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椒苯酮胺或其盐在制备预防/治疗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椒苯酮胺或其盐在制备预防/治疗哺乳类动物包括人脑病的药物中 的应用,尤其涉及椒苯酮胺及其盐在制备预防/治疗脑缺血、缺血/再灌注损伤或脑出血及 脑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脑病(encephalopathy)指任何脑器质性损害,系由遗传、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 外伤、脑肿瘤、脑出血、脑梗阻、感染、化学药物中毒等原因引起的大脑神经组织损伤,进而 导致患者智力低下、思维、语言障碍、感觉异常、肢体瘫痪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体征的一 大类疾病。常见的脑病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遗传、先天发育不良造成的小儿脑瘫,智力低 下等;二是外伤造成的急性脑损伤后遗症、脑血管病造成的脑中风后遗症等;三是因中枢 神经纤维损伤导致脑神经细胞衰老退化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包括老年痴呆症、脑萎缩、帕金 森病等。
纵观各种脑病,由于神经信息传导通道(脑路)抓神经纤维的堵塞,造成神经各种 信息的传导不畅,致使脑神经细胞功能缺失,是脑病的病变本质。例如中风是指由于脑血 管堵塞或破裂导致神经纤维传导功能的损伤、堵塞、断裂,进而使神经细胞变性、损伤或死 亡,出现偏瘫、失语等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胎儿脑神经纤维发育受阻、不能促进神经细胞的 分化成熟,新生儿缺血、缺氧,就造成以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脑性瘫痪;大脑黑质神 经元数量减少,合成多巴胺不足,就会导致帕金森病;信息传导通道神经纤维的衰老与凋亡 加剧,导致脑细胞的衰老(脑组织萎缩),就形成了老年性痴呆。
脑病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也是当今社会、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之一。据调查,脑梗塞、脑出血、脑萎缩痴呆症、小儿脑瘫、癫痫、帕金森病、脑外伤等脑病、神 经损伤性疾病占人类疾病总数的30%左右。而且脑梗塞、脑出血等还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 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四高的特征。我国每年脑病新发病人约1000万例,其中致死致残 率约占75%,国家和患者家庭花在脑病治疗上的医疗费用达数百亿元。
脑血管疾病按动脉损伤分为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及其 他种类动脉性疾病。按静脉损伤分主要是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其中最常见的是脑梗死、 脑出血。脑出血是指脑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内的出血,约占全部脑血管 病的 20% -30%。
脑卒中(M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由于缺血或出血引起的急性局部、短 暂或持久的脑损害,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疾病,是引起 人类死亡的前3位原因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根据卫生部调查,我国每年卒中发病率为 150/10万,病死率120/10万,现有脑卒中患者人数约500 ? 00万,其中约75%不同程度丧 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随着人口老龄化,卒中的问题将日益严重,社会和经 济将不堪重负。其中缺血性中风占急性脑血管病的43% 5%,病死率为15% 5%,是我 国医学界亟待攻克的难题。3
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早期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性,特别在 发病3 6小时内。美国NINDS的tPA溶栓(发病后3小时内)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功能 恢复正常者较对照组增加11%,但治疗组36小时内颅内出血明显增加(6. 4%比0. 6% )。 由于溶栓治疗尚处于初期研究阶段,早期出血率高,其危险/疗效比还需明确。抗凝治疗 (包括肝素和口服抗凝剂)长时期用于防止血栓的扩延和进展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和预防脑栓塞再发,其疗效仍不确定,如使用不当,可增加颅 内和全身出血的危险。降纤治疗的大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报道不多,仍处于研究阶段,降 纤至何种程度,如何减少出血并发症的问题,尚待解决,其疗效也有待进一步评价。
在介入治疗方面,据报道,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防治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已取得 肯定疗效,对颈内动脉闭塞70%以上者,疗效相对较好。虽然这些介入性治疗,已引起越来 越多的重视,但资料不多,包括颅内外血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置入或与溶栓 治疗结合,尚处于研究阶段,缺乏成熟经验。
脑保护剂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在理论上有一定的依据,但迄今尚未找到经临床研 究证明确定有效的制剂。
总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迄今尚无重大突破,方法虽多,疗效尚不十分 肯定,有些正在研究中。发展有效的,毒副反应小的,化学结构新型的,能治疗脑血管病的新 药是目前临床的迫切需要,并有助于加深对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认识。
颅脑创伤排全身创伤发生率第二位,但致死率和致残率却位居第一。我国每年大 约有60万颅脑创伤病人,其中死亡约10万人。颅脑创伤已成为发达国家儿童和青年人伤病 致死的首要因素。颅脑创伤病人通常存在意识丧失、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记忆功能障碍和精 神功能异常。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临床医师常常使用各种脑保护药 物,期盼能够促进病人脑功能的恢复。但依据2008年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首次发布的《中国颅脑创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目前部分 常用药物临床疗效极差,有的甚至有害。
颅脑创伤病人救治除了抢救时间要快之外,更重要的工作是如何合理化、规范化 地使用有效的脑保护药物。目前我国医院之间颅脑创伤救治水平差距很大,治疗方法不够 规范和合理,认识上亦有差异。长期以来,临床上出现了大量所谓脑保护药物,此类药物的 选择使用也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国外学者已经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将200多种脑保护药 物用于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但未能发现任何一种临床有特效的药物。而国外一些权威 医学杂志,如《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等刊登的针对此类药物的最新研究结果同样令人 失望如国际多中心通过10000多例循证医学研究发现超大剂量激素会增加病人死亡率; 美国7个医学中心研究报告显示,硫酸镁对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不仅无效,甚至有害;白蛋 白本是临床治疗急性颅脑创伤脑水肿的常用药物,但不适当长期大剂量使用则可能是有害 的;13个国家35家医院进行的大样本研究中发现,钙离子拮抗剂抓尼莫地平对外伤性蛛网 膜下腔出血无任何治疗作用。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临床诊治实际情况,《中国颅脑创伤病 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对以下10类药物提出如下意见对超大剂量激素、镁制剂和超大 量白蛋白提出了强烈不推荐使用的意见;而常规剂量按药典使用。对尼莫地平、谷氨酸受体 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缓激肽拮抗剂和线粒体功能保护剂不推荐使用。因多种肽类脑神经4营养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的疗效缺乏一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建议慎重使用。对经长期 临床应用证明无不良反应,且价格便宜,药理作用明确的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6和 维生素C,建议推荐使用。
因此,临床上急需提供新型脑保护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椒苯酮胺或其盐在制备预防/治疗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椒苯酮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预防/治疗脑血管疾病及脑损伤的疗效 明显、毒副反应小。
椒苯酮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治疗哺乳动物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哺乳动物优选人;所述的药物优选为脑保护药物。
椒苯酮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治疗人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的脑病包括脑损伤疾病或脑血管疾病。
所述的脑血管疾病是指脑缺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或脑出血。
所述的脑出血包括高血压脑出血、继发于梗死的脑出血、肿瘤性脑出血或动脉炎 引起脑出血等;所述的脑缺血包括颈动脉系统脑缺血或椎基底动脉系统脑缺血等。
椒苯酮胺在制备预防/治疗脑缺血或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在体动物实验表明椒苯酮胺对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脑 梗塞有显著治疗作用。
椒苯酮胺或其盐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中的缺血性脑血 管疾病是指脑梗塞、脑动脉硬化。本发明通过实验表明椒苯酮胺和药学上可接受的椒苯酮 胺盐降低血管通透性,抗脂质过氧化;保护受损脑细胞,从而发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作用。
上述的椒苯酮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稀释剂混 合,组成一种药物组合物。
所述的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稀释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知晓,也就是 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有限次的实验,即可知晓这种所述的药物上可 接受的载体和/或稀释剂。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再付出更多的创造性劳动。
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可与其他药物合用在制备预防/治疗脑损伤药物的应用。
所述药物组合物与其他药物合用在制备预防/治疗脑血管疾病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还从神经生化、神经病理学和行为学三个方面,观察和研究盐酸椒苯酮胺 对胶原酶所诱导的大鼠脑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盐酸椒苯酮胺在脑缺血/再灌注所致小鼠血管性痴呆保护方面的 应用。
本发明还通过在体动物实验表明椒苯酮胺单独或联合用药对大鼠脑缺血和脑损 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其中所述的椒苯酮胺盐为药学上可接受的椒苯酮胺盐,包括有机酸盐、无机酸盐、 有机碱盐或无机碱盐,其中有机酸包括乙酸、柠檬酸、乳酸、琥珀酸、马来酸、富马酸、葡萄糖醛酸、三氟乙酸、甲磺酸、甲苯磺酸、酒石酸;无机酸包括盐酸、氢溴酸、硝酸、硫酸、磷酸;有 机碱包括铵、葡甲胺、氨基葡萄糖、精氨酸、赖氨酸、鸟氨酸、组氨酸;无机碱盐包括钠、钾、 钙、镁、锌、钡、锂盐。
上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优选盐酸椒苯酮胺。
本发明提供了注射用盐酸椒苯酮胺在脑保护方面的应用。
椒苯酮胺盐酸盐(也称为盐酸椒苯酮胺)的结构如下
C21H24O4NCl = 389. 5
使用时,本发明的椒苯酮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制成水剂、粉针、片剂或胶 囊等,分别采用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口服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动物及实验模型,用量为 0.l-80mg/kgo
剂量随患者的病情、患者的年龄和体重而改变,在静脉注射情况下,剂量通常为成 人Hmg/kg/天;在肌肉注射的情况下,剂量通常为成人2-10mg/kg/天;在口服给药情况 下,剂量通常为成人20-60mg/kg/天。
本发明通过药理研究发现,盐酸椒苯酮胺用作制备治疗脑血管疾病药物应用时, 对于脑缺血与脑再灌注损伤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发明的研究从脑生理功能、神经细胞 生化及病理形态学等方面表明椒苯酮胺或其盐是一个治疗效果好、毒副反应低的化合物, 疗效优于现有的相关脑血管病药物,有可能发展成为治疗脑血管疾病、对抗脑缺血和再灌 注损伤和脑损伤的新药。
此外,本发明的椒苯酮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合成路线设计合理,合成工艺 操作简便,原料易得,各步反应条件稳定,收率较稳定且无严重的三废污染。反应废液多为 酸、碱溶液经简单处理即可排放,完全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所述的实施例用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椒苯酮胺及盐酸椒苯酮胺对培养脑神经细胞损伤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1、实验动物普通级Sprague Dawley大鼠18只,体重250g_280g。多聚赖氨酸为 Sigma公司产品;DMEM培养基为Gibco公司产品;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神经细胞原代培养
怀孕15d大鼠水合氯醛麻醉,75%乙醇消毒胸腹部,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胎鼠,剥 出,分离两侧皮层组织,用手术刀切成糜状,移入含0. 125%胰蛋白酶的磷酸缓冲液中消化 30min(37°C )后弃去消化液,加入含10%胎牛血清,10%马血清,100U/ml青霉素,100U/ml 链霉素的DMED培养液,用小口径吸管反复吹打分散,200目细胞筛过滤后,以DMEM调整细 胞浓度至IO5个/ml,接种至预先涂有0. 01%多聚赖氨酸的培养皿中,每皿anl,置(X)2培养 箱中37°C孵育,于培养第3天在培养液中加入细胞分裂抑制剂阿糖胞普储备液以抑制非神经元细胞的过度增殖,作用4 后换新鲜培养液,以后每周换液2次,每次更换半量液。
3、NMDA诱导神经细胞损伤
细胞培养至14d后,随机分正常对照组,N-甲基-D-门冬氨酸(NMDA) 50mmol/L损 伤组,NMDA+椒苯酮胺(JBTA1 50mmol/L)NMDA+盐酸椒苯酮胺(JBTA2 10U00mmol/L)组, NMDA+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GM,50mmol/L)对照组。各组换以含不同药物的低血清 01^] (5%胎牛血清,5%马血清,3011111101/1 HEPES)继续培养 6h,再加 50mmol/L NMDA,孵育 12h后观察细胞形态,计数200个细胞,计算细胞死亡率。
4、结果
4. 1对培养神经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
正常神经细胞培养至14d时,生长良好,胞体呈锥形、梭形或三角形,突触粗而长, 呈树根状交织成网;当细胞在含50mmol/L NMDA的培养基中孵育12h时,细胞出现肿胀、轮 廓模糊,神经元突触断裂、消失、甚至细胞崩解;如细胞同时与10、100mmOl/L盐酸椒苯酮胺 孵育,则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细胞形态基本保持完整,但细胞密度有所降低,仍可见突 触断裂等现象;表明盐酸椒苯酮胺对NMDA诱导的大鼠神经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50mmol/L神经节苷脂的保护作用与lOmmol/L盐酸椒苯酮胺相当。
4. 2对培养神经细胞死亡率影响
神经细胞在含50mmol/L NMDA的培养基中孵育1 后,台盼蓝染色着色细胞明显 增多(NMDA组55% vs正常对照组10%,P < 0. 001),提示细胞死亡率增加;于培养基中同 时加入10、100mmOl/L盐酸椒苯酮胺(分别为38%、M% )可明显降低细胞死亡率,与NMDA 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表1对培养神经细胞死亡率的影响
权利要求
1.椒苯酮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治疗哺乳动物脑病的药物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哺乳动物为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脑保护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脑病为脑损伤疾病或脑血管疾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脑血管疾病是指脑缺血、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或脑出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脑出血包括高血压脑出血、继发 于梗死的脑出血、肿瘤性脑出血或动脉炎引起脑出血;所述的脑缺血包括颈动脉系统脑 缺血或椎-基底动脉系统脑缺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椒苯酮胺在制备预防/治疗脑缺血或缺血 /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椒苯酮胺盐为药学上可 接受的椒苯酮胺盐,包括有机酸盐、无机酸盐、有机碱盐或无机碱盐,其中有机酸包括乙酸、 柠檬酸、乳酸、琥珀酸、马来酸、富马酸、葡萄糖醛酸、三氟乙酸、甲磺酸、甲苯磺酸、酒石酸; 无机酸包括盐酸、氢溴酸、硝酸、硫酸、磷酸;有机碱包括铵、葡甲胺、氨基葡萄糖、精氨酸、赖 氨酸、鸟氨酸、组氨酸;无机碱盐包括钠、钾、钙、镁、锌、钡、锂盐;其优选所述的椒苯酮胺盐 为盐酸椒苯酮胺。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何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椒苯酮胺或其药学上可 接受的盐与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稀释剂混合,组成一种药物组合物。
10.椒苯酮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其他药物合用在制备预防/治疗脑损伤或脑血 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椒苯酮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治疗哺乳动物脑病的药物的应用,所述的脑病包括脑损伤疾病或脑血管疾病,所述的哺乳动物包括人。椒苯酮胺或其盐是一个治疗效果好、毒副反应低的化合物,疗效优于现有的相关治疗脑病的药物,有可能发展成为治疗脑损伤和脑血管疾病,以及对抗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新药。
文档编号A61P9/00GK102028681SQ20091030763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4日
发明者万华印, 刘铁球, 周力践, 李永贺, 李茹冰, 陈阳述 申请人:广州市众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