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222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中药治疗疾病的
技术领域
,具体地是一种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中药。
背景技术
:泌尿道感染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之一,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严重的泌尿道感染能引起菌血症和肾功能不全,最终可导致尿毒症而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抗生素治疗,主要有1-3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四类。比较常用的1-3代头孢菌素为头孢唑啉、头孢呋辛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更为优越。使用的氨基糖苷类药物为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用于抗革兰阴性杆菌所引起的各种疾病,但其耳毒性、肾毒性、神经病等毒副作用较大,特别是耳毒性,易导致听觉障碍。广泛使用的喹诺酮类药物为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该两种药物在尿中浓度较高,对G+和G—菌均有效;磺胺类药物主要与细菌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敏感菌的二氢叶酸合成受阻,影响核酸合成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现有的抗生素都有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影响身体健康,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已对常用抗生素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差,病程长。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加,泌尿道感染患者也有所增加,在有些国家已上升至医院感染第一位。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灭活病原毒、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疗效好、见效快的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中药。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组成的原料药物按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石韦25-35克,白花蛇舌草30-34克,马勃6-10克,全蝎6-8克,土贝母10-16克,车前子20-30克,怀牛膝10-16克,萆蘚15-25克,石菖蒲15-25克,川黄柏15-25克,益母草18-26克,党参25-35克,黄芪15-25克。本发明中药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水煎服方法将中药用冷水浸过药,先浸泡30分钟,煮沸20分钟即可,煎煮3次,取汁混勻,每日两次口服,服用时在早、晚餐后温服1次,20天为1个疗程。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毒副作用,以清泻火毒、利水通淋、活血化瘀为主,待热势转缓时兼顾培元固肾,以治其根,使湿热毒邪尽祛,肾气得固,则诸症尽除,经临床验证有效率93.55%。本发明选用石韦味甘苦,性寒凉,归肺、膀胱经,气薄轻清,善泻肺经湿热而疏膀胱水道,上可清降,下可渗淡,具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之功能,用于湿热下注、蕴结下焦所致泌尿系急、慢性肾炎、膀胱炎、保护肾脏、预防结石等病症。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归心、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痈之功效,主治肺热喘咳、痈肿疔疮、毒蛇咬伤等。马勃味辛、平,归肺经,具有解毒消肿、清利咽喉之功效,还有抗炎、抑菌的药理作用,用于风热郁肺、咽痛、咳嗽、音哑。全蝎性味辛平,有毒,入肝经,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急、慢性凉风、中风面瘫、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肿痛、瘰疬结核等。土贝母性味苦,微寒,归肺、脾经,有散结、消肿、解毒之功能,在抗炎、抗癌、抗病毒有显著药理作用,用于治疗一切痈疽肿毒及杨梅结毒。车前子味甘微寒,无毒,入肝、肾、肺和小肠经,具有利水通淋、清热明目、祛痰止咳之功效,主治气癃止痛,利水通小便,除湿痹,尤其适宜治疗湿热下注于膀胱而致小便淋漓涩痛者,有显著利尿作用,对各种杆菌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怀牛膝性平味甘苦酸,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之功能,治热淋、血淋、砂淋等,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等。萆蘚味辛微苦,性微温,入脾、肾、膀胱经,具有举轻升阳、利湿降浊、补肾强筋之功效,用于主治湿热下注、臁疮、漏蹄,如腰膝疼痛、湿热小便混浊、湿热疮毒。石菖蒲味辛性温,入心、脾、膀胱三经,芳香走窜,开窍醒神,宜气通窍,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之功效,用于胃痛、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风寒湿痹、痈疽肿毒。川黄柏味苦,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能,用于主治膀胱湿热、小便灼热、淋漓涩痛。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入心、脾、肾三经,有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之功效,用于主治月经不调、产后血晕、淤血腹痛、小便不利、疮疡肿毒。党参性甘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滋阴壮阳之功效,用于脾肺虚寒、气短心悸、内热消渴、食少便溏、虚喘咳嗽,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黄芪性甘、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便血崩漏、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内热消渴。本发明中石韦、马勃、全蝎、白花蛇舌草、黄柏清热解毒,车前子、石韦利尿通淋,辅以土贝母、萆蘚加强清泻湿热之功,益母草活血化瘀,利尿消肿,怀牛膝补益肝肾,黄芪、党参健脾益肾,提高机体抵抗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石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费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还能增强血清杀菌作用,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及肾上腺皮质功能,马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有强抑制作用,黄柏、车前子对G+和G-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车前子不仅可增加水分的排泄,而且使尿素、尿酸的排量也同时增加,黄柏还能明显促进抗体生成,萆蘚有抗真菌作用,黄芪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有利尿作用;益母草可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的滤过率,增加尿量,加强尿路细菌的排泄。总之,本发明具有抗菌、利尿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中药,其配制的组成和含量是石韦25克,白花蛇舌草34克,马勃6克,全蝎8克,土贝母10克,车前子30克,怀牛膝10克,萆蘚25克,石菖蒲15克,川黄柏25克,益母草18克,党参35克,黄芪15克,用冷水浸过药物,浸泡30分钟后,煮沸20分钟,取汁;再加入水煎煮,取汁;共煎煮3次,将3次取汁混勻,早、晚餐后温服1次。具体病例王某某,女,55岁,尿频、尿急、尿痛,下腹胀痛,腰痛,发热,尿常规检查,清洁中段尿离心沉渣中白细胞15个/HPF,尿培养菌落数为120/ml,服用本发明中药,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用,服药3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5天后尿常规转阴。实施例2—种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中药,其配制的组成和含量是石韦3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马勃10克,全蝎6克,土贝母16克,车前子20克,怀牛膝16克,萆蘚15克,石菖蒲25克,川黄柏15克,益母草26克,党参25克,黄芪25克。实施例3—种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中药,其配制的组成和含量是石韦30克,白花蛇舌草32克,马勃8克,全蝎7克,土贝母13克,车前子25克,怀牛膝13克,萆蘚20克,石菖蒲20克,川黄柏20克,益母草22克,党参30克,黄芪20克。煎服方法冷水浸过药,先浸泡30分钟,煮沸20分钟即可,取汁,共煎煮3次,取汁3次混勻,早、晚餐后温服1次,忌食辛辣食物,禁烟酒,多喝水,避免过度疲劳,鼓励有节律的性生活。本发明口服,每日两次服用。一种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中药临床疗效观察资料1、病例选择将143例入选病例,按照性别因素、病情缓急因素、临床症状轻重和复发因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单纯西药抗生素治疗,做过药敏实验的选取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未做药敏实验的下尿路感染者选用磺胺类药物,考虑上尿路感染者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如连用3天无效者再更换其他抗生素。另一组给予中药,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两次服用,20天为1个疗程。2、疗效判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尿常规正常,连续3次尿培养阴性。好转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尿常规正常或好转,尿培养阴性或有少量生长。无效症状体征及尿常规有改善,但尿培养仍有细菌生长或菌数增加。结果记录以治愈和好转判定为有效,以无效或半年内复发判定为无效。3、治疗结果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治疗结果见下表,两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表1两种方法治疗泌尿道感染疗效比较(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两组比较,Χ2=3.9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权利要求一种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组成的原料药物按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石韦25-35克,白花蛇舌草30-34克,马勃6-10克,全蝎6-8克,土贝母10-16克,车前子20-30克,怀牛膝10-16克,萆薢15-25克,石菖蒲15-25克,川黄柏15-25克,益母草18-26克,党参25-35克,黄芪15-25克。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中药,由下列重量配比组成的原料药物按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石韦25-35克,白花蛇舌草30-34克,马勃6-10克,全蝎6-8克,土贝母10-16克,车前子20-30克,怀牛膝10-16克,萆薢15-25克,石菖蒲15-25克,川黄柏15-25克,益母草18-26克,党参25-35克,黄芪15-25克。本发明中药具有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使用方便,可以灭活病毒、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疗效好、见效快的特点,临床上应用有效率93.55%。文档编号A61K35/64GK101810749SQ20091031264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发明者刘丹,曾蕊,林常红申请人:林常红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