接器(93),所述控制模组壳体与所述齿轮箱壳体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包括至少一平面,所述平面上安装有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凸出于所述平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包括下壳(72)和上壳(81);所述下壳(72)包括底板(73)以及分别与底板两侧边连接的两个侧板(74);所述底板(73)与所述印刷电路板(91)基本平行,所述至少一平面包括所述底板(73)朝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79),安装于该表面(79)的弹性缓冲件为第一弹性缓冲件(7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缓冲件(75)被挤压在所述连接器(93)与所述底板(73)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94)具有矩形的外壳,所述第一弹性缓冲件呈片状并被挤压在所述底板(73)与所述矩形的外壳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包括下壳(72)和上壳(81);所述上壳(81)包括盖板(88),所述至少一平面包括盖板(88)朝向所述印刷电路板(91)的表面(89),安装在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上的弹性缓冲件为第二弹性缓冲件(8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缓冲件(82)位于所述连接器(93)与所述盖板之间。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在朝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上还安装有第三弹性缓冲件(83),所述第三弹性缓冲件(83)位于所述盖板与印刷电路板之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模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齿轮箱壳体¢2)的至少一部分一体成型。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箱壳体¢2)内形成有用于收容蜗杆的蜗杆腔、用于收容所述蜗轮的蜗轮腔; 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内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收容腔; 所述收容腔与所述蜗轮腔分别位于所述蜗杆的两侧。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为橡胶件。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包括:电机(50),用于驱动蜗杆(52);减速齿轮箱(60),其包括齿轮箱壳体(62)、安装到齿轮箱壳体内用于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63)、与所述蜗轮同轴固定并可随着蜗轮转动的输出机构(64);以及电机控制模组(70),其包括控制模组壳体、收容于控制模组壳体内的印刷电路板(91)、与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并安装于所述控制模组壳体的开口端的连接器(93),所述控制模组壳体与所述齿轮箱壳体连接;所述控制模组壳体包括至少一平面,所述平面上安装有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凸出于所述平面。实施本发明,能够降低驱动装置的工作噪音。
【IPC分类】H02K11/00, H02K7/116, H02K5/24
【公开号】CN105490453
【申请号】CN201410484623
【发明人】齐发云, 石向国, 秦锐锋
【申请人】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9日
【公告号】DE102015115783A1, US2016008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