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砂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铸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膜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铸造行业绿色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对现有铸造辅料的环保特性 也不断的提出挑战,其主要挑战来自于,覆膜砂在制芯温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低气味性及 高温浇铸时危害气体的产生率,这样可以改良制芯车间及浇铸车间工人的工作环境;其次 要求在满足现有制芯工艺的基础上,降低有害挥发物的气化物量,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基 于环境条件必须开发出一种低烟气覆膜砂,在不影响原有的制芯工艺基础上降低烟气的产 生率,从而降低环境危害,保护工人身心健康。
[0003] 目前覆膜砂在制芯及浇铸过程中释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氨气、苯酚、甲醛等,会对 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0004]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制芯及浇铸过程中释放的有害气体更少的覆 膜砂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0005]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覆膜砂在制芯及浇铸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有 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覆膜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 SI,称取100质量分数的原砂,在滚筒窑内将原砂加热至200-600°C,然后再将原 砂冷却至110-140°C ;
[0010] 32,加入质量为原砂质量1.5-6%的酚醛树脂,混制3〇-12〇8;
[0011] S3,向步骤S2中混制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为酚醛树脂质量0. 2-1 %的液态树脂, 混制 10-30s ;
[0012] S4,向步骤S3中混制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为酚醛树脂质量0-3%的乌洛托品水溶 液,并混制30-150S ;
[0013] S5,向步骤S4中混制的混合物中加入用于防止原砂结块的润滑剂,混制10-30s ;
[0014] 其中,在步骤S5中,加入所述润滑剂的质量为原砂质量的1% -2%。
[0015] 其中,所述润滑剂为硬质酸钠或硬脂酸钙。
[0016] 其中,在步骤S4中,加入的乌洛托品水溶液中乌洛托品与水的比例为1:2。
[0017] 其中,还包括步骤S7,对装袋之后的覆膜砂进行性能检测。
[0018] 其中,在步骤S2中加入酚醛树脂的质量为原砂质量的2. 5%,
[0019] 其中,在步骤S3中加入的液态树脂的质量为酚醛树脂质量的0. 5%。
[0020] 其中,在步骤Sl中,将原砂加入混砂机中搅拌冷却。
[0021] (三)有益效果
[0022]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覆膜砂的制备方法,在制造 过程中加入了适量的液态酚醛树脂,同时减少了乌洛托品的添加的含量,由于覆膜砂在燃 烧时产生烟气的主要来源为乌洛托品的燃烧,而本覆膜砂制造方法在制造过程中添加了液 态酚醛树脂,能够保证制造的覆膜砂的性能的同时,适当减少乌洛托品的添加量,因此,覆 膜砂在制芯及浇铸过程中,能够大量的减少覆膜砂燃烧产生氨气、苯酚、甲醛和氮氧化物等 有害气体的产生量,更加的环保,提升了覆膜砂的使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 "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 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 或两个以上
[0024]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覆膜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100质量分数的原 砂,在滚筒窑内将原砂加热至200-600°C,然后再将原砂冷却至110_140°C ;S2,加入质量为 原砂质量1. 5-6%的酚醛树脂,混制30-120s ;S3,向步骤S2中混制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为 酚醛树脂质量0. 2-1 %的液态树脂,混制10-30s ;S4,向步骤S3中混制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 为酚醛树脂质量0-3%的乌洛托品水溶液,并混制30-150s ;S5,向步骤S3中混制的混合物 中加入用于防止原砂结块的润滑剂,混制10-30S ;S6,混制完成后,出砂、过筛、冷却、装袋, 完成制砂过程。本发明提供的覆膜砂的制备方法,在制造过程中加入了适量的液态酚醛树 月旨,同时减少了乌洛托品的添加的含量,由于覆膜砂在燃烧时产生烟气的主要来源为乌洛 托品的燃烧,而本覆膜砂制造方法在制造过程中添加了液态酚醛树脂,能够在保证制造的 覆膜砂性能的同时,适当减少乌洛托品的添加量,因此,覆膜砂在制芯及浇铸过程中,能够 大量的减少覆膜砂燃烧产生氨气、苯酚、甲醛的有害气体的产生量,更加的环保,提升了覆 膜砂的使用性能
[0026] 优选地,在步骤S5中,加入所述润滑剂的质量为原砂质量的1 % -2%,所述润滑剂 为硬质酸钠或硬脂酸钙,通过加入硬脂酸钙或者硬质酸钠等起到润滑作用的溶液能够在 覆膜砂成型的时候,阻止覆膜砂颗粒之间粘结在一起,可提升覆膜砂成品的质量。
[0027] 当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同样可以采用其他的润滑剂,只要能够实现阻止覆膜砂成 型的时候覆膜砂颗粒之间粘结在一起的目的即可,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应属 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8] 具体地,在步骤S4中,加入的乌洛托品水溶液中乌洛托品与水的比例为1:2。
[0029]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7,对装袋之后的覆膜砂进行性能检测,在覆膜砂制造完成 后,对覆膜砂进行性能检测,能够保证覆膜砂的质量,减少残次品及不合格产品的出现。
[0030] 优选地,在步骤S2中加入酚醛树脂的质量为原砂质量的2. 5%,液态树脂的加入 量为酚醛树脂质量的20%,加入乌洛托品的质量为加入酚醛树脂质量的2%。下表是采用 上述配比制造的覆膜砂的特性。
[0031]
[0032]
[0033] 下表是常规覆膜砂与采用本发明提供覆膜砂进行燃烧时产生气体的浓度对比。
[0034]
[0035] 通过上述实验数据能够明显的对比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造覆膜砂的方法在制 芯及浇铸过程中能够明显的减少甲醛、氨气和苯酚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特别是氨气的释 放量,大约嫩巩固降低60%左右,更加有利于保护环境。
[0036]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覆膜砂的制备方法,在制造过程中加入了适量的液态酚 醛树脂,同时减少了乌洛托品的添加的含量,由于覆膜砂在燃烧时产生烟气的主要来源为 乌洛托品的燃烧,而本覆膜砂制造方法在制造过程中添加了液态酚醛树脂,能够保证制造 的覆膜砂的性能的同时,适当减少乌洛托品的添加量,因此,覆膜砂在制芯及浇铸过程中, 能够大量的减少覆膜砂燃烧产生氨气、苯酚、甲醛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产生量,更加的 环保,提升了覆膜砂的使用性能。
[003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 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 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 神和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覆膜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100质量份数的原砂,在滚筒窑内将原砂加热至200-600°C,然后再将原砂冷 却至 110-140°C; 32,加入质量为原砂质量1.5-6%的酚醛树脂,混制3〇-12〇8; 53, 向步骤S2中混制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为酚醛树脂质量0. 2-1 %的液态树脂,混制 10-30s; 54, 向步骤S3中混制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为酚醛树脂质量0-3%的乌洛托品水溶液, 并混制30-150s; 55, 向步骤S4中混制的混合物中加入用于防止原砂结块的润滑剂,混制10-30s。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加入所述润滑 剂的质量为原砂质量的1% -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质酸钠或硬 脂feH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加入的乌洛托 品水溶液中乌洛托品与水的比例为1:2。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6,对装袋之后的 覆膜砂进行性能检测。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加入酚醛树脂的 质量为原砂质量的2. 5%。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加入的液态树脂 的质量为酚醛树脂质量的〇. 5%。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l中,将原砂加入混 砂机中搅拌冷却。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铸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膜砂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覆膜砂的制备方法,在制造过程中加入了适量的液态酚醛树脂,同时减少了乌洛托品的添加的含量,由于覆膜砂在燃烧时产生烟气的主要来源为乌洛托品的燃烧,而本覆膜砂制造方法在制造过程中添加了液态酚醛树脂,能够保证制造的覆膜砂的性能的同时,适当减少乌洛托品的添加量,因此,覆膜砂在制芯及浇铸过程中,能够大量的减少覆膜砂燃烧产生氨气、苯酚、甲醛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产生量,更加的环保,提升了覆膜砂的使用性能。
【IPC分类】B22C1/02
【公开号】CN104889313
【申请号】CN201510203077
【发明人】秦升益, 秦申二, 王宏斌, 张学军
【申请人】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