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药学应用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199


专利名称::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药学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药物,具体地说,涉及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药学用途。
背景技术
:苦参是常用的中药之一。其含多种生物碱,目前分离的化学成份有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也称苦参素,oxymatrine)、槐果碱(1-sophocarpine)、槐定碱(sophoridine),N_氧化槐果碱(N-oxysophocarpine)禾口异苦参碱等。苦参碱类生物碱开发的药物有苦参素、苦参碱、槐果碱等。迄今为止,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肝炎、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心血管病的治疗。具有抗病毒、抗肝纤维化、免疫调节作用及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但苦参碱应用范围只限于在上述药学用途中,药学用途单一,用途没有新的扩展。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的复方药物和制备方法及药学应用,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药物品种和药学用途单一等问题。经本申请人研究发现,苦参碱类化合物可明显增加抗炎镇痛类药物的疗效。其机制可以是与增加了药物的水溶性、和/或脂溶性、增加了药物穿过生物膜的能力有关,也可以是与苦参碱类生物碱本身具有抗炎、止痛、抗纤维化、降血脂、抗肿瘤、抗动脉硬化、抗自由基、抗衰老和增加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与这些药物的药效作用形成联合效应从而增加了药物的疗效有关。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这种增效作用可以用于增加抗炎镇痛类药物的疗效。其形成的复方制剂、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缔合物、复盐等形成的复合物等比原有药物的单方制剂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或降低了抗炎、镇痛药物的毒副作用。这一新的用途国内、外未见报道。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抗炎、镇痛类药物组成的复合物或复方药物,(1)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与至少一种抗炎、镇痛类药物组成的复合物为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抗炎、镇痛类药物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形成;(2)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抗炎、镇痛类药物组成的复方药物为苦参碱类生物碱与至少一种抗炎、镇痛类药物制成的复方药物制剂。本发明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具有如下式所示的四环喹嗪啶的基本结构优选苦参素、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醇、白金雀花碱、异苦参碱、槐定碱,或上述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或它们的无机盐类中的至少一种,部分苦参碱类生物碱的分子结构式如下<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formula>上述结构中,依次为苦参素、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异苦参碱的结构。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包括自植物中提取的提取物,还包括化学合成,所述苦参碱的提取物含量是以苦参总碱计算,和/或是以苦参碱类化合物的单体成分计算,和/或是以几种苦参碱类化合物的和的含量计算,其含量控制在10-100%,优选50-100%。所述抗炎、镇痛类药物是指药物具有解热作用和/或抗炎作用,和/或镇痛作用的药物,所述抗炎、镇痛类药物优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羟布宗、萘普生、甲芬那酸、双氯芬酸、双氯芬酸无机盐、塞来昔布、罗非昔布、伐地昔布等上述非甾体抗炎药物及其它们的无机盐类;优选七叶皂苷、阿魏酸、小檗碱、雷公藤碱、麻黄素等上述来自植物的抗炎药物及其它们的无机盐类;以及,优选吗啡、杜冷丁、羟考酮、纳络酮、盐酸曲马多及其它们的无机盐类等上述镇痛类药物。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和一种或多种抗炎镇痛药物组成的复合物或复方药物,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所述抗炎镇痛类药物的重量百分比在199%,优选3080%。所述的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能够增加所述抗炎镇痛类药物的水溶性和/或脂溶性,加入药用辅料,采用药剂学的方法制备成一定剂型的制剂,包括注射剂型中的注射液、冻干粉针、输液、乳剂;包括口服剂型中的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丸剂;还包括皮肤粘膜外用剂型中的凝胶齐U、乳胶齐U、膏齐iJ、水齐iJ、喷雾齐iJ、膜制剂、贴剂、拴齐iJ、吸入剂,以及靶向制剂、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抗炎、镇痛类药物按照0.110:l分子摩尔比,优选0.25:1,在水和/或醇溶剂中反应。上述技术方案的制备方法,所方法述的具体步骤是将所述的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水和/或醇混合,按照o.iio:l摩尔比,加入所述抗炎、镇痛类药物,反应,边搅拌混合均匀,减压条件下抽去溶剂,制得。所述抗炎、镇痛类药物优选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双氯酚酸钠、七叶皂苷、布洛酚。上述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药物组合物的药学应用,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具有与抗炎、镇痛类药物的联合作用;和/或增加抗炎、镇痛类药物的疗效;和/或降低毒副作用,用于制备治疗感冒、发热、骨关节和肌肉肿胀、疼痛、老年痴呆、风湿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性疾病、肿瘤、过敏性疾病、蚊叮虫咬等病症的药物应用中。本发明所涉及的苦参素以及苦参碱类生物碱可以是自药材中提取的提取物(例如自苦参或苦豆子中提取的提取物),其苦参碱的含量可以是以苦参总碱计算,也可以是以苦参碱类化合物的单体成分计算,也可以是几种苦参碱类化合物的和的含量计算,其含量控制在10-100%,优选50-100%。本发明所涉及的抗炎、镇痛类药物是指药物具有解热作用、和/或抗炎作用、和/或镇痛作用。本发明所涉及的药效作用包括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抗炎作用、和/或解热作用、和/或镇痛作用以及药物的其他药理作用,例如药物的抗血栓作用、抗动脉硬化作用、抗肿瘤作用、抗风湿病的作用等。本发明所涉及的药效作用也包括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药效作用与抗炎、镇痛类药物的作用的联合作用所显示的疗效。例如苦参碱类生物碱抗脏器纤维化作用,改善血液流变学,抗病毒作用,抗炎作用,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止痛和止痒作用,抗血栓作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抗菌作用,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降血脂作用,增加免疫,抗高血压作用、抗心律失常等作用与药物的抗炎、镇痛类药物药效作用产生的联合作用。例如苦参碱可增加阿司匹林的抗炎、镇痛作用,又增加其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动脉硬化作用;苦参素可增加阿魏酸的抗炎作用,也增加其抗动脉硬化的作用等;苦参碱本身的抗纤维化作用可以和阿魏酸的抗炎作用产生联合作用用于治疗脏器的纤维化。本发明所涉及苦参碱类生物碱增加药物的药效作用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物理性质实现的,例如增加药物的水溶性、脂溶性,降低药物的pH,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通过生物膜能力的特性(包括皮肤、体内的腔道膜结构、细胞膜、血管膜、血脑屏障等)。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以及组织分布与排泄特性等实现的。本发明所涉及苦参碱类生物碱增加药物的药效作用可以通过与药物组成复方、形成药物组合物,以及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实现。本发明涉及苦参碱类生物碱增加一些药物的疗效作用涉及到药物以及药物本身的抗炎、解热、镇痛、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氧化、抗自由基、抗风湿、抗肿瘤、抗突变、抗衰老、抗血脂、抗动脉硬化、增加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精子活力和运动性的药效作用。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骨骼肌肉疼痛、风湿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性疾病、肿瘤、过敏性疾病、蚊叮虫咬等。本发明所涉及的苦参碱类生物碱与这些药物组成的组合物,包括复方制剂、以及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可以和1种药物制成复方制剂、以及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也可以和2种及2种以上药物制成复方制剂组成复方、形成药物组合物,以及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其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抗炎、镇痛类药物的分子摩尔比为0.110:l,优选O.25:l,或重量百分比为1_99%,优选30-80%。上述类型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药学上可接受的方式制成药用剂型,包括注射剂、口服制剂、皮肤粘膜吸收制剂等。含有苦参素和/或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抗炎、镇痛类药物形成复合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其中1:将苦参素和/或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抗炎、镇痛类药物按照199%的比例混合,加入药用辅料,制备成药物制剂,所述的药物制剂是药剂学上所说的任何一种剂型,包括片齐U、胶囊齐U、软胶囊、凝胶齐U、口服齐U、混悬齐iJ、冲剂、贴剂、软膏、凝胶、丸齐iJ、散齐iJ、注射剂、输液剂、冻干粉针剂、栓剂、乳剂、脂质体以及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其中2:将苦参素和/或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水和/或醇混合,按照0.110:1的摩尔比例,加入非甾体抗炎药物,优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羟布宗、萘普生、甲芬那酸、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罗非昔布、伐地昔布优选七叶皂苷、阿魏酸、小檗碱、雷公藤碱、麻黄素,优选吗啡、杜冷丁、羟考酮、纳络酮,反应(边搅拌混合均匀)减压条件下抽去溶剂,制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苦参素与非甾体抗炎药物中的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H00CC6H40C0CH3;分子量180.16)制备成复方药物的注射针剂。苦参素与阿司匹林的摩尔比为1:4。首先,选取阿司匹林720.64g(分子量180.16)、苦参素248.36g(分子量248.36)、注射用水10000ml。其制备方法是在无菌操作室内秤取阿司匹林720.64g,苦参素248.36g,阿司匹林与苦参素的摩尔比为4:1,置于无菌容器中,加入无菌注射用水约1000ml,搅拌溶解,用氢氧化钠调pH值在6.57.5范围内,补加无菌注射用水至10000ml,搅拌均匀,然后加入0.02%活性炭,搅拌5-10分钟,用无菌抽滤漏斗铺2层灭菌滤纸过滤,再用经灭菌的G6垂溶玻璃漏斗精滤,滤液检查合格后,分装在2ml安瓿瓶中,低温冷冻干燥约24-26小时后,无菌溶封,制得。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槐果碱与小檗碱的无机盐制成复方片剂的制备方法。盐酸小檗碱分子式C2。H18N04.Cl,分子量384.43。选取小檗碱38.443g,槐果碱24.635g(分子式C15H22N20;分子量246.35),小檗碱与槐果碱的摩尔比为l:1,淀粉40g,淀粉浆24g,干淀粉23g,硬脂酸镁3g。其制备方法是将小檗碱和槐果碱过80目筛,与淀粉混合均匀,加10%淀粉浆制成软材,以14目筛制成颗粒,置70-8(TC干燥后12目筛整粒,加入干淀粉及硬脂酸镁混合后,压片,制得。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氯酚酸钠与苦参总碱胶囊的制备方法。(1)苦参总碱的提取取苦参根粗粉100g,用50ml0.1%盐酸溶液润湿膨胀后装入渗漉筒,加500ml0.1%盐酸浸泡4h,过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以45ml/min过柱,树脂由柱中倒出,置磁盘中晾干;树脂用10X氨水调至pH8,将树脂装入索氏提取器中,用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縮,回收乙醇,得棕色糖浆状物,减压干燥,重复5次实验,平均收率为3.10%。(2)选取双氯酚酸钠120g(分子量318.13),苦参提取物80g(总碱含量为60-80%,其中含苦参素20-30%,苦参碱30-60%,槐果碱10-20%,其它苦参碱类生物碱约1-3%),淀粉40g,10%淀粉浆24g,硬脂酸镁3g。将双氯酚酸钠和苦参提取物过80目筛,与淀粉混合均匀,加10%淀粉浆制成软材,以14目筛制成颗粒,置70-8(TC干燥后12目筛整粒,加入干淀粉及硬脂酸镁混合后,选择3号硬胶囊壳填充,套合胶囊帽,制成1000粒。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吲哚美辛和苦参素凝胶剂的制备方法。选取吲哚美辛10g,苦参素10g(吲哚美辛与苦参素的重量百分比为50%),卡波姆10g,丙二醇167ml,尼泊金甲酯0.15g,纯化水1000ml。其制备方法是将卡波姆用20ml水分散,尼泊金甲酯用丙二醇溶解后加入分散的卡波姆中,加入约500ml纯化水溶胀12至24小时;将吲哚美辛和苦参素用约100ml的纯化水溶解,加入到上述卡波姆溶液中混合,加入纯化水至1000ml,混合均匀,用氨水调PH值至6.5-7.5,分装在20g的铝塑管中,质量检查合格后即得。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苦参素阿司匹林七叶皂苷凝胶剂的制备方法。选取阿司匹林5g,苦参素5g,七叶皂苷5g,(苦参素的重量百分比为33%),卡波姆10g,丙二醇167ml,尼泊金甲酯0.15g,纯化水1000ml。其制备方法是将卡波姆用20ml水分散,尼泊金甲酯用丙二醇溶解后加入分散的卡波姆中,加入约500ml纯化水溶胀12至24小时;将阿司匹林用丙二醇溶解,七叶皂苷和苦参素用约100ml的纯化水溶解,与阿司匹林溶液混合均匀,加入到上述卡波姆溶液中混合,加入纯化水至1000ml,混合均匀,用氨水调pH值至6.5-7.5,分装在20g的铝塑管中,质量检查合格后即得。实施例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和苦参素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取阿司匹林5g,苦参素5g,双氯芬酸钠5g,(苦参素的重量百分比为33%),卡波姆10g,丙二醇167ml,尼泊金甲酯0.15g,纯化水1000ml。其制备方法是将卡波姆用20ml水分散,尼泊金甲酯用丙二醇溶解后加入分散的卡波姆中,加入约500ml纯化水溶胀12至24小时;将阿司匹林和双氯芬酸钠用丙二醇溶解,苦参素用约100ml的纯化水溶解,与阿司匹林溶液双氯芬酸钠混合均匀,加入到上述卡波姆溶液中混合,加入纯化水至1000ml,混合均匀,用氨水调pH值至6.5-7.5,分装在20g的铝塑管中,质量检查合格后即得。实施例7本实施例提供了苦参素双氯酚酸钠羟考酮胶囊的制备。选取双氯酚酸钠30g(分子量318.13),苦参素30g(苦参素占重量百分比为30%),羟考酮40g,淀粉40g,淀粉浆24g,硬脂酸镁3g。将苦参素、双氯酚酸钠、羟考酮过80目筛,与淀粉混合均匀,加10%淀粉浆制成软材,以14目筛制成颗粒,置70-8(TC干燥后12目筛整粒,加入干淀粉及硬脂酸镁混合后,选择3号硬胶囊壳填充,套合胶囊帽,制成1000粒。实施例8本实施例提供了苦参碱杜冷丁注射液的制备。首先,选取取苦参碱10g、杜冷丁80g、注射用水1000ml。其制备方法是在无菌操作室内秤取苦参碱10g、杜冷丁80g(苦参碱的重量百分比为10%),置于无菌容器中,加入无菌注射用水约100ml,搅拌溶解,用氢氧化钠调pH值在6.57.5范围内,补加无菌注射用水至1000ml,搅拌均匀,然后加入0.02%活性炭,搅拌5-10分钟,用无菌抽滤漏斗铺2层灭菌滤纸过滤,再用经灭菌的G6垂溶玻璃漏斗精滤,灌装水针瓶,每支lml,12rC高温灭菌20分钟,制得。实施例9本实施例提供了复方槐果碱七叶皂苷片剂的制备。首先,选取七叶皂苷80g,槐果碱20g(槐果碱的重量百分比为20%),淀粉40g,淀粉浆24g,干淀粉23g,硬脂酸镁3g。其制备方法是将七叶皂苷和槐果碱过80目筛,与淀粉混合均匀,加10%淀粉浆制成软材,以14目筛制成颗粒,置70-8(TC干燥后12目筛整粒,加入干淀粉及硬脂酸镁混合后,压片,制成1000片,每片含药物100mg。实施例10本实施例提供了苦参碱阿司匹林复合物的片剂制备方法。取阿司匹林1.8g(分子量180.16)置容器中,加入乙醇溶解,苦参碱2.48g(分子量248.36)溶解在乙醇中,缓慢加入阿司匹林乙醇溶液,边加边搅拌混合,反应,置-105°C结晶,得白色至淡黄色复合物。取上述苦参碱阿司匹林复合物10g,粉碎过80目筛,与淀粉40g混合均匀,加淀粉浆24g制成软材,以14目筛制成颗粒,置70-8(TC干燥后12目筛整粒,加入干淀粉23g及硬脂酸镁3g混合后,压片,制成1000片,每片含药物10mg。取上述苦参碱阿司匹林复合物片剂5片,置容器中,加入乙腈溶解,按照文献[王平全,陆国红,周贤飕等,苦参碱的人体药代动力学,药学学报,1994;29(5):3269]苦参碱HPLC测定方法测定苦参碱含量为58%。取上述苦参碱阿司匹林复合物片剂5片,置容器中,加入乙腈溶解,按照文献[周燕文;陈丽;兰聪贤;人血浆中水杨酸的测定及阿司匹林的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华西药学杂志2008;23(05):572-4]阿司匹林HPLC测定方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为42%。该实施例说明该复合物为阿司匹林与苦参碱以分子间的作用力形成的复合物。实施例11本实施例提供了槐果碱双氯芬酸复合物的制备。取双氯芬酸钠3.18g(分子量318.13)置容器中,加入乙醇溶解。槐果碱2.46g(分子量246.40)溶解在乙醇中,缓慢加入双氯芬酸钠乙醇溶液,边加边搅拌混合,反应,采用薄膜干燥法干燥的白色至灰白色粉状物质。实施例12本实施例提供了苦参素阿司匹林复合物的制备。取阿司匹林1.8g(分子量180.16)置容器中,加入乙醇溶解,苦参素2.64g(分子量264.37)溶解在乙醇中,缓慢加入阿司匹林乙醇溶液,边加边搅拌混合,反应,置-105°C结晶,得白色至淡黄色复合物。在本发明中,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抗炎、镇痛类药物按照0.110:l分子摩尔比,优选O.25:1,在水和/或醇溶剂中反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是将所述的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水和/或醇混合,按照o.iio:i摩尔比,加入所述抗炎、镇痛类药物,反应,边搅拌混合均匀,结晶和/或在减压条件下抽去溶剂,制得。实施例13本实施例提供了苦参素阿司匹林复合物的制备。取阿司匹林1.8g(分子量180.16)置容器中,加入乙醇溶解,苦参素26.4g(分子量264.37)(苦参素与阿司匹林的摩尔比为10:1)溶解在乙醇中,缓慢加入阿司匹林乙醇溶液,边加边搅拌混合,反应,减压干燥,得白色至类白色复合物。实施例14本实施例提供了苦参素阿司匹林复合物的制备。取阿司匹林18g(分子量180.16)置容器中,加入乙醇溶解,苦参素2.64g(分子量264.37)(苦参素与阿司匹林的摩尔比为O.1:1)溶解在乙醇中,缓慢加入阿司匹林乙醇溶液,边加边搅拌混合,反应,减压干燥,得白色至类白色复合物。实施例1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槐果碱与小檗碱的无机盐制成复方片剂的制备方法。盐酸小檗碱分子式C2。H18N04.Cl,分子量384.43。选取小檗碱38.443g,槐果碱2.46g(分子式C15H22N20;分子量246.35),小檗碱与槐果碱的摩尔比为IO:1,淀粉40g,淀粉浆24g,干淀粉23g,硬脂酸镁3g。其制备方法是将小檗碱和槐果碱过80目筛,与淀粉混合均匀,加10%淀粉浆制成软材,以14目筛制成颗粒,置70-8(TC干燥后12目筛整粒,加入干淀粉及硬脂酸镁混合后,压片,制得。实施例1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苦参碱与双氯芬酸钠成复方片剂的制备方法。选取双氯芬酸钠9.9g,苦参碱0.lg,苦参碱的重量比为l^,淀粉40g,淀粉浆24g,干淀粉23g,硬脂酸镁3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过80目筛,与淀粉混合均匀,加10%淀粉浆制成软材,以14目筛制成颗粒,置70-8(TC干燥后12目筛整粒,加入干淀粉及硬脂酸镁混合后,压片,制成1000片。实施例1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苦参碱与阿司匹林成复方片剂的制备方法。选取阿司匹林O.lg,苦参碱9.9g,苦参碱的重量比为99X,淀粉40g,淀粉浆24g,干淀粉23g,硬脂酸镁3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过80目筛,与淀粉混合均匀,加10%淀粉浆制成软材,以14目筛制成颗粒,置70-8(TC干燥后12目筛整粒,加入干淀粉及硬脂酸镁混合后,压片,制成1000片。以下实施和实验例说明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抗炎、镇痛类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或复合物的联合作用减少毒副作用以及改善药物溶解度的特性。实施和实验例l,苦参素增加非甾体抗炎药物水溶性的观察取苦参素与非甾体抗炎药物,分别以i:i;i:2;i:3;i:4;i:5;i:6摩尔比混合后,置于球磨机内研磨。15分钟后,取出药物,观察水溶性的改变。结果见表l。表1.苦参素增加非甾体抗炎药物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观察(mg/m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实施和实验例2、苦参碱增加雷公藤碱的溶解性和抗肿瘤活性的观察雷公藤碱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紫杉醇治疗卵巢癌、乳腺癌有良好的效果,对治疗前列腺癌、上肠胃道癌、小细胞性和非小细胞性肺癌前景良好。由于雷公藤碱几乎不溶于水,从而制约了其应用。采用苦参碱与雷公藤碱成混合后所生成的复合物,可大大增加雷公藤碱的水溶性,并对其抗肿瘤活性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材料与方法胃癌BGC2823细胞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所。药物的制备和配置雷公藤碱与苦参碱2:l摩尔比混合,其水溶性可从每升水溶解0.25毫克增加到200mg/L。将其用生理盐水配置成0,0.05ymol/L,0.1ymol/L,0.5umol/L,1umol/L,2umol/L的溶液。对胃癌细胞的体外干预实验细胞培养以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在37°C,5%C02的培养箱中培养,细胞培养在lOOmL的培养瓶中,根据细胞生长状态23天换液或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试验,共分为4大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雷公藤碱对照组,苦参碱药物对照组,雷公藤碱+苦参碱药物组,每组6个药物浓度,药物干预浓度见上药物的配置。将细胞接种到96孔板中,每孔100iiL,812h后除去培养液,每孔加入含相应药物的培养液共lOOiiL,每个药物浓度均设3个复孔,371\5%(A、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24h后,在培养液表面每孔加入50iiL50X的三氯醋酸(TCA)固定,室温下放置5min后,将培养液移至4t:放置l小时,倒掉固定液,每孔用去离子水洗5遍,甩干,空气干燥,每孔加入100iiLSRB,室温放置10min,再用1%醋酸洗5遍,空气干燥。结合的SRB用150yL10mmo1/L非缓冲Tris碱液(pH10.5)振荡溶解,用酶标仪在波长570nm处测定吸光度(0D)值。用0D的大小表示细胞的增值数量。结果雷公藤碱+苦参碱药物组可明显抑制胃癌BGC2823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比雷公藤碱明显增强(见表4)表2.雷公藤碱+苦参碱药物组对胃癌BGC2823细胞的抑制作用(0D值;X士SD)<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实施和实验例3、苦参素增强善黄连素抗炎作用的疗效观察黄连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是我国应用很久的中药。可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提取。它具有显著的抑菌、抗炎作用。常用的盐酸黄连素又称盐酸小檗碱,黄连素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它无抗药性和副作用。本试验采用苦参素与黄连素合用,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其疗效确切,口感好,病人易于接受。苦参素与盐酸黄连素(盐酸小檗碱)l:l等摩尔混合后。按照常规药剂学的方法制成含片。每片50mg。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30对,分为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口腔含化的方法,每日4-6次,疗程为5天。对照组采用盐酸黄连素药片含化,每日4-6次,疗程为5天。疗效观察溃疡面基本消失,为显效;溃疡面縮小,为有效;溃疡面变化不大,为无效。结果试验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67%。实施和实验例4、阿司匹林苦参素复合物镇痛作用的观察阿司匹林苦参素复合物的制备称取2:l摩尔比的阿司匹林和苦参素,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复合物。选取健康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阿司匹林10mg/kg,苦参素10mg/kg,阿司匹林苦参素复合物50mg/kg,阿司匹林苦参素复合物25mg/kg,阿司匹林苦参素复合物12.5mg/kg,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3天,末次给药30min后,腹腔注射O.6%醋酸10ml/kg,记录15min内小鼠出现扭体反应次数。计算药物镇痛百分率。药物镇痛百分率(%)=(对照组扭体次数_治疗组扭体次数)/对照组扭体次数X100%。结果苦参素10mg/kg未见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苦参素50mg/kg有一定的镇痛作用,阿司匹林苦参素酰胺12.5、25、50mg/kg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表5)。表3.苦参素对阿司匹林镇痛作用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实施和实验例5、苦参素与盐酸麻黄碱合用抗炎作用的观察。药物制备苦参素盐酸麻黄碱以按照重量比混合使用。选取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盐酸麻黄碱5mg/kg,苦参素10mg/kg,麻黄碱5mg/kg+苦参素10mg/kg,麻黄碱5mg/kg+苦参素5mg/kg,麻黄碱5mg/kg+苦参素2.5mg/kg,每组10只。称重标记后,将小鼠的右耳用二甲苯棉球接触5分钟,左耳作为对照,于致炎10min后,分别在致炎耳壳上,涂覆给予药物浓度为1%受试药物,空白对照组给生理盐水,30min后将小鼠脱臼处死,用直径6mm打孔器在耳朵的相同部位取等面积左(自身对照)、右耳(二甲苯处理)称重,计算耳肿胀率。耳肿胀率(%)=(右耳重量-左耳重量)/左耳重量X100%。结果苦参素可明显增加麻黄素抗二甲苯所致的耳肿胀作用(见表6)。表4.苦参素对麻黄素的抗炎作用的影响组别n肿胀率(%)空白对照组10165.34苦参素10mg/kg10142.56盐酸麻黄碱5mg/kg1092.98苦参素5mg/kg+盐酸麻黄素2.5mg/kg1078.30苦参素5mg/kg+盐酸麻黄素5mg/kg1082.38苦参素5mg/kg+盐酸麻黄素10mg/kg1063.29实施和实验例6苦参碱对双氯灭痛肠道吸收作用的观察。实验方法取大鼠100只,体重200-250g,雌雄各半。1次灌胃给药20mg/kg,分别在给药后10、30、60、120和180min眼眶静脉丛取血,按照文献方法测定血浆双氯灭痛血药浓度。结果表明,双氯灭痛口服吸收较差,苦参碱可明显增加双氯灭痛的吸收。其AUC。—J药时曲线下的面积)约是双氯灭痛的5倍(见表5)。表5.苦参碱对双氯灭痛肠道吸收作用的观察(X±SD)<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实施和实验例7.槐果碱对七叶皂苷的口服血药浓度的观察仪器1100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包括G1315A紫外-可见光二级管阵列检测器(美国惠普公司)。试验方法取比格犬12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前禁食14小时,称重,第1组吞服七叶皂苷10mg/kg,第2组给与七叶皂苷10mg/kg+槐果碱10mg/kg,分别在给药后0、0.5、1、2、3、4、6h于股静脉留置滞留针管,定时取血2ml,置于加入肝素钠抗凝剂的离心管中,2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按照文献方法测定血清七叶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槐果碱可明显增加七叶皂苷的血药浓度(表6)。表6.槐果碱对七叶皂苷血药浓度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实施和实验例8、阿魏酸苦参素抗动脉硬化的观察有报道表明阿魏酸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但苦参素未见降低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的报道,其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可与阿魏酸的作用发生协同作用,从而其抗动脉硬化作用比单独使用阿魏酸的作用强。本试验观察到阿魏酸苦参素可明显改善高血脂模型动物的动脉硬化水平。实验方法药物制备将阿魏酸苦参素以1:2分子摩尔比混合后,置于球磨机中混匀即可。按照文献方法进行[刘占涛,刘赛,王守兰,张健,仲伟珍。海洋贝类综合提取物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年第13巻第3期;305-308]。取雄性鹌勢140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罗伐它丁10mg/kg),阿魏酸口服对照组(40mg/kg)和药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药10、20、40mg/kg)。除正常对照组喂基础饲料外,其余5组按照文献方法建立高脂食饵性动脉硬化模型。各用药组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用药4周。分别于用药后第4周末,每组取10只动物测定其血清脂质。于实验结束时对存活的鹌鹑进行病理学检测。血清脂质含量测定各组于用药后第2,4周末,禁食12h后经颈静脉取血2mL,分离血清,采用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阿魏酸苦参素可明显降低动脉硬化模型鹌鹑血清TC、TG水平,其作用比阿魏酸明显增强(表7)。模型组多数主动脉有明显的病变,多数As病变在2级以上,阿魏酸苦参素组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较轻,多在12级以下(表8)。镜下可见多数动脉内膜完整,部分有轻度脂质浸润,内含散在泡沫细胞。表7.阿魏酸苦参素对高血脂模型鹌鹑血脂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表8.阿魏酸苦参素对高血脂模型鹌鹑主动脉动脉硬化病变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实施和实验例9苦参总碱布洛芬巴布膏对颈椎骨质增生性疼痛的影响。处方布洛芬200g,苦参总碱250g,制成巴布贴膏。病人每日贴1次,24小时后更换。连续用药3天。颈椎增生性疼痛病人30对,其中30例为对照组,3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药物中不含激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贴用上述巴布膏。疗效观察肿胀和疼痛基本消失,为显效;轻度肿胀,疼痛基本消失为有效;肿胀和疼痛均未好转,为无效。结果试验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60%。实施和实验例10苦参碱和奈普生联合用药对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响。苦参碱1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用药3天。风湿性关节炎病人30对,其中30例为对照组,3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单独口服奈普生200g,治疗组口服奈普生200mg,再静脉滴注苦参碱100mg。每天1次,连续用药3天。疗效观察肿胀和疼痛基本消失,为显效;轻度肿胀,疼痛基本消失为有效;肿胀和疼痛均未好转,为无效。结果试验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ll例,总有效率为76.7%。实施和实验例11苦参素吲哚美辛凝胶对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吲哚美辛和苦参素组合物按照药剂学的要求制成凝胶剂,每支20g,内含吲哚美辛60mg,苦参素140mg。急性踝关节扭伤30对,分为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扶他林外涂抹的方法,每日4-6次,疗程为3天。对照组采用阿维酸苦参素凝胶外涂抹的方法,每日4-6次,疗程为3天。疗效观察肿胀和疼痛基本消失,为显效;轻度肿胀,疼痛基本消失为有效;肿胀和疼痛均未好转,为无效。结果试验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67%。结论苦参素吲哚美辛凝胶的疗效明显好于扶他林。实施和实验例12苦参素对阿司匹林所致胃口溃疡的拮抗作用观察。选取昆明小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0g,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苦参素阿司匹林复合物(代号BMD901)的按照实施例12的方法制备。阿司匹林(新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动物模型复制小鼠阿司匹林药物性溃疡造模方法参照文献[徐淑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31],动物于实验前禁食24h,以200mg/kg浓度的阿司匹林溶液灌胃。4h后脱颈处死,先结扎幽门,向胃中注入1.OmL0.9%氯化钠溶液,然后再结扎贲门,将其放入1%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30min,在显微镜下观察胃粘膜的损失情况。溃疡指数计算方法局部充血发红为1分,点状出血或糜烂各为1分,线状糜烂1个为3分。总分作为溃疡指数进行统计分析。试验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MD901药物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雷尼替丁),每组10只。动物实验前禁食24h,不禁水。模型组灌胃给生理盐水0.5ml/20g,BMD901药物组分别灌胃100mg/kg、50mg/kg、25mg/kg,阳性药物对照组灌胃雷尼替丁20mg/kg。给药30min后,各组各小鼠灌胃350mg/kg阿司匹林混悬液0.5ml/20g。4h后脱颈椎处死小鼠,结扎胃的幽门及贲门,向胃内注入1^甲醛溶液1.0ml,取胃置于1%甲醛溶液中固定30min,胃取出后沿胃大弯剪开,将胃外翻倒去内容物,用水轻轻冲洗除去残渣,观察腺胃部粘膜溃疡损伤程度,用溃疡指数及溃疡抑制百分率表示。溃疡抑制率(%)=(模型组溃疡指数-治疗组溃疡指数)/模型组溃疡指数X100%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采用组间比较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显著指标。结果显示苦参素阿司匹林复合物能够明显抑制阿司匹林所致的胃溃疡作用(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与模型组比较P<0.Ol,说明苦参素阿司匹林复合物能够明显抑制阿司匹林所致的胃溃疡作用,其作用和效果与雷尼替丁相当。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抗炎、镇痛类药物组成的复合物或复方药物,(1)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抗炎、镇痛类药物组成的复合物为苦参碱类生物碱与至少一种抗炎、镇痛类药物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形成;(2)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抗炎、镇痛类药物组成的复方药物为苦参碱类生物碱与至少一种抗炎、镇痛类药物制成的复方药物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具有如下式所示的四环喹嗪啶的基本结构<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2</formula>优选苦参素、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醇、白金雀花碱、异苦参碱、槐定碱,或上述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或它们的无机盐类中的至少一种,部分苦参碱类生物碱的分子结构式如下<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2</formula>上述结构中,依次为苦参素、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异苦参碱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药物组合物,特征在于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包括自植物中提取的提取物,还包括化学合成,所述苦参碱的提取物含量是以苦参总碱计算,和/或是以苦参碱类化合物的单体成分计算,和/或是以几种苦参碱类化合物的和的含量计算,其含量控制在10-100%,优选50-1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炎、镇痛类药物是指药物具有解热作用和/或抗炎作用,和/或镇痛作用的药物,所述抗炎、镇痛类药物优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羟布宗、萘普生、甲芬那酸、双氯芬酸、双氯芬酸无机盐、塞来昔布、罗非昔布、伐地昔布等上述非甾体抗炎药物及其它们的无机盐类;)优选七叶皂苷、阿魏酸、小檗碱、雷公藤碱、麻黄素等上述来自植物的抗炎药物及其它们的无机盐类;以及,优选吗啡、杜冷丁、羟考酮、纳络酮、盐酸曲马多及其它们的无机盐类等上述镇痛类药物。5.根据权利要求l-4所述的一种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和一种或多种抗炎镇痛药物组成的复合物或复方药物,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所述抗炎镇痛类药物的重量百分比在199%,优选308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能够增加所述抗炎镇痛类药物的水溶性和/或脂溶性,加入药用辅料,采用药剂学的方法制备成一定剂型的制剂,包括注射剂型中的注射液、冻干粉针、输液、乳剂;包括口服剂型中的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丸剂;还包括皮肤粘膜外用剂型中的凝胶齐U、乳胶齐U、膏齐U、水齐U、喷雾齐U、膜制剂、贴剂、拴齐U、吸入剂,以及靶向制剂、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7.—种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抗炎、镇痛类药物按照o.iio:i分子摩尔比,优选o.25:1,在水和/或醇溶剂中反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步骤是将所述的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水和/或醇混合,按照o.iio:l摩尔比,加入所述抗炎、镇痛类药物,反应,边搅拌混合均匀,结晶和/或在减压条件下抽去溶剂,制得。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炎、镇痛类药物优选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双氯酚酸钠、七叶皂苷、羟考酮、布洛酚。10.按照权利要求l-6所述的一种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药物组合物的药学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具有与抗炎、镇痛类药物的联合作用;和/或增加抗炎、镇痛类药物的疗效;和/或降低毒副作用,用于制备治疗感冒、发热、骨关节和肌肉肿胀、疼痛、老年痴呆、风湿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性疾病、肿瘤、过敏性疾病、蚊叮虫咬等病症的药物应用中。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药学应用,所述药物组合物为所述苦参碱类生物碱与抗炎镇痛类药物的组合。所述抗炎镇痛药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羟布宗、萘普生、甲芬那酸、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罗非昔布、伐地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物,还包括七叶皂苷、阿魏酸、小檗碱、雷公藤碱、麻黄素等来自植物的抗炎、镇痛类药物,以及吗啡、杜冷丁等镇痛类药物。苦参碱类生物碱可以与一种或者多种抗炎、镇痛类药物形成药物组合物用于抗感冒、解热、治疗骨关节和肌肉肿胀、疼痛、风湿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性疾病、肿瘤、过敏性疾病、老年痴呆、蚊叮虫咬等药学应用中。文档编号A61P11/00GK101721706SQ20091030819公开日2010年6月9日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2日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3日发明者孙小杰,宋健,彭康康,马维富申请人:青岛启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