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用铝边框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2-23  129

一种光伏组件用铝边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用铝边框,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电池板安装及粘合固定的光伏组件用铝边框,属于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能源之一,由于其无污染,成本低等特点,其应用已遍布全球,深受人们的青睐。而随着太阳能的广泛利用,太阳能光伏产业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太阳能光伏组件通常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边框,太阳能电池组件一般由钢化玻璃、EVA层、太阳能电池片、EVA层和背板组成,通过层压机组合为一体;而边框大多采用铝合金材质,铝质边框由若干根型材固定连接。
[0003]现行的光伏组件用铝边框在安装电池板时,时常会发生电池板表面被铝边框夹持体划伤的现象;同时,电池板与铝边框夹持体之间的粘胶涂覆量不易控制,发生粘合不充分的现象,导致铝边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光伏组件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用铝边框,该铝边框中铝杆的结构设计独特,性能优越,尤其是在电池板的安装过程中,可有效避免电池板被划伤,并能确保电池板与铝边框之间良好的粘合性能,提高光伏组件整体的使用性能。
[0005]本发明是一种光伏组件用铝边框,该铝边框由首尾相连的铝杆连接而成,所述的铝杆的上部为连接腔,下部为支撑腔,所述的连接腔和支撑腔之间形成夹持腔结构,所述的连接腔和支撑腔的左侧面,即夹持腔的入口端为弧形面,所述的连接腔和支撑腔的上顶、下底面和右侧面均为平面,所述的连接腔和支撑腔的右侧面与铝杆右侧板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注胶腔结构。
[0006]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腔左侧弧形面的弧度约为0.Srad。
[0007]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腔左侧弧形面的弧度约为0.5rad。
[0008]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腔的下底面和支撑腔的上顶面的长度相同。
[0009]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注胶腔的宽度约为4mm,安装电池板后形成上、下两个注胶腔。
[0010]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注胶腔的右部,即铝杆的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注胶孔结构,其孔径约为2mm。
[0011]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注胶孔与连接腔的上顶面以及支撑腔的下底面之间的距离相同,约为5mm。
[0012]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光伏组件用铝边框,该铝边框中铝杆单元的结构设计独特,性能优越,尤其表现为:在电池板的安装过程中,可有效避免电池板被划伤,并能确保电池板与铝边框之间良好的粘合性能,极大的提高了光伏组件整体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光伏组件用铝边框中铝杆的截面图。
[0014]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连接腔,2、支撑腔,3、夹持腔,4、注胶腔,5、注胶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光伏组件用铝边框中铝杆的截面图;该铝边框由首尾相连的铝杆连接而成,所述的铝杆的上部为连接腔I,下部为支撑腔2,所述的连接腔I和支撑腔2之间形成夹持腔3结构,所述的连接腔I和支撑腔2的左侧面,即夹持腔的入口端为弧形面,所述的连接腔I和支撑腔2的上顶、下底面和右侧面均为平面,所述的连接腔I和支撑腔2的右侧面与铝杆右侧板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注胶腔4结构。
[0017]本发明提及的光伏组件用铝边框中,连接腔I左侧弧形面的弧度约为0.8rad;支撑腔2左侧弧形面的弧度约为0.5rad;连接腔I的下底面和支撑腔2的上顶面的长度相同;上述结构设计可确保夹持腔3与电池板之间有足够的粘合面积,且可避免电池板在安装过程被划伤。
[0018]上述注胶腔4的宽度约为4mm,安装电池板后形成上、下两个注胶腔4;上、下注胶腔4的右部,即铝杆的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注胶孔5结构,其孔径约为2mm;注胶孔5与连接腔I的上顶面以及支撑腔2的下底面之间的距离相同,约为5mm;注胶孔5的主要作用是进行补胶操作,以确保电池板与夹持腔3之间有足够的粘胶,确保两者的粘合效果(补胶量根据铝杆长度进行确定);注胶孔5在注胶操作完毕后,安插铝芯实现封闭。
[0019]本发明提及的光伏组件用铝边框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a)选材备料,坯料选用5052型铝合金薄板,薄板厚度为2.5_3mm,宽度为35-35.5cm;
b)型材预处理,型材预处理是指对铝杆的夹持腔表面进行的粗化处理;粗化处理的方式为喷砂处理,砂料选用颗粒度为80目的石英砂,空气压力控制在ΙΟ-llkg,喷嘴至型材表面的距离保持在60mm-62mm;所实施的粗化处理区域分别是:距离型材侧边2cm-4.5cm的平面区域以及距离型材侧边29cm-31.5cm的平面区域,两区域在同一表面上,处理后的表面粗糙度约为50Ra;
c)成型处理,该处理工艺包括折弯处理、焊接处理以及定型处理;折弯处理主要有两处,第一处:在距离型材侧边2cm、4.5cm和7.5cm的位置,折弯后形成连接腔,其中,对于4.5cm-7.5cm段进行弯圆处理,弧度约为0.Srad,形成连接腔上的弧形面结构;第二处:在距离型材侧边24.5cm、29cm和31.5cm的位置,折弯后形成支撑腔,其中,对于24.5cm_29cm段进行弯圆处理,弧度约为0.5rad,形成支撑腔上的弧形面结构;焊接处理是使连接腔和支撑腔与型材主体产生固定连接,设备选用超声波铝条焊接机;定型处理是对距离型材侧边
11.5cm以及20.5cm的两处位置进行90°折弯处理,以形成注胶腔结构;
d)钻注胶孔,设备使用打孔机,注胶孔与连接腔的上顶面以及支撑腔的下底面之间的距离相同,约为5mm,孔径约为2mm;相邻注胶孔的孔间距约为30-32cm;
e)后处理,后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去毛刺、氧化处理、时效处理、成品检验及组装边框;边框由4根铝杆相互呈90°连接而成,铝杆之间通过在连接腔内安插角接头实现固定连接,在边框的组装过程中同时安装电池板;电池板安装完毕后通过向注胶孔注胶完成补胶处理;最后安插铝芯,实现注胶孔的封闭。
[0020]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光伏组件用铝边框,其特点是:该铝边框中铝杆单元的结构设计独特,性能优越,尤其表现为:在电池板的安装过程中,可有效避免电池板被划伤,并能确保电池板与铝边框之间良好的粘合性能,极大的提高了光伏组件整体的使用性能。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光伏组件用铝边框,其特征在于,该铝边框由首尾相连的铝杆连接而成,所述的铝杆的上部为连接腔,下部为支撑腔,所述的连接腔和支撑腔之间形成夹持腔结构,所述的连接腔和支撑腔的左侧面,即夹持腔的入口端为弧形面,所述的连接腔和支撑腔的上顶、下底面和右侧面均为平面,所述的连接腔和支撑腔的右侧面与铝杆右侧板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注胶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铝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腔左侧弧形面的弧度约为0.8rad。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铝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腔左侧弧形面的弧度约为0.5ra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铝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腔的下底面和支撑腔的上顶面的长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铝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胶腔的宽度约为4mm,安装电池板后形成上、下两个注胶腔。6.根据权利要求1和5所述的光伏组件用铝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注胶腔的右部,即铝杆的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注胶孔结构,其孔径约为2_。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用铝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胶孔与连接腔的上顶面以及支撑腔的下底面之间的距离相同,约为5mm。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用铝边框,该铝边框由首尾相连的铝杆连接而成,所述的铝杆的上部为连接腔,下部为支撑腔,所述的连接腔和支撑腔之间形成夹持腔结构,所述的连接腔和支撑腔的左侧面,即夹持腔的入口端为弧形面,所述的连接腔和支撑腔的上顶、下底面和右侧面均为平面,所述的连接腔和支撑腔的右侧面与铝杆右侧板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注胶腔结构。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光伏组件用铝边框,该铝边框中铝杆单元的结构设计独特,性能优越,尤其表现为:在电池板的安装过程中,可有效避免电池板被划伤,并能确保电池板与铝边框之间良好的粘合性能,极大的提高了光伏组件整体的使用性能。
【IPC分类】H02S30/10
【公开号】CN105490633
【申请号】CN201510941699
【发明人】潘宇锋
【申请人】江苏宇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6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