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盘消失模铸造模具及其消失模铸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盘消失模铸造模具及其消失模铸造方法,属于消失模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传统铸造工艺(砂铸)铸造中,由于工艺的局限性,制动盘的两个摩擦面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在浇注后两个面的冷却速度不同,造成产品在使用时,两个面的磨损程度相差很大,无法满足使用寿命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寿命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采用消失模铸造,制动盘摩擦面硬度均匀,使用寿命长的制动盘消失模铸造模具及其消失模铸造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制动盘消失模铸造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半圆形铸件白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内表面设置有型腔,所述上模和下模扣合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浇注腔,半圆形铸件白模设置在浇注腔内,所述半圆形铸件白模内设置有多个活块,所述上模和下模顶部设置有浇注口。
[0005]优选的,所述半圆形铸件白模的半圆开口端还设置有白模拉筋。
[0006]制动盘消失模铸造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发泡,采用相对密度为1.05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在发泡箱内进行45-60倍,粒径为0.18-0.80亳米蒸汽预发泡,并经12-48h熟化;
b、成型,将熟化的珠粒填充到金属模具的型腔内,加热50s,再经30s冷却模型降温至软化温度以下,模型硬化定形后出模;出模后在烘干房内放置12h以上以干燥模型及尺寸稳定;
C、组簇,模型与浇冒口模型组合通过粘结材料粘结在一起,形成模型簇;
d、模型挂涂,将涂料放入容器内,用浸、刷、淋和喷的方法将模型簇涂覆;
e、振动造型,将带有抽气室的砂箱放在振动台上,底部放入一定厚度的型砂振动紧实,振实后,将模型簇固定在砂箱内,在向模型簇内加入型砂并进行三维振动,振动45s,砂箱表面用塑料薄膜密封,用真空泵将砂箱内抽成一定真空,压力为-0.45-0.5 ;
f、浇注,浇注时,在液体金属的热作用下,EPS模型发生热解气化,产生大量气体,不断通过涂层型砂,向外排放,在铸型、模型及金属间隙内形成一定气压,液体金属不断地占据EPS模型位置,向前推进,发生液体金属与EPS模型的置换过程,浇后铸型真空维持3-5分钟后停泵,浇注温度比砂型铸造的温度高30-50°C ;
g、冷却清理,冷却后,将砂箱倾斜吊出铸件或直接从砂箱中吊出铸件均可,铸件与干砂自然分离。
[0007]优选的,所述粘结材料或为橡胶乳液,或为树脂溶剂,或为热熔胶,或为胶带纸。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涂覆时一般涂涂两遍,使涂层厚度为0.9-1.9mm,涂层在40-50 °C下烘干。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砂箱底部型砂厚度大于100mm,且型砂为无粘结剂、无填加物、不含水的干宝珠砂,粒径为0.8_。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f中浇注过程采用先慢,后快,再慢的浇注顺序,并保持连续浇注,防止浇注过程断流。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中模具结构为上,中,下三部分,上下部分为定位,中间部分为11个活块;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其他工艺生产的产品硬度不匀的缺陷,同时具有消除后续打磨工序的强度,铸件尺寸公差小;并且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模型采用分体组合结构,将齿形单独制造,组合后粘接,铸件的表面光洁度高,尺寸形状精确,简化操作,负压浇注,有利于液体金属的充型和补缩,提高铸件的组织致密度,环保节能等优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制动盘消失模铸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5]如图1所示,制动盘消失模铸造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半圆形铸件白模3,所述上模I和下模2内表面设置有型腔,所述上模I和下模2扣合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浇注腔,半圆形铸件白模3设置在浇注腔内,所述半圆形铸件白模内设置有多个活块4,所述上模和下模顶部设置有浇注口。半圆形铸件白模3的半圆开口端还设置有白模拉筋。能够防止白模在熟化阶段变形,影响制动盘的精度。
[0016]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发泡,采用相对密度为1.05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在发泡箱内进行45-60倍,粒径为0.18-0.80亳米蒸汽预发泡,并经12-48h熟化;
b、成型,将熟化的珠粒填充到金属模具的型腔内,加热50s,再经30s冷却模型降温至软化温度以下,模型硬化定形后出模;出模后在烘干房内放置12h以上以干燥模型及尺寸稳定;
C、组簇,模型与浇冒口模型组合通过粘结材料粘结在一起,形成模型簇;粘结材料或为橡胶乳液,或为树脂溶剂,或为热熔胶,或为胶带纸;
d、模型挂涂,将涂料放入容器内,用浸、刷、淋和喷的方法将模型簇涂覆;涂覆时一般涂涂两遍,使涂层厚度为0.9-1.9_,涂层在40-50°C下烘干;
e、振动造型,将带有抽气室的砂箱放在振动台上,底部放入一定厚度的型砂振动紧实,振实后,将模型簇固定在砂箱内,在向模型簇内加入型砂并进行三维振动,振动45s,砂箱表面用塑料薄膜密封,用真空泵将砂箱内抽成一定真空,压力为-0.45-0.5 ;砂箱底部型砂厚度大于100mm,且型砂为无粘结剂、无填加物、不含水的干宝珠砂,粒径为0.8mm ;
f、浇注,浇注时,在液体金属的热作用下,EPS模型发生热解气化,产生大量气体,不断通过涂层型砂,向外排放,在铸型、模型及金属间隙内形成一定气压,液体金属不断地占据EPS模型位置,向前推进,发生液体金属与EPS模型的置换过程,浇后铸型真空维持3-5分钟后停泵,浇注温度比砂型铸造的温度高30-50°C ;浇注过程采用先慢,后快,再慢的浇注顺序,并保持连续浇注,防止浇注过程断流。
[0017]g、冷却清理,冷却后,将砂箱倾斜吊出铸件或直接从砂箱中吊出铸件均可,铸件与干砂自然分离。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发明范围内。
【主权项】
1.制动盘消失模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和半圆形铸件白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内表面设置有型腔,所述上模和下模扣合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浇注腔,半圆形铸件白模设置在浇注腔内,所述半圆形铸件白模内设置有多个活块,所述上模和下模顶部设置有浇注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消失模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铸件白模的半圆开口端还设置有白模拉筋。3.制动盘消失模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发泡,采用相对密度为1.05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在发泡箱内进行45-60倍,粒径为0.18-0.80亳米蒸汽预发泡,并经12-48h熟化; b、成型,将熟化的珠粒填充到金属模具的型腔内,加热50s,再经30s冷却模型降温至软化温度以下,模型硬化定形后出模;出模后在烘干房内放置12h以上以干燥模型及尺寸稳定; C、组簇,模型与浇冒口模型组合通过粘结材料粘结在一起,形成模型簇; d、模型挂涂,将涂料放入容器内,用浸、刷、淋和喷的方法将模型簇涂覆; e、振动造型,将带有抽气室的砂箱放在振动台上,底部放入一定厚度的型砂振动紧实,振实后,将模型簇固定在砂箱内,在向模型簇内加入型砂并进行三维振动,振动45s,砂箱表面用塑料薄膜密封,用真空泵将砂箱内抽成一定真空,压力为-0.45-0.5 ; f、浇注,浇注时,在液体金属的热作用下,EPS模型发生热解气化,产生大量气体,不断通过涂层型砂,向外排放,在铸型、模型及金属间隙内形成一定气压,液体金属不断地占据EPS模型位置,向前推进,发生液体金属与EPS模型的置换过程,浇后铸型真空维持3-5分钟后停泵,浇注温度比砂型铸造的温度高30-50°C ; g、冷却清理,冷却后,将砂箱倾斜吊出铸件或直接从砂箱中吊出铸件均可,铸件与干砂自然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螺母齿消失模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材料或为橡胶乳液,或为树脂溶剂,或为热熔胶,或为胶带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螺母齿消失模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涂覆时一般涂涂两遍,使涂层厚度为0.9-1.9_,涂层在40-50°C下烘干。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螺母齿消失模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砂箱底部型砂厚度大于100mm,且型砂为无粘结剂、无填加物、不含水的干宝珠砂,粒径为0.8mmο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螺母齿消失模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浇注过程采用先慢,后快,再慢的浇注顺序,并保持连续浇注,防止浇注过程断流。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盘消失模铸造模具及其消失模铸造方法,属于消失模铸造技术领域,为解决使用寿命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采用消失模铸造,制动盘摩擦面硬度均匀,使用寿命长的制动盘消失模铸造模具及其消失模铸造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上模、下模和半圆形铸件白模,上模和下模内表面设置有型腔,上模和下模扣合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浇注腔,半圆形铸件白模设置在浇注腔内,半圆形铸件白模内设置有多个活块,上模和下模顶部设置有浇注口,本发明广泛用于制动盘的铸造。
【IPC分类】B22C9/04
【公开号】CN104889327
【申请号】CN201510339874
【发明人】文京义, 陈武庭
【申请人】山西威龙铁路机车制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