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周圈翻边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5

一种周圈翻边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冲压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周圈翻边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工业速猛发展,工业产业结构由粗放型工业转变为集约型工业,对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严,对产品报废率的要求要越来越低,特别是在冷冲压领域,面对全球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竞争及要求,对冲压件的模具品质,特别是模具冲压品质的可靠性、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
[0003]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翻边顶出器包括顶出块60和驱动顶出块运动的顶出块驱动装置61,现有技术中通过若干个翻边顶出器实现翻边后的产品顶出,在安装使用时,需要对多个翻边顶出器进行同时调试,翻边模具翻边后工序件不好托料,因为每个翻边顶出器驱动装置和驱动块各自独立,造成调试麻烦,稳定性差,可靠性差,同时多个顶出器同时组合使用也不方便携带,顶出过程容易因工序件受力不一而对工序件造成顶伤。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周圈翻边模具结构,以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周圈翻边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安装在上模座内的压料芯,设在压料芯旁设有翻边刀具,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有一周圈托料顶出块,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为一矩形环状结构,所述板件设在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顶端,在所述托料顶出块底端还连接有多个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还包括设在周圈托料顶出块底部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设在弹性复位机构外侧;所述限位螺栓底端向上穿过所述下模体顶面后固定在所述托料顶出块底部,所述限位螺栓顶端在所述顶面下方,且距顶面预设距离处。
[0006]优选地,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氮气弹簧,所述液压弹簧复位时,所述限位螺栓顶端与所述下模体顶面接触。
[0007]优选地,所述氮气弹簧最大压缩量与所述限位螺栓顶端距顶面预设距离相等。
[0008]优选地,在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的顶部还设有多个定位套,所述板件通过定位套安放在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上。
[0009]优选地,所述周圈顶块底端边沿与所述限位螺栓对应处,向下延伸有一挡块。
[0010]优选地,在所述下模座顶面上还设有缓冲垫。
[0011]优选地,还包括设在所述托料架顶出块顶面的起吊螺孔,所述起吊螺孔设在顶出块的顶面四角上。
[0012]优选地,还包括设在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两侧边的翻转螺孔。
[0013]更优选地,还包括设在下模座顶面四周的导柱,所述上模座底面设有套孔,所述导套孔内设有设有与所述导柱相配的导套。
[0014]更优选地,所述导套外沿周向间隔设有四个螺栓,所述导套通过所述螺栓安装在所述导套孔内。
[0015]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通过弹性复位机构和限位螺栓实现装置托料顶出功能,托料平稳,便于机械手或人工取件,保证工序件无损伤,同时调试可控,有效提高了制造、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翻边模具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中下模座的轴测图;
[0019]图3为上模座的轴测图;
[0020]图4为上模座的俯视图;
[0021]图5为周圈托料顶出块安装侧视图;
[0022]图6为周圈托料顶出块轴测图;
[0023]图7为压料芯轴侧图;
[0024]图8为翻边模具结构的剖视图;
[0025]现有技术图中:60顶出块61顶出块驱动装置
[0026]本实施例图中:
[0027]201下模座101上模座
[0028]202运输连接板102翻边刀块
[0029]203定位套103压料芯
[0030]204周圈托料顶出块104导套
[0031]205弹性缓冲垫106定位键
[0032]206导柱109弹性压料装置
[0033]207凸模110侧销
[0034]208限位螺栓121导板
[0035]209弹性复位机构122安全限位台
[0036]209-1挡块123工作侧销台
[0037]211翻转螺纹
[0038]212起吊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40]如图2-8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周圈翻边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101,下模座201,安装在下模座上的板件,安装在上模座内的压料芯103,设在压料芯旁设有翻边刀具102,其中,在下模座201上还设有一周圈托料顶出块204,其中,周圈托料顶出块为一矩形环状结构,板件设在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204的顶面上,在所述托料顶出块204的底面连接有多个弹性复位机构,其中,弹性复位机构209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在周圈托料顶出块底部还设有限位螺栓208,限位螺栓208底端向上穿过所述下模体顶面后固定在所述托料顶出块底部,所述限位螺栓208顶端在所述顶面下方,且距顶面预设距离处。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环形的托料顶出块204,使得在托料顶出时,通过整体结构,节省材料,同时,采用弹性复位机构和限位螺栓组合应用,使得在冲压完成后,通过弹性复位机构能进行一定程度压缩和伸长,进而将冲压后的板件顶出,方便可靠,极大的减少人力和材料成本。
[0041]优选的方案,弹性复位机构采用氮气弹簧,当氮气弹簧复位时,所述限位螺栓顶端与所述下模体顶面接触。此时,周圈托料顶出块顶面和板件接触,也即处于初始工作状态,此时,通过周圈托料顶出块型面和下模座上的定位套对工序件起定位作用。继续进行,当氮气弹簧被压缩时,限位螺栓和下模体顶面分离,其中氮气弹簧最大压缩量与所述限位螺栓顶端距下模座顶面预设距离相等,此时限位螺栓对氮气弹簧起限制作用,防止弹簧变形过大,出现疲劳等现象。需要阐述的是,本方案的弹性复位机构,还可采用液压弹簧,压力弹簧等。
[0042]进一步的改进为,为了保证工序件翻边前托料定位,在周圈托料顶出块204顶端上设有多个定位套203,定位套203通过螺栓紧固在周圈托料顶出块204上,本实施例中,定位套为四个,分别设于周圈托料顶出块顶面四角上,用于板件定位;在周圈托料顶出块的顶部,板件通过定位套203安放在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上,其中定位套203可限定板件的水平位置运动。
[0043]本实施 例中,为了防止限位螺栓208阻碍板件翻边,也即限位螺栓露出周圈托料顶出块,在周圈顶块底端与所述限位机构对应处,向下延伸有一挡块209-1,其中,限位螺栓设在挡块209-1内。此结构通过设置挡块,进一步提高了翻边以及定出过程的稳定性,有效防止限位螺栓向外凸出有可能带来的影响。
[0044]为了避免运输过程因运输车急停或惯性造成模具攒动,造成模具损伤及安全隐患,下模座201上设有运输连接板202,上下模座通过运输连接板和螺栓连接。
[0045]更进一步地,在下模座201上设有弹性缓冲垫205,本实施例中,弹性缓冲垫为柱状结构,上下分别和上模座和下模座接触,当板件翻边时,对翻边时模具震动起缓冲,以及降低翻边时噪音作用;本实施例中,缓冲垫可为两个,对置的设在下模座的两侧。
[0046]为了使上模座与下模座定位安装方便,以及预防导柱安装时偏差问题,在下模座201顶面上设有导柱206,上模座设有与导柱206相配的压入式导套104,优选地,导套通过周圈四个螺栓紧固在导套孔离,导套孔和导套有一定间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导柱单偏冋题。
[0047]为了方便周圈托料装置的安放,在周圈托料顶出块顶面上设有起吊螺孔212,优选地,螺纹加工深度为40mm,所述起吊螺孔212设在顶面四角上,在起吊时,可通过螺栓插入起吊螺孔内。
[0048]为了方便托料架的翻转,在还包括设在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两侧边的翻转螺孔211,优选地,螺纹加工深度为40_,在使用时,可采用螺钉与螺孔配合,通过控制螺钉实现周圈托料架的翻转。
[0049]整个托料装置通过安装在下模座上的弹性复位机构209和限位螺栓,实现装置托料到顶出功能的切换。上模座101上设有翻边刀块102、分切刀块、冲头等工作组件,其中,翻边刀块102通过安全螺栓固定在上模座上101。上模座还可设有定位键106,用于翻边刀块安装调整间隙用;压料芯可通过侧销110和工作侧销台123实现工作定位;上模座通过螺栓和压料芯顶部的安全限位台122连接;压料芯本体120两侧还可设有导板121,上模座内设有滑槽,通过导板和滑槽实现上模座和压料芯103之间的运动导向性。
[0050]综上所述,起始时刻周圈托料顶出块204通过弹性复位机构209托起,限位螺栓束缚弹性复位机构,使弹性复位机构弹起时,板件正好可以防止在周圈托料顶出块上;开始冲压,上模座下行,首先压料芯103通过弹性压料装置109对工序件进行压料,预压结束,翻边刀块102开始接触周圈托料顶出块204,并驱动其下行,弹性复位机构209开始压缩,同时翻边刀块102配合凸模207对工序件进行翻边工作及相关工序工作,到限位螺栓到达预设距离处时,工序作业结束,上模座101带动压料芯103回退,周圈托料顶出块204通过弹性复位机构209复位,再通过机械手或人工将冲压后的板件取出模具外。
[0051]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周圈托料顶出块,实现翻边工作前托料及定位功能,翻边结束后,实现周圈同步托料顶出块功能,翻边工作时,周圈托料装置不与上模座及相关工作组件干涉,同时翻边结束后,通过弹性复位机构和限位螺栓实现装置托料定位到顶出功能的切换,托料平稳,便于机械手或人工取件,保证工序件无损伤,同时调试,比较可控,有效提高了制造、生产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当托料机构较小时,还可以通过限位螺栓和周圈托料顶出块上的通孔进行导向。
[0052]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周圈翻边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安装在上模座内的压料芯,设在压料芯旁设有翻边刀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模座上还设有一周圈托料顶出块,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为一矩形环状结构,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的顶端安放有板件,在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底端还连接有多个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 还包括设在周圈托料顶出块底部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设在弹性复位机构外侧;所述限位螺栓底端向上穿过所述下模座的顶面后固定在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底部,所述限位螺栓的顶端在所述顶面下方,且距顶面预设距离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圈翻边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氮气弹簧,所述氮气弹簧复位时,所述限位螺栓的顶端与所述下模体的顶面相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圈翻边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与与所述限位螺栓顶端距顶面预设距离相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圈翻边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的顶部还设有多个定位套,所述板件通过定位套安放在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上。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周圈翻边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圈顶块底端边沿与所述限位螺栓对应处,向下延伸有一挡块。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周圈翻边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座顶面上还设有缓冲垫。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周圈翻边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托料架顶出块顶面的起吊螺孔,所述起吊螺孔设在顶出块的顶面四角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周圈翻边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两侧边的翻转螺孔。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圈翻边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下模座顶面四周的导柱,所述上模座底面设有导套孔,所述导套孔内设有设有与所述导柱相配的导套。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周圈翻边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外沿周向间隔设有四个螺栓,所述导套通过所述螺栓安装在所述导套孔内。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周圈翻边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安装在上模座内的压料芯,设在压料芯旁设有翻边刀具,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有一周圈托料顶出块,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为一矩形环状结构,所述板件设在所述周圈托料顶出块顶端,在所述托料顶出块底端还连接有多个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还包括设在周圈托料顶出块底部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设在弹性复位机构外侧;限位螺栓底端向上穿过所述下模体顶面后固定在所述托料顶出块底部,所述限位螺栓顶端在所述顶面下方,且距顶面预设距离处。本方案的模具,托料平稳,便于机械手或人工取件,保证工序件无损伤,同时调试可控,有效提高了制造、生产效率。
【IPC分类】B21D37/10, B21D45/04, B21D19/00
【公开号】CN104889261
【申请号】CN201510391250
【发明人】何鹏申, 陈世涛, 李月伟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