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喷射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燃料喷射器,如可用于在高压下将燃料喷射到内燃 机燃烧室中的燃料喷射器。
【背景技术】
[0002] 由公开文献DE 29 20 100 Al公知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燃料喷射嘴或燃料喷射器。 在该公知的燃料喷射器中,喷嘴针可纵向移动地设置在喷射器体中并且以构造在其上的密 封棱边与构造在喷射器体上的喷嘴针座协同作用,通过其纵向运动打开和关闭多个第一喷 射孔。喷嘴针具有在燃烧室侧与其连接的一个颈部区域,该颈部区域伸入在喷嘴体中构成 的盲孔中并由此关闭多个第二喷射孔。直至达到一个部分行程前燃料仅通过第一喷射孔流 入内燃机的燃烧室中,而颈部区域仍密封第二喷射孔。从该部分行程开始颈部区域从盲孔 伸出并释放第二喷射孔。由此可实现包括良好的小量喷射能力在内的梯形喷射特性。但伸 入盲孔中的颈部区域的密封功能要求高的制造精度和高的耐磨损性能。
【发明内容】
[0003]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燃料喷射器在具有近似的喷射特性的情况下具有 较小的磨损并且同时要求不太高的制造精度。
[0004]为此,该燃料喷射器具有构成在喷射器体中的压力室,在该压力室中可纵向移动 地布置有喷嘴针,该喷嘴针在其燃烧室侧端部上具有向燃烧室方向变窄的锥形区域和具有 恒定直径d23的颈部区域。此外喷射器体具有基本上锥形的喷嘴针座,第一喷射孔从该喷嘴 针座出发,喷射器体还具有在燃烧室侧衔接于喷嘴针座上的盲孔,该盲孔具有直径d 31的圆 柱形区段以个孔底,第二喷射孔从该盲孔出发。喷嘴针的锥形区域与喷嘴针座协同作用并 由此相对于压力室打开及关闭第一喷射孔和第二喷射孔。至少在喷嘴针的部分行程期间, 第一喷射孔与第二喷射孔通过一个节流间隙相互连接,该节流间隙在盲孔中构造在颈部区 域与盲孔的壁之间,并且该节流间隙至少在该部分行程上保持恒定。基于节流间隙而在颈 部区域与盲孔壁之间部发生接触或仅发生微小的贴靠,因而在该区域不磨损或仅有小的磨 损。此外与颈部区域必须满足密封功能的情况相比在制造上具有更大的公差。
[0005] 在本发明燃料喷射器的有利实施例中盲孔的直径d31与颈部区域的直径d23的差大 于6μπι并小于30μπι。由此节流间隙平均大于3μπι并且颈部区域与盲孔壁之间的公差链可被选 择得相对较大,直至3μπι,只要喷嘴针不受横向力负荷。同时该间隙宽度必需小于15μπι,以便 达到节流间隙的足够的节流功能。
[0006]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存在一个或多个第二喷射孔,并且通过节流间隙的通流横截 面小于通过所述一个或所有第二喷射孔的总通流横截面。优选在所述部分行程上通过节流 间隙的通流横截面为通过所述一个或所有第二喷射孔的总通流横截面的15 %至70 %。由 此,向第二喷射孔的燃料输入被节流,只要存在节流间隙,这意味着燃料喷射器的良好的极 小量喷射能力。
[0007] 有利地,当喷嘴针行程大于所述部分行程时,颈部区域从盲孔中伸出并且进入盲 孔的通流横截面与节流间隙相比增大。由此使更多的燃料输入到第二喷射孔,这是必要的, 以便实现更高的发动机功率。
[0008]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喷嘴针具有在燃烧室侧衔接于颈部区域上的端部区域。由 此,从发动机的部分负荷到全负荷的过渡可以更柔和并从而消耗更小,因为在该过渡中在 时间上或冲程上的喷射速率曲线走向更平缓。
[0009] 在一个有利实施例中端部区域构造成锥形。由此,输入第二喷射孔的燃料量从所 述部分行程起线性提高,这与应用相关地导致有利的喷射特性。
[0010]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端部区域基本上构造成圆柱形并且具有至少一个侧面的槽 口。由此,从所述部分行程起喷嘴针仍以颈部区域的扩宽部伸入盲孔中,使得在喷射器体与 喷嘴针之间发生较小的轴线偏离并由此在喷嘴针闭合期间发生较小的磨损危险。侧面槽口 的形状可根据应用来造型,使得输入第二喷射孔的燃料从所述部分行程起强烈地或不太强 地增多。
[0011] 有利地该至少一个槽口构造为平面磨平部。由此可在制造技术上简单地实现从所 述部分行程起节流功能的希望的降低。
[0012]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槽口的横截面上基本上构造成半圆形的。由此增 大了端部区域与盲孔壁之间的可能的接触面,这导致喷嘴针在盲孔中被更好地导向并且由 此也导致更小的磨损危险。
[0013] 有利地在喷嘴针达到最大行程时(该最大行程大于所述部分行程),进入盲孔的通 流横截面大于通过所有第二喷射孔的总通流横截面。由此在最大行程时喷射特性基本上由 第一及第二喷射孔的几何特征确定;喷射器体与喷嘴针之间的节流功能实际上不再存在。 因此,对于最大行程,两种喷射孔的制造精度起决定作用,而节流间隙的公差在这方面仅具 次要意义。
[0014] 有利地设有多个第一喷射孔和/或多个第二喷射孔。由此可实现燃料向燃烧室中 的均匀喷射。
【附图说明】
[0015] 图1示出本发明燃料喷射器在纵剖面中的一个区段,其中仅示出重要的区域,
[0016] 图2以纵剖面示出本发明燃料喷射器的另一实施例,其中也仅示出重要的区域,
[0017] 图3示出本发明燃料喷射器的另一实施例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图1中示出燃料喷射器100的端部,该端部在安装状态中伸入到内燃机的燃烧室 110内。燃料喷射器100具有喷射器体10,该喷射器体具有压力室30,该压力室通过未示出的 高压通道与未示出的处于高压下的燃料源、例如共轨连接。
[0019] 在压力室30中以可纵向移动的方式布设置有喷嘴针20。在所示的区段中喷嘴针20 具有中间部分21和在燃烧室侧布置在其上的锥形区域22,并具有颈部区域23和端部区域 24。锥形区域22和端部区域24向燃烧室110的方向变窄而颈部区域23圆柱形地构造有直径 d23〇
[0020] 在所示的区段中喷射器体10具有圆柱形的体杆11并且在燃烧室侧与该体杆衔接 地具有锥形的喷嘴针座17,并且具有盲孔31,该盲孔形成压力室30的一个部分区域。具有直 径Cl 1的至少一个第一喷射孔1从喷嘴针座17以及具有直径山的至少一个第二喷射孔2从盲孔 31向燃烧室110引出。盲孔31具有直径d 31的圆柱形区段和在燃烧室侧衔接该区段的孔底,在 该所示实施例中,该孔底实施为修圆的。在此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第一喷射孔1以及第二喷 射孔2。
[0021] 在所示的闭合运行状态中,喷嘴针20在一构成在从中间部分21向锥形区域22的过 渡部上的密封棱边22a上与喷嘴针座17协同作用并由此关闭从压力室30向第一喷射孔1以 及第二喷射孔2的液压连接;由此使盲孔31与压力室30的剩余部分在液压上分开。具有直径 d23的圆柱形颈部区域23伸入到盲孔31的具有直径d31的圆柱形区段中由此与盲孔31的壁构 成具有宽度t/2的节流间隙32,其中t = d31-d23。通过该节流间隙32,第一喷射孔1与第二喷 射孔2持续地在液压上相互连接。
[0022]为了通过两个喷射孔1,2喷射燃料,通过未示出的控制方式,例如在喷嘴针20的背 离燃烧室的端部上的控制室中的压力下降,使喷嘴针20向打开方向29运动,以致锥形区域 22或者说密封棱边
22a从喷嘴针座17抬起并释放从压力室30向两个喷射孔1,2和盲孔31的 液压连接。
[0023]在达到喷嘴针20的部分行程s之前颈部区域23-直伸入在盲孔31中,以致在盲孔 31中在颈部区域23与盲孔31的壁之间存在节流间隙32。在该部分行程s期间,通过节流间隙 32引起的节流作用比通过第二喷射孔2引起的节流作用或通过所有第二喷射孔2引起的总 节流作用更强;因此,通过节流间隙32的通流横截面小于所有第二喷射孔2的总通流横截 面。为此如下设计节流间隙32的宽度t/2或者颈部区域23在盲孔31内的间隙t:
[0024]通过节流间隙的通流横截面Ads如下得出:
[0027]通过所有X个第二喷射孔的通流横截面A2.f.0:
[0029] 直至达到部分行程s之前应有:ADs<A2. f/)
[0030] 即:(π/2) · cbi · t〈x · (d22/4) · π
[0031 ] 4t〈(x/2) · (cbVcbi)
[0032] 优选在直至达到该部分行程S之前应有:15% · A2.r0 <Ads<70% · A2.r('_)
[0033] 4 (1/10) · x · (d22/d3i)〈t〈(3/10) · x · (d22/d3i)
[0034] 因此在直至达到部分行程s之前喷射特性基本上由第一喷射孔I和节流间隙32的 几何特征来确定。
[0035]从部分行程s起颈部区域23从盲孔31中伸出,但起初端部区域24还保持沉入盲孔 31内。由于端部区域24的锥形形状,盲孔31与喷嘴针20之间的通流横截面随着行程的增大 而增宽。在最大行程V时颈部区域23及端部区域24这样程度地从盲孔31中伸出,以致喷射器 体10与喷嘴针20之间的通流横截面大于通过所有第二喷射孔2的总通流横截面。
[0036] 因此在最大行程v时喷射特性基本由第一及第二喷射孔I,2的几何特征确定。
[0037] 图2的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端部区域24的构造。所有其它的特征与在 图1的实施例中一样实现,因此不再次加以描述。
[0038]图2示出基本上圆柱形构造的端部区域24,它具有与颈部区域23相同的直径d23。在 端部区域24上在侧面构成槽口 27,以致从该部分行程s起喷射器体10与喷嘴针20之间的通 流横截面增大。通常为此在圆周上分布三个槽口 27,在所示实施例中它们作为磨平部,以致 在端部区域24于盲孔31中被良好导向的同时得到第二喷射孔2的近似均匀的迎流。然而在 喷嘴针20达到最大行程V时端部区域24可以从盲孔31中伸出来。
[0039]图3示出图2的剖面A-A。该剖面位于从颈部区域23向端部区域24的过渡部的平面 中。在喷射器体10与喷嘴针20之间在喷射器体10的盲孔31中构成具有宽度t/2的节流间隙 32,该节流间隙与设置在端部区域24上的侧面槽口 27-起构成进入盲孔31中的通流横截 面。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存在三个槽口 27并且槽口 27在横截面上构造为半圆形。
【主权项】
1. 用于内燃机的燃料喷射器(100),用于喷射处于高压下的燃料,具有构造在喷射器体 (10)中的压力室(30 ),在该压力室中以可纵向移动的方式布置有喷嘴针(20 ),该喷嘴针在 其燃烧室侧端部上具有向着燃烧室方向变窄的锥形区域(22)和具有恒定直径d23的颈部区 域(23),其中,喷射器体(10)具有基本上锥形的喷嘴针座(17)和在燃烧室侧衔接于喷嘴针 座(17)上的盲孔(31),该盲孔具有带有直径d31的圆柱形区段以及具有孔底,第一喷射孔(1) 从所述喷嘴针座出发,第二喷射孔(2)从该盲孔出发,其中,喷嘴针(20)的锥形区域(22)与 喷嘴针座(17)协同作用并由此将第一喷射孔(1)及第二喷射孔(2)相对于压力室(30)打开 和关闭,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喷嘴针(20)的部分行程(s)期间,第一喷射孔(1)与第二喷射孔(2)通过节流间 隙(32)相互连接,该节流间隙在盲孔(31)中构造在颈部区域(23)与盲孔(31)的壁之间,并 且,该节流间隙(32)至少在喷嘴针(20)的该部分行程(s)上保持恒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盲孔(31)的直径d31与颈部区域(23) 的直径d23的差大于6μηι并小于30μηι。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喷射孔(2) 并且通过节流间隙(32)的通流横截面小于通过所述一个或所有第二喷射孔(2)的总通流横 截面,优选通过节流间隙(32)的通流横截面在所述部分行程(s)上为通过所述一个或所有 第二喷射孔(2)的总通流横截面的15%至70%。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所述的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当喷嘴针(20)的行程大 于所述部分行程(s)时,颈部区域(23)从盲孔(31)中伸出并且进入盲孔(31)的通流横截面 相对于所述节流间隙(32)增大。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一项所述的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喷嘴针(20)具有在燃烧 室侧衔接于颈部区域(23)上的端部区域(24)。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区域(24)构造成锥形。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区域(24)基本构造成圆柱 形并且具有至少一个侧面的槽口(27)。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槽口(27)实施为平面的 磨平部。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槽口(27)在横截面上基 本实施为半圆形。10. 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一项所述的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在喷嘴针(20)达到大于 所述部分行程(s)的最大行程(ν)时,进入盲孔(31)的通流横截面大于通过所有第二喷射孔 (2)的总通流横截面。11.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第一喷射孔 (1)和/或多个第二喷射孔(2)。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燃料喷射器,用于喷射处于高压下的燃料,具有构造在喷射器体中的压力室,在该压力室中可纵向移动地设置有喷嘴针,该喷嘴针在其燃烧室侧端部上具有向着燃烧室方向变窄的锥形区域和具有恒定直径d23的颈部区域。喷射器体具有基本呈锥形的喷嘴针座和在燃烧室侧与该嘴针座衔接的盲孔,该盲孔具有带有直径d31的圆柱形区段以及孔底,第一喷射孔由该喷嘴针座引出,第二喷射孔由该盲孔引出。喷嘴针的锥形区域与喷嘴针座协同作用并由此相对于压力室打开和关闭第一喷射孔及第二喷射孔。在喷嘴针的部分行程期间第一喷射孔与第二喷射孔通过节流间隙相互连接,该节流间隙在盲孔中构造在所述颈部区域与盲孔的壁之间,该节流间隙至少在喷嘴针的该部分行程上保持恒定。
【IPC分类】F02M61/06, F02M61/18
【公开号】CN105492757
【申请号】CN201480047915
【发明人】G·辛德豪夫, A·克宁格
【申请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8月5日
【公告号】DE102013217371A1, EP3039283A1, WO2015028261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