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代理】【专利服务】Tel:18215660330
一种升膜式胶液闪蒸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一种升膜式胶液闪蒸系统,用于胶液的浓缩,属于胶液闪蒸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明胶的制作过程中,都需要对胶液进行浓缩,浓缩是制作胶液必不可少的阶段,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胶液闪蒸系统在进行胶液浓缩时,浓缩的速度非常慢,影响浓缩效率,延长了明胶制作工艺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升膜式胶液闪蒸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胶液浓缩速度慢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升膜式胶液闪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液缓冲缸、大分离器、冷凝器、螺杆泵、热交换器和缓冲缸;
[0006]所述胶液缓冲缸包括两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自清洗水,另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膜过滤后的胶液,输出口通过管道输出胶液给大分离器,并在输出口的管道上分设有一排水管道;
[0007]所述大分离器包括一个输入口和两个输出口,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来自胶液缓冲缸的胶液,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相连接,另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螺杆泵相连通;
[0008]所述冷凝器包括两个输入器和三个输出口,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大分离器相连通,另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池相连通,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塔相连通,另一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灭菌真空泵和50°热水罐,还有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相连通;
[0009]所述螺杆泵包括一输入口和一输出口,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大分离口的输出口相连通,输出口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相连通,输入口和输出口的管道上分设有相连通的管道,在输出口端的管道上分设的管道再次进行分设的管道与缓冲缸相连通,输入口和输出口上的管道分设管道相连通后设置有一胶液回收管道,在胶液回收管道上分设有一灭菌胶回收管道和排水管道;
[0010]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三个输入口和两个输出口,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螺杆泵输出口分设了管道后的管道相连接,另一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蒸气,在输入蒸气的管道上分设有一 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还有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的一输出口相连通,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输入胶液缓冲缸胶液的大分离器的输入口相连通,另一输出口通过管道进行85°蒸气冷凝水回收,该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与输入蒸气管道上分设的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相连通;
[0011]所述缓冲缸包括两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与螺杆泵输出口管道上分设的管道再次进行分设的管道相连通,另一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自清洗水,输出口通过管道输送胶液往灭菌泵,并在输送胶液管道上分设有一排水的管道。
[0012]进一步,所述各管道之间通过阀门进行流量控制。
[0013]进一步,所述胶液缓冲缸输出口与大分离器的一输入口相连通的管道分设管道后的输送胶液的管道上设置有一离心泵;
[0014]所述冷凝器输出口上连接的输出至50°热水罐的管道上设置有一 3DD不锈钢泵;
[0015]所述螺杆泵输入口和输出口上设置的管道分设的管道相连通后的胶液回收管道上设置有一 5.5DD不锈钢泵;
[0016]所述热交换器一输出口与热交换器一输出口上设置的进行85°蒸气冷凝水回收的管道上的分设管道处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一 3DD不锈钢泵。
[0017]进一步,所述胶液缓冲缸两个输入口上连接的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胶液缓冲缸输出口上输送胶液的管道上分设管道后,在分支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输送胶液的管道上的阀门设置在分设管道后与离心泵相连通的管道之间;
[0018]所述离心泵与大分离口的输入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一角阀,角阀与大分离器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相连接;
[0019]所述大分离器的输出口和螺杆泵的输入口的管道上的分设管道处与大分离器的输出口的管道上设置有一视镜和压力传感器,角阀与大分离器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的连线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
[0020]所述大分尚器的输出口和螺杆泵的输入口的管道上的分设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
[0021]所述螺杆泵的输出口上的管道上分设出的管道上再次分设管道处的各分支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
[0022]所述螺杆泵输入口和输出口上设置的管道分设的管道相连通后与5.5DD不锈钢泵之间的管道上和分设的灭菌胶回收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在5.5DD不锈钢泵上连接的胶液回收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和一止回阀,阀门和止回阀设在胶液回收管道上分设排水管道后的管道上;
[0023]所述缓冲缸的两输入口端连接的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缓冲缸的输出口上连接的管道上分设后的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
[0024]所述螺杆泵输出口上设置的管道分设管道后与热交换器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一压力表;
[0025]所述热交换器输出口与大分离器输入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
[0026]所述热交换器输入口与冷凝器输出口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一 I寸不锈钢球阀;
[0027]所述热交换器一输入口上连接的输入蒸气的管道上分设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后依次设置有一安全阀、阀门、DN80调节阀、DN80开关阀、DN80截止阀和阀门,其中DN80调节阀和DN80开关阀共同并联有一阀门,DN80调节阀和DN80开关阀都与热交换器输出口和大分离器输入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相连接;
[0028]所述输入蒸气管道上分设的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上设有一阀门和一压力表,该分设管道上与热交换器一输出口上连接的85°蒸气冷凝水管道相连通后的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
[0029]所述冷凝器一输出口与灭菌真空泵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一真空压力表,输出口设置的与50°热水罐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的3DD不锈钢泵后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阀门和止回阀。
[0030]进一步,所述胶液缓冲缸上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
[0031 ] 所述大分离器上还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
[0032]所述缓冲缸上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
[0033]进一步,所述各管道为不锈钢管道。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35]一、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闪蒸系统可快速的将20%的胶液浓缩成35%的胶液,提高了胶液浓缩速度,缩短了明胶制作工艺;
[0036]二、各阀门可进行各管道的流量控制;
[0037]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可分离进行温度感应和压力感应。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003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1]图中胶液缓冲缸、2-压力传感器、3-阀门、4-离心泵、5-角阀、6-大分离器、7-温度传感器、8-冷凝器、9-真空压力表、10-止回阀、11-3DD不锈钢泵、12-螺杆泵、13-视镜、14-压力表、15-5.5DD不锈钢泵、16-1寸不锈钢球阀、17-热交换器、18-缓冲缸、19-安全阀、20- DN80调节阀、21- DN80开关阀、22- DN80截止阀。
【具体
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3]实施例1
[0044]一种升膜式胶液闪蒸系统,包括胶液缓冲缸1、大分离器6、冷凝器8、螺杆泵12、热交换器17和缓冲缸18 ;所述胶液缓冲缸I包括两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自清洗水,另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膜过滤后的胶液,输出口通过管道输出胶液给大分离器6,并在输出口的管道上分设有一排水管道;所述大分离器6包括一个输入口和两个输出口,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来自胶液缓冲缸I的胶液,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8相连接,另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螺杆泵12相连通;所述冷凝器8包括两个输入器和三个输出口,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大分离器6相连通,另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池相连通,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塔相连通,另一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灭菌真空泵和50°热水罐,还有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17相连通;所述螺杆泵12包括一输入口和一输出口,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大分尚口的输出口相连通,输出口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17相连通,输入口和输出口的管道上分设有相连通的管道,在输出口端的管道上分设的管道再次进行分设的管道与缓冲缸18相连通,输入口和输出口上的管道分设管道相连通后设置有一胶液回收管道,在胶液回收管道上分设有一灭菌胶回收管道和排水管道;所述热交换器17包括三个输入口和两个输出口,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螺杆泵12输出口分设了管道后的管道相连接,另一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蒸气,在输入蒸气的管道上分设有一 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还有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8的一输出口相连通,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输入胶液缓冲缸I胶液的大分离器6的输入口相连通,另一输出口通过管道进行85°蒸气冷凝水回收,该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与输入蒸气管道上分设的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相连通;所述缓冲缸18包括两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与螺杆泵12输出口管道上分设的管道再次进行分设的管道相连通,另一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自清洗水,输出口通过管道输送胶液往灭菌泵,并在输送胶液管道上分设有一排水的管道。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闪蒸系统可快速的将20%的胶液浓缩成35%的胶液,提高了胶液浓缩速度,缩短了明胶制作工艺。
[0045]实施例2
[0046]一种升膜式胶液闪蒸系统,包括胶液缓冲缸1、大分离器6、冷凝器8、螺杆泵12、热交换器17和缓冲缸18 ;所述胶液缓冲缸I包括两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自清洗水,另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膜过滤后的胶液,输出口通过管道输出胶液给大分离器6,并在输出口的管道上分设有一排水管道;所述大分离器6包括一个输入口和两个输出口,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来自胶液缓冲缸I的胶液,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8相连接,另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螺杆泵12相连通;所述冷凝器8包括两个输入器和三个输出口,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大分离器6相连通,另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池相连通,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塔相连通,另一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灭菌真空泵和50°热水罐,还有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17相连通;所述螺杆泵12包括一输入口和一输出口,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大分尚口的输出口相连通,输出口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17相连通,输入口和输出口的管道上分设有相连通的管道,在输出口端的管道上分设的管道再次进行分设的管道与缓冲缸18相连通,输入口和输出口上的管道分设管道相连通后设置有一胶液回收管道,在胶液回收管道上分设有一灭菌胶回收管道和排水管道;所述热交换器17包括三个输入口和两个输出口,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螺杆泵12输出口分设了管道后的管道相连接,另一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蒸气,在输入蒸气的管道上分设有一 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还有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8的一输出口相连通,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输入胶液缓冲缸I胶液的大分离器6的输入口相连通,另一输出口通过管道进行85°蒸气冷凝水回收,该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与输入蒸气管道上分设的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相连通;所述缓冲缸18包括两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与螺杆泵12输出口管道上分设的管道再次进行分设的管道相连通,另一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自清洗水,输出口通过管道输送胶液往灭菌泵,并在输送胶液管道上分设有一排水的管道。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闪蒸系统可快速的将20%的胶液浓缩成35%的胶液,提高了胶液浓缩速度,缩短了明胶制作工艺。所述各管道之间通过阀门3进行流量控制,所述胶液缓冲缸I输出口与大分离器6的一输入口相连通的管道分设管道后的输送胶液的管道上设置有一离心泵4 ;所述冷凝器8输出口上连接的输出至50°热水罐的管道上设置有一 3DD不锈钢泵11 ;所述螺杆泵12输入口和输出口上设置的管道分设的管道相连通后的胶液回收管道上设置有一5.5DD不锈钢泵15 ;所述热交换器17 —输出口与热交换器17 —输出口上设置的进行85°蒸气冷凝水回收的管道上的分设管道处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一 3DD不锈钢泵11,胶液缓冲缸I两个输入口上连接的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3,胶液缓冲缸I输出口上输送胶液的管道上分设管道后,在分支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3,输送胶液的管道上的阀门3设置在分设管道后与离心泵4相连通的管道之间;所述离心泵4与大分离口的输入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一角阀5,角阀5与大分离器6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2相连接;所述大分离器6的输出口和螺杆泵12的输入口的管道上的分设管道处与大分离器6的输出口的管道上设置有一视镜13和压力传感器2,角阀5与大分离器6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2的连线与压力传感器2相连接;所述大分离器6的输出口和螺杆泵12的输入口的管道上的分设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3 ;所述螺杆泵12的输出口上的管道上分设出的管道上再次分设管道处的各分支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3 ;所述螺杆泵12输入口和输出口上设置的管道分设的管道相连通后与5.5DD不锈钢泵15之间的管道上和分设的灭菌胶回收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3,在5.5DD不锈钢泵15上连接的胶液回收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3和一止回阀10,阀门3和止回阀10设在胶液回收管道上分设排水管道后的管道上;所述缓冲缸18的两输入口端连接的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3,缓冲缸18的输出口上连接的管道上分设后的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3 ;所述螺杆泵12输出口上设置的管道分设管道后与热交换器17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一压力表14 ;
[0047]所述热交换器17输出口与大分离器6输入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2 ;所述热交换器17输入口与冷凝器8输出口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一 I寸不锈钢球阀16 ;所述热交换器17 —输入口上连接的输入蒸气的管道上分设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后依次设置有一安全阀19、阀门3、DN80调节阀20、DN80开关阀21、DN80截止阀22和阀门3,其中DN80调节阀20和DN80开关阀21共同并联有一阀门3,DN80调节阀20和DN80开关阀21都与热交换器17输出口和大分离器6输入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2相连接;所述输入蒸气管道上分设的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上设有一阀门3和一压力表14,该分设管道上与热交换器17 —输出口上连接的85°蒸气冷凝水管道相连通后的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3,所述冷凝器8—输出口与灭菌真空泵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一真空压力表9,输出口设置的与50°热水罐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的3DD不锈钢泵11后的管道上依次设
置有阀门3和止回阀10,各阀门可进行各管道的流量控制,实现流量的截止或输出.
[0048]本实用新型所述胶液缓冲缸I上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2,所述大分离器6上还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7,所述缓冲缸18上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可分离进行温度感应和压力感应,而所述各管道为不锈钢管道。
【主权项】
1.一种升膜式胶液闪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液缓冲缸(1)、大分离器(6)、冷凝器(8)、螺杆泵(12)、热交换器(17)和缓冲缸(18); 所述胶液缓冲缸(I)包括两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自清洗水,另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膜过滤后的胶液,输出口通过管道输出胶液给大分离器(6),并在输出口的管道上分设有一排水管道; 所述大分离器(6 )包括一个输入口和两个输出口,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来自胶液缓冲缸(I)的胶液,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8)相连接,另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螺杆泵(12)相连通; 所述冷凝器(8)包括两个输入器和三个输出口,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大分离器(6)相连通,另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池相连通,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塔相连通,另一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灭菌真空泵和50°热水罐,还有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17)相连通; 所述螺杆泵(12)包括一输入口和一输出口,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大分离口的输出口相连通,输出口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17)相连通,输入口和输出口的管道上分设有相连通的管道,在输出口端的管道上分设的管道再次进行分设的管道与缓冲缸(18)相连通,输入口和输出口上的管道分设管道相连通后设置有一胶液回收管道,在胶液回收管道上分设有一灭菌胶回收管道和排水管道; 所述热交换器(17)包括三个输入口和两个输出口,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螺杆泵(12)输出口分设了管道后的管道相连接,另一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蒸气,在输入蒸气的管道上分设有一 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还有一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8)的一输出口相连通,一输出口通过管道与输入胶液缓冲缸(I)胶液的大分离器(6)的输入口相连通,另一输出口通过管道进行85°蒸气冷凝水回收,该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与输入蒸气管道上分设的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相连通; 所述缓冲缸(18)包括两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一个输入口通过管道与螺杆泵(12)输出口管道上分设的管道再次进行分设的管道相连通,另一输入口通过管道输入自清洗水,输出口通过管道输送胶液往灭菌泵,并在输送胶液管道上分设有一排水的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膜式胶液闪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管道之间通过阀门(3)进行流量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膜式胶液闪蒸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液缓冲缸(I)输出口与大分离器(6)的一输入口相连通的管道分设管道后的输送胶液的管道上设置有一离心泵(4); 所述冷凝器(8)输出口上连接的输出至50°热水罐的管道上设置有一 3DD不锈钢泵(11); 所述螺杆泵(12)输入口和输出口上设置的管道分设的管道相连通后的胶液回收管道上设置有一 5.5DD不锈钢泵(15); 所述热交换器(17) —输出口与热交换器(17) —输出口上设置的进行85°蒸气冷凝水回收的管道上的分设管道处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一 3DD不锈钢泵(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升膜式胶液闪蒸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液缓冲缸(I)两个输入口上连接的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3),胶液缓冲缸(I)输出口上输送胶液的管道上分设管道后,在分支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3),输送胶液的管道上的阀门(3)设置在分设管道后与离心泵(4)相连通的管道之间; 所述离心泵(4)与大分离口的输入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一角阀(5),角阀(5)与大分离器(6)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2)相连接; 所述大分离器出)的输出口和螺杆泵(12)的输入口的管道上的分设管道处与大分离器(6)的输出口的管道上设置有一视镜(13)和压力传感器(2),角阀(5)与大分离器(6)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2)的连线与压力传感器(2)相连接; 所述大分离器出)的输出口和螺杆泵(12)的输入口的管道上的分设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⑶; 所述螺杆泵(12)的输出口上的管道上分设出的管道上再次分设管道处的各分支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3); 所述螺杆泵(12)输入口和输出口上设置的管道分设的管道相连通后与5.5DD不锈钢泵(15)之间的管道上和分设的灭菌胶回收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3),在5.5DD不锈钢泵(15)上连接的胶液回收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3)和一止回阀(10),阀门(3)和止回阀(10)设在胶液回收管道上分设排水管道后的管道上; 所述缓冲缸(18)的两输入口端连接的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3),缓冲缸(18)的输出口上连接的管道上分设后的管道上各设置有一阀门(3); 所述螺杆泵(12)输出口上设置的管道分设管道后与热交换器(17)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一压力表(14); 所述热交换器(17)输出口与大分离器(6)输入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⑵; 所述热交换器(17)输入口与冷凝器(8)输出口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一 I寸不锈钢球阀(16); 所述热交换器(17) —输入口上连接的输入蒸气的管道上分设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后依次设置有一安全阀(19)、阀门(3)、DN80调节阀(20)、DN80开关阀(21)、DN80截止阀(22)和阀门(3),其中DN80调节阀(20)和DN80开关阀(21)共同并联有一阀门(3),DN80调节阀(20 )和DN80开关阀(21)都与热交换器(17 )输出口和大分离器(6 )输入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2)相连接; 所述输入蒸气管道上分设的85°蒸气冷凝水回收管道上设有一阀门(3)和一压力表(14),该分设管道上与热交换器(17) —输出口上连接的85°蒸气冷凝水管道相连通后的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3); 所述冷凝器(8) —输出口与灭菌真空泵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一真空压力表(9),输出口设置的与50°热水罐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的3DD不锈钢泵(11)后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阀门(3)和止回阀(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升膜式胶液闪蒸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液缓冲缸(I)上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2); 所述大分离器(6)上还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7); 所述缓冲缸(18)上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膜式胶液闪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管道为不锈 钢管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膜式胶液闪蒸系统,属于胶液闪蒸系统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胶液浓缩速度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胶液缓冲缸、大分离器、冷凝器、螺杆泵、热交换器和缓冲缸,以及连通胶液缓冲缸、大分离器、冷凝器、螺杆泵、热交换器和缓冲缸的管道。本实用新型用于胶液的浓缩。
【IPC分类】B01D3-42, B01D1-30, B01D1-00, B01D3-06
【公开号】CN204502420
【申请号】CN201520037818
【发明人】彭浩
【申请人】四川省广汉市明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