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2-23  119

一种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接地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方便、可靠性强、采用光伏组件安装时取代传统的黄绿色导线连接的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光伏组件安装时,组件的接地问题统的解决方法是采用人工制作4mm2黄绿接地导线,在光伏组件全部安装完成后,再由工人用接地导线通过螺栓固定将组件连接起来;这种方式需要消耗大量人工去制作及连接接地导线,且需要等光伏组件安装完成后才能进行施工。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可靠性强、采用光伏组件安装时取代传统的黄绿色导线连接的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
[0004]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所述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包括:若干光伏组件、横梁、斜梁、负重块、立柱、“U”形连接件、接地连接片,压块,光伏组件并排安装在由横梁和斜梁做成的架子上,立柱和斜梁通过二者之间的铰链连接件安装在一起;负重块为混凝土负重块,立柱为带有底板的立住,采用固结在混凝土负重块中的中空的“U”形连接件将立柱固定在混凝土负重块上,接地连接片安装在光伏组件和横梁之间,压块位于两块光伏组件之间。
[0005]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在光伏组件安装时,光伏组件依靠在上方的横梁上面,靠压块上的螺栓与横梁中的可活动螺母将组件固定起来,光伏组件与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的预留一定的距离作为中间的压块的安装位置,接地连接片只需在两块光伏组件确定位置后,光伏组件未被中间的压块完全紧固前,将接地连接片插在两块光伏组件与横梁之间,然后再将压块紧固,在固定光伏组件的同时将接地连接片固定在两块光伏组件之间,接地连接片的压花侧就能与光伏组件的边框可靠接触。
[0006]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斜梁和所述铰链连接件通过不锈钢内六角螺栓固定在一起,立柱和铰链连接件通过不锈钢外六角螺栓和不锈钢螺母块固定在一起。
[0007]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横梁与斜梁通过不锈钢内六角螺栓和不锈钢螺母块固定在一起。
[0008]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接地连接片截面为“U”型的接地连接片,接地连接片的中间开有腰孔,背面为经过压花处理后的面,接地连接片两侧为折边。
[0009]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接地连接片选用厚度为1.5-3.5_的铜板,整体做镀锡处理。
[0010]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接地连接片和横梁之间安装有定位件,定位件包括螺母定位块和长方形螺母,使用的时候将长方形螺母插入螺母定位块,再将它们放入横梁内。
[0011]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定位件的螺母定位块为塑料件,长方形螺母为镀锌处理的钢制件。
[0012]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可以在安装光伏组件时就将组件之间的接地连接工序完成,且几乎不会增加施工工作量,较传统方式可省去制作连接导线及再派专人去安装导线(由于光伏组件边框原有的接地孔位置较隐蔽,且位置及空间较小,在使用原接地孔连接时,穿螺栓及螺母时比较困难,工作量较多);接触面比原有方法更大,更加可靠,原有方法由于受材料,加工工艺及施工工艺的影响,经常出现铜接头未可靠拧紧、导线与铜接头未压接紧、压接处出现锈蚀等问题导致接地连接线出现虚接,电阻值大,甚至脱落断裂;并且比原方法更加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0013]图1-1为本发明的光伏组件安装布置示意图的主视图。
[0014]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2为本发明中图1的右视图。
[0016]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0017]图4-1为图2的“B”处放大图。
[0018]图4-2为接地连接片在“B”处的安装节点示意图。
[0019]图5为图2的“C"处放大图。
[0020]图6为图2的“D”处放大图。
[0021 ]图7-1为本发明中接地连接片的主视图。
[0022]图7-2为本发明中接地连接片的俯视图。
[0023]图7-3为本发明中接地连接片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5]图1-1为本发明的光伏组件安装布置示意图的主视图。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1和1-2所示:本发明中的光伏组件1并排安装在由横梁2和斜梁3做成的架子上,在图1中两个小圆圈的地方为接地连接片的安装位置,相邻的两光伏组件安装两组接地连接片(如图1 -1和1 -2中的“E”和处)。
[0026]图2为本发明中图1的右视图。如图2所示,负重块4为混凝土负重块,立柱5为带有底板501的立住,采用固结在混凝土负重块中的中空的“U”形连接件6将立柱5固定在混凝土负重块4上,在本发明给出的实施例子中,是采用螺杆9穿过底板501和中空的“U”形连接件6,再用螺母18固定,将立柱5和“U”形连接件6结合在一起(参见图6)。
[0027]斜梁3和横梁2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参见图3和4),立柱5采用铰接连接的方式和斜梁3安装在一起(参见图5)。
[0028]如图5所示,立柱5和斜梁3通过二者之间的铰链连接件10安装在一起,斜梁3和铰链连接件10通过不锈钢内六角螺栓11固定在一起,立柱5和铰链连接件10通过不锈钢外六角螺栓12和不锈钢螺母块13固定在一起。立柱5和铰链连接件10之间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图中给出的实施方案中,二者之间的角度大约是150-170度。在现场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横梁2和斜梁3的承重,根据光伏组件1的重量,安装位置,太阳的入射角度等确定具体的角度。
[0029]图4为横梁与斜梁的连接节点,如图4所示,横梁2与斜梁3同样是通过不锈钢内六角螺栓(图4中的标注14)和不锈钢螺母块固定在一起(图4中的标注15)。
[0030]图7-1为本发明中接地连接片的主视图。图7-2为本发明中接地连接片的俯视图。图7-3为本发明中接地连接片的左视图。如图7-1、7-2、7-3所示:接地连接片7截面为“L”型的接地连接片,接地连接片7的一面(标注为701)开有“η”形的孔702,背面703为经过压花处理后的面,接地连接片7—侧为折边704。
[0031]接地连接片7的材料选用厚度为2mm的铜板,整体做镀锡处理,接触面即背面703采用压花工艺;由于此接地连接片7都是在户外环境下使用,所以使用镀 锡处理可以保证连接片的耐腐蚀性,从而延长使用寿命。接触面采用压花处理,可以增加接触面及可靠性。且连接片可依靠其的折边704来确保连接片不被装反,同时也能起到定位的作用,折边704的宽度范围可以选3-7_。
[0032]图4-2为接地连接片在“B”处的安装节点示意图。如图4-2所示,在光伏组件安装时,光伏组件1依靠在上方的横梁2上面,靠压块8上的螺栓与横梁2中的可活动螺母将组件固定起来,光伏组件1与相邻的光伏组件1之间的预留一定的距离作为中间的压块8的安装位置,接地连接片7只需在两块光伏组件确定位置后,光伏组件未被中压块完全紧固前,将接地连接片7插在两块光伏组件与横梁2之间,然后再将压块8紧固,在固定光伏组件1的同时将接地连接片7固定在两块光伏组件1之间,接地连接片7的压花侧(背面703)就可以与光伏组件1的边框(宽度35mm)可靠接触。
[0033]光伏组件1与相邻的光伏组件1之间的预留一定的距离一般可以选为15-30mm。
[0034]接地连接片7和横梁2之间安装有定位件16,定位件16包括螺母定位块1601和长方形螺母1602,使用的时候将长方形螺母1602插入螺母定位块1601,再将它们放入横梁2内。定位件16由螺母定位块1601为塑料件,长方形螺母为1602镀锌处理的钢制件。依靠定位块上半部分与长方形螺母之间的空间,与横梁顶部凸出部分卡在一起,保证长方形螺母能固定在横梁顶部,且只能沿横梁方向移动,是压块螺栓能方便准确的与螺母旋合固定。
[0035]本发明中地连接片的材料选用厚度为2mm的铜板,整体做镀锡处理,接触面采用压花工艺;由于此连接片都是在户外环境下使用,所以使用镀锡处理可以保证连接片的耐腐蚀性,从而延长使用寿命。接触面采用压花处理,可以增加接触面及可靠性。且连接片可依靠其5mm宽的折边来确保连接片不被装反,同时也能起到定位的作用。
[0036]在光伏组件安装时,组件之间依靠在上横梁上面,靠压块上的螺栓与横梁中的可活动螺母将组件固定起来,组件与组件之间的预留20mm的距离作为中压块安装位置,此接地连接片只需在两块光伏组件确定位置后,光伏组件未被中压块完全紧固前,将连接片插在两块光伏组件与横梁之间,然后再将压块紧固,在固定光伏组件的同时将连接片固定在两块光伏组件之间,连接片压花侧就可以与光伏组件的边框(宽度35_)可靠接触。
[0037]使用本发明中可以在安装光伏组件时就将组件之间的接地连接工序完成,且几乎不会增加施工工作量,较传统方式可省去制作连接导线及再派专人去安装导线(由于光伏组件边框原有的接地孔位置较隐蔽,且位置及空间较小,在使用原接地孔连接时,穿螺栓及螺母时比较困难,工作量较多);接触面比原有方法更大,更加可靠,原有方法由于受材料,加工工艺及施工工艺的影响,经常出现铜接头未可靠拧紧、导线与铜接头未压接紧、压接处出现锈蚀等问题导致接地连接线出现虚接,电阻值大,甚至脱落断裂;并且比原方法更加整齐,美观。
[00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包括:若干光伏组件、横梁、斜梁、负重块、立柱、“U”形连接件、接地连接片,压块,光伏组件并排安装在由横梁和斜梁做成的架子上,立柱和斜梁通过二者之间的铰链连接件安装在一起;负重块为混凝土负重块,立柱为带有底板的立住,采用固结在混凝土负重块中的中空的“U”形连接件将立柱固定在混凝土负重块上,接地连接片安装在光伏组件和横梁之间,压块位于两块光伏组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光伏组件安装时,光伏组件依靠在上方的横梁上面,靠压块上的螺栓与横梁中的可活动螺母将组件固定起来,光伏组件与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预留一定的距离作为中间的压块的安装位置,接地连接片只需在两块光伏组件确定位置后,光伏组件未被中间的压块完全紧固前,将接地连接片插在两块光伏组件与横梁之间,然后再将压块紧固,在固定光伏组件的同时将接地连接片固定在两块光伏组件之间,接地连接片的压花侧就能与光伏组件的边框可靠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斜梁和所述铰链连接件通过不锈钢内六角螺栓固定在一起,立柱和铰链连接件通过不锈钢外六角螺栓和不锈钢螺母块固定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横梁与斜梁通过不锈钢内六角螺栓和不锈钢螺母块固定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地连接片截面为“U”型的接地连接片,接地连接片的中间开有腰孔,背面为经过压花处理后的面,接地连接片两侧为折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连接片选用厚度为1.5-3.5mm的铜板,整体做镀锡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连接片和横梁之间安装有定位件,定位件包括螺母定位块和长方形螺母,使用的时候将长方形螺母插入螺母定位块,再将它们放入横梁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的螺母定位块为塑料件,长方形螺母为镀锌处理的钢制件。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接地连接片的光伏组件接地系统,包括若干光伏组件、横梁、斜梁、负重块、立柱、“U”形连接件、接地连接片,压块,光伏组件并排安装在由横梁和斜梁做成的架子上,光伏组件靠压块上的螺栓与横梁中的可活动螺母将组件固定起来,光伏组件与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预留一定的距离作为中间压块的安装位置,接地连接片在两块光伏组件确定位置后,光伏组件未被中压块完全紧固前,将接地连接片插在两块光伏组件与横梁之间,然后再将压块紧固,在固定光伏组件的同时将接地连接片固定在两块光伏组件之间,接地连接片的压花侧就能与光伏组件的边框可靠接触。本发明可以在安装光伏组件时就将组件之间的接地连接工序完成,几乎不会增加施工工作量。
【IPC分类】H02S20/30, H02S40/34, H02S40/36
【公开号】CN105490628
【申请号】CN201610021739
【发明人】王跃
【申请人】上海纳杰电气成套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3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