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抢修用防滑脚扣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2

【知识产权代理】【专利服务】Tel:18215660330

一种抢修用防滑脚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路检修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抢修用防滑脚扣。
【背景技术】
[0002]在线路检修过程中,常用到的脚扣包括脚踏板总成、后弯管和前弯管,后弯管安装在脚踏板总成上,前弯管插接在后弯管上,在前弯管的端部设置一个前压块,在后弯管的端部设置一个后压块,其中,前压块与后压块相对设置。目前,前压块和后压块的摩擦面,即二者的相对面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而且前压块的摩擦面为平面,后压块的摩擦面为弧形面。
[0003]在冬季,受恶劣天气的影响供电线路覆冰现象严重,导致部分电力供应中断,在登杆建设抢修过程中,由于水泥杆杆体上覆冰现象严重,前压块和后压块的摩擦面因气温低变硬,摩擦力减小,加上前压块的摩擦面为平面,导致脚扣在水泥杆体上的把持力大大降低,出现滑脱现象,影响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延长了线路抢修送电时间,增加了工作人员上杆难度。
[0004]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脚踏板总成由脚盘和扣带组成,在脚盘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带有扣带穿孔的挡板组成,扣带的两端通过扣锁连接。登杆人员在登杆的过程中,脚伸入到扣带中。在抢修过程中,脚用力抬高脚扣,由于脚用力方向的不确定性和用力的不均匀性,脚扣可能受到远离杆体的作用力,脚扣受到力的作用时会发生脚扣与脚分离,从而导致脚扣坠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抢修用防滑脚扣,利于解决水泥杆杆体覆冰时给工作人员带来的上杆难和安全性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抢修用防滑脚扣,包括脚踏板总成、后弯管和前弯管,后弯管安装在脚踏板总成上,前弯管插接在后弯管上,在后弯管的端部设置一个后压块,在前弯管的端部设置一个前压块,后压块与前压块相对设置;所述后压块和前压块均采用V形块,且V形块的夹角范围为146°?150° ;所述后压块和前压块均是采用铁质材料制成的,所述后压块的摩擦面为由设置在后压块上的多个尖刺部形成的尖刺面,所述前压块的摩擦面为由设置在前压块上的多个尖刺部形成的尖刺面;脚踏板总成包括脚盘、第一扣带和第二扣带,其中,第一扣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脚盘的两侧,在脚盘与第一扣带之间形成用于与操作者的脚面配合的环状结构,第二扣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扣带上,且与所述操作者的脚后跟配合。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09]本实用新型中的脚扣,其后压块和前压块均采用V形块,利于增加脚扣在水泥杆杆体上的把持力;后压块和前压块均采用铁质材料制成,且后压块和前压块的摩擦面采用尖刺面,在覆冰杆体上进行抢修作业时,依靠后压块和前压块上的尖刺部扎入冰内部,有效杜绝了打滑现象,上述后压块和前压块的V形设计以及尖刺面设计,有效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性,利于解决水泥杆杆体覆冰时给工作人员带来的上杆难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对脚踏板总成进行了改进,将此前的单扣带结构转换为双扣带结构,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脚与脚踏板总成连接的紧密性,防止因脚用力方向的不确定性和用力的不均匀性致使脚扣与脚分离。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抢修用防滑脚扣的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1-后弯管,2-前弯管,3-后压块,4-前压块,5、6-尖刺部,7-脚盘,8-第一扣带,9-第二扣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结合图1所示,一种抢修用防滑脚扣,包括脚踏板总成、后弯管I和前弯管2。
[0014]后弯管I安装在脚踏板总成上,前弯管2插接在后弯管I上。
[0015]在后弯管I的端部设置一个后压块3,在前弯管2的端部设置一个前压块4,其中,后压块3与前压块4相对设置。
[0016]后压块3和前压块4均采用V形块,此种结构设计利于实现脚扣对水泥杆的把持力。经过实验证明,当V形块的夹角范围为146°?150°时,把持效果较佳。
[0017]与现有技术中不同,本发明中后压块3和前压块4均是采用铁质材料制成的,且后压块3的摩擦面为由设置在后压块上的多个尖刺部5形成的尖刺面,前压块4的摩擦面为由设置在前压块上的多个尖刺部6形成的尖刺面。
[0018]尖刺部5、6均呈尖锥状,且分别均匀布置在后压块3和前压块4上。
[0019]上述结构设计,使得在面对覆冰杆体时,后压块3和前压块4依靠尖刺部5、6能够轻松扎入冰内部,利于增加脚扣对杆体的把持效果,有效杜绝了打滑现象。
[0020]上述后压块3和前压块4的V形设计以及尖刺面设计,有效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性,利于解决水泥杆杆体覆冰时给工作人员带来的上杆难问题。
[0021]脚踏板总成包括脚盘7、第一扣带8和第二扣带9。其中,
[0022]第一扣带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脚盘7的两侧,在脚盘7与第一扣带8之间形成用于与操作者的脚面配合的环状结构。
[0023]第二扣带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扣带8上,且与所述操作者的脚后跟配合。
[0024]上述设计使工作人员的脚与脚扣保持连接。操作者在登杆时,脚用力抬高脚扣,由于脚用力方向的不确定性和用力的不均匀性,脚扣可能受到远离电杆的作用力,由于操作者的脚与脚扣保持连接,脚扣在受到力的作用时也不会发生脚扣与脚分离。
[0025]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主权项】
1.一种抢修用防滑脚扣,包括脚踏板总成、后弯管和前弯管,后弯管安装在脚踏板总成上,前弯管插接在后弯管上,在后弯管的端部设置一个后压块,在前弯管的端部设置一个前压块,后压块与前压块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压块和前压块均采用V形块,且V形块的夹角范围为146°?150° ;所述后压块和前压块均是采用铁质材料制成的,所述后压块的摩擦面为由设置在后压块上的多个尖刺部形成的尖刺面,所述前压块的摩擦面为由设置在前压块上的多个尖刺部形成的尖刺面;脚踏板总成包括脚盘、第一扣带和第二扣带,其中,第一扣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脚盘的两侧,在脚盘与第一扣带之间形成用于与操作者的脚面配合的环状结构,第二扣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扣带上,且与所述操作者的脚后跟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抢修用防滑脚扣,其后压块和前压块均采用V形块,利于增加脚扣在水泥杆杆体上的把持力;后压块和前压块均采用铁质材料制成,且后压块和前压块的摩擦面采用尖刺面,在覆冰杆体上进行抢修作业时,依靠后压块和前压块上的尖刺部扎入冰内部,有效杜绝了打滑现象,上述后压块和前压块的V形设计以及尖刺面设计,有效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对脚踏板总成进行了改进,将此前的单扣带结构转换为双扣带结构,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脚与脚踏板总成连接的紧密性,防止因脚用力方向的不确定性和用力的不均匀性致使脚扣与脚分离。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水泥杆杆体覆冰时给工作人员带来的上杆难和安全性问题。
【IPC分类】A63B27-02
【公开号】CN204502316
【申请号】CN201520156619
【发明人】巨慧敏
【申请人】巨慧敏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5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