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积木件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5

【知识产权代理】【专利服务】Tel:18215660330

组合式积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积木,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积木件。
【背景技术】
[0002]积木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玩具,它的种类很多,玩法更是多种多样,一款好的积木可以让游戏者的益智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通常是提供多个积木,供游戏者依自己的想象及创意将多个积木组合出各种造型,设计积木的制造厂商也会不断推出新的组合造型的积木,让游戏者组合出来的造型更多样化。因此,积木在市场上一直保持有一股流行热潮,至今仍为相当受欢迎的玩具之一。
[0003]现有的积木为了节省生产积木的用料成本,通常会将积木制作成空心的并且具有一开口,在开口上通过一底盖来盖住,而底盖通常都是通过超声波等焊接方式来焊接固定在开口上的。其中,焊接加工的步骤非常繁琐复杂,焊接效率极为低下,且需要专用的焊接工具来进行焊接,导致积木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同时,焊接工艺要求高,对焊接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也非常高;再者,底盖的焊接固定还可能出现虚焊等焊接不牢的情况,合格率低下,导致积木在使用过程中,底盖极为容易脱落。
[0004]因此,急需要一种组合式积木件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积木件,该组合式积木件具有壳体与盖体连接组合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技术要求低及能够保障盖体牢固可靠的固定连接于壳体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积木件,包括壳体及盖体,所述壳体呈中空结构并具有一开口,所述壳体于所述开口处具有第一锁合部,所述盖体具有第二锁合部,所述盖体插置于所述开口处,且所述盖体的外轮廓与所述开口的内轮廓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锁合部与所述第二锁合部相互卡合配合并阻挡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
[0007]较佳地,所述第一锁合部及所述第二锁合部中的一者为卡合凸块,所述第一锁合部及所述第二锁合部中的另一者为卡合凹槽,且所述卡合凸块与所述卡合凹槽呈相互卡合配合。
[0008]较佳地,所述第一锁合部为沿垂直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凹陷形成于开口侧壁的卡合凹槽,所述第二锁合部为沿垂直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向外凸伸形成于所述盖体侧壁的卡合凸块,所述卡合凸块与所述卡合凹槽相互卡合配合。
[0009]较佳地,所述卡合凹槽靠近所述盖体的侧壁形成一第一阻挡侧壁,所述卡合凸块远离所述壳体的侧壁形成一第二阻挡侧壁,所述卡合凸块卡合于所述卡合凹槽时,所述第一阻挡侧壁抵触于所述第二阻挡侧壁。
[0010]较佳地,所述第一阻挡侧壁及所述第二阻挡侧壁均垂直于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的方向或均朝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倾斜。
[0011]较佳地,所述卡合凸块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一避让侧壁,所述避让侧壁朝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倾斜。
[0012]较佳地,所述卡合凹槽远离所述盖体的侧壁形成一第三阻挡侧壁,所述卡合凸块靠近所述壳体的侧壁形成一第四阻挡侧壁,所述卡合凸块卡合于所述卡合凹槽时,所述第三阻挡侧壁抵触于所述第四阻挡侧壁。
[0013]较佳地,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形成有朝靠近所述壳体的方向呈逐渐缩小的导引部。
[0014]较佳地,所述组合式积木件还包括一挡板,壳体朝所述中空结构内凸伸有支撑台阶,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盖体的一侧抵触于所述支撑台阶,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盖体的一侧抵触于所述盖体。
[0015]较佳地,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盖体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呈可相互插接或相互脱离的配合结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积木件的壳体呈中空结构并具有一开口,壳体于开口处具有第一锁合部,盖体具有第二锁合部,盖体插置于开口处,且盖体的外轮廓与开口的内轮廓相互配合,第一锁合部与第二锁合部相互卡合配合并阻挡盖体脱离于开口。从而在将盖体连接组合于壳体时,仅需将盖体插置于壳体的开口处,直至使第二锁合部卡合于第一锁合部,即可将盖体牢固可靠的固定连接于壳体,从而使得壳体与盖体的连接组合仅需通过操作者徒手操作即可完成,取代了传统的焊接固定方式,无需专用的焊接工具,工艺要求低,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大大降低,操作更为简单快捷,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进而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第二锁合部一旦卡合于第一锁合部,即可通过第一锁合部与第二锁合部相互卡合配合的结构,使得盖体无法脱离于壳体的开口,从而将盖体牢固可靠的固定连接于壳体,使得壳体与盖体连接组合的合格率大大提高,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积木件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防止盖体从壳体脱离。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积木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的仰视图。
[0020]图4为图1的俯视图。
[0021]图5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6为沿3中A-A线的剖视图。
[0023]图7为图6的分解示意图。
[0024]图8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0026]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积木件100包括壳体10及盖体20,壳体10呈中空结构11并具有一开口 12,壳体10于开口 12处具有第一锁合部(图中未标注),盖体20具有第二锁合部(图中未标注),盖体20插置于开口 12处,且盖体20的外轮廓与开口 12的内轮廓相互配合,使得盖体20能够密封住开口 12,结构更为合理紧凑;第一锁合部与第二锁合部相互卡合配合并阻挡盖体20沿图7中箭头Y所指的方向脱离于开口 12。从而在将盖体20连接组合于壳体10时,仅需将盖体20插置于壳体10的开口 12处,直至使第二锁合部卡合于第一锁合部,即可将盖体20牢固可靠的固定连接于壳体10,从而使得壳体10与盖体20的连接组合仅需通过操作者徒手操作即可完成,取代了传统的焊接固定方式,无需专用的焊接工具,工艺要求低,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大大降低,操作更为简单快捷,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进而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第二锁合部一旦卡合于第一锁合部,即可通过第一锁合部与第二锁合部相互卡合配合的结构,使得盖体20无法脱离于壳体10的开口 12,从而将盖体20牢固可靠的固定连接于壳体10,使得壳体10与盖体20连接组合的合格率大大提高,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积木件100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防止盖体20从壳体10脱离。具体地,如下:
[0027]其中,当第一锁合部及第二锁合部的设置数量均为偶数个时,较优是,第一锁合部呈两两相面对的分布于壳体10的开口 12处,对应地,第二锁合部呈两两相背对的分布于盖体20的侧壁,每一个第二锁合部对应卡合于一个第一锁合部,以更稳定牢靠的将盖体20固定连接于壳体10,结果更为紧凑。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的开口 12处均匀分布有四个第一锁合部,对应地,盖体20的侧壁也均匀分布有四个第二锁合部,结果更为简单合理,当然,第一锁合部及第二锁合部的具体设置数量及具体布局结构并不以此为限。可选择地,在其它实施例中,当第一锁合部及第二锁合部的设置数量均为奇数个时,较优是,第一锁合部分布于壳体10的开口 12处并均呈朝向开口 12的中心设置,对应地,第二锁合部分布于盖体20的侧壁并均呈背向盖体20的中心设置,每一个第二锁合部对应卡合于一个第一锁合部,同样能够实现稳定牢靠的将盖体20固定连接于壳体10,在此不再赘述。
[0028]请参阅图5至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合部为沿垂直盖体20脱离于开口 12的方向(即垂直图7中箭头Y所指的方向)凹陷形成于开口 12侧壁的卡合凹槽13,第二锁合部为沿垂直盖体20脱离于开口 12的方向向外凸伸形成于盖体20侧壁的卡合凸块21,卡合凸块21与卡合凹槽13相互卡合配合。从而实现卡合凸块21卡合于卡合凹槽13时,阻挡盖体20脱离于开口 12,使得盖体20牢固可靠的固定连接于壳体10,结构简单紧凑。当然,可选择地,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锁合部也可以选择为沿垂直盖体20脱离于开口 12的方向朝开口 12的中部凸伸形成于开口 12侧壁的卡合凸块21,对应地,第二锁合部则选择为沿垂直盖体20脱离于开口 12的方向凹陷形成于盖体20侧壁的卡合凹槽13,一样能够实现卡合凸块21与卡合凹槽13相互卡合配合的结构,来将盖体20牢固可靠的固定连接于壳体10,在此不再赘述。
[0029]请参阅图6至图8,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卡合凹槽13靠近盖体20的侧壁形成一第一阻挡侧壁131,卡合凸块21远离壳体10的侧壁形成一第二阻挡侧壁211,卡合凸块21卡合于卡合凹槽13时,第一阻挡侧壁131抵触于第二阻挡侧壁211,且,第一阻挡侧壁131及第二阻挡侧壁211均垂直于盖体20脱离于开口 12的方向,从而通过第一阻挡侧壁131阻挡第二阻挡侧壁211朝盖体20脱离于开口 12的方向移动之结构,即可实现阻挡盖体20脱离于壳体10,且在盖体20插置于壳体10的开口 12处时,卡合凸块21 —旦卡合于所对应的卡合凹槽13,即可通过第一阻挡侧壁131对第二阻挡侧壁211的阻挡作用,使得盖体20无法脱离于壳体10的开口 12,从而使得盖体20牢固可靠的固定连接于壳体10,结构简单合理。可选择地,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阻挡侧壁131及第二阻挡侧壁211也可选择为均朝盖 体20脱离于开口 12的方向倾斜,同样能够第一阻挡侧壁131阻挡第二阻挡侧壁211朝盖体20脱离于开口 12的方向移动,在此不再赘述。
[0030]再者,卡合凸块21靠近壳体10的一端开设有一避让侧壁212,避让侧壁212朝盖体20脱离于开口 12的方向倾斜,从而在将盖体20沿图7中箭头Y所指的方向插入壳体10的开口 12处时,通过避让侧壁212来顶推开口 12的侧壁向外弹性弯曲变形来扩大开口 12的口径,从而允许盖体20连带卡合凸块21 —起朝插入壳体10的方向移动,直至卡合凸块21对位于所对应的卡合凹槽13,则在开口 12之侧壁的弹性恢复作用下,使得卡合凹槽13卡合于卡合凸块21,结构合理,使得盖体20插入壳体10的开口 12处的操作更为顺畅便捷。较优者,在本实施例中,卡合凹槽13还具有一与避让侧壁212相互平行且抵触于避让侧壁212的倾斜侧壁133,从而能够阻挡避让侧壁212朝盖体20插入壳体10的方向或朝垂直盖体20插入壳体10的方向移动,以防止卡合凸块21卡合于卡合凹槽13时发生松动,使得盖体20固定连接于壳体10开口 12处的结构更为稳定牢靠,结构更为合理。
[0031 ] 较优者,在本实施例中,卡合凹槽13远离盖体20的侧壁形成一第三阻挡侧壁132,卡合凸块21靠近壳体10的侧壁形成一第四阻挡侧壁213,卡合凸块21卡合于卡合凹槽13时,第三阻挡侧壁132抵触于第四阻挡侧壁213。则通过第三阻挡侧壁132对第四阻挡侧壁213的阻挡,即可实现阻挡盖体20过度插入到中空结构11内,结构更为合理,使得盖体20与壳体10的固定连接更为安全可靠。且,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阻挡侧壁213与避让侧壁212通过一弧面结构过渡连接,使得盖体20插入壳体10的开口 12处的操作更为顺畅便捷,结构更为合理,但并不以此为限。
[0032]较优者,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积木件100还包括一挡板30,壳体10朝中空结构11内凸伸有支撑台阶14,挡板30远离盖体20的一侧抵触于支撑台阶14,挡板30靠近盖体20的一侧抵触于盖体20,S卩,在卡合凸块21卡合于所对应的卡合凹槽13时,挡板30即可夹紧固定于支撑台阶14与盖体20之间,则通过挡板30更进一步地阻挡盖体20过度插入到中空结构11内,结构更为合理,使得盖体20与壳体10的连接组合操作更为安全可靠。
[0033]较优者,在本实施例中,盖体20靠近壳体10的一端形成有朝靠近壳体10的方向呈逐渐缩小的导引部22,以方便导引盖体20插入壳体10的开口 12,结构更为合理,操作更为顺畅方便。
[0034]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具有第一插接部(图中未标注),盖体20远离壳体10的一侧具有第二插接部(图中未标注),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呈可相互插接或相互脱离的配合结构,从而方便一组合式积木件100的第一插接部与另一组合式积木件100的第二插接部相互插接或相互脱离,使得两个组合式积木件100实现连接固定或脱离。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为凸伸于所述壳体10的插接凸柱15,第二插接部为凹陷形成于盖体20的插接凹槽23,且插接凹槽23的侧壁朝插接凹槽23中部凸伸有至少三个呈弧面结构的抵触部231,且抵触部231沿插接凹槽23的圆周方向分布,一组合式积木件100的插接凸柱15与另一组合式积木件100的插接凹槽23相互插接时,抵触部231共同夹紧抵触插接凸柱15的侧壁,使得插接凸柱15夹紧固定于插接凹槽23内,以将两个组合式积木件100相互插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合理。且,在本实施例中,插接凸柱15的端部及插接凹槽23的槽口处均形成有倒圆角结构,使得一组合式积木件100的插接凸柱15与另一组合式积木件100的插接凹槽23相互插接操作更为顺畅方便,当然,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的具体插接配合结构并不以此为限,在此不再赘述。
[0035]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积木件100之盖体20与壳体10连接组合的操作原理作详细说明:首先,将挡板30沿图7中箭头Y所指的相反方向放置于支撑台阶14,将盖体20的导引部22对位于壳体10的开口 12处,即可沿图7中箭头Y所指的相反方向将盖体20按压插入壳体10的开口 12,则通过避让侧壁212顶推开口 12的侧壁向外弹性弯曲变形来扩大开口 12的口径,从而允许盖体20连带卡合凸块21 —起朝插入壳体10的方向移动,直至卡合凸块21对位于所对应的卡合凹槽13,则在开口 12之侧壁的弹性恢复作用下,使得卡合凹槽13卡合于卡合凸块21,即可实现盖体20固定连接于壳体10,从而完成盖体20与壳体10连接组合的操作。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积木件100的壳体10呈中空结构11并具有一开口 12,壳体10于开口 12处具有第一锁合部,盖体20具有第二锁合部,盖体20插置于开口 12处,且盖体20的外轮廓与开口 12的内轮廓相互配合,第一锁合部与第二锁合部相互卡合配合并阻挡盖体20脱离于开口 12。从而在将盖体20连接组合于壳体10时,仅需将盖体20插置于壳体10的开口 12处,直至使第二锁合部卡合于第一锁合部,即可将盖体20牢固可靠的固定连接于壳体10,从而使得壳体10与盖体20的连接组合仅需通过操作者徒手操作即可完成,取代了传统的焊接固定方式,无需专用的焊接工具,工艺要求低,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大大降低,操作更为简单快捷,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进而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第二锁合部一旦卡合于第一锁合部,即可通过第一锁合部与第二锁合部相互卡合配合的结构,使得盖体20无法脱离于壳体10的开口 12,从而将盖体20牢固可靠的固定连接于壳体10,使得壳体10与盖体20连接组合的合格率大大提高,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积木件100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防止盖体20从壳体10脱离。
[003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盖体,所述壳体呈中空结构并具有一开口,所述壳体于所述开口处具有第一锁合部,所述盖体具有第二锁合部,所述盖体插置于所述开口处,且所述盖体的外轮廓与所述开口的内轮廓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锁合部与所述第二锁合部相互卡合配合并阻挡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部及所述第二锁合部中的一者为卡合凸块,所述第一锁合部及所述第二锁合部中的另一者为卡合凹槽,且所述卡合凸块与所述卡合凹槽呈相互卡合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部为沿垂直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凹陷形成于开口侧壁的卡合凹槽,所述第二锁合部为沿垂直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向外凸伸形成于所述盖体侧壁的卡合凸块,所述卡合凸块与所述卡合凹槽相互卡合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凹槽靠近所述盖体的侧壁形成一第一阻挡侧壁,所述卡合凸块远离所述壳体的侧壁形成一第二阻挡侧壁,所述卡合凸块卡合于所述卡合凹槽时,所述第一阻挡侧壁抵触于所述第二阻挡侧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侧壁及所述第二阻挡侧壁均垂直于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的方向或均朝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倾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凸块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一避让侧壁,所述避让侧壁朝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倾斜。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凹槽远离所述盖体的侧壁形成一第三阻挡侧壁,所述卡合凸块靠近所述壳体的侧壁形成一第四阻挡侧壁,所述卡合凸块卡合于所述卡合凹槽时,所述第三阻挡侧壁抵触于所述第四阻挡侧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形成有朝靠近所述壳体的方向呈逐渐缩小的导引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挡板,壳体朝所述中空结构内凸伸有支撑台阶,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盖体的一侧抵触于所述支撑台阶,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盖体的一侧抵触于所述盖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盖体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呈可相互插接或相互脱离的配合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积木件,包括壳体及盖体,壳体呈中空结构并具有一开口,壳体于开口处具有第一锁合部,盖体具有第二锁合部,盖体插置于开口处,且盖体的外轮廓与开口的内轮廓相互配合,第一锁合部与第二锁合部相互卡合配合并阻挡盖体脱离于开口。仅需将盖体插置于壳体的开口处,直至使第二锁合部卡合于第一锁合部,即可将盖体牢固可靠的固定连接于壳体,从而使得壳体与盖体的连接组合仅需通过操作者徒手操作即可完成,取代了传统的焊接固定方式,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低,操作更为简单快捷,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进而减少生产成本;而且壳体与盖体连接组合的合格率大大提高,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盖体从壳体脱离。
【IPC分类】A63H33-08
【公开号】CN204502408
【申请号】CN201520036571
【发明人】林嘉彦, 封亚平
【申请人】龙门县佳茂聚氨酯橡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9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