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胆囊炎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6-23  200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胆囊炎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炎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 的治疗胆囊炎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高胆固醇饮食、细菌感染、化学刺激等都会引发胆囊炎病证。临床表现多不 典型,亦不明显,平时可能经常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 良症状,如不加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引发胆囊积脓、气肿性胆囊炎、胆囊穿孔、游离性穿 孔、局限性穿孔、向其他脏器穿孔等多种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的疾病,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 断上升的趋势。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且费用较高,术中易造成胆总管及肝总管损伤, 对机体损伤较大,术后不易恢复,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胆囊炎病证的辨 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疏肝利胆、清化 湿热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疗效显 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的治疗胆囊炎病证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 齐U、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 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 廉、几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胆囊炎病证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所要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胆囊炎病证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陈皮1 50克、青皮1 50克、枳实1 40克、沉香1 30克、木香1 40克、 香附1 50克、乌药1 40克、川楝子1 50克、川芎1 40克、元胡1 40克、郁金 1 40克、姜黄1 40克、乳香1 30克、没药1 30克、熟地黄1 40克、白芍1 40 克、当归1 50克、沙参1 40克、玉竹1 40克、石斛1 40克、芦根1 50克、天花 粉1 50克、桅子1 40克、黄芩1 40克、黄连1 40克、黄柏1 40克、龙胆1 50 克、秦皮1 40克、苦参1 40克、白癣皮1 50克、生地黄1 50克、牡丹皮1 50克、 赤芍1 40克、水牛角1 30克、金银花1 50克、蒲公英1 50克、地丁 1 40克、菊 花1 40克、青黛1 40克、败酱草1 50克、青蒿1 40克。优选为陈皮30克、青皮30克、枳实20克、沉香10克、木香20克、香附30克、乌药20克、 川楝子30克、川芎20克、元胡20克、郁金20克、姜黄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熟地黄 20克、白芍20克、当归30克、沙参20克、玉竹15克、石斛15克、芦根30克、天花粉30克、桅子2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黄柏30克、龙胆20克、秦皮20克、苦参20克、白癣皮30 克、生地黄20克、牡丹皮30克、赤芍20克、水牛角10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地丁 20克、菊花30克、青黛20克、败酱草30克、青蒿20克。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
淡竹叶1 40克、决明子1 40克、夏枯草1 50克、青箱子1 40克、玄参 1 40克、板蓝根1 50克、山豆根1 50克、土茯苓1 50克、半边莲1 50克、白花 蛇舌草1 50克、山慈菇1 50克、穿心莲1 40克、地骨皮1 50克、薄荷1 30克、 牛蒡子1 40克、连翘1 40克、生石膏1 50克、知母1 40克、桃仁1 30克、红花 1 30克、葛根1 50克、羚羊角1 20克。优选为淡竹叶20克、决明子20克、夏枯草30克、青箱子20克、玄参20克、板蓝根30克、 山豆根30克、土茯苓30克、半边莲30克、白花蛇舌草20克、山慈菇30克、穿心莲15克、地 骨皮30克、薄荷10克、牛蒡子20克、连翘20克、生石膏30克、知母20克、桃仁15克、红花 15克、葛根30克、羚羊角2克。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 齐U、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 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创新思路,结合泰一和浦创新理 论体系“万病归宗理论”、“五脏阴阳辨证纲领”、“三维守恒调控法则”和临床治疗“双合原 贝U”作为指导,结合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变的规律,按照创新药物体系进行分类,形成以“五 脏基本功能调整、阴阳平衡协调方”为君,“五脏主要病机调整方”为臣,“重大疾病治疗方” 为佐,“临床基本症状对症治疗方”为使的中药成药“创新药物体系”。这是泰一和浦(北京) 中医药研究院专利战略的重要内容。泰一和浦专利战略的构建,便于中医药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工业化、现代化和产 业化。为传统中医药发展与创新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医药自身规律的道路。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用法用量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作 为指导内服1)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 5粒,每粒含药量0.4克,温水送服。2)片 齐U:每天三次,每次2 4片,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 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本发明针对胆囊炎病证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各种原料药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 到最大程度发挥药效,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自我协调能力,显著改善脏腑功能和临床自 觉症状,此外还具有无毒副作用、费用较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 目的,绝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1]胶囊剂的制备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陈皮30克、枳实20克、沉香10克、木香20克、香附30克、乌药20克、川楝子30克、川芎20克、元胡20克、郁金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桅 子2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黄柏30克、龙胆20克、秦皮20克、苦参20克、金银花30 克、蒲公英30克、地丁 20克、菊花30克、败酱草30克、青蒿20克、淡竹叶20克、半边莲30 克、山慈菇30克、穿心莲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葛根30克、羚羊角2克。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2]颗粒剂的制备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陈皮30克、枳实20克、沉香10克、木香20克、香附30 克、乌药20克、川楝子30克、川芎20克、元胡20克、郁金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桅 子2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黄柏30克、龙胆20克、秦皮20克、苦参20克、金银花30 克、蒲公英30克、地丁 20克、菊花30克、败酱草30克、青蒿20克、淡竹叶20克、半边莲30 克、山慈菇30克、穿心莲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葛根30克、羚羊角2克。将上述重量分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加入乙醇做黏合剂,加入淀 粉做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实施例3]片剂的制备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陈皮30克、枳实20克、沉香10克、木香20克、香附 30克、乌药20克、川楝子30克、川芎20克、元胡20克、郁金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 桅子2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黄柏30克、龙胆20克、秦皮20克、苦参20克、金银花30 克、蒲公英30克、地丁 20克、菊花30克、败酱草30克、青蒿20克、淡竹叶20克、半边莲30 克、山慈菇30克、穿心莲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葛根30克、羚羊角2克。将上述重量份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800 1200目细筛后,制成片剂即得。[实施例4]丸剂的制备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陈皮30克、枳实20克、沉香10克、木香20克、香附 30克、乌药20克、川楝子30克、川芎20克、元胡20克、郁金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 桅子2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黄柏30克、龙胆20克、秦皮20克、苦参20克、金银花30 克、蒲公英30克、地丁 20克、菊花30克、败酱草30克、青蒿20克、淡竹叶20克、半边莲30 克、山慈菇30克、穿心莲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葛根30克、羚羊角2克。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后过600 1000目筛后,制成丸剂即得。[实施例5]口服液的制备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陈皮30克、枳实20克、沉香10克、木香20克、香附 30克、乌药20克、川楝子30克、川芎20克、元胡20克、郁金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 桅子2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黄柏30克、龙胆20克、秦皮20克、苦参20克、金银花30 克、蒲公英30克、地丁 20克、菊花30克、败酱草30克、青蒿20克、淡竹叶20克、半边莲30 克、山慈菇30克、穿心莲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葛根30克、羚羊角2克。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经三次煎煮后,将三次滤液混合,滤过,浓缩至规定的浓 度,放冷,原液灌封,辐照灭菌,检验后,包装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实验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胆囊炎病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实验一、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共治疗165例患者,其中男117 例,女48例;年龄最大者75岁,年龄最小者只有15岁。治疗方法
用法用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剂,其用法与用量如下1)胶囊剂每天 三次,每次服2 5粒,每粒含药量0. 4克,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三次,每次2 4片, 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 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疗程一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6疗程。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体征完全改善,患者无任何不良感觉,心情舒畅,精神焕发。显效体征显著改善,患者基本无不良感觉,心情舒畅,精神很好。有效体征明显改变,偶感稍有不适,但能接受,心情较好,精力比较充沛。无效体征无任何改变,症状如前,心情抑郁,精神萎靡不振。典型病例1、程某,女,35岁,职员。患病3年余,经彩超诊为慢性胆囊炎,久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病情常反复, 来诊时口苦,口干,上腹疼痛,右肩疼痛,右背痛,颈痛,大便时稀,梦多,易醒,突然站立时头 晕,脉数。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后,上腹、右肩、右背、颈部疼痛显著缓解,又服用本发 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症状大为改观,头晕消失,大便正常,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 症状全部消失,随访3年未复发。2、杨某,女,30岁,教师。3年前,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至当地医院,诊断为胆石症,给予抗炎治疗后好转,三年间,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服“消炎利胆片,,后好转。未进 一步诊治,5小时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再次出现右上腹绞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伴发热、恶心、 呕吐、大汗,体温38. 6°C。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日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又服用本发明 中药组合物7日后,患者症状消失,体温36. 9°C,各项体征正常,患者痊愈。3、苏某,女,35岁,农民。几年来患者平时经常出现右胸胁隐痛,没在意,这次突然发作,坐卧不安,满头冷 汗象黄豆粒般大小,霹雳哗啦往下掉,腹痛拒按,不能仰卧,也不能俯卧,脉搏弦紧。服用本 发明中药组合物3日后,疼痛大为缓解,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后,疼痛消失,完全正 常,为巩固治疗又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随访至今,右胸胁隐痛未复发。4、何某,女,55岁,家庭主妇。既往有慢性胆囊炎史,常反复发作,本次发病右上腹疼痛伴高热已4天,经西医诊 断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每天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及解痉药静滴,连续三天疼痛已止,但 高热不退,来诊时发热39. 5度,身困倦,胸脘及右上腹满闷,纳差。发热每天午后至夜间尤 甚,次晨稍减。汗粘腻。口苦不渴。舌苔白而厚腻,脉弦而濡滑。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 日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疼痛缓解,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后,疼痛基本消失,纳食 如初,精神渐振,体温36. 9°C,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半月,患者已痊愈,随访3年,未复 发。5、李某,女,66岁,退休干部。右上腹反复疼痛40余年,复发10天,伴畏寒,发热39. 3度,呕吐,西医诊断慢性 胆囊炎急性发作。经西医保守治疗无效,急行手术。但行硬膜外麻醉时,迅速出现急性循环衰竭,被迫终止手术。又2日,仍高烧不退,腹痛加重,遂来诊。症见右胁绞痛,硬满拒按, 乍寒乍热,口苦呕逆,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粗少津,脉滑数。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日 后,患者高热逐渐褪去,体温38. 2,症状显著缓解,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5日后,体温 37. 1°C恢复正常,症状大为改观,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痊愈,随访5年,未复发。6、赵某,女,48岁,会计。
半年来,右季肋胀痛,掣及背腰部,胃脘痛,灼热,泛酸,大便不调,舌暗苔白,脉弦 滑,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后,诸证皆减,但进食后仍胃脘痛, 大便不调,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后,胁痛已止,灼热止,胃脘痛减,大便正常,续服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痊愈,上述症状全部消失。7、孙某,男,33岁,经理。该患者右季肋下攻冲而痛,背酸痛,胸闷不舒,呃逆,舌暗红苔白,脉弦缓。彩超示 胆囊炎。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后,胁痛、呃逆皆减,但晨起背痛,脘腹不适,又服用本 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后,证皆缓,痛止,呃愈,惟背酸痛,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诸 症皆消,患者已痊愈。8、白某,男,32岁,工程师。患者来诊时,右季肋隐痛,乏力,汗出,口唇紫绀,舌暗红苔白,脉缓少力。西医诊 断慢性胆囊炎。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后,诸证皆减,偶右胁不适,乏力,又服用本发 明中药组合物10日后,疼痛消失,但仍感乏力,已恢复工作,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 诸症皆消,患者已痊愈,精力充沛。五、治疗结果所收治的165例病例中,经6个月治疗,其中治愈97例,显效38例,有效27例,无 效3例,总有效率达98%。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胆囊炎病证患者有极其显 著疗效。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胆囊炎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主要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陈皮1~50克、青皮1~50克、枳实1~40克、沉香1~30克、木香1~40克、香附1~50克、乌药1~40克、川楝子1~50克、川芎1~40克、元胡1~40克、郁金1~40克、姜黄1~40克、乳香1~30克、没药1~30克、熟地黄1~40克、白芍1~40克、当归1~50克、沙参1~40克、玉竹1~40克、石斛1~40克、芦根1~50克、天花粉1~50克、栀子1~40克、黄芩1~40克、黄连1~40克、黄柏1~40克、龙胆1~50克、秦皮1~40克、苦参1~40克、白癣皮1~50克、生地黄1~50克、牡丹皮1~50克、赤芍1~40克、水牛角1~30克、金银花1~50克、蒲公英1~50克、地丁1~40克、菊花1~40克、青黛1~40克、败酱草1~50克、青蒿1~40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是陈皮30克、青皮30克、枳实20克、沉香10克、木香20克、香附30克、乌药20克、川楝 子30克、川芎20克、元胡20克、郁金20克、姜黄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熟地黄20 克、白芍20克、当归30克、沙参20克、玉竹15克、石斛15克、芦根30克、天花粉30克、桅 子2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黄柏30克、龙胆20克、秦皮20克、苦参20克、白癣皮30 克、生地黄20克、牡丹皮30克、赤芍20克、水牛角10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地丁 20克、菊花30克、青黛20克、败酱草30克、青蒿20克。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原料药还有淡竹叶1 40克、决明子1 40克、夏枯草1 50克、青箱子1 40克、玄参1 40 克、板蓝根1 50克、山豆根1 50克、土茯苓1 50克、半边莲1 50克、白花蛇舌草 1 50克、山慈菇1 50克、穿心莲1 40克、地骨皮1 50克、薄荷1 30克、牛蒡子 1 40克、连翘1 40克、生石膏1 50克、知母1 40克、桃仁1 30克、红花1 30 克、葛根1 50克、羚羊角1 20克.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是淡竹叶20克、决明子20克、夏枯草30克、青箱子20克、玄参20克、板蓝根30克、山豆 根30克、土茯苓30克、半边莲30克、白花蛇舌草20克、山慈菇30克、穿心莲15克、地骨皮 30克、薄荷10克、牛蒡子20克、连翘20克、生石膏30克、知母20克、桃仁15克、红花15 克、葛根30克、羚羊角2克。
5.按照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任意一项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可按照常规的中 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口服制剂是丸剂、胶囊剂、片 齐U、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7.7、权利要求1 6所述的任意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胆囊炎病证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胆囊炎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胆囊炎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原料药组成陈皮、枳实、沉香、木香、香附、川芎、元胡、郁金、姜黄、熟地黄、白芍、当归、沙参、石斛、天花粉、栀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金银花、蒲公英、地丁、菊花、青黛、淡竹叶、玄参、土茯苓、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地骨皮、桃仁、红花、葛根、羚羊角。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制剂。本发明可显著改善胸闷、消化不良、恶心、食欲不振等胆囊炎发病症状,以及上腹剧烈绞痛、阵发性加重,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并显著改善恶心、呕吐,病情重时还会有怕冷和发热等症状,临床疗效确切,疗效显著,见效迅速。由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本采用了国家药典规定的药食同源药物进行组合,所以具有费用低廉、基本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1843882SQ20091030934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5日
发明者王峰, 王文奎 申请人: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