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及其选矿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重金属矿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及其选矿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当前重金属矿业,特别是黄金矿业普遍使用氢化浮选的方法进行选矿,然而氢化浮选存在“高投入”、“低产出”、“重污染”的问题,其惊人的资源浪费令人触目惊心,令产业难以为继。为体现科学发展观和创新驱动的核心战略,适应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选矿方式。以最有代表性的黄金矿业为例,业界不断追求以理想的重选方式从整体上代替氢化浮选方式。
[0003]重选,即重力选矿,其具有低投入、污染少的特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国内外重选设备出现了几百种,但其设计思想始终离不开以“摇、转、振、摆”的机械动力使矿浆松散分层,使得其在高回收率、大处理量、优化富集比三个方面,总是顾此失彼,难以相辅相成,共创新高,在产业利用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在以氢化浮选为主导的技术体系中充当配角做附庸。
[0004]申请人在申请号为200410103975.3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岩金尾矿回收装置,它包括:潜入式深层冲采装置、矿浆分流器、矿浆分配器,以及矿浆细选、冲洗设备,其通过重选方式,兼顾了高回收率、大处理量、优化富集三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了设备体积庞大,构造复杂,安装不便的问题,因此仍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其具有高回收率、大处理量、高富集比的特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000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其具有多分支集成式的特点,而可以更好提升回收率、处理量、富集比。
[0007]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的选矿方法,该方法具有回收率高、处理量大、富集比高、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的优点,可以全面代替氢化浮选选矿方式。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它包括一筒体,该筒体两端分别为进矿口和出矿口,各通过进矿盖和出矿盖封闭;该筒体内沿轴向设有若干层选矿工作面,该选矿工作面呈矩形板状,两侧设于该筒体内表面的支撑轨道上;
[0010]该选矿工作面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平行的凸棱,方向与该筒体的轴向垂直;该凸棱截面整体呈直角梯形,该直角梯形下底与该选矿工作面重合,而该凸棱面向该进矿口的一端具有与该选矿工作面垂直的立面;
[0011]该凸棱面向该进矿口的斜面为工作面,该工作面上设有梳齿,方向与该工作面垂直;该凸棱底部互不相接,而在相邻凸棱之间形成梯形格槽;
[0012]该进矿盖上设有与各该选矿工作面对应的进矿管与喷水管,各该进矿管通向对应选矿工作面的中部,并汇集连通到受矿斗;各该喷水管位于该选矿工作面的一侧,且沿轴向设有与各梯形格槽位置对应的喷水口;
[0013]该出矿盖上设有出矿管。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凸棱的直角梯形截面上,该直角梯形的高为6-10mm,下底为14-16mm,上底为2mm,所述工作面对应的斜边与下底的夹角为19-22° ;该立面的高为2mm ;所述梳齿高2mm,间隔为1.5mm。
[0015]优选的,所述直角梯形的高为8mm,下底为16mm,所述工作面对应的斜边与下底的夹角为20° ;相邻凸棱之间距离为2mm。
[0016]优选的,所述各选矿工作面在所述筒体内等间距排列。
[0017]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设有供吊装的吊环。
[0018]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由两个半筒通过合页连接构成,可活动打开。
[001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包括若干个上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各筒体集成固定在一起,所述各进矿管均汇集连通到所述受矿斗。
[0020]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选矿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0021]根据工作量选择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的数目;
[0022]将所述各进矿管均接通至所述受矿斗,并将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的进矿口一端提升至所述筒体与水平面呈20° ;
[0023]打开受矿斗开始供矿浆,以20分钟为间隔,停止供矿浆,将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放平,翻转30°使得所述选矿工作面的喷水管所在一侧高于另一侧,然后通过喷水口向所述梯形格槽内喷水清洗,将梯形格槽内的精矿冲洗至所述筒体底部流入精矿池;
[0024]将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向回翻转30°,继续提升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的进矿口一端提升至与水平面呈20°,进行下一循环。
[0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及其选矿方法,可以替代目前氢化浮选方法及设备,具有回收率高、处理量大、富集比高、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的优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发明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第一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发明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第一实施例的选矿工作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4是本发明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第一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0]图5是本发明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第二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2]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它包括一筒体1,该筒体I两端分别为进矿口 11和出矿口 12,各通过进矿盖2和出矿盖封闭3(见图4)。该筒体I内沿轴向设有若干层选矿工作面4,优选的,该各选矿工作面4在该筒体I内等间距排列。该选矿工作面4呈矩形板状,两侧设于该筒体I内表面的支撑轨道(图未示意)上,该支撑轨道可以为一 L型角钢。如图所示,该筒体I分为可打开的两部分,中间通过合页连接,方便拆装。
[0033]如图2、图3所不,该选矿工作面4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平行的凸棱41,方向与该筒体I的轴向垂直。该凸棱41截面整体呈直角梯形,该直角梯形下底a与该选矿工作面重合,而该凸棱41面向该进矿口的一端具有与该选矿工作面垂直的立面,该立面的高H为2mm。进一步的,该凸棱41的直角梯形截面上,该直角梯形的高h为6-10mm,下底a为14_16mm,上底b为2mm,该工作面对应的斜边c与下底a的夹角Θ为19-22°。优选的,该直角梯形的高h为8mm,下底a为16mm,该工作面对应的斜边c与下底a的夹角Θ为20°。
[0034]该凸棱41面向该进矿口 11的斜面为工作面,该工作面上设有梳齿5,方向与该工作面垂直,用于被动梳理矿浆,使之保持松散分层。矿浆从该工作面流过,下滚水跌落冲击为内生动力,使流体层间斥力、切力相互作用,激发矿粒群松散上扬,形成流态高频变幻不竭动力。该梳齿5高2mm,间隔为1.5mm。该凸棱41底部互不相接,相邻凸棱
41之间距离为2_,而在相邻凸棱之间形成梯形格槽。
[0035]如图4所不,该进矿盖2上设有与各该选矿工作面对应的进矿管21与喷水管22,各该进矿管21通向对应选矿工作面的中部,并汇集连通到受矿斗6。各该喷水管22位于该选矿工作面的一侧,且沿轴向设有与各梯形格槽位置对应的喷水口,筒体I另一侧拱形空间是精矿搬运截收通道。该出矿盖3上设有出矿管,用于流出矿浆。
[0036]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包括若干个上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各筒体集成固定在一起,该各进矿管均汇集连通到该受矿斗6。
[0037]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选矿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0038]根据工作量选择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的数目;将所述各进矿管均接通至所述受矿斗,通过电动葫芦及该筒体上设置的供吊装的吊环7 (见图1),将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的进矿口一端提升至所述筒体与水平面呈20° ;打开受矿斗开始供矿浆,以20分钟为间隔,停止供矿浆,将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放平,翻转30°使得所述选矿工作面的喷水管所在一侧高于另一侧,然后通过喷水口向所述梯形格槽内喷水清洗,将梯形格槽内的精矿冲洗至所述筒体底部流入精矿池;将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向回翻转30°,继续提升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的进矿口一端提升至与水平面呈20°,进行下一循环。由于多层选矿工作面回收率可高达95%以上,其层数、宽度按管道直径设定,管道粗细,长短,集成叠加方式,数量可按生产规模、条件灵活设定。
[0039]本发明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构成的转型工业化优化重选技术体系,之所以能在高回收率、大处理量、优化富集比相辅相成,共创新高,超越氢化浮选,主要是靠流体动力学、静力学原理和抓住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从整体上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贯彻以独创重选机理挖掘流体内生动力,优化矿浆松散分层,摆脱设计思想习惯走势的局限性,设置在选矿工作面上的纵向加长,横向排列的跌水式“正反明暗双梯形”格槽,以及为强化流体内生动力的格槽尺寸角度,特别是工作面与选矿工作面的角度,为梳理矿浆,精密设置的梳齿,其高低、软硬、间隔距离,均是通过申请人辛勤实验得出的最佳值。另外将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采用多分支集成在一起,更加适应了大处理量、高效率生产的需要。以上方面获得了 1+1大于2的惊人效果,使国内外重金属尤其是黄金矿业解决不了的高投入、低产出、重污染等共性难题迎刃而解。
[0040]本发明从整体上解决了黄金登重金属矿业高投入、低产出、重污染的共性难题,扭转了重选离不开的“摇、转、振、摆”机械动力,认定氢化浮选在黄金矿业的统治地位无可替代的习惯定势,以一套创新重选机理,深入挖掘流体内生动力。本发明将传统的重选精华和新兴的独创重选机理浓缩在可按需要设定的多分支可集成的重选富集管道之中,其全面适用于岩金、沙金、原矿尾矿和其它重金属含金包裹体,及微细颗粒级重矿物的选别,其回收率高,处理量大,富集比优于氢化浮选方式,且结构紧凑,伸缩自如,操作、拆装、搬运灵便,造价低廉,适应重金属矿业,特别是黄金矿业整体技改的普遍急需。
[0041]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可能的实施例,是为了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而提出的。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和范围的情况下对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许多变化和修改。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化都包括在本发明揭示的范围中,并且受到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
【主权项】
1.一种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筒体,该筒体两端分别为进矿口和出矿口,各通过进矿盖和出矿盖封闭;该筒体内沿轴向设有若干层选矿工作面,该选矿工作面呈矩形板状,两侧设于该筒体内表面的支撑轨道上; 该选矿工作面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平行的凸棱,方向与该筒体的轴向垂直;该凸棱截面整体呈直角梯形,该直角梯形下底与该选矿工作面重合,而该凸棱面向该进矿口的一端具有与该选矿工作面垂直的立面; 该凸棱面向该进矿口的斜面为工作面,该工作面上设有梳齿,方向与该工作面垂直;该凸棱底部互不相接,而在相邻凸棱之间形成梯形格槽; 该进矿盖上设有与各该选矿工作面对应的进矿管与喷水管,各该进矿管通向对应选矿工作面的中部,并汇集连通到受矿斗;各该喷水管位于该选矿工作面的一侧,且沿轴向设有与各梯形格槽位置对应的喷水口; 该出矿盖上设有出矿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的直角梯形截面上,该直角梯形的高为6-10mm,下底为14_16mm,上底为2mm,所述工作面对应的斜边与下底的夹角为19-22° ;所述立面高2mm ;所述梳齿高2mm,间隔为1.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梯形的高为8mm,下底为16mm,所述工作面对应的斜边与下底的夹角为20° ;相邻凸棱之间距离为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选矿工作面在所述筒体内等间距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设有供吊装的吊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由两个半筒通过合页连接构成,可活动打开。7.—种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各筒体集成固定在一起,所述各进矿管均汇集连通到所述受矿斗。8.—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根据工作量选择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的数目; 将所述各进矿管均接通至所述受矿斗,并将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的进矿口一端提升至所述筒体与水平面呈20° ; 打开受矿斗开始供矿浆,以20分钟为间隔,停止供矿浆,将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放平,翻转30°使得所述选矿工作面的喷水管所在一侧高于另一侧,然后通过喷水口向所述梯形格槽内喷水清洗,将梯形格槽内的精矿冲洗至所述筒体底部流入精矿池; 将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向回翻转30°,继续提升所述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的进矿口一端提升至与水平面呈20°,进行下一循环。
【专利摘要】一种重金属重选富集管道及其选矿方法,包括一筒体,该筒体内沿轴向设有若干层呈矩形板状的选矿工作面,两侧设于该筒体内表面的支撑轨道上;该选矿工作面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平行的凸棱,方向与该筒体的轴向垂直;该凸棱面向该进矿口的斜面为工作面,该工作面上设有梳齿,方向与该工作面垂直;该凸棱底部互不相接,而在相邻凸棱之间形成梯形格槽;该进矿盖上设有与各该选矿工作面对应的进矿管与喷水管,各该进矿管通向对应选矿工作面的中部,并汇集到受矿斗;各该喷水管位于该选矿工作面的一侧,且沿轴向设有与各梯形格槽位置对应的喷水口;该出矿盖上设有出矿管。本发明具有回收率高、处理量大、富集比高、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的优点。
【IPC分类】B03B5/62
【公开号】CN104888933
【申请号】CN201410077553
【发明人】侯树强
【申请人】侯树强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4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