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辅助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音圈马达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焊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音圈马达内通常包括活动装筒,该活动装筒用于与镜头通过螺纹组接。活动装筒的两端悬挂于两个金属弹片上,而活动装筒外部缠绕的线圈则分别电连接至两个金属弹片的电极接脚,该电极接脚则通过焊接方式电连接到相机模组的电路板上。
[0003]焊接时,通常将已组装好的音圈马达及镜头的相机模组固定于一焊接辅助装置上,再由操作者进行焊接工作。然而,现有的焊接辅助装置通常包括一个上盖体及一个下盖体,上盖体与下盖体组合共同形成用于夹持已组装好的音圈马达及相机模组的辅助装置,如此辅助操作者进行焊接工作。这种传统的焊接辅助装置只能适用于一种高度的相机模组,通用性差,焊接不同高度相机模组时,需要另外设计,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通用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相机模组的焊接辅助装置。
[0005]一种焊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第一盖体,其表面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底壁凸出形成有多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杆,多根所述第一定位杆朝向同一方向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块,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收容槽朝向所述第一凸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导向孔及至少一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位于收容槽侧壁的中部且贯穿所述收容槽侧壁,所述第二导向孔位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侧边;
[0007]第二盖体,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第二盖体包括多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定位杆及位于第二定位杆两端的固定杆,所述第二定位杆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相互平行且交错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朝向所述第一凸块的侧面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凸块,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块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块对应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块对应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盖体位于最外侧的第二定位杆与第二凸块相背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向杆及至少一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第一导向孔对应相匹配,所述第二导向杆与所述第二导向孔对应相匹配;
[0008]复位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二导向孔中,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上;
[0009]拉手,固定于所述第一导向杆的自由端;
[0010]旋转套,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位于所述拉手与所述第一盖体之间,所述旋转套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凸出形成有抵持凸部。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块的相对两侧还形成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能够与所述第二凸块相抵持。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一凸块的侧边通过内凹圆弧过渡。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所述第一压条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开设有第一导向孔的侧边,所述第二压条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设置有第二压条相邻的侧边。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条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一盖体上,所述螺钉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压条之间设有间距,所述螺钉用于套设弹性件。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收容槽内的旋转开关,所述旋转开关包括手柄及主体,所述主体为椭圆形,所述第二压条上开设有U型槽,所述手柄穿设于所述U型槽。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凸部呈阶梯状,包括多个高度沿顺时针方向依次递增的台阶。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上还开设有定位孔,用于与外部固定件配合将所述焊接辅助装置固定。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背向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块用于与相机模组相接触的侧面还开设有防碰槽。
[0020]上述焊接辅助装置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0021]将需要焊接的已组装好音圈马达及镜头的相机模组放置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凸块之间,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相机模组被夹持在第二凸块与第一凹槽的底壁之间,相机模组露出电极接脚的一面朝上,然后对电极接脚进行焊接。当需要焊接不同高度的相机模组时,向外拉拉手,使第二盖体也随着拉手移动,复位弹簧被压缩,然后转动旋转套,使旋转套的抵持凸部与第一盖体的侧面抵触,此时第一凹槽底壁与第二凸块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可以适应更高高度的相机模组。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焊接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焊接辅助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中第一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2中第二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8]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0]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发明中一实施方式的焊接辅助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该焊接辅助装置10主要用于固定已组装好音圈马达及镜头的相机模组20。该焊接辅助装置10包括第一盖体100、第二盖体200、复位弹簧(图未示)、第一压条300、第二压条400、拉手500、旋转套600以及旋转开关700。
[0031]请一并参阅图3,第一盖体100的表面开设有收容槽110。该收容槽110大致为长方形。收容槽110的底壁凸出形成有多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杆120。多根第一定位杆120朝向同一方向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块121,相邻两个第一凸块12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22。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部121的相对两侧还形成有台阶部1211。具体地,台阶部1211的侧边通过内凹圆弧过渡。
[0032]请继续参阅图3,收容槽110朝向第一凸块12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一导向孔130及至少一第二导向孔140,第一导向孔130位于收容槽110侧壁的中部且贯穿收容槽110侧壁,第二导向孔140位于第一导向孔130的侧边。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收容槽110朝向第一凸块12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一导向孔130和两个第二导向孔140,两个第二导向孔140分别位于第一导向孔130两侧。
[0033]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第一盖体100上还开设有定位孔150,定位孔150的数量为多个。定位孔150用于与外部固定件配合将焊接辅助装置10固定。外部固定件可以为如螺钉或者螺杆等。第一盖体100背向收容槽110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160。当焊接辅助装置10固定在外部支撑物体上时,第三凹槽160的底壁与外部支撑物体之间留有间距。
[0034]请一并参阅图4,第二盖体200收容于收容槽110内。第二盖体200包括多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定位杆210以及位于第二定位杆210两端的固定杆220。第二定位杆210与第一定位杆120相互平行且交错设置,第一定位杆120两侧为第二定位杆210,第二定位杆210的两侧为第一定位杆120。固定杆220可以与第二定位杆210相互垂直设置。
[0035]第二定位杆210朝向第一凸块121的侧面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凸块211,相邻两个第二凸块211之间形成一第二凹槽212。第一凸块1
21对应于第二凹槽212,第二凸块211对应于第一凹槽122。当相机模组20放入第一凹槽122时(如图1、3及4),第二凸块211在复位弹簧(图未示)的作用下与相机模组20相抵触,内凹圆弧可防止第二凸块211的边缘刮伤第一凸块121的侧面。第二凸块211用于与相机模组20相接触的侧面还开设有防碰槽2112,可以防止碰伤相机模组20的镜头。第二盖体200位于最外侧的第二定位杆210的与第二凸块211的相背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向杆230及第二导向杆240,第一导向杆230与第一导向孔130对应相匹配,第二导向杆240与第二导向孔140对应相匹配。第一导向杆230贯穿第一定位孔130伸出于第一盖体100。复位弹簧收容于第二导向孔140中,复位弹簧套设于第二导向杆240上。
[0036]请再次参阅图2,第一压条300设置于第一盖体100开设有第一导向孔130的侧边,第二压条400设置于第一盖体100设置有第二压条300相邻的侧边。且设置两条第二压条400,两条第二压条400平行相对设置,且分别与第一压条300相邻。第一压条300可以通过螺钉(图未示)固定于第一盖体100上。第二压条400可以通过螺钉(图未示)固定于第一盖体100上,螺钉的末端与第二压条400之间设有间距,使螺钉伸出于第二压条400,螺钉还可以用于套设弹性件,如弹性绳或橡皮筋。当相机模组20放置于焊接辅助装置10上时,弹性件可以套在螺钉和相机模组20的尾部,防止相机模组20尾部翘曲,方便焊接。第二压条400上还开设有U形槽410。
[0037]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拉手500固定于第一导向杆230的自由端。具体地,拉手500大致为圆形。旋转套600套设于第一导向杆230且位于拉手500与第一盖体100之间。拉手500的直径大于旋转套600的直径,防止旋转套600脱离第一导向杆230。旋转套600靠近第一盖体100的一侧凸出形成有抵持凸部610。当夹持较小高度的相机模组20时,抵持凸部610与第一压条300相接触。当需要夹持较大高度的相机模组20时,转动旋转套600,使抵持凸部610的一端抵持于第一盖体100的侧面。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抵持凸部610呈阶梯状态,包括多个高度沿顺时针方向依次递增的台阶。所以,转动旋转套600时,使不同高度的台阶与第一盖体100的侧面相抵触,即可满足多个不同高度的相机模组20。
[0038]请继续参阅图2,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旋转开关700。因为旋转开关700也能实现适应不同高度的相机模组焊接的目的,此时可通过转动旋转开关700来调整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相机模组20。旋转开关700可转动地设置于收容槽110内,旋转开关700包括手柄710及主体720,主体720为椭圆形。当需要焊接较小高度的相机模组20时,椭圆形主体720的长边与第二定位杆210相抵触。当需要焊接较大高度的相机模组20时,旋转该旋转开关700,使椭圆形主体720的短边与第二定位杆210相抵触。手柄710穿设于U形槽410,外露于第二压条400,方便操作旋转开关700。
[0039]上述焊接辅助装置10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0040]请参阅图5,将需要焊接的已组装好音圈马达及镜头的相机模组20放置于第一凹槽122与第二凸块211之间,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相机模组20被夹持在第二凸块211与第一凹槽122的底壁之间,相机模组20露出电极接脚21的一面朝上,然后对电极接脚21进行焊接。当需要焊接不同高度的相机模组20时,向外拉拉手500,使第二盖体200也随着拉手500移动,然后转动旋转套600,使旋转套600的抵持凸部610与第一盖体100的侧面抵触,此时第一凹槽122底壁与第二凸块211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可以适应较高高度的相机模组20。
[004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焊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盖体,其表面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底壁凸出形成有多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杆,多根所述第一定位杆朝向同一方向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块,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收容槽朝向所述第一凸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导向孔及至少一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位于收容槽侧壁的中部且贯穿所述收容槽侧壁,所述第二导向孔位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侧边; 第二盖体,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第二盖体包括多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定位杆及位于第二定位杆两端的固定杆,所述第二定位杆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相互平行且交错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朝向所述第一凸块的侧面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凸块,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块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块对应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块对应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盖体位于最外侧的第二定位杆与第二凸块相背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向杆及至少一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第一导向孔对应相匹配,所述第二导向杆与所述第二导向孔对应相匹配; 复位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二导向孔中,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上; 拉手,固定于所述第一导向杆的自由端; 旋转套,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位于所述拉手与所述第一盖体之间,所述旋转套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凸出形成有抵持凸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的相对两侧还形成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能够与所述第二凸块相抵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一凸块的侧边通过内凹圆弧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所述第一压条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开设有第一导向孔的侧边,所述第二压条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设置有第二压条相邻的侧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条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一盖体上,所述螺钉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压条之间设有间距,所述螺钉用于套设弹性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收容槽内的旋转开关,所述旋转开关包括手柄及主体,所述主体为椭圆形,所述第二压条上开设有U型槽,所述手柄穿设于所述U型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凸部呈阶梯状,包括多个高度沿顺时针方向依次递增的台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上还开设有定位孔,用于与外部固定件配合将所述焊接辅助装置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背向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用于与相机模组相接触的侧面还开设有防碰槽。
【专利摘要】一种焊接辅助装置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复位弹簧、拉手及旋转套,第一盖体表面开设有收容槽,收容槽内设置有多根形成多个第一凸块的第一定位杆,第二盖体收容于收容槽内。将需要焊接的已组装好音圈马达及镜头的相机模组放置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凸块之间,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相机模组被夹持在第二凸块与第一凹槽的底壁之间,相机模组露出电极接脚的一面朝上,然后对电极接脚进行焊接。当需要焊接不同高度的相机模组时,向外拉拉手,使第二盖体也随着拉手移动,复位弹簧被压缩,然后转动旋转套,使旋转套的抵持凸部与第一盖体的侧面抵触,此时第一凹槽底壁与第二凸块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可以适应更高高度的相机模组。
【IPC分类】B23K37/04
【公开号】CN104889638
【申请号】CN201410076352
【发明人】刘亮华, 李火清, 陈小刚
【申请人】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4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