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弯管用轮模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10-23  10

一种双向弯管用轮模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弯管用轮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已有的双向弯管用轮模装置如专利号为ZL201010230393.7的发明专利中所述,采用两个整体轮模进行弯管,一旦弯曲角度超过180°,管材会被轮模上下边缘卡住,因此无法从轮模中取出。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实现双向弯管、又能弯制超过180°弯管的双向弯管用轮模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向弯管用轮模装置,包括水平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的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带动安装座滑动的平移丝杠以及驱动平移丝杠转动的平移电机,机架上固定设有与平移丝杠相配合的丝杠螺母,安装座上转动设有弯管主轴以及驱动弯管主轴转动的动力机构,弯管主轴上端活动连接有下转动座,下转动座下表面设有在初始位置时与平移丝杠平行的长卡槽,弯管主轴上部设有与长卡槽配合的方形卡接块,下转动座上部竖立设有第一弯管轴和第二弯管轴,第一弯管轴和第二弯管轴可通过安装座的滑动而实现交替与弯管主轴同心,第一弯管轴上转动设有第一轮模下模,第二弯管轴上转动设有第二轮模下模,机架上在下转动座上方竖直向下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套设有上限位板、下限位板,下限位板为不干涉上转动座转动的圆形板,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间活动卡设有上转动座,上转动座包括以第一弯管轴到气缸活塞杆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左引导部、以第二弯管轴到气缸活塞杆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右引导部、以及连接左引导部远离机架一侧部分和右引导部远离机架一侧部分的连接部,上转动座在初始位置时活塞杆位于左引导部和右引导部之间靠近连接部处,上转动座上转动设有第一轮模上模以及第二轮模上模,第一轮模上模中部设有与第一弯管轴上部相配合的定位孔,第二轮模上模中部设有与第二弯管轴上部相配合的定位孔。
[000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上转动座下表面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安装第一轮模上模和第二轮模上模的安装柱,安装柱上转动套设有轮模盖,安装柱上设有定位轮模盖的下挡圈,两个轮模盖下部分别与第一轮模上模和第二轮模上模相连接。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安装柱上设有定位轮模盖上表面的定位台阶,安装柱上在定位台阶和轮模盖之间设有铜衬板。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轮模上模和第二轮模上模的定位孔下部孔口都导有斜角。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下转动座包括转座本体和端盖,所述长卡槽设置在转座本体上。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座为中空的安装座,安装座上靠近机架一侧开设有避让孔,所述机架上的丝杠螺母从避让孔中穿入安装座内部,所述平移丝杠转动设置在安装座内部且一端穿出安装座,所述平移电机设置在安装座外且与平移丝杠穿出安装座的一端相连接。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的伺服电机以及减速机,减速机的出力轴与弯管主轴相连接。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轮模的上模由气缸带动可以与下模完全分离,便于弯管后管材从轮模中脱出,使得管材可以弯曲超过180°,且上转动座包括以第一弯管轴到气缸活塞杆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左引导部、以第二弯管轴到气缸活塞杆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右引导部、以及连接左引导部远离机架一侧部分和右引导部远离机架一侧部分的连接部,从而使得上转动座既可转动又不与气缸的活塞杆生产干涉,使本装置实现两个轮模相对转动的同时也可实现轮模的上模与下模完全分离,即使本装置既能实现双向弯管、又能弯制超过180°弯管。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装置与机架一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装置的主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装置的左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上转动座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上转动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1至图6中:1.机架,2.安装座,3.平移丝杠,4.平移电机,5.丝杠螺母,6.弯管主轴,61.卡接块,7.动力机构,71.联轴器,72.伺服电机,73.减速机,8.下转动座,9.第一弯管轴,10.第二弯管轴,11.第一轮模下模,12.第二轮模下模,13.气缸,14.上限位板,15.上转动座,151.左引导部,152.右引导部,153.连接部,154.安装柱,16.下限位板,17.第一轮模上模,18.第二轮模上模,19.轮模盖,20.下挡圈,21.铜衬板,22.管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0020]如图1-6所示,一种双向弯管用轮模装置,包括水平滑动设置在机架I上的中空的安装座2,安装座2上靠近机架I 一侧开设有避让孔,机架I上设有丝杠螺母5且丝杠螺母5从避让孔中穿入安装座2内部,安装座2内部设有带动安装座2滑动的平移丝杠3,这样可以保持平移丝杠3的清洁度使其转动顺畅,平移丝杠3 —端穿出安装座2且与设置在安装座2上的平移电机4相连接。
[0021]安装座2上转动设有弯管主轴6以及驱动弯管主轴6转动的动力机构7。动力机构7包括通过联轴器71相连接的伺服电机72以及减速机73,减速机73的出力轴与弯管主轴6相连接。弯管主轴6上端活动连接有下转动座8。下转动座8包括转座本体和端盖,转座本体下表面设有在初始位置时与平移丝杠3平行的长卡槽,弯管主轴6上部设有与长卡槽配合的方形卡接块61。
[0022]下转动座8上部竖立设有第一弯管轴9和第二弯管轴10,第一弯管轴9和第二弯管轴10可通过安装座2的滑动而实现交替与弯管主轴6同心。第一弯管轴9上转动设有第一轮模下模11,第二弯管轴10上转动设有第二轮模下模12。
[0023]机架I上在下转动座8上方竖直向下设有气缸13。气缸13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套设有上限位板14、下限位板16,上限位板14和下限位板16之间活动卡设有上转动座15。下限位板16为不干涉上转动座15转动的圆形板。
[0024]上转动座15包括以第一弯管轴9到气缸13活塞杆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左引导部151、以第二弯管轴10到气缸13活塞杆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右引导部152、以及连接左引导部151远离机架I 一侧部分和右引导部152远离机架I 一侧部分的连接部153,上转动座15在初始位置时活塞杆位于左引导部151和右引导部152之间靠近连接部153处。上转动座15上转动设有第一轮模上模17以及第二轮模上模18,第一轮模上模17中部设有与第一弯管轴9上部相配合的定位孔,第二轮模上模18中部设有与第二弯管轴10上部相配合的定位孔。定位孔下 部孔口都导有斜角,便于与第一弯管轴9及第二弯管轴10对接。
[0025]上转动座15下表面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安装第一轮模上模17和第二轮模上模18的安装柱154。安装柱154上转动套设有轮模盖19,安装柱154上设有定位轮模盖19上表面的定位台阶,安装柱154上在定位台阶和轮模盖19之间设有铜衬板21,可以降低它们之间的摩擦。安装柱154上设有定位轮模盖19的下挡圈20,两个轮模盖19分别与第一轮模上模17和第二轮模上模18相连接。
[0026]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所需弯曲成型的管材22穿过第一轮模下模11和第二轮模下模12之间的间隙,在气缸13的作用下第一轮模上模17和第二轮模上模18下降,直到与第一轮模下模11和第二轮模下模12贴合,所需弯曲成型的管材22与轮模的接触部位即为所需弯的部位。
[0027]逆时针弯管时,如图1所示,此时第二弯管轴10与弯管主轴6同心,伺服电机72及减速机73带动弯管主轴6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弯管主轴6带动下转动座8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此时,第一弯管轴9在下转动座8的带动下,以第二弯管轴10为圆心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第二弯管轴10逆时针自转一定角度,位于第一轮模(包括第一轮模上模17和第一轮模下模11)与第二轮模(包括第二轮模上模18和第二轮模下模12)之间的管材22受到第一轮模逆时针的作用力,绕第二轮模逆时针弯曲一定角度,完成弯曲动作后,下转动座8在伺服电机72及减速机73的驱动下通过弯管主轴6传动,完成顺时针旋转复位。
[0028]顺时针弯管时,可通过平移电机4驱动平移丝杠3旋转带动安装座2沿机架I往左滑动,由于第一弯管轴9和第二弯管轴10与下转动座8相固定,且管材22穿设在第一轮模和第二轮模之间限制了下转动座8的左右运动,安装座2往左运动使得下转动座8在安装座2上相对往右运动,当第一弯管轴9与弯管主轴6同心时,平移电机4停止工作,从而安装座2停止滑动。此时伺服电机72及减速机73带动弯管主轴6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第二弯管轴10在下转动座8的带动下,以第一弯管轴9为圆心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第一弯管轴9自转一定角度,第一轮模(包括第一轮模上模17和第一轮模下模11)与第二轮模(包括第二轮模上模18和第二轮模下模12)之间的管材22受到第二轮模顺时针的作用力,绕第一轮模顺时针弯一定角度,完成弯曲动作后,下转动座8在伺服电机72及减速机73的驱动下通过弯管主轴6传动,完成逆时针旋转复位。
[0029]可以通过顺时针弯管和逆时针弯管的混合应用,弯制出不同形状的管材。
[0030]弯管结束后,在气缸13的作用下第一轮模上模17和第二轮模上模18提升,直到与第一轮模下模11和第二轮模下模12分离到可以将弯管取出的高度,取出成型管材22。
[0031]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双向弯管用轮模装置,包括水平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的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带动安装座滑动的平移丝杠以及驱动平移丝杠转动的平移电机,机架上固定设有与平移丝杠相配合的丝杠螺母,安装座上转动设有弯管主轴以及驱动弯管主轴转动的动力机构,弯管主轴上端活动连接有下转动座,下转动座下表面设有在初始位置时与平移丝杠平行的长卡槽,弯管主轴上部设有与长卡槽配合的方形卡接块,下转动座上部竖立设有第一弯管轴和第二弯管轴,第一弯管轴和第二弯管轴可通过安装座的滑动而实现交替与弯管主轴同心,其特征在于:第一弯管轴上转动设有第一轮模下模,第二弯管轴上转动设有第二轮模下模,机架上在下转动座上方竖直向下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套设有上限位板、下限位板,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间活动卡设有上转动座,下限位板为不干涉上转动座转动的圆形板,上转动座包括以第一弯管轴到气缸活塞杆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左引导部、以第二弯管轴到气缸活塞杆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右引导部、以及连接左引导部远离机架一侧部分和右引导部远离机架一侧部分的连接部,上转动座在初始位置时活塞杆位于左引导部和右引导部之间靠近连接部处,上转动座上转动设有第一轮模上模以及第二轮模上模,第一轮模上模中部设有与第一弯管轴上部相配合的定位孔,第二轮模上模中部设有与第二弯管轴上部相配合的定位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弯管用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动座下表面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安装第一轮模上模和第二轮模上模的安装柱,安装柱上转动套设有轮模盖,安装柱上设有定位轮模盖的下挡圈,两个轮模盖下部分别与第一轮模上模和第二轮模上模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弯管用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上设有定位轮模盖上表面的定位台阶,安装柱上在定位台阶和轮模盖之间设有铜衬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弯管用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模上模和第二轮模上模的定位孔下部孔口都导有斜角。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弯管用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动座包括转座本体和端盖,所述长卡槽设置在转座本体上。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向弯管用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为中空的安装座,安装座上靠近机架一侧开设有避让孔,所述机架上的丝杠螺母从避让孔中穿入安装座内部,所述平移丝杠转动设置在安装座内部且一端穿出安装座,所述平移电机设置在安装座外且与平移丝杠穿出安装座的一端相连接。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向弯管用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的伺服电机以及减速机,减速机的出力轴与弯管主轴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弯管用轮模装置,包括水平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的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驱动安装座的平移丝杠以及平移电机,机架上设有丝杠螺母,安装座上转动设有弯管主轴以及动力机构,弯管主轴上端活动连接有下转动座,下转动座上设有第一弯管轴和第二弯管轴,第一弯管轴和第二弯管轴可通过安装座的滑动而实现交替与弯管主轴同心,第一弯管轴上设有第一轮模下模,第二弯管轴上设有第二轮模下模,机架上在下转动座上方竖向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套设有上限位板、下限位板,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间活动卡设有上转动座,上转动座上转动设有第一轮模上模以及第二轮模上模。本装置既能实现双向弯管、又能弯制超过180°弯管。
【IPC分类】B21D7/08
【公开号】CN104889212
【申请号】CN201510316652
【发明人】唐文献, 张建, 朱慧, 林洪才, 李钦奉, 张阳, 苏世杰
【申请人】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1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