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10-23  4

【知识产权代理】【专利服务】Tel:18215660330

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煤气站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工业用水指工业生产中直接和间接使用的水量,利用其水量、水质和水温3个方面。主要用途是:①原料用水,直接作为原料或作为原料一部分而使用的水;②产品处理用水;③锅炉用水冷却用水等。其中冷却用水在工业用水中一般占较大部分。工业用水量虽较大,但实际消耗量并不多,一般耗水量约为其总用水量的0.5?10%,即有90%以上的水量使用后经适当处理仍可以重复利用。
[0003]但现有技术中,很多原煤气站污水回收池内污水经过自然沉淀后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浪费资源,如何能有效的对污水或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利用,节约资源,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不断追求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过滤水效果好,能实现废水的有效回收,节约用水,重复利用资源。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总沉淀池、分级沉淀池、灰渣池、沉淀池及循环水池,总沉淀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分级沉淀池的输入端,分级沉淀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灰渣池的输入端,灰渣池的输出端连接沉淀池的输入端,沉淀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水池的输入端。
[0007]较佳地,所述灰渣池包括灰渣、喷淋装置及水渠,灰渣设置于灰渣池的底部,喷淋装置均匀排布在灰渣池的周围,水渠连接在灰渣池与沉淀池之间。
[0008]较佳地,所述喷淋装置由喷眼组成,喷眼均匀分布在灰渣池的周围,喷眼与灰渣池水平面呈0-60度倾斜角。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淋装置由喷洒头组成,喷洒头均匀分布在灰渣池的周围,喷洒头与灰渣池水平面呈0-60度倾斜角。
[0010]较佳地,所述分级沉淀池由5-10个沉淀池组成,各个沉淀池依次相互连通。
[0011]较佳地,所述分级沉淀池与灰渣池之间设置一水泵。所述水泵为柱塞泵。
[0012]较佳地,所述沉淀池由一级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组成,一级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之间相互连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建造总沉淀池、分级沉淀池、灰渣池、沉淀池及循环水池等,使用柱塞泵等加压设备将待处理污水喷洒到灰渣上,污水经灰渣过滤后流入沉淀池沉淀,最后进入循环水池供煤气发生炉、冲路面等用途,节约用水,且灰渣可以定期更换一次,已使用灰渣可以用于免烧砖的生产,提高了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使得煤气站工业用水量不仅大幅度的减小,同时沉淀废水再也没有出现外泄现象。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0016]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总沉淀池1、分级沉淀池2、灰渣池4、沉淀池5及循环水池6,总沉淀池I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分级沉淀池2的输入端,分级沉淀池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灰渣池4的输入端,灰渣池4的输出端连接沉淀池5的输入端,沉淀池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水池6的输入端。所述分级沉淀池2与灰渣池4之间设置一水泵3。所述水泵为柱塞泵。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灰渣池4包括灰渣41、喷淋装置42及水渠43,灰渣41均匀分布在灰渣池4的底部,喷淋装置42均匀排布在灰渣池4的周围,水渠43连接在灰渣池4与沉淀池5之间。
[0018]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喷淋装置42由喷眼组成,喷眼均匀分布在灰渣池4的周围,喷眼与灰渣池水平面呈0-60度倾斜角,例如喷眼设置间距为100到400mm。通过设置倾斜角,方便喷淋。废水或污水经过分级沉淀池2沉淀后,通过水泵(柱塞泵)进行泵水,由喷眼喷出,因为喷眼均匀分布在灰渣池的周围,所以能均匀将废水或污水洒在灰渣上。
[0019]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喷淋装置42并不限于喷眼组成,例如,所述喷淋装置42由喷洒头组成,喷洒头均匀分布在灰渣池4的周围,喷洒头与灰渣池水平面呈0-60度倾斜角,例如喷洒头设置间距为100到400mm。通过设置倾斜角,方便喷淋。废水或污水经过分级沉淀池2沉淀后,通过水泵(柱塞泵)进行泵水,由喷洒头喷出,因为喷洒头均匀分布在灰渣池的周围,所以能均匀将废水或污水洒在灰渣上。
[00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级沉淀池2由5-10个沉淀池组成,各个沉淀池依次相互连通。如图1所示,包括1、I1、II1、IV级沉淀池逐级进行沉淀后,污水或废水才流向下一个灰渣池,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根据需要设置5-10个沉淀池。
[00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沉淀池5由一级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组成,一级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之间相互连通。即图中所示的I级沉淀池和II级沉淀池。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根据需要设置沉淀池个数。
[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建造总沉淀池1、分级沉淀池2、灰渣池4、沉淀池5及循环水池6,使用柱塞泵等加压设备将待处理污水喷洒到灰渣41上,污水经灰渣41过滤后流入沉淀池5沉淀,完成后进入循环水池6可供煤气发生炉、冲路面等用途,节约用水。灰渣每一个月更换一次,已使用灰渣可以用于免烧砖的生产。
[0023]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沉淀池(1)、分级沉淀池(2)、灰渣池(4)、沉淀池(5)及循环水池(6),总沉淀池(I)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分级沉淀池(2)的输入端,分级沉淀池(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灰渣池(4)的输入端,灰渣池(4)的输出端连接沉淀池(5)的输入端,沉淀池(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水池(6)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渣池(4)包括灰渣(41)、喷淋装置(42 )及水渠(43 ),灰渣(41)设置于灰渣池(4)的底部,喷淋装置(42 )均匀排布在灰渣池(4 )的周围,水渠(43 )连接在灰渣池(4 )与沉淀池(5 )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42)由喷眼组成,喷眼均匀分布在灰渣池(4)的周围,喷眼与灰渣池水平面呈0-60度倾斜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42)由喷洒头组成,喷洒头均匀分布在灰渣池(4)的周围,喷洒头与灰渣池水平面呈0-60度倾斜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沉淀池(2)由5-10个沉淀池组成,各个沉淀池依次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沉淀池(2)与灰渣池(4)之间设置一水泵(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3)为柱塞泵。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5)由一级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组成,一级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之间相互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总沉淀池、分级沉淀池、灰渣池、沉淀池及循环水池,总沉淀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分级沉淀池的输入端,分级沉淀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灰渣池的输入端,灰渣池的输出端连接沉淀池的输入端,沉淀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水池的输入端。所述灰渣池包括灰渣、喷淋装置及水渠,灰渣设置于在灰渣池的底部,喷淋装置均匀排布在灰渣池的周围,水渠连接在灰渣池与沉淀池之间。所述分级沉淀池与灰渣池之间设置一水泵。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水泵等加压设备将待处理污水喷洒到灰渣上,污水经灰渣过滤后流入沉淀池沉淀,最后进入循环水池供煤气发生炉、冲路面等用途,节约用水,提高了使用效率。
【IPC分类】B01D21-02
【公开号】CN204502481
【申请号】CN201520047901
【发明人】李清远, 刘应良, 全红
【申请人】广东家美陶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