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金属冲压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工具有外翻边的深拉伸轴套的工艺。
【背景技术】
[0002]轴套是一种常用金属结构件,但是根据不同客户要求可能出现不同的加工技术难点。图1是一种同时具有底部51、颈部52和外翻边53的轴套5,客户需求中1.5_的底部51材料厚度的基础上,颈部52长度将达到14.5_。如采用冲压工艺,颈部52的成型属于深拉伸范畴。以往的工艺采用的方法是将材料分多次拉伸出16mm以上的高度,然后切断封闭的底面,最后将边缘外翻成边,这种工艺最大的缺陷在于拉伸长度太大,极易造成材料拉断,严重影响产品合格率。但若采用铸造生产,成本更高。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具有外翻边的深拉伸轴套的工艺。
[0005]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其步骤包括:
[0006](I)拉伸步骤:将平面的材料多级拉伸为一端连有拉伸底面的柱形颈部;
[0007](2)打孔步骤:在拉伸底面中心冲切出内外贯通的通孔;
[0008](3)直翻边步骤:将通孔外的封闭面材料扩张为与柱面平齐的延伸面;
[0009](4)外翻边步骤:将延伸面的外缘翻折为外翻边。
[0010]所述拉伸步骤的拉升距离小于所述外翻边步骤后颈部的长度。
[0011]具体的,所述工艺通过一连续模完成,所述连续模依次包括用于完成拉伸步骤的拉伸部、用于完成打孔步骤的冲孔部、用于完成直翻边步骤的直翻部和用于完成外翻边步骤的外翻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拉伸部包括拉伸上模,所述拉伸上模设有若干依次增长的拉伸冲头,所述外翻部包括外翻下模,所述外翻下模活动设立一对仿形侧压料块,一对所述仿形侧压料块上部对称的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压料槽,所述压料槽长度大于最后一个所述拉伸冲头O
[0013]进一步的,所述拉伸步骤控制拉伸R角半径5-8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冲孔部包括冲孔上模和冲孔下模,所述冲孔上模设有冲孔冲头,所述冲孔下模设有第一仿形托块,所述第一仿形托块设有避让所述冲孔冲头的落料孔。
[0015]进一步的,所述直翻部包括直翻上模和直翻下模,所述直翻上模设有外径与最后一个拉伸冲头外径一样的直翻冲头,所述直翻下模设有第二仿形托块,所述第二仿形托块设有避让所述直翻冲头的避让孔。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外翻部还包括外翻上模,所述外翻上模设有一定位芯。
[0017]进一步的,所述外翻下模还设有环形的拍平冲头和从所述拍平冲头中间穿过的外翻冲头,所述拍平冲头位于一对所述仿形侧压料块之间,所述定位芯与所述外翻冲头上下相对。
[0018]进一步的,所述仿形侧压料块设有一位于所述压料槽下部的沉面。
[0019]进一步的,所述仿形侧压料块下部设有斜引脚,所述外翻下模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斜引脚的斜引导槽。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一种新的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缩短了深拉伸距离,实现了深拉伸轴套低报废率生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轴套设计结构图;
[0022]图2为本发明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的流程图;
[0023]图3为连续模的主视图;
[0024]图4为冲孔部合模状态的剖视图;
[0025]图5为直翻部合模状态的剖视图;
[0026]图6为外翻部合模状态的俯视图;
[0027]图7为仿形侧压料块的主局部剖视图;
[0028]图8为仿形侧压料块的仰视图。。
[0029]图中数字表示:
[0030]1-拉伸部,11-拉伸上模,111-第一拉伸冲头,112-第二拉伸冲头,113-第三拉伸冲头;
[0031]2-冲孔部,21-冲孔上模,211-冲孔冲头,22-冲孔下模,221-第一仿形托块,2211-落料孔;
[0032]3-直翻部,31-直翻上模,311-直翻冲头,3111-根部,3112-头部,32-直翻下模,321-第二仿形托块,3211-避让孔;
[0033]4-外翻部,41-外翻上模,411-定位芯,42-外翻下模,42a-斜引导槽,421-仿形侧压料块,4211-压料槽,4212-沉面,4213-斜引脚,422-拍平冲头,423-外翻冲头;
[0034]5-轴套工件,51-底部,52-颈部,53-外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如图2,一种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步骤包括:
[0036](I)拉伸步骤:将平面的材料多级拉伸为一端连有拉伸底面的柱形颈部;
[0037](2)打孔步骤:在拉伸底面中心冲切出内外贯通的通孔;
[0038](3)直翻边步骤:将通孔外的封闭面材料扩张为与柱面平齐的延伸面;
[0039](4)外翻边步骤:将延伸面的外缘翻折为外翻边。
[004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1]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深拉伸轴套成型连续模,依次包括拉伸部1、冲孔部2、直翻部3和外翻部4。拉伸部I包括拉伸上模11,拉伸上模11设有三个依次增长的拉伸冲头(第一拉伸冲头111、第二拉伸冲头112、第三拉伸冲头113)。金属料带从该连续模内经过时,先在拉伸部I中进行拉伸,经过三次拉伸后材料即形成柱形的颈部52初步结构,颈部52的另一侧连接有拉伸底面(未标注)而不冲断。
[0042]如图4所示,冲孔部2包括冲孔上模21和冲孔下模22,冲孔上模21设有冲孔冲头211,冲孔下模22设有第一仿形托块221,第一仿形托块221设有避让冲孔冲头211的落料孔2211。冲孔时,拉伸后的轴套工件5被第一仿形托块221限位,随着冲孔部2合模,冲孔冲头211将在轴套工件5的拉伸底面中心处
开孔,以备拉伸底面在下一步从开孔处扩张,被冲下一块适当大小的废料会从落料孔2211排出。
[0043]如图5所示,直翻部3包括直翻上模31和直翻下模32,直翻上模31设有外径与第三拉伸冲头113外径一样的直翻冲头311,直翻下模32设有第二仿形托块321,第二仿形托块321设有避让直翻冲头311的避让孔3211。直翻时,冲孔后的轴套工件5被第二仿形托块321限位,随着直翻部3合模,直翻冲头311将从轴套工件5内部穿过,并将冲孔后的拉伸底面扩张成柱形立面,增加了柱形部位的距离。
[0044]如图6至图8所示,外翻部4包括外翻上模41和外翻下模42 ;外翻下模42设有一对活动的仿形侧压料块421、环形的拍平冲头422和从拍平冲头422中间穿过的外翻冲头423,拍平冲头422位于一对仿形侧压料块421之间,一对仿形侧压料块421上部对称的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压料槽4211,仿形压料块421设有一位于压料槽4211下部的沉面4212,仿形侧压料块421下部设有斜引脚4213,外翻下模42设有用于引导斜引脚4213的斜引导槽42a ;外翻上模41设有定位芯411,定位芯411与外翻冲头423上下相对。外翻时,轴套工件5被托载于两个仿形侧压料块421之间的上方,合模时,外翻上模41的定位芯411穿入到轴套工件5内部,完成轴线初步定位,下行的外翻上模41压着轴套工件5和两个仿形侧压料块421 —起下行,由于外翻下模42斜引导槽42a和仿形压料块421和斜引脚4213的相互作用,下行的两个仿形侧压料块421同时发生接近运动,其两个截面为半圆形的压料槽4211将会拼成一个将轴套工件5颈部52外围夹紧的圆柱形空腔,完成轴套工件5的轴线定位;外翻上模41继续下行时,已经翻直的颈部52下边缘接触到外翻冲头423而发生初步外扩,再下行时,外扩的下边缘接触到拍平冲头422即被成型为外翻边53,压料槽4211下方的沉面4212提供了外翻边53的收容空间,使外翻边53与底部51的平行度更好。
[0045]压料槽4211长度大于第三拉伸冲头113的长度,因此拉伸步骤中的最终拉伸距离小于轴套工件5依靠压料槽4211外翻后的颈部52的长度。实际应用中,当颈部52要求的长度为14.5mm,则压料槽4211的长度为14.5臟,第三拉伸冲头113的长度只需12_13臟,小于现有技术中16mm以上的拉伸冲头长度要求。此要点在工艺中的重要性在于:在相同的颈部52长度和外翻边53环宽要求前提下,缩短了深拉伸距离,这样深拉伸中材料的变形量缩小,材料厚度有了更好的保证,因此生产报废率明显降低,而拉伸总长小于颈部52要求长度的问题则通过将开口的拉伸底面翻直的长度来补足,因此最终轴套工件5的规格也能达到标准要求。
[0046]拉伸步骤控制拉伸R角半径5-8_。由于拉伸后拉伸底面还要进行翻直,若拉伸步骤中的R角半径太小则材料在转折区域会比较薄弱,在重复的受力中也容易发生断裂风险。
[004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拉伸步骤:将平面的材料多级拉伸为一端连有拉伸底面的柱形颈部; (2)打孔步骤:在拉伸底面中心冲切出内外贯通的通孔; (3)直翻边步骤:将通孔外的封闭面材料扩张为与柱面平齐的延伸面; (4)外翻边步骤:将延伸面的外缘翻折为外翻边。 所述拉伸步骤的拉升距离小于所述外翻边步骤后颈部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通过一连续模完成,所述连续模依次包括用于完成拉伸步骤的拉伸部、用于完成打孔步骤的冲孔部、用于完成直翻边步骤的直翻部和用于完成外翻边步骤的外翻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部包括拉伸上模,所述拉伸上模设有若干依次增长的拉伸冲头,所述外翻部包括外翻下模,所述外翻下模活动设立一对仿形侧压料块,一对所述仿形侧压料块上部对称的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压料槽,所述压料槽长度大于最后一个所述拉伸冲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步骤控制拉伸R角半径5-8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部包括冲孔上模和冲孔下模,所述冲孔上模设有冲孔冲头,所述冲孔下模设有第一仿形托块,所述第一仿形托块设有避让所述冲孔冲头的落料孔。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翻部包括直翻上模和直翻下模,所述直翻上模设有外径与最后一个拉伸冲头外径一样的直翻冲头,所述直翻下模设有第二仿形托块,所述第二仿形托块设有避让所述直翻冲头的避让孔。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部还包括外翻上模,所述外翻上模设有一定位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下模还设有环形的拍平冲头和从所述拍平冲头中间穿过的外翻冲头,所述拍平冲头位于一对所述仿形侧压料块之间,所述定位芯与所述外翻冲头上下相对。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侧压料块设有一位于所述压料槽下部的沉面。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侧压料块下部设有斜引脚,所述外翻下模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斜引脚的斜引导槽。
【专利摘要】本发明为一种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其步骤包括拉伸步骤、冲孔步骤、直翻边步骤和外翻边步骤,所述拉伸步骤的拉升距离小于所述外翻边步骤后颈部的长度。本发明通过一种新的深拉伸轴套成型工艺,缩短了深拉伸距离,实现了深拉伸轴套低报废率生产。
【IPC分类】B21D35/00, B21D53/10, B21D37/10
【公开号】CN104889238
【申请号】CN201510257067
【发明人】洪志勤
【申请人】苏州铭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