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6-23  205


专利名称::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服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范围内外源性磷酸肌酸的药物制剂仅为磷酸肌酸钠粉针剂一种剂型,应用在心脏手术时心脏停搏液中保护心肌或者治疗缺血状态下的心肌代谢异常。因粉针剂在使用时需要相应的医疗器材和溶剂,除医疗机构外的一般场所不具备随时随地使用磷酸肌酸钠粉针剂进行注射的条件,而心肌疾病发作一般具有突然性,因此该药需要一种随时随地就可以直接口服使用的药物制剂。外源磷酸肌酸除了分布在心肌以外,还分布在骨骼肌中。现在的磷酸肌酸钠粉针剂主要应用于心肌的治疗保护作用。忽略了其对骨骼肌的作用"可以为各种大强度运动中的骨骼肌提供额外的能量,这样更有力于对骨骼肌的保护,缓解疲劳症状"。因此磷酸肌酸钠药物制剂还应具有抗疲劳作用,并且外源性磷酸肌酸是没有被列为兴奋剂药物范畴的,对于抗疲劳药物最方便使用的剂型为口服药物制剂。目前,国内外市场上仅有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粉针剂销售,还没有磷酸肌酸钠的胶囊剂或片剂上市,关键的技术难点是单纯的口服磷酸肌酸钠会有相当一部分流失,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而且磷酸肌酸钠在弱碱性的状态下稳定,所以口服磷酸肌酸钠固体制剂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增加磷酸肌酸钠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促进吸收的成分。现有,大连医科大学单位做过口服磷酸肌酸钠生物利用度的实验,证明将磷酸肌酸钠制作成口服制剂吸收效率低,会被酸性的胃液破坏,大鼠在静脉给药组和口服给药组的对比实验研究中,血药浓度仅为Fm=口服PCr后Cr的药_时曲线下面积/静注PCr后Cr的药-时曲线下面积=21.02%,所以,国内外药厂无法生产口服磷酸肌酸钠制剂。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解决如果采用现有技术生产口服磷酸肌酸会有流失,且在弱酸性下不稳定,导致国内外药厂无法生产口服磷酸肌酸钠制剂的问题,而提供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204206g的磷酸肌酸钠、4143g的淀粉、2729g的羧甲淀粉钠、5961g的微晶纤维素和57g的促吸收剂制成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其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制备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一、称取204206g的磷酸肌酸钠、4143g的淀粉、2729g的羧甲淀粉钠、5961g的微晶纤维素和56g的促吸收剂;二、将称取的淀粉、羧甲淀粉钠和微晶纤维素分别置于105t:下烘干1.5h,然后将称取的磷酸肌酸钠、促吸收剂、烘干后的淀粉、烘干后的羧甲淀粉钠和烘干后的微晶纤维素分别过IOO目筛网;三、将过筛后的原料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15min,然后按平均内容物重0.335±0.02g填充到空心肠溶胶囊中,即得到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其中步骤一中4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519521g的磷酸肌酸钠、6567g的淀粉、4749g的羧甲淀粉钠、9193g的微晶纤维素和1416g的促吸收剂制成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其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1Q制备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一、称取519521g的磷酸肌酸钠、6567g的淀粉、4749g的羧甲淀粉钠、9193g的微晶纤维素和1416g的促吸收剂;二、将称取的淀粉、羧甲淀粉钠和微晶纤维素分别置于105t:下烘干1.5h,然后将称取的磷酸肌酸钠、促吸收剂、烘干后的淀粉、烘干后的羧甲淀粉钠和烘干后的微晶纤维素分别过IOO目筛网;三、将过筛后的原料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20min,然后按平均内容物重0.516±0.03g填充到空心肠溶胶囊中,即得到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其中步骤一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24992501g的磷酸肌酸钠、6971g的促吸收剂、6971g的微晶纤维素、119121g的低取代_羟丙纤维素、134136ml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2931g的硬脂酸镁、5961g的丙稀酸树脂I1、113115g的乙醇、810ml的吐温-80、11.313.3ml的蓖麻油和57ml的苯二甲酸二乙脂制成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其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工;羟丙甲纤维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制备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一、称取24992501g的磷酸肌酸钠、6971g的促吸收剂、6971g的微晶纤维素、119121g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34136ml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2931g的硬脂酸镁、5961g的丙稀酸树脂11、113115g的乙醇、810ml的吐温-80、11.313.3ml的蓖麻油和57ml的苯二甲酸二乙脂;二、将称取的磷酸肌酸钠、L-谷氨酰氨、微晶纤维素和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分别过80目筛网,然后将过筛后的原料加入制粒机中混合10min,再加入称取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混合l2min,得湿混料,然后过18目筛网制得湿粒;三、将湿粒在5(TC下烘干3h,然后过18目筛网进行整粒,再加入称取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和硬脂酸镁,在混合机中混合20min,然后定片重并进行压片;四、将称取的丙稀酸树脂II在乙醇中浸泡24h,然后加入称取的吐温-80、蓖麻油和苯二甲酸二乙脂混合搅拌,得肠衣液,然后将片剂喷上肠衣液,即得到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其中步骤一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1Q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60996101g的磷酸肌酸钠、174176g的促吸收剂、169171g的微晶纤维素、289291g的低取代_羟丙纤维素、329331ml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7981g的硬脂酸镁、149151g的丙稀酸树脂11、279281g的乙醇、2426ml的吐温-80、2931ml的蓖麻油和1416ml的苯二甲酸二乙脂制成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其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工;羟丙甲纤维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制备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一、称取60996101g的磷酸肌酸钠、174176g的促吸收剂、169171g的微晶纤维素、289291g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329331ml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7981g的硬脂酸镁、149151g的丙稀酸树脂11、279281g的乙醇、2426ml的吐温_80、2931ml的蓖麻油和1416ml的苯二甲酸二乙脂;二、将称取的磷酸肌酸钠、L-谷氨酰氨、微晶纤维素和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分别过80目筛网,然后将过筛后的原料加入制粒机中混合10min,再加入称取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混合12min,得湿混料,然后过18目筛网制得湿粒;三、将湿粒在5(TC下烘干3h,然后过18目筛网进行整粒,再加入称取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和硬脂酸镁,在混合机中混合20min,然后定片重并进行压片;四、将称取的丙稀酸树脂II在乙醇中浸泡24h,然后加入称取的吐温-80、蓖麻油和苯二甲酸二乙脂混合搅拌,得肠衣液,然后将片剂喷上肠衣液,即得到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其中步骤一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1Q本发明实现了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制备,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为磷酸肌酸钠肠溶胶囊和磷酸肌酸钠肠溶衣片,经过动物实验,验证了该药对心肌、骨骼肌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应用于改善心肌缺血及缺氧、治疗心肌损伤、抗疲劳作用。本发明中采用吸收剂、肠衣液或肠溶胶囊,减轻了磷酸肌酸钠的流失,并且在弱酸性条件下稳定性好。磷酸肌酸钠粉针剂的生产环境、技术含量都比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要高,生产成本也就高出很多。本发明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与磷酸肌酸钠粉针比较1.因给药途径的不同,用药者血药浓度的峰值,粉针剂和口服固体制剂比较基本相同。2.药物剂型由以往的粉针剂改变为口服固体制剂,给药途径发生了变化,从而使该药在使用过程中限制条件减少,使用更方便快捷;而粉针剂在使用时需要有相应的医疗器材和相应的溶剂。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204206g的磷酸肌酸钠、4143g的淀粉、2729g的羧甲淀粉钠、5961g的微晶纤维素和57g的促吸收剂制成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其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1Q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205g的磷酸肌酸钠、42g的淀粉、28g的羧甲淀粉钠、60g的微晶纤维素和6g的促吸收剂制成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对骨骼肌的保护作用的实验1.实验动物、饲养条件及分组1.1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体重190-200g;1.2将大鼠饲养在大塑料笼子内,每个笼子5只,笼子配用不锈钢笼罩、玻璃吸水瓶和不锈钢吸水管;室温2(TC左右,相对湿度55%-75%;饲料采用标准混合鼠饲料,自由饮食;1.3大鼠适应环境1周后,筛选出36只会跑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复合肌酸组和磷酸肌酸补剂组,每组12只。2.给药方式空白对照组、复合肌酸组和磷酸肌酸补剂组分别经口灌喂蒸馏水、复合肌酸(0.75g/kg体重,其中肌酸0.375g/kg体重,FDPO.375g/kg体重)和磷酸肌酸补剂(0.5g/kg体重)各2ml。3.标本采集第17天训练结束后第24h,用25%的乌拉坦(lg/kg体重)将大鼠进行腹腔注射麻醉。10min后将其四肢固定于大鼠解剖台上,取左侧腓肠肌、立即投入液氮,最后将大鼠颈椎脱臼处死。4.骨骼肌磷酸肌酸、肌酸、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腺嘌呤核苷酸(AMP)和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的测定。5.仪器和试剂5.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Class-VP工作站、冻干机、高速匀浆机、电子分析天平、低温超速离心机、低温冰箱;5.2试剂色谱级乙腈、磷酸二氢钠(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高氯酸(分析纯)。6.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18250X4.6mm,5ii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产;磷酸肌酸与肌酸的检测波长为210nm;ATP、ADP、AMP和IMP的检测波长为254nm,检测进样量为5iU。7.实验结果7.1骨骼肌磷酸肌酸、肌酸、ATP、ADP、AMP和IMP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l,可见,大强度运动24h后,磷酸肌酸补剂组和复合肌酸组骨骼肌中高能物质含量明显比空白对照组高,磷酸肌酸补剂组骨骼中总腺嘌呤核苷酸明显比空白对照组和复合肌酸组高;表1骨骼肌磷酸肌酸、肌酸、ATP、ADP、AMP和IMP的含量(mmol/kgdw)空白对照组复合肌酸组磷酸肌酸补剂组ATP25.28±0.9526.15±1.2627.98±0.51AMP0.068±0.0020.062±0.0030.065±0.002IMP0.38±0.190.35±0.190.37±0.24TAN28.52±1.1529.02±1.3630.52±1.18本实施方式中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制备成肠溶胶囊,规格为0.2g/粒,与粉针剂血药浓度的比较分析如下1.健康家兔,体重22.5kg,雌雄均用,均由吉林大学医学院动物室提供(吉实动证字第2008082号)。1.1药物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规格0.2g/粒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规格0.5g/支(批号20090906)1.2仪器日本岛津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微型高速生物离心机。2.目的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是经过长期临床实验的成型药品,达到多高的血药浓度,可以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也已经过长期临床实验所证明,所以,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要证明口服多少固体制剂才能达到与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同等的血药浓度,从而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3.实验方法家兔分三组,每组五只,即模型组、0.5g的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组、0.2g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组。注射组注射O.5g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给药后0.5U、2、3和4h分别取血20ml,0.2g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组每只家兔给两片(粒),给药后0.5、1、2、3和4h分别取血20ml,将采出的血样分别置于离心管中,先用离心机离心15min后,精密吸取上清液10ml,再用0.45iim的微孔滤膜过滤,将过滤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含量的检验方法检验。4.实验结果见表2表2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与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血药浓度分析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5.结果显示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在给药量一倍的时血药浓度和注射剂比较相差在2%左右,所以,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和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具有同等的治疗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制备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一、称取204206g的磷酸肌酸钠、4143g的淀粉、2729g的羧甲淀粉钠、5961g的微晶纤维素和56g的促吸收剂;二、将称取的淀粉、羧甲淀粉钠和微晶纤维素分别置于105t:下烘干1.5h,然后将称取的磷酸肌酸钠、促吸收剂、烘干后的淀粉、烘干后的羧甲淀粉钠和烘干后的微晶纤维素分别过IOO目筛网;三、将过筛后的原料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15min,然后按平均内容物重0.335±0.02g填充到空心肠溶胶囊中,即得到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其中步骤一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丄本实施方式步骤二中烘干需要每隔0.5h翻盘并上下盘换位,保证水分控制在2%以下。本实施方式中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制备成肠溶胶囊,规格为0.2g/粒;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如下1.l健康家兔,体重22.5kg,雌雄均用,均由吉林大学医学院动物室提供(吉实动证字第2008082号)。1.2药物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0.2g/粒。1.3仪器LBY-NJ2型血液凝聚仪,由北京普利生精密仪器研究中心生产。2目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具有通过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改善缺血部位的微循环。3实验方法富血小板血桨(platelet-richplasma,PRP)和贫血小板血桨(platelet-poorplasma,PPP)的制备自清醒家兔颈动脉取血收集于塑料离心管中,以3.8%枸橼酸钠抗凝(血与抗凝剂体积比9:1)。于室温下1000r/min离心10min,得PRP,吸出PRP于洁净塑料管中;剩余血液再以3000r/min离心lOmin得PPP。PPP用于调零或调整PRP中的血小板数目,试验过程中血小板数控制在5X1011cell/L。3.1血小板聚集性测定体外试验将磷酸肌酸钠用生理盐水溶解并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备用,分别取lOyl药液或生理盐水于PRP中,37t:温育10min。按Born氏比浊法,即PPP调零及PRP调幅后,分别加入5ii1的AA(终浓度O.35mmol/L),ADP(3iimo1/L)或PAF(7.2nmol/L),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血小板聚集性并记录5min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按下式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l-(给药管聚集百分率/对照管聚集百分率)]X100,用直线回归法求出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50%3.2结果见表3,可见,磷酸肌酸钠具有显著抑制AA、ADP或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其IC50分别为1.81,3.97和4.93g/L。表3磷酸肌酸钠对AA、ADP和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n=5x±s)药浓度(克/升)血小板聚集率(%)AAADPPAF065.5±2.558.2±1.961.2±1.90.62563.3±2.554.3±5.351.8±5.33.3体内试验家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5只,模型组、0.2g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组。0.2g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组以每次两片(粒)给药。给药前取血一次,给药后2、3和4小时分别取血,同体外试验方法制备PRP和PPP,观察给药后对AA、ADP和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3.4体内实验结果见表4,可见,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给药后均具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表现为对AA、ADP、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于3h达最大抑制效应,药效至少可持续4h。表4磷酸肌酸钠口服制剂对AA、ADP和PAF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n=5x士s)<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4结果显示血小板在不同诱导剂的作用下发生不同的活化反应。根据活化反应的强弱,可将诱导剂区分为弱诱导剂如ADP,强诱导剂如PAF,AA则介于其中间。本实验结果表明磷酸肌酸钠及其口服固体制剂在体内外均明显抑制ADP、AA和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并与浓度(剂量)呈正相关性,证明磷酸肌酸钠及其口服固体制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改变了缺血部位的微循环。本实施方式中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制备成肠溶胶囊,规格为0.2g/粒;对心肌缺血影响的实验如下1.动物和分组1.1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对小鼠心跳时间影响的实验动物和分组ICR雄性小鼠50只,体重18-22g,分为2个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0.2g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组,服药3小时后断头,用秒表记录小鼠心跳时间。1.2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影响的实验动物和分组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180-220g,分为3个组,每组8只,即空白对照组,30mg异丙肾上腺素组,0.2g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组,按每日三次,每次2粒(片),连服五日。2.实验方法2.1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制作和组织处理方法动物用10%水合氯醛(300mg/kg)麻醉,气管切开插管,分离颈外静脉以备取血,连接心电图机记录,20分钟后处死动物取出心脏,用生理盐水冲净血迹,取20-30mg心肌组织,在l-fC条件下制成10%的生理盐水心肌组织匀浆,然后离心(3000转/min,10min),取适量上清液检测心肌细胞MDA和SOD水平。2.2心肌组织MDA和SOD测定2.2.1MDA(丙二醛)测定法先使用考马斯亮兰进行实验样品的蛋白定量,然后经实验采取最佳取样量,按顺序配制实验所需各个试管,旋涡器混匀,95t:水浴40分钟,取出后流水冷却,离心10分钟(3500-4000转/分),取上清液适量,532nm处,lcm光径,蒸馏水调零,测各管吸光度值,最后根据组织中MDA含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组的MDA值,进行统计学处理。测定管吸光度-测定空白管吸光度标准品浓度10mmol/ml组织中MDA含量二-X-标准管吸光度-标准空白管吸光度蛋白含量mgprot/mlMDA含量的单位为钠摩尔/毫克蛋白(nmol/mgprot)2.2.2总S0D(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测定方法先使用考马斯亮兰进行实验样品的蛋白定量,按顺序配制实验所需各个试管,旋涡器混匀,置37t:恒温水浴40分钟,然后在各管加显色剂再室温放置10分钟,于波长550nm处,lcm光径比色杯,蒸馏水调零,测各管吸光度值,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相应S0D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照管吸光度-空白管吸光度反应液总体积组织匀浆中S0D活力二-X-(U/mgprot)对照管吸光度X50。/。取样量(ml)X组织中蛋白含量(mgprot/ml)2.2.3N0(—氧化碳)测定方法先使用考马斯亮兰进行实验样品的蛋白定量,按顺序配制实验所需各个试管,加试剂2后混匀,37t:恒温水浴60分钟,再加试剂3和试剂4,此时充分混匀30秒,室温静置10分钟,3500-4000转/分,离心10分钟,于波长550nm处,0.5cm光径比色杯,蒸馏水调零,测各管吸光度值,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相应S0D值,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出各组NO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测定管吸光度-测定空白管吸光度标准品浓度20mmol/ml组织中N0含量二-X-标准管吸光度-标准空白管吸光度蛋白含量gprot/11.3主要仪器与试剂101-3型恒温干燥箱,分光光度计,微型高速离心机,快速旋涡器,恒温水浴锅,手动小鼠跳台仪,5ml玻璃匀浆仪,MDA、S0D、考马斯亮兰试剂盒。1.4采用的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0进行统计学处理,2.结果2.1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对心肌缺血影响的比较分析如表5所示,可见,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与空白组比较,均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心跳的时间,提示该药物具有抗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表5磷酸肌酸钠肠溶胶囊对小鼠断头心跳时间影响的比较(n=10x±s)<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2.2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对缺血心肌的MDA、S0D值影响分析比较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与空白组比较,均能明显降低心肌缺血损伤后心肌组织MDA和NO的含量,升高SOD的含量,提示该药物具有保护缺血状态下心肌代谢异常的作用。表6磷酸肌酸钠肠溶胶囊对缺血心肌MDA、SOD、NO值影响的分析(n=8x±s)组别规格MDASODNO空白对照组6.58±0.95100.40±12.543.81±0.520.2g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组0.2g/粒4.43±0.85118.95±12.732.28±0.663.结果显示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具有缺血状态下仍能保持心肌的活性;对心肌缺血损伤后使心肌组织的丙二醛(MDA)和一氧化碳(NO)降低,使超氧化物岐化酶总量(SOD)升高,证明该药物具有保护缺血状态下心肌代谢异常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519521g的磷酸肌酸钠、6567g的淀粉、4749g的羧甲淀粉钠、9193g的微晶纤维素和1416g的促吸收剂制成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其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1Q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不同的是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520g的磷酸肌酸钠、66g的淀粉、48g的羧甲淀粉钠、92g的微晶纤维素和15g的促吸收剂制成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制备成肠溶胶囊,规格为0.5g/粒;与粉针剂血药浓度的比较分析如下1.健康家兔,体重22.5kg,雌雄均用,均由吉林大学医学院动物室提供(吉实动证字第2008082号)。1.1药物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规格0.5g/粒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规格0.5g/支(批号20090906)1.2仪器日本岛津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微型高速生物离心机。2.目的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是经过长期临床实验的成型药品,达到多高的血药浓度,可以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也已经过长期临床实验所证明,所以,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要证明口服多少固体制剂才能达到与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同等的血药浓度,从而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3.实验方法家兔分三组,每组五只,即模型组、0.5g的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组、0.5g酸肌酸钠肠溶胶囊组。注射组注射0.5g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给药后0.5、1、2、3和4h分别取血20m1,0.5g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组每只家兔给两片(粒),给药后O.5U、2、3和4h分别取血20ml,将采出的血样分别置于离心管中,先用离心机离心15min后,精密吸取上清液10ml,再用0.45价的微孔滤膜过滤,将过滤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含量的检验方法检验。4.实验结果见表7表7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与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血药浓度分析比较采血时间模型组0.5g的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组0.5g磷酸肌酸钠肠溶胶囊组0.5h0mg/ml3.02mg/mlOmg/mllhOmg/ml1.51mg/mlOmg/ml2hOmg/ml0.93mg/mlOmg/ml3hOmg/ml0.63mg/ml2.99mg/ml4hOmg/ml0.21mg/ml2.16mg/5.结果显示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在给药量一倍的时血药浓度和注射剂比较相差在2%左右,所以,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和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具有同等的治疗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制备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一、称取519521g的磷酸肌酸钠、6567g的淀粉、4749g的羧甲淀粉钠、9193g的微晶纤维素和1416g的促吸收剂;二、将称取的淀粉、羧甲淀粉钠和微晶纤维素分别置于105t:下烘干1.5h,然后将称取的磷酸肌酸钠、促吸收剂、烘干后的淀粉、烘干后的羧甲淀粉钠和烘干后的微晶纤维素分别过IOO目筛网;三、将过筛后的原料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20min,然后按平均内容物重0.516±0.03g填充到空心肠溶胶囊中,即得到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其中步骤一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本实施方式步骤二中烘干需要每隔0.5h翻盘并上下盘换位,保证水分控制在2%以下。本实施方式中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制备成肠溶胶囊,规格为0.5g/粒;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如下1.1健康家兔,体重22.5kg,雌雄均用,均由吉林大学医学院动物室提供(吉实动证字第2008082号)。1.2药物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0.5g/粒1.3仪器LBY-NJ2型血液凝聚仪,由北京普利生精密仪器研究中心生产。2目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具有通过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改善缺血部位的微循环。3实验方法富血小板血桨(platelet-richplasma,PRP)和贫血小板血桨(platelet-poorplasma,PPP)的制备自清醒家兔颈动脉取血收集于塑料离心管中,以3.8%枸橼酸钠抗凝(血与抗凝剂体积比9:1)。于室温下1000r/min离心10min,得PRP,吸出PRP于洁净塑料管中;剩余血液再以3000r/min离心lOmin得PPP。PPP用于调零或调整PRP中的血小板数目,试验过程中血小板数控制在5X101lcell/L。3.1血小板聚集性测定体外试验将磷酸肌酸钠用生理盐水溶解并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备用,分别取lOyl药液或生理盐水于PRP中,37t:温育10min。按Born氏比浊法,即PPP调零及PRP调幅后,分别加入5ii1的AA(终浓度O.35mmol/L),ADP(3iimo1/L)或PAF(7.2nmol/L),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血小板聚集性并记录5min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按下式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l-(给药管聚集百分率/对照管聚集百分率)]X100,用直线回归法求出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50%3.2结果见表8,可见,磷酸肌酸钠具有显著抑制AA、ADP或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其IC50分别为1.81,3.97和4.93g/L。表8磷酸肌酸钠对AA、ADP和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n=5x士s)<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3.3体内试验家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5只,模型组、0.5g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组。0.5g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组以每次两片(粒)给药。给药前取血一次,给药后2、3和4小时分别取血,同体外试验方法制备PRP和PPP,观察给药后对AA、ADP和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3.4体内实验结果见表9,可见,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给药后均具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表现为对AA、ADP、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于3h达最大抑制效应,药效至少可持续4h。表9磷酸肌酸钠口服制剂对AA、ADP和PAF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n=5x士s)<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4结果显示血小板在不同诱导剂的作用下发生不同的活化反应。根据活化反应的强弱,可将诱导剂区分为弱诱导剂如ADP,强诱导剂如PAF,AA则介于其中间。本实验结果表明磷酸肌酸钠及其口服固体制剂在体内外均明显抑制ADP、AA和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并与浓度(剂量)呈正相关性,证明磷酸肌酸钠及其口服固体制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改变了缺血部位的微循环。本实施方式中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制备成肠溶胶囊,规格为0.5g/粒;对心肌缺血影响的实验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中的实验步骤相同结果如表10所示,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与空白组比较,均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心跳的时间,提示该药物具有抗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表10磷酸肌酸钠肠溶胶囊对小鼠断头心跳时间影响的比较(n=10x士s)组别<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结果显示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具有缺血状态下仍能保持心肌的活性;对心肌缺血损伤后使心肌组织的丙二醛(MDA)和一氧化碳(NO)降低,使超氧化物岐化酶总量(SOD)升高,证明该药物具有保护缺血状态下心肌代谢异常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24992501g的磷酸肌酸钠、6971g的促吸收剂、6971g的微晶纤维素、119121g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34136ml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2931g的硬脂酸镁、5961g的丙稀酸树脂II、113115g的乙醇、810ml的吐温-80、11.313.3ml的蓖麻油和57ml的苯二甲酸二乙脂制成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其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工;羟丙甲纤维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不同的是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2500g的磷酸肌酸钠、70g的促吸收剂、70g的微晶纤维素、120g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35ml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30g的硬脂酸镁、60g的丙稀酸树脂II、114g的乙醇、9ml的吐温-80、12.3ml的蓖麻油和6ml的苯二甲酸二乙脂制成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制备成肠溶衣片,规格为0.2g/片;与粉针剂血药浓度的比较分析如下1.健康家兔,体重22.5kg,雌雄均用,均由吉林大学医学院动物室提供(吉实动证字第2008082号)。1.1药物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0.2g/片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规格0.5g/支(批号20090906)1.2仪器日本岛津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微型高速生物离心机。2.目的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是经过长期临床实验的成型药品,达到多高的血药浓度,可以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也已经过长期临床实验所证明,所以,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要证明口服多少固体制剂才能达到与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同等的血药浓度,从而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3.实验方法家兔分三组,每组五只,即模型组、0.5g的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组、0.2g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组。注射组注射O.5g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给药后0.5U、2、3和4h分别取血20ml,0.2g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组每只家兔给两片(粒),给药后0.5、1、2、3和4h分别取血20ml,将采出的血样分别置于离心管中,先用离心机离心15min后,精密吸取上清液10ml,再用0.45iim的微孔滤膜过滤,将过滤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含量的检验方法检验。4.实验结果见表12表12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与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血药浓度分析比较采血时间模型组0.5g的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组0.2g磷酸肌酸钠肠溶衣片组0.5hOmg/ml3.02mg/mlOmg/mllhOmg/ml1.51mg/mlOmg/ml2hOmg/ml0.93mg/mlOmg/ml3hOmg/ml0.63mg/ml1.11mg/ml4hOmg/ml0.21mg/ml0.79mg/ml5.结果显示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在给药量一倍的时血药浓度和注射剂比较相差在2%左右,所以,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和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具有同等的治疗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制备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一、称取24992501g的磷酸肌酸钠、6971g的促吸收剂、6971g的微晶纤维素、119121g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34136ml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2931g的硬脂酸镁、5961g的丙稀酸树脂I1、113115g的乙醇、810ml的吐温-80、11.313.3ml的蓖麻油和57ml的苯二甲酸二乙脂;二、将称取的磷酸肌酸钠、L-谷氨酰氨、微晶纤维素和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分别过80目筛网,然后将过筛后的原料加入制粒机中混合10min,再加入称取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混合12min,得湿混料,然后过18目筛网制得湿粒;三、16将湿粒在5(TC下烘干3h,然后过18目筛网进行整粒,再加入称取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和硬脂酸镁,在混合机中混合20min,然后定片重并进行压片;四、将称取的丙稀酸树脂II在乙醇中浸泡24h,然后加入称取的吐温_80、蓖麻油和苯二甲酸二乙脂混合搅拌,得肠衣液,然后将片剂喷上肠衣液,即得到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其中步骤一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本实施方式中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制备成肠溶衣片,规格为0.2g/粒;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如下1.1健康家兔,体重22.5kg,雌雄均用,均由吉林大学医学院动物室提供(吉实动证字第2008082号)。1.2药物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0.2g/粒1.3仪器LBY-NJ2型血液凝聚仪,由北京普利生精密仪器研究中心生产。2目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具有通过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改善缺血部位的微循环。3实验方法富血小板血桨(platelet-richplasma,PRP)和贫血小板血桨(platelet-poorplasma,PPP)的制备自清醒家兔颈动脉取血收集于塑料离心管中,以3.8%枸橼酸钠抗凝(血与抗凝剂体积比9:1)。于室温下1000r/min离心10min,得PRP,吸出PRP于洁净塑料管中;剩余血液再以3000r/min离心lOmin得PPP。PPP用于调零或调整PRP中的血小板数目,试验过程中血小板数控制在5X101lcell/L。3.1血小板聚集性测定体外试验将磷酸肌酸钠用生理盐水溶解并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备用,分别取lOyl药液或生理盐水于PRP中,37t:温育10min。按Born氏比浊法,即PPP调零及PRP调幅后,分别加入5ill的AA(终浓度0.35mmol/L),ADP(3ymol/L)或PAF(7.2nmol/L),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血小板聚集性并记录5min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按下式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l-(给药管聚集百分率/对照管聚集百分率)]X100,用直线回归法求出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50%3.2结果见表13,可见,磷酸肌酸钠具有显著抑制AA、ADP或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其IC50分别为1.81,3.97和4.93g/L。表13磷酸肌酸钠对AA、ADP和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n=5x±s)药浓度(克/升)血小板聚集率(%)AAADPPAF065.5±2.558.2±1.961.2±1.92.529.5±1.930.7±2.734.8±2.73.3体内试验家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5只,模型组、0.2g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组。0.2g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组以每次两片(粒)给药。给药前取血一次,给药后2、3和4小时分别取血,同体外试验方法制备PRP和PPP,观察给药后对AA、ADP和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3.4体内实验结果见表14,可见,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给药后均具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表现为对AA、ADP、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于3h达最大抑制效应,药效至少可持续4h。表14磷酸肌酸钠口服制剂对AA、ADP和PAF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n=5x士s)组别剂量血小板聚集率(%)0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AA模型组73.8±3.775.2±4.174.4±2.174.5±5.9片剂组0.2gX276.1±2.775.1±1.962.9±3.060.5±3.7ADP模型组59.6±3.861.5±3.260.5±3.759.8±4.1片剂组0.2gX263.2±2.560.7±3.449.6±1.950.0±1.1PAF模型组63.5±3.562.8±4.264.3±3.362.2±3.2片剂组0.2gX262.4±3.261.7±2.953.5±2.752.1±1.94结果显示血小板在不同诱导剂的作用下发生不同的活化反应。根据活化反应的强弱,可将诱导剂区分为弱诱导剂如ADP,强诱导剂如PAF,AA则介于其中间。本实验结果表明磷酸肌酸钠及其口服固体制剂在体内外均明显抑制ADP、AA和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并与浓度(剂量)呈正相关性,证明磷酸肌酸钠及其口服固体制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改变了缺血部位的微循环。本实施方式中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制备成肠溶衣片,规格为0.2g/粒;对心肌缺血影响的实验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中的实验步骤相同结果如表15所示,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与空白组比较,均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心跳的时间,提示该药物具有抗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表15磷酸肌酸钠肠溶衣片对小鼠断头心跳时间影响的比较(n=10x士s)组别规格断头心跳时间(秒)空白对照组26.75±1.390.2g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组0.2g/粒32.83±2.55结果如表16所示,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与空白组比较,均能明显降低心肌缺血损伤后心肌组织MDA和NO的含量,升高SOD的含量,提示该药物具有保护缺血状态下心肌代谢异常的作用。表16磷酸肌酸钠肠溶衣片对缺血心肌MDA、S0D、NO值影响的分析(n=8x±s)<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结果显示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具有缺血状态下仍能保持心肌的活性;对心肌缺血损伤后使心肌组织的丙二醛(MDA)和一氧化碳(NO)降低,使超氧化物岐化酶总量(SOD)升高,证明该药物具有保护缺血状态下心肌代谢异常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60996101g的磷酸肌酸钠、174176g的促吸收剂、169171g的微晶纤维素、289291g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329331ml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7981g的硬脂酸镁、149151g的丙稀酸树脂11、279281g的乙醇、2426ml的吐温_80、2931ml的蓖麻油和1416ml的苯二甲酸二乙脂制成;其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工;羟丙甲纤维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具体实施方式i^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不同的是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6100g的磷酸肌酸钠、175g的促吸收剂、170g的微晶纤维素、290g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330ml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80g的硬脂酸镁、150g的丙稀酸树脂H、280g的乙醇、25ml的吐温-80、30ml的蓖麻油和15ml的苯二甲酸二乙脂制成。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制备成肠溶衣片,规格为0.5g/片;与粉针剂血药浓度的比较分析如下1.健康家兔,体重22.5kg,雌雄均用,均由吉林大学医学院动物室提供(吉实动证字第2008082号)。1.1药物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0.5g/片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规格0.5g/支(批号20090906)1.2仪器日本岛津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微型高速生物离心机。2.目的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是经过长期临床实验的成型药品,达到多高的血药浓度,可以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也已经过长期临床实验所证明,所以,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要证明口服多少固体制剂才能达到与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同等的血药浓度,从而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3.实验方法家兔分三组,每组五只,即模型组、0.5g的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组、0.5g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组。注射组注射O.5g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给药后0.5U、2、3和4h分别取血20ml,0.5g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组每只家兔给两片(粒),给药后0.5、1、2、3和4h分别取血20ml,将采出的血样分别置于离心管中,先用离心机离心15min后,精密吸取上清液10ml,再用0.45iim的微孔滤膜过滤,将过滤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含量的检验方法检验。4.实验结果见表17表17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与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血药浓度分析比较19<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0</column></row><table>5.结果显示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在给药量一倍的时血药浓度和注射剂比较相差在2%左右,所以,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和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具有同等的治疗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制备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一、称取60996101g的磷酸肌酸钠、174176g的促吸收剂、169171g的微晶纤维素、289291g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329331ml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7981g的硬脂酸镁、149151g的丙稀酸树脂11、279281g的乙醇、2426ml的吐温_80、2931ml的蓖麻油和1416ml的苯二甲酸二乙脂;二、将称取的磷酸肌酸钠、L-谷氨酰氨、微晶纤维素和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分别过80目筛网,然后将过筛后的原料加入制粒机中混合10min,再加入称取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混合12min,得湿混料,然后过18目筛网制得湿粒;三、将湿粒在5(TC下烘干3h,然后过18目筛网进行整粒,再加入称取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和硬脂酸镁,在混合机中混合20min,然后定片重并进行压片;四、将称取的丙稀酸树脂II在乙醇中浸泡24h,然后加入称取的吐温-80、蓖麻油和苯二甲酸二乙脂混合搅拌,得肠衣液,然后将片剂喷上肠衣液,即得到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其中步骤一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本实施方式中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制备成肠溶衣片,规格为0.5g/粒;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如下1.1健康家兔,体重22.5kg,雌雄均用,均由吉林大学医学院动物室提供(吉实动证字第2008082号)。1.2药物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0.5g/粒1.3仪器LBY-NJ2型血液凝聚仪,由北京普利生精密仪器研究中心生产。2目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具有通过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改善缺血部位的微循环。3实验方法富血小板血桨(platelet-richplasma,PRP)和贫血小板血桨(platelet-poorplasma,PPP)的制备自清醒家兔颈动脉取血收集于塑料离心管中,以3.8%枸橼酸钠抗凝(血与抗凝剂体积比9:1)。于室温下1000r/min离心10min,得PRP,吸出PRP于洁净塑料管中;剩余血液再以3000r/min离心lOmin得PPP。PPP用于调零或调整PRP中的血小板数目,试验过程中血小板数控制在5X1011cell/L。3.1血小板聚集性测定体外试验将磷酸肌酸钠用生理盐水溶解并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备用,分别取lOyl药液或生理盐水于PRP中,37t:温育10min。按Born氏比浊法,即PPP调零及PRP调幅后,分别加入5ii1的AA(终浓度O.35mmol/L),ADP(3iimo1/L)或PAF(7.2nmol/L),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血小板聚集性并记录5min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按下式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l-(给药管聚集百分率/对照管聚集百分率)]X100,用直线回归法求出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50%3.2结果见表18,可见,磷酸肌酸钠具有显著抑制AA、ADP或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其IC50分别为1.81,3.97和4.93g/L。表18磷酸肌酸钠对AA、ADP和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n=5x±s)药浓度(克/升)血小板聚集率(%)AAADPPAF065.5±2.558.2±1.961.2±1.95.09.0±3.222.8±2.627.0±2.53.3体内试验家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5只,模型组、0.5g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组。0.5g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组以每次两片(粒)给药。给药前取血一次,给药后2、3和4小时分别取血,同体外试验方法制备PRP和PPP,观察给药后对AA、ADP和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3.4体内实验结果见表19,可见,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给药后均具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表现为对AA、ADP、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于3h达最大抑制效应,药效至少可持续4h。表19磷酸肌酸钠口服制剂对AA、ADP和PAF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n=5x士s)组别剂量血小板聚集率(%)0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AA模型组73.8±3.775.2±4.174.4±2.174.5±5.9片剂组0.5gX277.9±2.175.7±1.836.5±2.935.3±3.1ADP模型组59.6±3.861.5±3.260.5±3.759.8±4.1片剂组0.5gX263.2±2.560.7±3.326.8±3.425.7±0.9PAF模型组63.5±3.562.8±4.264.3±3.362.2±3.2片剂组0.5gX260.4±2.660.6±3.435.7±0.933.5±1.94结果显示血小板在不同诱导剂的作用下发生不同的活化反应。根据活化反应的强弱,可将诱导剂区分为弱诱导剂如ADP,强诱导剂如PAF,AA则介于其中间。本实验结果表明磷酸肌酸钠及其口服固体制剂在体内外均明显抑制ADP、AA和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并与浓度(剂量)呈正相关性,证明磷酸肌酸钠及其口服固体制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改变了缺血部位的微循环。本实施方式中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制备成肠溶衣片,规格为0.5g/粒;对心肌缺血影响的实验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中的实验步骤相同结果如表20所示,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与空白组比较,均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心跳的时间,提示该药物具有抗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表20磷酸肌酸钠肠溶衣片对小鼠断头心跳时间影响的比较(n=10x士s)组别规格断头心跳时间(秒)空白对照组26.75±1.390.5g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组0.5g/粒34.98±1.33结果如表21所示,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与空白组比较,均能明显降低心肌缺血损伤后心肌组织MDA和NO的含量,升高SOD的含量,提示该药物具有保护缺血状态下心肌代谢异常的作用。表21磷酸肌酸钠肠溶衣片对缺血心肌MDA、SOD、NO值影响的分析(n=8x±s)组别规格MDASODNO空白对照组6.58±0.95100.40±12.543.81±0.520.5g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组0.5g/粒4.22±0.58128.26±15.382.01±0.21结果显示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具有缺血状态下仍能保持心肌的活性;对心肌缺血损伤后使心肌组织的丙二醛(MDA)和一氧化碳(NO)降低,使超氧化物岐化酶总量(SOD)升高,证明该药物具有保护缺血状态下心肌代谢异常的作用。2权利要求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其特征在于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204~206g的磷酸肌酸钠、41~43g的淀粉、27~29g的羧甲淀粉钠、59~61g的微晶纤维素和5~7g的促吸收剂制成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其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1。2.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一、称取204206g的磷酸肌酸钠、4143g的淀粉、2729g的羧甲淀粉钠、5961g的微晶纤维素和56g的促吸收剂;二、将称取的淀粉、羧甲淀粉钠和微晶纤维素分别置于105t:下烘干1.5h,然后将称取的磷酸肌酸钠、促吸收剂、烘干后的淀粉、烘干后的羧甲淀粉钠和烘干后的微晶纤维素分别过100目筛网;三、将过筛后的原料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15min,然后按平均内容物重0.335±0.02g填充到空心肠溶胶囊中,即得到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其中步骤一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l。3.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其特征在于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519521g的磷酸肌酸钠、6567g的淀粉、4749g的羧甲淀粉钠、9193g的微晶纤维素和1416g的促吸收剂制成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其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1。4.制备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一、称取519521g的磷酸肌酸钠、6567g的淀粉、4749g的羧甲淀粉钠、9193g的微晶纤维素和1416g的促吸收剂;二、将称取的淀粉、羧甲淀粉钠和微晶纤维素分别置于105t:下烘干1.5h,然后将称取的磷酸肌酸钠、促吸收剂、烘干后的淀粉、烘干后的羧甲淀粉钠和烘干后的微晶纤维素分别过100目筛网;三、将过筛后的原料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20min,然后按平均内容物重0.516±0.03g填充到空心肠溶胶囊中,即得到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胶囊;其中步骤一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l。5.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其特征在于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24992501g的磷酸肌酸钠、6971g的促吸收剂、6971g的微晶纤维素、119121g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34136ml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2931g的硬脂酸镁、5961g的丙稀酸树脂11、113115g的乙醇、810ml的吐温80、11.313.3ml的蓖麻油和57ml的苯二甲酸二乙脂制成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其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1;羟丙甲纤维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6.制备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一、称取24992501g的磷酸肌酸钠、6971g的促吸收剂、6971g的微晶纤维素、119121g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34136ml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2931g的硬脂酸镁、5961g的丙稀酸树脂II、113115g的乙醇、810ml的吐温-80、11.313.3ml的蓖麻油和57ml的苯二甲酸二乙脂;二、将称取的磷酸肌酸钠、L-谷氨酰氨、微晶纤维素和低取代_羟丙纤维素分别过80目筛网,然后将过筛后的原料加入制粒机中混合10min,再加入称取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混合12min,得湿混料,然后过18目筛网制得湿粒;三、将湿粒在5(TC下烘干3h,然后过18目筛网进行整粒,再加入称取的低取代_羟丙纤维素和硬脂酸镁,在混合机中混合20min,然后定片重并进行压片;四、将称取的丙稀酸树脂11在乙醇中浸泡24h,然后加入称取的吐温-80、蓖麻油和苯二甲酸二乙脂混合搅拌,得肠衣液,然后将片剂喷上肠衣液,即得到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其中步骤一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l。7.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其特征在于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60996101g的磷酸肌酸钠、174176g的促吸收剂、169171g的微晶纤维素、289291g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329331ml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7981g的硬脂酸镁、149151g的丙稀酸树脂II、279281g的乙醇、2426ml的吐温_80、2931ml的蓖麻油和1416ml的苯二甲酸二乙脂制成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其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l;羟丙甲纤维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8.制备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一、称取60996101g的磷酸肌酸钠、174176g的促吸收剂、169171g的微晶纤维素、289291g的低取代_羟丙纤维素、329331ml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7981g的硬脂酸镁、149151g的丙稀酸树脂II、279281g的乙醇、2426ml的吐温_80、2931ml的蓖麻油和1416ml的苯二甲酸二乙脂;二、将称取的磷酸肌酸钠、L-谷氨酰氨、微晶纤维素和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分别过80目筛网,然后将过筛后的原料加入制粒机中混合10min,再加入称取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混合12min,得湿混料,然后过18目筛网制得湿粒;三、将湿粒在5(TC下烘干3h,然后过18目筛网进行整粒,再加入称取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和硬脂酸镁,在混合机中混合20min,然后定片重并进行压片;四、将称取的丙稀酸树脂II在乙醇中浸泡24h,然后加入称取的吐温-80、蓖麻油和苯二甲酸二乙脂混合搅拌,得肠衣液,然后将片剂喷上肠衣液,即得到磷酸肌酸钠口服肠溶衣片;其中步骤一中促吸收剂为L-谷氨酰氨、乳酸钠、d-酒石酸氢钾或维生素B1。全文摘要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口服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国内外药厂无法生产口服磷酸肌酸钠制剂的问题。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磷酸肌酸钠、淀粉、羧甲淀粉钠、微晶纤维素和促吸收剂制成。方法称取原料、烘干后过筛,混合后填充即得肠溶胶囊。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由磷酸肌酸钠、促吸收剂、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溶液、硬脂酸镁、丙烯酸树脂II、乙醇、吐温-80、蓖麻油和苯二甲酸二乙酯制成。方法称取原料,过筛,制湿粒,整粒,压片,喷肠衣液即得肠溶衣片。本发明实现了磷酸肌酸钠口服固体制剂的制备,对心肌、骨骼肌具有保护作用。文档编号A61K47/38GK101716160SQ20091031127公开日2010年6月2日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发明者李靖敏,胡畔,许荣臻,陈妍申请人:哈尔滨博莱制药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