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梯轿厢分配控制策略的制作方法
电梯轿厢分配控制策略
背景技术:
电梯系统是熟知的并且广泛应用的。不同建筑物具有不同服务要求。例如,某些 建筑物完全专用于住宅而其它建筑物完全专用于办公或商务用途。其它建筑物具有专用于 不同类型居住的不同楼层,诸如在相同建筑物内商业与住宅的混合。对于不同的建筑物类型,存在与提供令建筑物所有者和居住者满意的电梯服务水 平相关的不同需要。存在已知用于解决各种运输能力条件的各种电梯控制策略。即使对于 各种已知办法,仍存在对于定制电梯系统控制的需要。一种实例状况例如包括仅允许某些个人进入建筑物内的某些层。在某些状况下, 当建筑物所有者或居住者希望避免某些乘客在电梯上一起行进时,需要将乘客分配到电梯 轿厢使得属于一组或一类的乘客不与属于不同组或不同类的乘客在相同电梯上行进。一个实例办法是基于区域控制,以避免分配服务一个区域的电梯在该电梯轿厢完 成对该一个区域的服务之前分配服务另外区域。这种办法在美国专利No. 7,025,180中示 出。虽然该办法提供控制哪些乘客与其他乘客一起在电梯轿厢中行进的能力,但是仍存在 局限性,诸如减小运输处理能力和效率。将有用的是提供增强的系统,其满足避免某些乘客 与某些其他乘客一起在相同电梯轿厢中行进的需要而不会牺牲运输处理能力和效率。
发明内容
分配呼叫至电梯轿厢的示范性方法包括确保满足乘客分离要求。例如,当属于一 个服务组的乘客不与属于不同服务组的另外乘客同时在相同电梯轿厢中运送时,满足乘客 分离要求。在电梯轿厢分配运送或正运送属于不同服务组的另外乘客时,分配呼叫至电梯 轿厢以运送属于一个服务组的乘客。示范性电梯系统包括多个电梯轿厢。控制器配置成识别不同服务组。控制器确保 满足乘客分离要求。实例乘客分离要求包括属于一个服务组的乘客不与属于不同服务组的 另外乘客同时在电梯轿厢中的一个中运送。控制器配置成当电梯轿厢中的一个分配运送或 正运送属于不同服务组的另外乘客时选择性地分配呼叫至该电梯轿厢以运送属于一个服 务组的乘客。通过下文的具体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开的实例的各种特征和优点将 会变得显而易见。详细描述的附图可简要地描述如下。
图1示意性地示出实例电梯系统的选定部分。图2示意性地示出在一个实例操作条件期间图1的布置。图3示意性地示出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图1的实例。图4示意性地示出对应于图3的操作条件的轿厢可用性情况。图5示意性地示出在若干不同境况下相对于图3的操作条件的若干轿厢可用性情 况。
图6示意性地示出实例布置的另外操作条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所公开的实例电梯系统和控制策略允许确保满足乘客分离要求。实例乘客分离要 求包括属于一个服务组的乘客不与属于另外服务组的另外乘客同时在电梯轿厢中运送。呼 叫可分配至电梯轿厢以运送属于一个服务组的乘客,而该电梯轿厢分配运送或正运送属于 不同服务组的另外乘客。所公开的实例不同于先前提出的布置的一个方面是,不要求在能 够向电梯轿厢分配来自不同服务组的乘客的呼叫之前等待该相同电梯轿厢完成向一个服 务组的乘客提供服务的运行。因此,所公开的实例增加了电梯系统的运输处理能力和效率 同时仍满足乘客分离要求。所公开的实例允许以确保满足未来可服务性要求的方式分配呼叫至电梯轿厢。一 个实例未来可服务性要求包括使多个电梯轿厢中的至少一个可独特地用于在选定时间内 分别服务这些服务组中的每个的呼叫。图1示意性地示出实例电梯系统20的选定部分。该实例包括四个井道22、24、26 和28。不同的电梯轿厢与每个井道相关。电梯轿厢被命名为轿厢0、轿厢T、轿厢I和轿厢 S。如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电梯轿厢0和T服务门厅L与15楼之间的楼层。电梯轿厢 I和S服务从低层LL2到15楼的楼层。在该实例中,存在三个不同的乘客服务组,这些乘客服务组中的每个具有到相应 建筑物内仅仅特定层或区域的受限制进入。在一个实例中,乘客在进入任何电梯轿厢之前 输入期望目的地。一个实例系统使用某种形式的乘客身份(例如,进入码、电子钥匙或进入 卡)来判断乘客所属的服务组。允许第一服务组A进入门厅L和6-15楼,如图1的右边所 示。属于服务组A的个人也允许进入最低层LL2。允许另外不同服务组B进入从低层LLl到五楼的楼层。允许第三不同服务组C仅仅进入到门厅L和6楼。电梯控制器30配置成具有合适编程,使得控制器30分配呼叫至电梯轿厢0、Τ、I 和S,以允许将属于服务组的乘客运送到该乘客授权进入的楼层。控制器的一个特征在于, 它不允许电梯轿厢被分配成运送乘客到乘客未授权进入的楼层。在该实例中这通过维持 乘客分离要求而实现,乘客分离要求不排定由相同电梯轿厢同时运送来自不同服务组的乘 客。在某些实例中,如果每个这种组授权进入特定楼层,那么允许多于一个服务组在相同轿 厢上。 例如,可满足乘客分离要求,同时根据需要仍允许来自服务组A和C的乘客在门厅 L与六楼之间行进,因为服务组A和C都进入这些楼层中的两个。换言之,如果电梯轿厢在 门厅L与六楼之间行进而不在任何中间楼层停靠,则属于服务组A的乘客可与属于服务组 C的乘客共用该电梯轿厢。例如,如果仅使用目的地信息来识别乘客,这是可能的。如果获 得额外的个人身份(例如,进入码或卡),那么可选择性地允许不同组的成员同时在相同轿 厢上。 控制器30配置成确保满足乘客分离要求,并且分配呼叫至电梯轿厢以运送属于 一个服务组的乘客,而该电梯轿厢已分配运送或者正运送属于不同服务组的另外乘客。实 例控制器30还配置成满足未来可服务性要求,其包括使电梯轿厢0、T、I、S中的至少一个在选定时间内分别可独特地用于服务这些服务组A、B、C中的每个的呼叫。出于讨论目的,用于轿厢分配的调度方法满足乘客分离要求并且使用效率标准, 诸如已知的优化、最小化或其它目标函数来确定向哪个轿厢分配新呼叫。例如,在一个实例 布置中使用最短剩余响应时间(RRT)调度算法。如已知的,最短RRT算法有利于分配呼叫 至可在最少时间量内到达新需求的轿厢。然而,这个算法仅适用于在维持乘客分离要求的 同时可用的合格轿厢。这是所公开的实例不同于仅依靠最短RRT的调度算法的一个方面。该实例也提供满足未来可服务性要求的能力,根据未来可服务性要求,每组必须 具有至少一个独特轿厢可用于在选定时间内服务来自该组的乘客。用于未来可服务性要求 的时间量可配置成满足特定状况的需要并且在某些实例实施方式中可根据乘客服务组而 不同。一个实例选定时间量为大约二十秒。在所公开的实例中,使电梯轿厢独特可用表示 相同轿厢不能视为可同时独特地用于多于一个组。参看图2,示出了一个实例操作条件。在图2中,电梯轿厢0离开11楼以在9楼 搭载属于服务组A的乘客并将该乘客运送到8楼。轿厢T在6楼搭载属于服务组C的乘客 以将该乘客运送到门厅L。轿厢I经过3楼运送属于服务组B的乘客,该乘客在4楼搭乘 并且希望去门厅L。轿厢I还被分配运送属于组B的乘客,该乘客在门厅L处等待去5楼。 轿厢S在14楼将属于服务组A的乘客运送到门厅L。轿厢0是空的。轿厢T运送来自组C的乘客,轿厢I运送来自组B的乘客并且轿 厢S运送来自组A的乘客。轿厢Τ、I和S中的每个目前运送来自不同服务组的乘客。假定属于服务组A的另外乘客到达门厅L并且想要去12楼。控制器30判断在维 持乘客分离要求的同时向这些电梯轿厢中的哪个轿厢分配该呼叫。使用传统轿厢分配办法 可能导致新呼叫分配到轿厢I,因为基于当前情况,轿厢I将在任何其它轿厢之前到达门厅 L。然而,这种分配将违背乘客分离要求,因为这样来自服务组B的乘客将与来自服务组A 的乘客同时在相同电梯轿厢中运送。轿厢I已分配运输其现有服务组B乘客到门厅并且在 门厅搭载另外服务组B乘客。如果由属于服务组A的乘客所做的新呼叫分配到轿厢I,那么 服务组A和B将一起在轿厢I上。这将违背乘客分离要求。因此,轿厢I对于服务新实例 呼叫的考虑是不合格的。如果仅考虑乘客分离规则,则轿厢T将在其余合格轿厢0、T和S中具有最短RRT。 因此,轿厢T将分配服务该呼叫。然而,控制器也可配置成考虑未来可服务性,如在下面的 段落中示出。在此情况下,控制器必须在分配轿厢服务该呼叫之前考虑未来可服务性。例如考虑图3,其中轿厢0在门厅L处并且装载属于服务组A的乘客,该乘客要去7 楼。轿厢T经过4楼并且去往5楼,在门厅处搭乘的属于组B的乘客将在5楼离开轿厢Τ。 轿厢I经过13楼并且排定停靠在12楼以使在14楼搭乘的属于服务组A的乘客下电梯。轿 厢I之后将完成行进到11楼以搭载属于服务组A的两个另外乘客的任务,其中一个乘客要 去8楼并且其中另一个要去门厅L。这些乘客中的每个将在其相应计划目的地下电梯。轿 厢S目前经过5楼并且排定在4楼停靠以搭载属于组B的乘客以将该乘客运送到门厅。轿 厢S也分配在2楼停靠以运送属于组B的另外乘客到门厅L。这些乘客都在门厅L从轿厢 S下电梯。可通过考虑图4来理解系统的未来可用性的目前状态。示出3 X 4矩阵40,其中每 列表示乘客组并且每行表示电梯轿厢。如果给定现有系统条件,特定电梯轿厢将在选定时间(诸如二十秒)内不可用于服务特定乘客组,那么将零置于与该电梯轿厢与服务组的组 合相对应的单元中。如果特定电梯轿厢在选定时间内可用于潜在地服务特定服务组的任何 楼层,那么将一置于与该轿厢与组的组合相对应的单元中。在该实例中,电梯轿厢不一定必 须在二十秒内符合到达特定服务组的可能未来需求或者在二十秒内完成服务可能未来需 求。然而,在该实例中,电梯轿厢应在二十秒内可用于特定服务组的任何需求的可能分配。 可用时间(即,与选定时间相比的时间)是电梯轿厢可用于服务特定服务组而不违背乘客 分离要求的时间。在该实例中,可用性矩阵设计成确保相同轿厢不用于代表不同乘客组的未来可服 务性。如果相同轿厢用于不同组并且如果存在两组的未来需求,该系统可不具有可用于每 组的轿厢。在该实例中存在可用于服务每组的至少一个轿厢。图4的实例具有可独特地用于每组的轿厢。在图4的实例中,矩阵40包括可用于 乘客服务组B的轿厢S,轿厢T可用于服务组C并且轿厢I可用于乘客服务组A。图4的可 用性矩阵40包括可用于每组的独特电梯轿厢。在该实例中,存在三个服务组和四个潜在候选电梯轿厢。如果图4的可用性矩阵 在三行中的每行中不包括至少一个1,则将不满足未来可服务性要求。该实例的一个特征在 于,存在比电梯轿厢更少的服务组并且满足未来可服务性要求是合理的。可存在包括比电 梯轿厢更多服务组的实例,并且满足未来可服务性要求(诸如在所描述的实例中所用的未 来可服务性要求)可能是不可能的。受益于本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判断未来可服 务性要求是否为可行的、必需的和如何配置未来可服务性要求的参数以满足其特定需要。图4的未来可用性矩阵表示,假设电梯轿厢花费一秒行进穿过每个楼层并且每个 电梯停靠花费十秒钟,基于图3的操作条件,每个轿厢多久可用于服务特定组。此外,在该 实例中未来可服务性要求的选定时间为二十秒。考虑服务组A,可从不认为轿厢0可独特地用于组A,因为轿厢0不能到达低层 LL2。同样,可从不认为轿厢T可独特地用于组A,因为它不能到达低层LL2。轿厢I可为可独特用于组A的候选轿厢,因为它能到达组A的成员授权进入的所 有楼层。在图3的实例中,轿厢I目前服务属于组A的乘客并且因此可在零秒后用于服务 来自组A乘客的呼叫。因此,图4中的可用性矩阵40在对应于轿厢I和组A的方框中包括 1。轿厢S可为在某些境况下可独特地用于服务服务组A的候选。在图3的实例中, 轿厢S将服务来自组B的乘客至少43秒。因此,认为轿厢S不能在二十秒内排它地服务来 自组A的乘客。在可用性矩阵40中示出对应的0输入。考虑服务组B,轿厢0和T可从不可独特地提供,因为它们不能到达属于服务组B 的乘客授权进入的低层LL1。轿厢I和S是可独特地用于服务组B的潜在候选。在图3的 实例中,轿厢I将服务来自组A的乘客至少另外52秒。因此,不能认为轿厢I在二十秒内 可独特地用于服务组B。轿厢S目前服务组B中的乘客。因此,认为轿厢S在零秒内可独特 地用于组B。考虑组C,轿厢0服务来自组A的乘客至少24秒(其必须在门厅L花费另外八秒 以完成其最后停靠)。因此,不认为轿厢0在二十秒内可独特地用于服务组C中的乘客,轿 厢T将在十一秒中完成服务来自组B的乘客并且因此认为在二十秒内(例如,在十一秒可用)可独特地用于服务来自组C的乘客。轿厢I将服务来自组A的乘客至少另外52秒。 因此,不认为轿厢I在二十秒内可独特地用于服务来自组C的乘客。轿厢S将服务来自组 B的乘客至少另外43秒。因此,不能认为轿厢S在二十秒内可独特地用于服务组C。已知不同现有轿厢分配和未来可服务性要求的不同现有参数或者与服务呼叫的 电梯轿厢相关的不同定时(即,楼层到楼层行进时间或开门时间),图4的未来可用性矩阵 可能看起来不同,即使图1的电梯系统与这些不同参数一起使用。在图4的实例中,满足乘 客分离要求和未来可服务性要求,并且控制器30认为图3和图4的情况是可接受的。图5示意性地示出未来可用性矩阵50、60、70和80。在图5中,已知如图3所示的 目前现有系统情况,每个未来可用性矩阵对应于分配来自属于服务组B的乘客的新呼叫, 该乘客希望从5楼到2楼。未来可用性矩阵50对应于分配至轿厢0的新呼叫。在该实例 中,满足未来可服务性要求并且也满足乘客分离要求,以便分配新呼叫(即,在5楼与2楼 之间运送属于服务组B的乘客)至轿厢0将是可接受的。未来可用性矩阵60示出如果新呼叫分配到轿厢T的情况。在此情形下,轿厢I可 排它地或独特地用于服务组A并且轿厢S可独特地用于服务组B。然而,不存在可独特地 用于服务组C的轿厢。因此,在不违背未来可服务性要求的情况下,不能做出到轿厢T的分 配。未来可用性矩阵70示出分配实例新呼叫至轿厢I的结果。在此情况下,不存在可 独特地用于服务组A的轿厢并且不满足未来可服务性要求。因此,控制器30将不分配新呼 叫至轿厢I。未来可用性矩阵80示出分配新呼叫至轿厢S的结果。在该实例中,每个服务组具 有可独特地用于它的轿厢,以便满足未来可服务性要求。此外,满足乘客分离要求以便分配 新呼叫至轿厢S是可接受的。在所描述的情况下,源自5楼并且去往2楼的新呼叫将分配到两个合格轿厢(轿 厢0和轿厢S)中的任一个。由于在这两个轿厢中,轿厢0具有最短RRT,故呼叫将被分配到 轿厢0。在一个实例中,控制器30配置成考虑图5的实例情况中的每种情况并且选择满足 乘客分离要求、未来可服务性要求和最短RRT算法的情况。当考虑最短RRT参数时,在一个 实例中,相关时间不是电梯轿厢可到达新呼叫的时间。相反,相关时间是在不违背乘客分离 要求的情况下电梯轿厢可用于前进至该呼叫以对它做出应答的时间。在一个实例中,控制器30配置成允许绕行操作,用于应答新呼叫。在该实例中作 为应答呼叫的候选的轿厢的最初考虑包括,考虑电梯轿厢作为分配至新呼叫的最初候选, 只要搭载该呼叫的乘客将不会迫使该电梯轿厢使用绕行操作以确保来自不同服务组的乘 客将不会在该轿厢中一起搭乘。一般而言,控制器30配置成分配呼叫至可满足乘客分离要 求而不使用绕行操作的轿厢。然而,对于没有更好解决方案的状况,可用绕行操作。在一个实例中,绕行操作包括在电梯轿厢在与需求相同方向上经过该需求时使电 梯轿厢绕行停靠站以服务先前分配的需求。电梯轿厢将首先去完成另外呼叫,然后在随后 的时间点返回以服务绕行的需求。例如,电梯轿厢I可将来自组A的乘客从9楼运送到门厅L。电梯轿厢I可分配搭 载来自组B的乘客将该乘客从5楼运送到2楼。电梯轿厢I将在去门厅L的途中绕行所分配的组B呼叫,在门厅L处完成服务来自组A的乘客的呼叫并且然后返回到5楼以搭载来 自组B的乘客。在该实例中,轿厢I绕行从5楼搭载乘客以将该乘客在向下方向上运送的 组B呼叫,尽管轿厢I在该相同的向下方向上经过5楼。在一个实例中,如果电梯轿厢必须执行这种绕行操作,则不认为该轿厢是最初候 选。然而,如果不包括任何绕行操作的最初分析不能满足乘客分离要求、未来可服务性要求 或二者,则控制器30将考虑分配特定呼叫至该电梯轿厢。通过考虑图3和图5,可看出属于组B的乘客所做的呼叫可如何分配到轿厢0,即 使在轿厢0正运送属于服务组A的乘客时。无需在做出这种分配之前等待轿厢0完成服务 来自组A的乘客的运行。这种控制策略允许所有轿厢根据需要用于服务现有需求而不是 以防止它们服务当前需求的方式保留轿厢用于可能的未来使用。此外,实例方法允许将新 呼叫分配到可最佳地服务该新呼叫的轿厢,而不是分配到可花费更长时间到达新需求的轿 厢,但符合以下模式总是保留轿厢用于当前需求服务的组之外的另外组的可能未来需求。 相比于将不分配服务来自特定组的乘客的呼叫至如下电梯轿厢的布置,这提高了系统运输 能力和效率,该电梯轿厢当前被分配呼叫或者正在完成涉及来自不同服务组的乘客的呼叫 的服务。图6示意性地示出一种实例状况,其中轿厢中的至少一个目前分配用于两个不同 乘客组。在该实例中,轿厢0经过4楼并且运送两个组C乘客到6楼。轿厢T载有希望去2 楼的组B乘客离开门厅。在轿厢I中存在五个组A乘客,其中的每个将在13楼下电梯。然 后,轿厢I排定在12楼停靠以搭载要去门厅的另外的组A乘客。在仍处于门厅的轿厢S上 存在想去Bl楼的两个组B乘客。轿厢S在其将离开门厅之前还剩九秒。假定另外的组A乘客到达7楼并且想去8楼。在该特定实例中,乘客分离要求配 置成不允许不同组的乘客搭乘在一起,即使他们要去相同楼层。换言之,如果存在已载有来 自不同于服务组A的一个服务组的乘客的轿厢,那么那些轿厢不可用于该分配,除非已分 配到该轿厢的乘客在任何组A乘客装载之前已离开电梯轿厢。已知如刚描述的状况,控制器30必须判断哪个轿厢应服务去往8楼的组A乘客。 控制器30所做的第一件事是通过评估每个轿厢是否符合乘客分离和未来可服务性的规则 来判断出哪些轿厢对于新请求是合格的。如果分配新服务请求至特定轿厢将违背这些规则 中的任何规则,那么将认为轿厢对于新需求是不合格的。在该实例中,控制器30已知轿厢0运送所搭乘的组C乘客并且将在6楼停靠以使 这些乘客下电梯。那么轿厢0将腾空并且可在其向上方向上继续到7楼以搭载组A乘客。 轿厢在其到达7楼的时间内是空的,因此将不会违背乘客分离规则。轿厢T从门厅行进以 在2楼使组B乘客离开。此时,轿厢T将是空的并且可行进到7楼以允许组A乘客搭乘空 轿厢。在该情况下,如果新需求分配到轿厢T,将不会违背乘客分离规则。类似分析示出对 于轿厢I和轿厢S同样如此。因此在该实例中,在不违背乘客分离规则的情况下,可向四个 轿厢中的任何轿厢分配组A乘客从7楼行进到8楼的新需求。在该实例中,控制器30然后考虑未来可服务性规则。到轿厢0、T或I中的任一 个的分配将允许独特轿厢提供未来可服务性至每个服务组。另一方面,到轿厢S的分配将 违背未来可服务性规则,因为如果新的组A乘客需求分配到轿厢S,则根据未来可服务性要 求,将不再有可用于组B的未来服务的独特轿厢。因此,轿厢S对于分配至该新需求是不合格的。在该实例中控制器30所做的下一决策步骤是计算每个合格轿厢0、T和I的RRT。 不计算轿厢S的RRT,因为已判断出轿厢S对于分配新需求是不合格的。在上文所述的状况 下,轿厢0具有三个合格轿厢中的最低RRT值。因此,7楼的新的组A乘客需求将分配到轿 厢0。在图6中,轿厢0目前分配运送来自组C的乘客和来自组A的乘客。在组A乘客进入 轿厢之前,组C乘客将离开轿厢。因此,该实例允许分配需求至单个电梯轿厢,其中这些需 求用于属于不同服务组的乘客而不违背乘客分离规则,以防止不同服务组的成员同时在相 同轿厢上行进。在另外实例中,在分配组A乘客从7楼行进至8楼的新需求之前,轿厢0分配运送 另外组C乘客从6楼到门厅。换言之,轿厢0在其去6楼的途中以允许一个组C乘客下电 梯,在那里,轿厢0然后将搭载另外组C乘客并且将该乘客运送到门厅。如果所有其它条件 保持相同,轿厢T将具有最短的RRT并且运送组A乘客从7楼到8楼的分配将给予轿厢Τ。 在此情况下,轿厢T目前分配到来自属于组A和组B的乘客的服务需求。然而,将不违背乘 客分离要求,因为在轿厢T前进到组A乘客将在其处搭乘电梯的7楼之前,组B乘客将在2 楼从轿厢T下电梯。前文的描述在本质上是示范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对所公开实例的变化和修改可对 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这些变化和修改不一定偏离本发明的本质。给予本发明的法 律保护范围可仅通过研究权利要求来确定。
10
权利要求
一种分配呼叫至多个电梯轿厢中的一个的方法,所述多个电梯轿厢用于符合乘客分离要求来运送属于不同服务组的乘客,所述乘客分离要求包括属于一个服务组的乘客不与属于不同服务组的另外乘客同时在所述电梯轿厢中的一个中运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保满足所述乘客分离要求;以及在电梯轿厢(i)分配运送或者(ii)正运送属于所述不同服务组的另外乘客时,分配呼叫至所述电梯轿厢以运送属于所述一个服务组的乘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确保满足未来可服务性要求的方式分配所述呼叫至所述电梯轿厢,所述未来可服务 性要求包括使所述电梯轿厢中的至少一个在选定时间内分别可独特地用于服务所述服务 组中的每个的呼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定时间大于数秒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定时间为大约20秒。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所述电梯轿厢中的哪个在满足所述乘客分离要求和所述未来可服务性要求的同 时对于所述呼叫是合格的;以及分配所述呼叫至所述电梯轿厢中的一个合格轿厢,所述合格轿厢相对于另外合格轿厢 可以以最有利的效率标准应答所述呼叫。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效率标准是最短剩余响应时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候选电梯轿厢服务已分配到所述候选电梯轿厢的运送属于所述不同服务组的乘 客的至少一个呼叫所需的时间;判断确定的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选定时间;以及仅仅当确定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选定时间时,判断所述候选电梯轿厢将能够接受所 述呼叫的分配。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果所述电梯轿厢目前正运送或分配运送仅属于所述一个组的其它乘客,则确定所述 电梯轿厢能够接受所述呼叫的分配。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组的数目小于所述电梯轿厢的数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择性地绕行来自属于所述不同服务组的乘客的先前分配呼叫;完成属于所述一个服务组的乘客的呼叫;以及随后完成来自属于所述不同服务组的乘客的先前分配呼叫。
11.一种电梯系统,包括多个电梯轿厢;以及控制器,其配置成识别不同服务组,确保满足乘客分离要求,所述乘客分离要求包括属于一个服务组的乘客不与属于不同服务组的另外乘客同时在所述电梯轿厢中的一个中运送,以及在所述电梯轿厢中的一个(i)分配运送或(ii)正运送属于所述不同服务组的另外乘 客时,选择性地分配呼叫至所述电梯轿厢中的一个以运送属于所述一个服务组的乘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配置成以确保满足未来可服务性要求的方式分配所述呼叫至所述电梯轿厢中的一个,所述未 来可服务性要求包括使所述电梯轿厢中的至少一个在选定时间内分别可独特地用于服务 所述服务组中的每个的呼叫。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定时间大于数秒钟。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定时间为大约20秒。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判断所述电梯轿厢中的哪个在满足所述乘客分离要求和所述未来可服务性要求的同 时对于所述呼叫是合格的;以及分配所述呼叫至所述电梯轿厢中的一个合格轿厢,所述合格轿厢相对于另外合格轿厢 可以以最有利的效率标准应答所述呼叫。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效率标准是最短剩余响应时间。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配置成确定候选电梯轿厢服务已分配到所述候选电梯轿厢的运送属于所述不同服务组的乘 客的至少一个呼叫所需的时间;判断确定的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选定时间;以及仅仅当确定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选定时间时,判断所述候选电梯轿厢将能够接受所 述呼叫的分配。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如果所述电梯轿厢中的一个目前正运送或分配运送仅属于所述一个组的其它乘客,则 确定所述电梯轿厢中的一个能够接受所述呼叫的分配。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组的数目小于所述电梯轿厢的数目。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配置成使所述电梯轿厢中的 一个选择性地绕行来自属于所述不同服务组的乘客的先前分配呼叫; 完成属于所述一个服务组的乘客的呼叫;以及 随后完成来自属于所述不同服务组的乘客的先前分配呼叫。
全文摘要
分配呼叫至电梯轿厢的示范性方法包括确保满足乘客分离要求。例如,当属于一个服务组的乘客不与属于不同服务组的另外乘客同时在相同电梯轿厢中运送时,满足乘客分离要求。在电梯轿厢分配运送或正运送属于不同服务组的另外乘客时,分配呼叫至电梯轿厢以运送属于一个服务组的乘客。
文档编号B66B1/18GK101980942SQ200880128551
公开日2011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31日
发明者D·S·威廉斯, J·A·斯坦利, T·M·克里斯蒂, W·A·蒙塔格 申请人:奥蒂斯电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