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触摸屏,尤其涉及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容触摸屏已经成为手机、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元件。为了实现多点触摸,常见的电容触摸屏的结构包括单层架桥结构及双层结构。其中单层架桥结构电容触摸屏的工艺较为复杂,而双层结构的电容触摸屏由于需要堆叠,其厚度较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且厚度较小的电容触摸屏。并且,近来可对用于形成电容感测触摸功能的透明导电层进行不去除式的加工方式,即将部分导电层变成不导电而无需去除该部分的加工方式的出现,为更高性能的多点式电容触摸屏的设计提供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容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0004]一种电容触摸屏,包括一基材及设置于该基材的一透明的导电层,该透明的导电层包括感测区,该感测区具有第一侧及相对的第二侧,还包括:多个透明导电的第一电极,各第一电极包括一个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第一主干;多个透明导电的第二电极,各第二电极包括均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一个第二主干及一个连接至该第二主干的走线,各第二主干与对应的第一主干配合起到感测触摸位置的作用;透明的非导电图案,其位于该第一及第二电极之间以将该两者电性隔离。
[0005]—种电容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基材;在该基材上设置具有感测区的透明的透明的导电层,该感测区具有第一侧及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激光参数,使激光可以不去除的方式将该透明的导电层透明导电的特性变成透明且不导电;设置移动参数,该激光按照该移动参数设定的路径移动;按该激光参数及移动参数的设定使该激光照射该感测区,以在其上形成非导电图案,该非导电图案使该感测区上形成多个被该非导电图案电性隔离的透明导电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各第一电极包括沿一个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第一主干;各第二电极包括均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一个第二主干及一个连接至该第二主干的走线,各第二主干与对应的第一主干配合起到感测触摸位置的作用。
[0006]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了一层导电层制成了电容触摸屏,其制程工艺简单,厚度也较小。
【附图说明】
[0007]下列附图用于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应当理解,附图中示意出的各元件并不代表实际的大小及比例关系,仅是为了清楚说明而示意出来的示意图,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08]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容触摸屏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0009]图2是根据图1的制作方法,激光照射在设置于基材上的纳米银丝薄膜时的侧面示意图。
[0010]图3是图1的纳米银丝薄膜的部分区域中被照射部分跟不被照射部分的微观示意图。
[0011]图4是根据图1的方法制作的电容触摸屏的平面视图。
[0012]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4电容触摸屏上用于感测触摸操作的部分图案的放大示意图。
[0013]图6a至6c是本发明第二至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容触摸屏上的部分图案的放大示意图。
[0014]图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容触摸屏上的部分图案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8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容触摸屏上的部分图案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容触摸屏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多个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在下述实施方式中,将先对电容触摸屏的制造方法进行描述,然而,在描述过程中,也需提及到电容触摸屏的结构以更好地说明其制造方法,因此,本说明书中将不再单独地对电容触摸屏的结构进行与其制造方法分离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对制作方法的描述可清楚得知电容触摸屏的结构。
[0019]请结合图1及图2,其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容触摸屏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S10:提供基材12。基材12可由透明材料制成,比如玻璃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以利于制作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屏幕模组或其它需透明特性的应用场景。当需电容触摸屏10具有柔性时,可选PET制作基材12,PET具有透光性及柔韧性好,易于制造等优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PET制成的基材12的厚度可以约为0.01至0.5毫米(mm),优选可以0.015至0.2mm,更优选可以为为0.1mm,这个厚度内的基材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当然,在其它无需透明特性的情况下,基材12的厚度也可以是其他选择,也可由非透明的材料,比如金属制成。
[0021]步骤S20:在基材12上设置具有感测区的透明导电纳米银丝薄膜14。纳米银丝薄膜14为包括一层具有纳米银丝的聚合物基体的薄膜,纳米银丝在薄膜中无序均匀分布,以使薄膜具有透明及导电的特征。纳米银丝薄膜14的方阻可以约为5-80Q/sq,相比ΙΤ0大为降低。纳米银丝薄膜14可通过涂布、丝印或喷射的方式附设至基材12。基材12及设置在其一表面上的纳米银丝薄膜14构成了电容触摸屏10基本要素。电容触摸屏10包括位于其中间部位的由纳米银丝薄膜14加工而形成的感测区20(如图4所示),用于感测用户的触摸。优选地,电容触摸屏10还包括位于基材12背对纳米银丝薄膜14 一侧的保护层16,保护层16可由耐刮材料,比如聚碳酸脂材料等通过涂布方式固定至基材12。
[0022]步骤S30:设置激光参数,使激光11可以不去除的方式将纳米银丝薄膜14透明导电的特性变成透明且不导电。所述激光参数包括了脉冲宽度,脉冲通量,脉冲能量,光斑尺寸,脉冲重复率等。在选择适当的上述各个参数的情况下,激光11照射纳米银丝薄膜14后,被照射部分中的纳米银丝将从导电变为不导电,同时,被照射部分的透明度几乎不发生改变,而且,纳米银丝薄膜14被照射部分几乎不会有任何被剥离的情况发生。银丝由于上述工艺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必须指出的是,导电跟不导电的界定是相对于印刷电子器件、触摸感测或光电原件领域来讲的。比如,对于方阻约在30至250 Ω /Sq可认为是导电的,而方阻约在20MQ/sq可认为是不导电的。然而应当理解,在不同的领域中,导电与非导电可能有不同的界定,需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设定上述激光参数。
[0023]步骤S40:设置移动参数,该激光按照该移动参数设定的路径移动。移动参数包括扫描速度及移动路径等。上述扫描速度可以是lm/s。移动路径实际上可看成一个图案,激光按照该移动参数移动后,被激光照射过的区域将形成一个所述的图案。该移动路径的具体形状,将可在以下步骤的描述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24]步骤S50:按该激光参数及移动参数的设定使该激光照射纳米银丝薄膜14的感测区20,以在其上形成非导电图案24,部分非导电图案24如图3所示。非导电图案24即是纳米银丝薄膜14被激光11可以不去除的方式照射后变成透明且不导电的部分。请结合图3,其放大地示意出部分非导电图案24及其两侧的未被激光11照射的部分。如图3所示,放200倍大后看,才能看出非导电图案24部分的透明特性与导电部分有些许变化,因此,仅凭肉眼而不借助任何放大工具,无法分辨出非导电图案24与未被激光11照射的部分,这在实际产品中以得到验证,即是说,被激光11照射后的非导电图案24同样是透明的。
[0025]请结合图4及图5,非导电图案24的存在使感测区20上形成了多个电性隔离的透明导电的第一电极26及第二电极28,第一电极26及第二电极28即是纳米银丝薄膜14的感测区20内未被激光11照射的部分。各第一电极26包括沿一个第一方向31 (图4中的竖向)延伸的第一主干26a。各第二电极28包括一个同样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主干28a及一个连接至第二主干28a的走线28b。各第二主干
28a在第一方向32上间隔排列。连接至各第二主干28a的走线28b大部分同样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在一个第二方向32 (图4中的横向)上间隔排列,仅其接近对应的第二主干28a的一端向该对应的第二主干28a延伸而实现连接。各第二主干28a与对应的第一主干26a配合起到感测触摸位置的作用。各走线28b的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通常比第一主干26a及第二主干28a的小。
[0026]制作过程中,在制作第一电极26以及第二电极28,比如图5所示的部分第一主干26a、第二主干28a以及其走线28b时,激光可先沿图5中所示的虚线33行走,虚线33对应的部分非导电图案便可形成一个第二电极28。激光再沿虚线34行走,便形成了另一个第二电极28,其中虚线34靠近第一主干26a的一侧与虚线33接触。以同样的方式形成足够的第二电极28后,激光再沿虚线35行走,便可形成第一主干26a。
[0027]在传统的设计中,ΙΤ0薄膜方阻较高,触摸屏感测图案以及整体结构会受到限制。比如0GS结构的触摸屏因方阻限制,其尺寸通常都小于6寸,尺寸再大的话通道阻抗会太高而产生远端性能差等问题。相较于传统ΙΤ0设计,本发明采用了方阻大为降低的纳米银丝薄膜,因此,触摸屏的感测图案及尺寸有较大的设计空间,受方阻的限制大为降低。
[0028]另外,由于利用纳米银丝薄膜14的方阻低,与ΙΤ0薄膜具有相同方阻时,纳米银丝薄膜的厚度相对会薄很多,因此,其透光率也会高很多。反过来讲,当纳米银丝薄膜14与ΙΤΟ薄膜具有相同透光度时,纳米银丝薄膜14的方阻又低很多。同时,纳米银丝薄膜14的耐弯折性也比ΙΤ0薄膜好。再者,由于形成非导电图案24的过程中,激光基本都沿第一方向31直线地行走,因此,对比现有技术中密集的褶皱形状,激光行走的路程大大降低,从而提尚了生广效率。
[0029]然而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用于形成第一及第二电极的并不限于纳米银丝薄膜,也可以是其它透明导电的具有纳米维度的金属的薄膜,包括纳米维度的单一金属、合金、金属化合物或其以上任意组合形成的薄膜,例如除了纳米金属丝的薄膜,还可包括纳米金属颗粒的薄膜、纳米金属网格的薄膜。当然也可以是石墨稀薄膜、碳纳米管薄膜、有机导电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或者以上任意组合而形成的透明的导电层。利用这些材料的触摸屏的制程与上述类似,本发明将不做赘述。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了一层导电层制成了电容触摸屏,其制程工艺简单,厚度也较小。
[0030]请结合图6a,其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容触摸屏上的部分图案的放大示意图。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极还包括多个自第一主干26a沿第二方向延伸出来的第一分支26b,各第二电极还包括一个自第二主干28a沿第二方向延伸出来的第二分支28c,第二分支28c与第一分支26b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在图6a的实施方式中,各第二电极28具有一个第二分支28c,而第一电极26对应一个第二电极28处设置有一个第一分支26b。然而可以理解,各分支的数量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比如,各第二电极可具有两个位于第一分支26b两侧的第二分支,如图6b所示;又比如,各第二电极28具有一个第二分支28c时,第一电极对应一个第二电极处设置有两个位于第二分支28c两侧的第一分支26b ;或者是其它的数量及组合,在此不一一列举。
[0031]请结合图7,其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容触摸屏上的部分图案的放大示意图。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极还包括多个自第一主干26a沿第二方向延伸出来的第一分支26b以及多个分别自对应的第一分支26b的末端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分支26c。第二主干28a至少部分位于与其对应的第三分支26c及第一主干26a之间。优选地,第一主干26a、相邻的第一分支26b及相邻的第三分支26c半包围第二主干28a,走线28b通过相邻的第三分支26c之间的间隙连接至第二主干28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分支26c及第一分支26a大致呈T形;第一主干26a、第二主干28a、第三分支26c及大部分的走线28b在第一方向31上沿直线延伸,同样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0032]必须指出的是,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及第二方向不限于图示的竖向及与其垂直的横向,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只要该两个方向相互间夹设一个角度便可。
[0033]请结合图8其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容触摸屏上的部分图案的放大示意图。其与第五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在自电容触摸屏10的一侧(图8中的上侧)延伸至相对的另一侧(图8中的下侧)的过程中,第一主干26a、第二主干28a、第三分支26c及大部分的走线28b并非沿直线延伸,而是具有小幅的弯折。
[0034]在一个单位长度L内,第一主干26a进行一次弯折,S卩,可抽象成由两段互成角度的线段组成,从而形成一个大致呈V形的弯折线,该弯折线形成开口两端的长度也为一个单位长度L。其中,单位长度L可以大于1毫米(mm)且小于15mm,即范围可以是(1mm,15mm),优选的范围可以是(3mm,8mm),更优选范围可以为(4mm,7mm),再优选范围可以为(4.5mm, 6mm),比如可以是4.7mm, 5.0mm, 5.5mm ;所述弯折线在第二方向上的最高点与最底点之间的距离Η可以大于0且小于0.866L,优选范围可以为(0,0.5L),更优选范围可以为(0,0.2887L),再优选范围可以为(0,0.134L),比如可以是0.088L,0.044L ;弯折线中互成角度的线段之间的夹角α可以大于60°并且小于180°,优选范围可以为(90°,180° ),更优选范围可以为(120°,180。),再优选范围可以为(150°,180。),比如可以是160°,170° ;弯折线中互成角度的线段的总长度与单位长度L之比值λ的范围可以大于1且小于2,优选范围为(1,1.414),更优选范围可以为(1,1.15),再优选范围可以为(1,1.035),比如可以是1.015,1.004。各第二主杆28a及走线28b紧贴与其靠近的第一主干26a或第三分支26c,从而也呈与第一主干26a相似的小幅的弯折形态,而并非直线。
[0035]必须指出的是,第六实施方式提出小幅的弯折的形态,同样适用于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启发下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改动而同样实现小幅的弯折形态,另外,图中标识的单位长度L内的弯折也可以不是对称的,在此不再详细列举做说明。
[0036]另外,至于第一及第二电极的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还可以有其它不同的实施方式,比如螺旋形,在本申请中也无法做一一列举。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多个实施的记载应理解,只要电容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基材;在该基材上设置具有感测区的透明导电纳米银丝薄膜,该感测区具有第一侧及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激光参数,使激光可以不去除的方式将该纳米银丝薄膜透明导电的特性变成透明且不导电;设置移动参数,该激光按照该移动参数设定的路径移动;以及按该激光参数及移动参数的设定使该激光照射该感测区,以在其上形成非导电图案,该非导电图案使该感测区上形成多个被该非导电图案电性隔离的透明导电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各第一电极包括沿一个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第一主干;各第二电极包括均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一个第二主干及一个连接至该第二主干的走线,各第二主干与对应的第一主干配合起到感测触摸位置的作用,等步骤;只要电容触摸屏包括一基材及设置于该基材的一纳米银丝薄膜,该纳米银丝薄膜包括具有第一侧及相对的第二侧的感测区,并且该感测区还包括多个透明导电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位于该第一及第二电极之间以将该两者电性隔离的透明的非导电图案,其中,各第一电极包括沿一个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第一主干;各第二电极包括均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一个第二主干及一个连接至该第二主干的走线,各第二主干与对应的第一主干配合起到感测触摸位置的作用,便属于本发明的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的保护范围。
[0037]优选地,纳米银丝薄膜14还包括如图4所示的位于感测区20外围的引线区22,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容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在上述步骤S40及S50之间,如图9所示,还包括:
[0038]步骤S
45:按该激光参数及移动参数的设定使该激光照射引线区22,以在引线区上形成多个分别与第一主干26a电性连接的第一引线41及分别与各走线28b电性连接的第二引线42。激光沿第一方向先从引线区22开始照射纳米银丝薄膜14,并直接进入感测区22,以使得第一引线41及与其对应的第一主干26a,以及第二引线42及与其对应的走线28b通过激光的方式一次生成,如此,制作整个电容触摸屏的过程中便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通过两次工艺分别制作完成触摸屏的引线区及感测区,仅需一次激光制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该优选的步骤使用于上述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容触摸屏,包括一基材及设置于该基材的一透明的导电层,该导电层包括感测区,该感测区具有第一侧及相对的第二侧,还包括: 多个透明导电的第一电极,各第一电极包括一个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第一主干; 多个透明导电的第二电极,各第二电极包括都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一个第二主干及一个连接至该第二主干的走线,各第二主干与对应的第一主干配合起到感测触摸位置的作用; 透明的非导电图案,其位于该第一及第二电极之间以将该两者电性隔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各第一电极还包括多个自其第一主干向外延伸的第一分支,各第二电极还包括至少一个自其第二主干向外延伸的第二分支;各第一分支与对应的第二分支在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方向上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各第一分支与两个该第二分支对应并夹设在该两个第二分支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各第二分支与两个该第一分支对应并夹设在该两个第一分支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各第一电极还包括多个自其第一主干向外延伸的第一分支以及多个分别自对应的第一分支的末端沿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方向延伸的第三分支;各第二主干至少部分位于与其对应的第三分支及该第一主干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干、相邻的第一分支及相邻的第三分支半包围对应的第二主干,对应的走线通过相邻的第三分支之间的间隙连接至该第二主干。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各第一分支与对应的第三分支组合形成T形。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各第一主干自该第一侧沿直线向该第二侧延伸,各第二主干自该第一侧沿直线向该第二侧延伸。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各第二主干一端跟与其另一端相邻的第二主干的靠近所述第二主干的一端之间在所述沿直线延伸的第一方向上的直线距离为一个单位长度,该单位长度大于1mm且小于15_。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单位长度大于4_且小于7_。11.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在自该第一侧沿直线向该第二侧延伸的一个第一方向上,各第二主干一端跟与其另一端相邻的第二主干的靠近所述第二主干的一端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直线距离为一个单位长度L,并且lmm〈L〈15mm。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4mm〈L〈7mm。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各第一主干由多个V形的弯折部分组成,在一个单位长度L内,第一主干具有一个完整的该弯折部分。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各弯折部分在一个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最高点与最底点之间的距离Η大于零且小于0.866L。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0〈H〈0.2887L。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各弯折部分沿一个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对称,并且其弯折线中互成角度的线段之间的夹角α大于60°并且小于180。。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150°< α〈180°。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各弯折线中互成角度的线段的总长度与该单位长度之比值λ大于1且小于2。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1<λ <1.15。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纳米银丝薄膜还包括与该感测区相邻引线区,该引线区包括多个分别与各第一主干电性连接的第一引线及多个分别与各走线电性连接的第二引线。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各第一引线及对应的第一主干在同个直线上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各第二引线及对应的走线在同个直线上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透明的导电层包括具有纳米维度的金属的薄膜。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层包括纳米银丝薄膜。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透明的导电层包括碳纳米管薄膜。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透明的导电层包括石墨烯薄膜。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透明的导电层包括有机导电高分子薄膜。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透明的导电层包括ΙΤΟ薄膜。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层包括具有纳米维度的金属薄膜、碳纳米管薄膜、石墨烯薄膜、有机导电高分子薄膜、ΙΤΟ薄膜的任意组合。29.—种电容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基材; 在该基材上设置具有感测区的透明的导电层,该感测区具有第一侧及相对的第二侧; 设置激光参数,使激光可以不去除的方式将该导电层透明导电的特性变成透明且不导电; 设置移动参数,该激光按照该移动参数设定的路径移动; 按该激光参数及移动参数的设定使该激光照射该感测区,以在其上形成非导电图案,该非导电图案使该感测区上形成多个被该非导电图案电性隔离的透明导电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 其中,各第一电极包括沿一个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第一主干;各第二电极包括都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一个第二主干及一个连接至该第二主干的走线,各第二主干与对应的第一主干配合起到感测触摸位置的作用。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形成非导电图案的步骤中,该激光自该第一侧沿直线向该第二侧移动以形成各第一电极。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形成非导电图案的步骤中,该激光沿所述直线所在方向移动以形成各第二电极。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形成非导电图案的步骤中,该激光自该第一侧沿V形的弯折线向该第二侧移动以形成各第一电极及各第二电极。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层还包括与该感测区相邻引线区,在使该激光照射该感测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使该激光照射该引线区,使该引线区上形成多个分别与各第一主干电性连接的第一引线及多个分别与各走线电性连接的第二引线。34.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层包括具有纳米维度的金属薄膜。35.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层包括纳米银丝薄膜。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触摸屏,包括一基材及设置于该基材的一透明的导电层,该导电层包括感测区,该感测区具有第一侧及相对的第二侧,还包括:多个透明导电的第一电极,各第一电极包括一个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第一主干;多个透明导电的第二电极,各第二电极包括都自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延伸的一个第二主干及一个连接至该第二主干的走线,各第二主干与对应的第一主干配合起到感测触摸位置的作用;透明的非导电图案,其位于该第一及第二电极之间以将该两者电性隔离。本发明采用的纳米银丝薄膜方阻低、透光率高、耐弯折性好,触摸屏的感测图案及尺寸有较大的设计空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容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IPC分类】G06F3/044
【公开号】CN105493016
【申请号】CN201580000932
【发明人】刘自鸿, 余晓军, 魏鹏, 邹翔, 周瑜, 陈鑫
【申请人】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