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涂类砂芯的高效烘干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10-23  5

浸涂类砂芯的高效烘干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浸涂类砂芯的高效烘干装置,属于机械加工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汽车零部件中涡轮壳、中间壳铸件广泛使用,涡轮壳中间壳类铸件的铸造模内腔设有砂芯,为保证铸件质量,砂芯需要浸涂料,烘干后才能使用,现有的涡轮壳、中间壳类砂芯浸涂后是放在考盘上自然干燥,不仅干燥时间长,而且砂芯与烤盘直接接触会破坏浸涂涂层,还需人工在修补,砂芯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浸涂类砂芯的高效烘干装置,可有效对浸涂砂芯烘烤,使浸涂涂料快速干燥,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涂料层不会被破坏,确保了浸涂砂芯的质量。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浸涂类砂芯的高效烘干装置,包括:方形框架,方形框架顶部焊接一个方形加热体,加热体内部揩开有多个加热孔,每个加热孔内安装一个电热管,在加热体侧面开出一小孔,小孔内插入一根测量加热体加热温度的电热偶,方形框架安装一电控箱,内部安装有温控仪、交流接触器、断路器和指示灯,方形框架底部安装个脚轮,加热体上方放置一个网状烤架,网状烤架上焊接固定有数十个支撑柱。
[0006]该方形框架I由角铁焊接组成。
[0007]该方形加热体2由金属板材制成。
[0008]该温控仪、交流接触器、断路器和指示灯通过电线连接成安全电路。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对浸涂砂芯烘烤,使浸涂涂料快速干燥,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涂料层不会被破坏,确保了浸涂砂芯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发明网状烤架的示意图。
[0013]图中标号说明:
[0014]I方形框架
[0015]2方形加热体
[0016]3电热管
[0017]4电热偶
[0018]5电控箱
[0019]6网状烤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发明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说明如下:
[0021]一种浸涂类砂芯的高效烘干装置,包括:方形框架1,方形框架I顶部焊接一个方形加热体2,加热体2内部揩开有多个加热孔,每个加热孔内安装一个电热管3,在加热体3侧面开出一小孔,小孔内插入一根测量加热体加热温度的电热偶4,方形框架I安装一电控箱5 (如图1所示),内部安装有温控仪、交流接触器、断路器和指示灯,方形框架I底部安装4个脚轮,加热体2上方放置一个网状烤架6,网状烤架6上焊接固定有数十个支撑柱(如图2所示)。
[0022]该方形框架I由角铁焊接组成。
[0023]该方形加热体2由金属板材制成。
[0024]该温控仪、交流接触器、断路器和指示灯通过电线连接成安全电路。
[0025]本发明可有效对浸涂砂芯烘烤,使浸涂涂料快速干燥,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涂料层不会被破坏,确保了浸涂砂芯的质量。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0027]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发明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主权项】
1.一种浸涂类砂芯的高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框架(I),方形框架(I)顶部焊接一个方形加热体(2),加热体(2)内部揩开有多个加热孔,每个加热孔内安装一个电热管(3),在加热体(3)侧面开出一小孔,小孔内插入一根测量加热体加热温度的电热偶(4),方形框架(I)安装一电控箱(5),内部安装有温控仪、交流接触器、断路器和指示灯,方形框架(I)底部安装4个脚轮,加热体(2)上方放置一个网状烤架¢),网状烤架(6)上焊接固定有数十个支撑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涂类砂芯的高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仪、交流接触器、断路器和指示灯通过电线连接成安全电路。
【专利摘要】一种浸涂类砂芯的高效烘干装置,包括:方形框架,方形框架顶部焊接一个方形加热体,加热体内部揩开有多个加热孔,每个加热孔内安装一个电热管,在加热体侧面开出一小孔,小孔内插入一根测量加热体加热温度的电热偶,方形框架安装一电控箱,内部安装有温控仪、交流接触器、断路器和指示灯,方形框架底部安装个脚轮,加热体上方放置一个网状烤架,网状烤架上焊接固定有数十个支撑柱。本发明可有效对浸涂砂芯烘烤,使浸涂涂料快速干燥,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涂料层不会被破坏,确保了浸涂砂芯的质量。
【IPC分类】B22C9/12
【公开号】CN104889337
【申请号】CN201510352701
【发明人】郑景文, 郑俊雄, 赵玉峰, 陈建强, 刘海涛, 吴付明
【申请人】天津久增金属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