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成药物及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6-23  183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成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成药物及制备方法,属
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骨髓炎,中医名字为附骨疽,民间俗称"铁骨瘤",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数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伤或手术感染引起,多由疖痈或其他病灶的化脓菌毒进入血液而达骨组织。四肢骨两端最易受侵,尤以髋关节为最常见。临床上常见有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的病例,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时高热、局部疼痛,若诊断不及时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时不得不采取截肢保命的应急办法,但落下终生残疾,且手术费用昂贵,给病人和家庭造成痛苦。传统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一般采用口服药物或贴药物膏药的疗法。如服用骨炎灵片。缺点是疗效缓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西医治疗骨髓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西医的手术治疗,毕竟是一种局部治疗的手段,无法把病根彻底根除,最多也是起到暂时缓解病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骨髓炎的中成药物及制备方法。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该药物后短期内使症状得到缓解,并有滋阴降火、益髓添精的作用;对患者肝、胃、肾脏等功能无任何损伤,其疗效高、无副作用,药效确切,工艺可行。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成药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物配制而成熟地10-30份、山药10-20份、山茱萸酒浸10-15份、白茯苓10-15份、牡丹皮10-30份、泽泻10-15份、紫河车10-15份、黄柏3-15份。优选为胶囊制剂。也可以是各药用成份还可与药用载体或添加剂混合制成片剂、丸剂、口服液、冲剂等制药上常用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成药物的最佳重量份是 熟地20份、山药15份、山茱萸酒浸12份、白茯苓12份、牡丹皮20份、泽泻12份、紫河车12份、黄柏8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成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取熟地10-30份、山药10-20份、山茱萸酒浸10-15份、白茯苓10_15份、牡丹皮10-30份、泽泻10-15份、紫河车10-15份、黄柏3-15份; 2)、取熟地、山药、黄柏混合后粉碎成细粉,经100目滤网过滤,得混合粉剂;
3)、取山茱萸酒浸、白茯苓、牡丹皮、泽泻、紫河车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加热至50-7(TC浓縮至相对密度1. 10-1. 30稠膏; 4)、将步骤3)得到的稠膏和步骤2)混合粉剂混合,干燥、粉碎、混匀、制粒、干燥、
3分装即得。 治疗时口服,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一个疗程后见效,三个疗后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成药物的最佳重量份是熟地20份、山药15
份、山茱萸酒浸12份、白茯苓12份、牡丹皮20份、泽泻12份、紫河车12份、黄柏8份。按
最佳重量份秤得上述药物,按上述中成药物的制备方法制成中成药物,是最佳用量。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成药物制成的制剂,优选是胶囊制剂。也
可以是各药用成份还可与药用载体或添加剂混合制成片剂、丸剂、口服液、冲剂等制药上常
用制剂。 本发明的特点是组方合理,符合中医理论熟地微温,滋胃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山药甘温,理气健脾,益肾补中,诸虚可治;山茱萸性温,涩精益髓,肾虚耳鸣,腰膝痛止;白茯苓味淡,渗湿利窍,除祛寒湿;牡丹皮苦寒,破血通经,血分有热,无汗骨蒸;泽泻甘寒,消肿止渴,除湿通淋,阴汗自遏;紫河车甘,疗诸虚损,芽瘵骨蒸,滋培根本;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山茱萸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性味性微温,味酸、涩;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腰膝酸痛。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有养血滋阴、生津补髓、黑发乌须、泽肤益颜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头悸、月经不调、肾阴不足、腰膝NFDA9软、瘦弱遗精、潮热盗汗、内热消渴、精血双亏、须发早白、耳鸣耳聋诸症。黄柏其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黄柏含小蘖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作用。本发明的中成药物具有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药效确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取熟地200g、山药150g、山茱萸酒浸120g、白茯苓120g、牡丹皮200g、泽泻120g、紫河车120g、黄柏80g ; 2)、取熟地、山药、黄柏混合后粉碎成细粉,经100目滤网过滤,得混合粉剂;
3)、取山茱萸酒浸、白茯苓、牡丹皮、泽泻、紫河车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加热至50-7(TC浓縮至相对密度1. 10-1. 30稠膏; 4)、将步骤3)得到的稠膏和步骤2)混合粉剂混合,干燥、粉碎、混匀、制粒、干燥、分装即得制成胶囊。 各药用成份还可与药用载体或添加剂混合制成片剂、丸剂、口服液、冲剂等制药上常用制剂。 治疗时口服,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2 取熟地100g、山药100g、山茱萸酒浸100g、白茯苓100g、牡丹皮100g、泽泻100g、
紫河车100g、黄柏30g。 制备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4
取熟地300g、山药200g、山茱萸酒浸150g、白茯苓150g、牡丹皮300g、泽泻150g、
紫河车150g、黄柏150g 制备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为了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本发明进行了临床试验。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成药物的临床试验如下 选择年龄48-58岁患者80例,平均年龄53岁,病程4月_1年,平均病程7个月。
患者在本治疗前都没有接受过其他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进行症状评分。80
例患者中,40例(称为治疗组)采用本发明的胶囊,治疗时口服,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个疗
程,服用三个疗程;40例(称为对照组)定时遵医嘱服用骨炎灵片,疗程同治疗组一样;期
间患者注意饮食习惯和休息。 治疗结果 治疗三个疗程后,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
表1本发明胶囊治疗三个疗程后效果比较

3个疗程有效(%) I副作用
治疗组4036900
对照组403382. 55 由表1可见,服用本发明所制胶囊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服用骨炎灵片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组无副作用,对照组有副作用5例。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所制的胶囊的治疗组的疗效好,无副作用。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成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药物配制而成熟地10-30份、山药10-20份、山茱萸酒浸10-15份、白茯苓10-15份、牡丹皮10-30份、泽泻10-15份、紫河车10-15份、黄柏3-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成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药物配制而成熟地20份、山药15份、山茱萸酒浸12份、白茯苓12份、牡丹皮20份、泽泻12份、紫河 车12份、黄柏8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成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 、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取熟地10-30份、山药10-20份、山茱萸酒浸10-15份、白茯苓10-15份、牡丹皮10-30 份、泽泻10-15份、紫河车10-15份、黄柏3-15份;2) 、取熟地、山药、黄柏混合后粉碎成细粉,经100目滤网过滤,得混合粉剂;3) 、取山茱萸酒浸、白茯苓、牡丹皮、泽泻、紫河车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 5小时,分次过 滤,合并滤液,加热至50-7(TC浓縮至相对密度1. 10-1. 30稠膏;4) 、将步骤3)得到的稠膏和步骤2)混合粉剂混合,干燥、粉碎、混匀、制粒、干燥、分装 即得。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成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方法制成胶囊制剂。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成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药用成份还可与药用载体或添加剂混合制成片剂、丸剂、口服液、冲剂等制药上常用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成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药物配制而成熟地10-30份、山药10-20份、山茱萸酒浸10-15份、白茯苓10-15份、牡丹皮10-30份、泽泻10-15份、紫河车10-15份、黄柏3-15份。按上述重量比称取原料,取熟地、山药、黄柏混合后粉碎成细粉,经100目滤网过滤,得混合粉剂;再取山茱萸酒浸、白茯苓、牡丹皮、泽泻、紫河车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加热至50-70℃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30稠膏;最后将得到的稠膏和混合粉剂混合,干燥、粉碎、混匀、制粒、干燥、分装即得。本发明制得的中成药物药效确切,无副作用,且价格低廉,制备方法工艺可行。
文档编号A61K36/8945GK101716275SQ20091031265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张先锋, 张敏茹, 张晓东, 张晓茹 申请人:西安谦坤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