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马达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马达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0003]—般的马达由上下弹片固定住马达中的振动部件,将线圈固定在其振动部件上,利用电磁力驱动振动部件进行直线运动。并利用上下弹片实现回位运动。
[0004]传统的马达需要采用上下弹片来辅助线圈控制振动部件的振动,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达,该马达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马达,该马达包括: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线圈、壳体、固定载座以及振动部件;
[0008]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固定载座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壁上;
[0009]所述线圈固定在所述固定载座上,且所述线圈与所述第一磁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
[0010]所述振动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固定载座之间;
[0011]所述第二磁铁固定在所述振动部件上,且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线圈之间;
[0012]其中,当所述线圈内电流变化时,由于所述第二磁铁受到磁力的改变,进而带动所述振动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或者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上移动。
[0013]优选的,在上述马达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侧壁以及腔室,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以及所述线圈均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侧壁与所述第一内壁连接,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0014]优选的,在上述马达中,所述振动部件包括:第一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朝向所述固定载座一侧表面的振动凹槽;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第一底座朝向所述第一磁铁一侧的表面;
[0015]所述固定载座包括:限位凸起结构,所述限位凸起结构位于所述振动凹槽内。
[0016]优选的,在上述马达中,所述振动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朝向所述第一内壁的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一位置;
[0017]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一磁铁接触;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所述侧壁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之间;
[0018]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一磁铁朝向所述第二磁铁的表面之间。
[0019]优选的,在上述马达中,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底座为一体成型结构。
[0020]优选的,在上述马达中,所述限位凸起结构在所述振动凹槽内的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振动部件的最大振动距离。
[0021 ] 优选的,在上述马达中,所述固定载座还包括:第二底座以及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二底座朝向所述第一内壁的表面;
[0022]所述线圈位于所述侧壁与所述限位凸起结构之间。
[0023]优选的,在上述马达中,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限位凸起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
[0024]优选的,在上述马达中,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是同性磁极相对设置,或是异性磁极相对设置。
[0025]优选的,在上述马达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振动部件与所述固定载座之间的弹性缓冲部件。
[0026]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马达,该马达包括: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线圈、壳体、固定载座以及振动部件;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固定载座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壁上;所述线圈固定在所述固定载座上,且所述线圈与所述第一磁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振动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固定载座之间;所述第二磁铁固定在所述振动部件上,且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线圈之间;其中,当所述线圈内电流变化时,由于所述第二磁铁受到磁力的改变,进而带动所述振动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或者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上移动。该马达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一般的马达由上下弹片固定住马达中的振动部件,将线圈固定在其振动部件上,利用电磁力驱动振动部件进行直线运动。并利用上下弹片实现回位运动。
[0031]传统的马达需要设置上下弹片的弹性结构,且需要对应的机械结构固定上下弹片,导致马达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马达,是现阶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0032]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达,该马达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所述马达可以为音圈马达。
[0033]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马达的结构示意图,该马达包括:第一磁铁11、第二磁铁12、线圈14、壳体18、固定载座15以及振动部件13;
[0034]所述壳体18包括:第一内壁16,所述第一内壁16与所述固定载座15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磁铁11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壁16上;
[0035]所述线圈14固定在所述固定载座15上,且所述线圈14与所述第一磁铁1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
[0036]所述振动部件13位于所述第一内壁16与所述固定载座15之间;
[0037]所述第二磁铁12固定在所述振动部件13上,且所述第二磁铁12位于所述第一磁铁11与所述线圈14之间;
[0038]其中,当所述线圈14内电流变化时,由于所述第二磁铁12受到磁力的改变,进而带动所述振动部件13在所述第一方向或者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上移动。
[0039]本发明在马达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磁铁固定在所述振动部件13上,去除了现有技术中马达的上弹片以及下弹片,在所述第一内壁16处增加一个固定磁铁,利用磁铁同性相斥的原理,替代了弹片的弹力。同时,在所述固定载座15上安装线圈,当线圈通电产生磁场时,利用线圈电流的变化,产生不同强度的磁场,利用磁铁同性相斥的原理,进而驱动所述振动部件13运动。本结构设计简单,运动部件之间不需要弹片机械连接,并且,去除掉上弹片以及下弹片的马达配件减少很多,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
[0040]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马达中所述壳体18还包括:侧壁17以及腔室,所述第一磁铁
11、所述第二磁铁12以及所述线圈14均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侧壁17与所述第一内壁16连接,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0041]所述马达中所述振动部件13包括:第一底座13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132朝向所述固定载座15—侧表面的振动凹槽;所述第二磁铁12位于所述第一底座132朝向所述第一磁铁11 一侧的表面;所述固定载座15包括:限位凸起结构151,所述限位凸起结构151位于所述振动凹槽内。
[0042]所述振动部件1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132朝向所述第一内壁16的第一凸起结构131;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31—端与所述第一底座132连接,另一端伸至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一磁铁11接触,所述第一磁铁11位于所述侧壁17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31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内壁16与所述第一磁铁11朝向所述第二磁铁12的表面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31与所述第一底座132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通过塑造来形成。
[004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这种马达,是全封闭性质的,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腔室。具体的,如图1所示,设置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31与所述第一磁铁11之间无空气间隙接触,并设置第一凸起结构131与限位凸起结构151之间无空气间隙接触,以形成密封效果。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31在所述第一磁铁11背离所述侧壁17的表面上摩擦运动。为了防止所述振动部件13会发生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动,所述限位凸起结构151与所述振动凹槽之间相互匹配,在所述振动部件13在第一方向或者反第一方向上运动时,不会发生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进而更加确保了所述马达的密封性质。
[0044]并且,所述限位凸起结构151在所述振动凹槽内的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要大于所述振动部件13的最大振动距离。在所述振动部件13振动时,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31不能离开所述第一磁铁11背离所述侧壁17的表面。并且所述固定载座15还包括:第二底座152以及所述线圈14位于所述第二底座152朝向所述第一内壁16的表面,所述线圈14位于所述侧壁17与所述限位凸起结构151之间。
[0045]所述第二底座152与所述限位凸起结构151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通过塑造来形成。
[0046]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马达,所述第一磁铁11与所述磁铁12之间有两种设置方法,如下:
[0047]其一:所述磁铁11与所述磁铁12之间同性磁极相对设置;
[0048]当所述线圈14未通电时,所述线圈14未产生磁性,此时所述第一磁铁11与所述第二磁铁12之间产生互斥的第一磁力,所述振动部件13会被推向所述固定载座15的一端。当所述线圈14通电时,所述线圈14产生一个与所述第二磁铁12之间相互排斥的磁场,所述线圈14与所述第二磁铁12之间产生互斥的第二磁力,使得所述第二磁力大于所述第一磁力,此时所述振动部件13将会向所述第一内壁16的一端移动。利用所述线圈14电流的改变,SP可以改变所述线圈14的磁性,进而实现所述振动部件13的上下运动。
[0049]其二: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之间异性磁极相对设置;
[0050]当所述线圈14未通电时,所述线圈14未产生磁性,此时所述第一磁铁11与所述第二磁铁12之间产生互吸的第三磁力,所述振动部件13会被推向所述第一内壁16的一端。当所述线圈14通电时,所述线圈14产生一个与所述第二磁铁12之间相互吸引的磁场,所述线圈14与所述第二磁铁12之间产生互吸的第四磁力,使得所述第四磁力大于所述第三磁力,此时所述振动部件13将会向所述固定载座15的一端移动。利用所述线圈14电流的改变,SP可以改变所述线圈14的磁性,进而实现所述振动部件13的上下运动。
[0051]该马达还包括:在所述振动部件13与所述固定载座15之间设置弹性缓冲部件。更具体的说是在所述振动凹槽与所述限位凸起结构151之间设置所述弹性缓冲部件。其中,所述弹性缓冲部件可以为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尺寸大小与所述振动凹槽与所述限位凸起结构151的接触面相互匹配。
[0052]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马达可以由所述第一磁铁11、所述第二磁铁12、所述线圈14、所述壳体18、所述固定载座15以及所述振动部件13共六个部件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且通过所述第一磁铁11、所述第二磁铁12以及所述线圈14的磁力作用实现振动控制,所述第一磁铁11可以直接粘结固定或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壁16表面,所述第二磁铁12可以直接粘结固定或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所述振动部件13表面,所述线圈14可以直接粘结固定或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所述固定载座15表面,部件固定方式简单。
[0053]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马达中,所述线圈14设置在所述固定载座15表面,相对于将线圈设置在振动部件上的传统方式,避免了线圈随振动部件运动时导致的与线圈供电线路焊接端的脱落,使用寿命更长。
[0054]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马达,该马达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磁铁固定在所述振动部件13上,去除了现有技术中马达的上弹片以及下弹片,在所述第一内壁16处增加一个固定磁铁,利用磁铁同性相斥的原理,替代了弹片的弹力。同时,在所述固定载座15上安装线圈,当线圈通电产生磁场时,利用线圈电流的变化,产生不同强度的磁场,利用磁铁同性相斥的原理,进而驱动所述振动部件13运动。本结构设计简单,运动部件之间不需要弹片机械连接,并且,去除掉上弹片以及下弹片的马达配件减少很多,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
[005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线圈、壳体、固定载座以及振动部件;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固定载座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壁上; 所述线圈固定在所述固定载座上,且所述线圈与所述第一磁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 所述振动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固定载座之间; 所述第二磁铁固定在所述振动部件上,且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线圈之间; 其中,当所述线圈内电流变化时,由于所述第二磁铁受到磁力的改变,进而带动所述振动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或者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侧壁以及腔室,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以及所述线圈均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侧壁与所述第一内壁连接,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部件包括:第一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朝向所述固定载座一侧表面的振动凹槽;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第一底座朝向所述第一磁铁一侧的表面; 所述固定载座包括:限位凸起结构,所述限位凸起结构位于所述振动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朝向所述第一内壁的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一位置; 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一磁铁接触;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所述侧壁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之间;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一磁铁朝向所述第二磁铁的表面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底座为一体成型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结构在所述振动凹槽内的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振动部件的最大振动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载座还包括:第二底座以及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二底座朝向所述第一内壁的表面; 所述线圈位于所述侧壁与所述限位凸起结构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限位凸起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是同性磁极相对设置,或是异性磁极相对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振动部件与所述固定载座之间的弹性缓冲部件。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线圈、壳体、固定载座以及振动部件;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固定载座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壁上;所述线圈固定在所述固定载座上,且所述线圈与所述第一磁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振动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固定载座之间;所述第二磁铁固定在所述振动部件上,且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线圈之间;其中,当所述线圈内电流变化时,由于所述第二磁铁受到磁力的改变,进而带动所述振动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或者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上移动。该马达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IPC分类】H02K33/16
【公开号】CN105490498
【申请号】CN201610094995
【发明人】谢荣富
【申请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