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焊接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磨尖机。
【背景技术】
[0002]钨电极是金属焊接行业的必备耗材,它具有不同的直径和长度,在使用时,需要将其端部磨削出一定的锥角,锥角的同心度和磨削的纹路,直接影响其使用性能和焊接的质量。
[0003]目前焊接加工中,钨电极的磨削只能在某一个角度可以实现纵向磨削,其他角度磨削出的纹路是斜向的,无法实现全角度纵向磨削,造成后期焊接质量出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尖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钨电极无法实现全角度纵向磨削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磨尖机,用于对钨电极进行磨削,包括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前表面上的砂轮以及设于所述箱体上用于装夹钨电极的夹具,还包括一转动架,所述转动架跨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转动架可绕所述箱体前后转动,所述转动架的旋转轴线通过所述砂轮磨削面的圆心,所述夹具垂直设于所述转动架上。
[0006]具体地,所述转动架包括两侧板以及设于所述两侧板之间的水平板,其中一所述侧板通过一转轴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一侧表面,另一侧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箱体另一相对的侧表面,所述水平板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夹具穿设于所述水平板上,所述螺栓所在的侧板上还设有角度指针,所述箱体的侧表面上设有角度刻度盘。
[0007]具体地,所述水平板上还设有可沿其水平移动的平移装置,所述夹具设于所述平移装置上。
[0008]具体地,所述水平板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螺孔,所述平移装置包括滑块、设于所述滑块上的滑槽以及螺栓,所述固定块穿设于所述滑槽中,所述螺栓由所述滑槽上方伸入所述螺孔内固定,所述夹具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滑块、所述水平板及所述箱体的顶面。
[0009]具体地,所述箱体的顶面延伸至所述砂轮外,所述箱体的两侧表面延伸至所述砂轮外,所述砂轮前侧设有透明挡板,所述透明挡板与所述箱体的顶面及所述箱体的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透明挡板与所述夹具对应处设有凹口,所述凹口的底部边缘高于所述转动架的旋转轴线。
[0010]具体地,所述砂轮下方还设有用于盛装磨肩的抽屉式托盘。
[0011]具体地,所述夹具包括用于活动夹紧短钨电极的第一活动夹头以及用于活动夹紧长钨电极的第二活动夹头,所述第一活动夹头与所述第二活动夹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夹头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短钨电极的第一容纳腔以及用于夹紧所述短钨电极的第一夹口,所述第一夹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二活动夹头具有用于容纳所述长钨电极的第二容纳腔以及用于夹紧所述长钨电极的第二夹口,所述第二夹口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夹口背离所述第二夹口。
[0012]具体地,所述第一活动夹头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部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口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上,所述第一容纳腔由所述第一夹持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活动夹头包括第二连接杆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部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口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上,所述第二容纳腔由所述第二夹持部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杆,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
[0013]具体地,还包括可沿所述第一连接杆移动且压迫所述第一夹持部以控制所述第一夹口收缩或张开的第一滑套以及可沿所述第二连接杆移动且压迫所述第二夹持部以控制所述第二夹口收缩或张开的第二滑套,所述第一连接杆滑设于所述第一滑套内,所述第二连接杆滑设于所述第二滑套内。
[0014]具体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围设形成所述第一夹口且在所述第一滑套向靠近所述第一夹口的方向移动时收拢所述第一夹口的若干第一夹块,相邻两所述第一夹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用于撑开各所述第一夹块以增大所述第一夹口的口径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围设形成所述第二夹口且在所述第二滑套向靠近所述第二夹口的方向移动时收拢所述第二夹口的若干第二夹块,相邻两所述第二夹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夹持部还包括用于撑开各所述第二夹块以增大所述第二夹口的口径的第二弹性件。
[0015]本发明中,当转动架相对箱体即相对砂轮转动不同角度时,同时带动夹具及夹具上的钨电极相对砂轮转动不同的角度,以使钨电极相对于砂轮具有不同的磨削角度;同时,转动架的旋转轴线通过砂轮磨削面的圆心,这样,转动架带动夹具及钨电极转动时,能实现钨电极全角度纵向磨削。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磨尖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砂轮与转动架的位置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磨尖机的另一角度观察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5中夹具的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均呈渐扩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5中夹具的截面图;
[0023]图8为图5中夹具的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均呈渐缩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6]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27]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磨尖机5,用于对钨电极6进行磨削,包括箱体51、设于箱体51前表面上的砂轮52以及设于箱体51上用于装夹钨电极6的夹具53,还包括一转动架54,转动架54跨设于箱体51上,转动架54可绕箱体51前后转动,夹具53垂直设于转动架54上。当转动架54相对箱体51即相对砂轮52转动不同角度时,同时带动夹具53及夹具53上的钨电极6相对砂轮52转动不同的角度,以使钨电极6相对于砂轮52具有不同的磨削角度;同时,结合图2,转动架54的旋转轴线通过砂轮52磨削面的圆心,这样,转动架54带动夹具53及钨电极6转动时,能实现钨电极6全角度纵向磨削。
[0028]具体地,转动架54包括两侧板541以及设于两侧板541之间的水平板542,水平板542与两侧板541连接形成倒U型。而箱体51呈六面体状。砂轮52固定于箱体51前表面上。水平板542置于箱体51顶表面,夹具53穿设水平板542及箱体51的顶表面,而两侧板541分别位于箱体51的侧表面。其中,一侧板541通过一转轴(图中未示出)固定于箱体51的一侧表面,另一侧板541通过螺栓543固定于箱体51另一相对的侧表面。其中,螺栓543所在的侧板541上还设有角度指针544,箱体51的侧表面上设有角度刻度盘545。当需要旋转转动架54时,将螺栓543拧松,根据角度刻度盘545及角度指针544的指示,将侧板541拨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带动转动架54转动一定的角度,最后再将螺栓543拧紧即将转动架54锁紧固定。
[0029]本实施例中采用手动方式来转动转动架54,当然,也可以采用电动方式来转动转动架54。如将侧板541与一转动轮同轴连接,通过转动轮带动侧板541转动,而转动轮的转动可以通过电机直接带动,也可以通过皮带传动、齿轮传动等二次传动来实现。
[003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水平板542上还设有可沿水平板542水平移动的平移装置55,夹具53设于平移装置55上。这样,夹具53可沿砂轮52水平移动,充分利用砂轮52的磨削表面,减少砂轮52更换次数。
[0031]结合图3、图4,本实施例中,水平板542上设有固定块546。固定块546上设有螺孔547。而平移装置55包括滑块551、设于滑块551上的滑槽552以及螺栓553。其中,滑块551上设有台阶554,台阶554将滑块551分隔成较高的固定部555以及较低的滑动部556,滑槽552设于固定部555上。滑槽552的宽度与固定块546的宽度相匹配,固定块546穿设于滑槽552中,螺栓553由滑槽552上方伸入固定块546的螺孔547内固定。而夹具53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固定部555、水平板542及箱体51的顶面。由于固定块546穿设于滑槽552中,滑槽552
具有一定的长度,滑块551水平移动时,固定块546起到导向作用,避免滑槽552移动发生偏移,而且,当移动到位后,固定块546上螺孔547与螺栓553的配合起到固定的作用。
[0032]需要说明的是,平移装置55不限于上述的结构,也可以有其他结构,只要能保护夹具53能沿水平板542水平移动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0033]本实施例中,箱体51具有封闭腔室,腔室内设有可带动砂轮52转动的砂轮电机(图中未示出),砂轮电机的输出轴由箱体51的前表面伸出,砂轮52固定于砂轮电机的输出轴上。箱体51的顶面延伸至砂轮52外,箱体51的两侧表面也向前方延伸至砂轮52外,砂轮52前侧设有透明挡板56,透明挡板56与箱体51的顶面及箱体51的两侧表面固定连接,同时,透明挡板56与夹具53对应处设有凹口 561,凹口 561的底部边缘高于转动架54的旋转轴线。本实施例中,设置透明挡板56将砂轮52封闭起来,避免砂轮52裸露,使磨尖机5使用更安全,而对应夹具53处设置凹口 561,方便通过凹口 561对钨电极6进行调整,同时,由于凹口 561的底部边缘高于转动架54的旋转轴线,避免在磨削时磨肩由凹口 561处飞出。
[0034]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砂轮52下方还设有用于盛装磨肩的抽屉式托盘57。磨削结束后,将抽屉式托盘57拉出,将磨肩倒出,再将抽屉式托盘57装上即可。采用这种托盘结构,清理磨肩更方便、轻松。
[0035]参见图5以及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具53,主要用于夹持钨电极6,包括第一活动夹头I以及第二活动夹头2,两者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活动夹头I可以用于夹紧较短的钨电极6,而第二活动夹头2则可用于夹紧较长的钨电极6,第一活动夹头I具有第一容纳腔11与第一夹口 131,第一容纳腔11可用于容纳短钨电极6,第一夹口 131则可用于夹紧短钨电极6,第一夹口 131位于第一容纳腔11的延长线上且两者连通,对此短钨电极6由第一夹口 131伸入第一容纳腔11内;对于第二活动夹头2具有第二容纳腔21与第二夹口231,第二容纳腔21可用于容纳长钨电极6,第二夹口 231则可用于夹紧长钨电极6,第二夹口 231位于第二容纳腔21的延长线上且两者之间连通,对此长钨电极6可由第二夹口 231伸入第二容纳腔21内。在本发明中,一般第一夹口 131背离第二夹口 231,第一容纳腔11的深度浅于第二容纳腔21的深度,具体为第一夹口 131、第一容纳腔11、第二容纳腔21以及第二夹口 231均位于同一轴线上,且依次设置,相当于第一夹口 131与第二夹口 231分别位于夹具53的两侧,当钨电极6的长度较短时,钨电极6可由夹具53 —侧的第一夹口 131伸入第一容纳腔11内进行夹紧,而当钨电极6长度较长时,则可选择由夹具53等额另一侧的第二夹口 231伸入第二容纳腔21内进行夹紧,即本发明中的夹具53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钨电极6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活动夹头。本实施例中,当钨电极6的长度较大时,钨电极6由第二夹口 231伸入第二容纳腔21内,此时钨电极6较大部分位于第二容纳腔21内,只有其中一端部的部分结构位于夹具53的外侧,即钨电极6位于第二容纳腔21内的长度要远大于位于外侧的长度,而采用第二夹口 231夹紧钨电极6,第二夹口 231起到支点的作用,由杠杆原理可知,在此种状态下即使钨电极6位于夹具53外侧的端部受到外力作用时,钨电极6也不会轻易出现晃动,从而使得夹具53在加工较长钨电极6时钨电极6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保证加工成型后钨电极6的质量。
[0036]参见图6,具体地,对于第一活动夹头I与第二活动夹头2的结构,第一活动夹头I包括第一连接杆12以及第一夹持部13,第一夹持部13位于第一连接杆12的其中一端部,第一夹口 131位于第一夹持部13上,第一容纳腔11则由第一夹持部13延伸至第一连接杆12上,而第二活动夹头2包括第二连接杆22以及第二夹持部23,第二夹持部23位于第二连接杆22的其中一端部,第二夹口 231位于第二夹持部23上,第二容纳腔21则由第二夹持部23延伸至第二连接杆22上,同时第一连接杆12与第二连接杆22之间固定连接,对于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第一连接杆12与第二连接杆22为两个部件,也可以为一整体,即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12的其中一端部与第二连接杆22的其中一端部连接,而第一夹持部13位于第一连接杆12的另一端部,第二夹持部23位于第二连接杆22的另一端部,一般地第一夹持部13与第一连接杆12之间为一体成型,第二夹持部23与第二连接杆22之间为一体成型,而第一连接杆12与第二连接杆22之间则可采用螺纹进行固定连接,具体为在第一连接杆12靠近第二连接杆22的端部位置设有槽道121,而在槽道121的内壁上攻有内螺纹122,第二连接杆22具有部分结构伸入该第一连接杆12的槽道121内,同时其外表面具有与第一连接杆12内螺纹122对应配合的外螺纹221,从而形成第一连接杆12与第二连接杆22之间的固定连接,且这种结构拆卸时非常方便,第一连接杆12与第二连接杆22相对旋转即可。
[0037]优化上述实施例,夹具53还包括有第一滑套3与第二滑套4,第一连接杆12滑设于第一滑套3内,第二连接杆22滑设于第二滑套4内,由于第一活动夹头I与第二活动夹头2固定连接,对此可使第一滑套3与第二滑套4为活动,即第一滑套3可沿第一连接杆12移动,第二滑套4可沿第二连接杆22移动,一般地在第一滑套3沿第一连接杆12移动的过程中可对第一夹持部13起到压迫作用以控制第一夹口 131的收缩或张开,在第二滑套4沿第二连接杆22移动的过程中可对第二夹持部23起到压迫作用以控制第而夹口的收缩或张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套3与第二滑套4可分别控制第一夹口 131与第二夹口 231的收缩与张开,而一般地在正常情况下第一夹口 131与第二夹口 231的口径为最大状态,而需要夹紧钨电极6时,则可控制第一滑套3或第二滑套4移动以收缩第一夹口 131或第二夹口 231,进而形成对钨电极6的夹紧作用,非常方便,比如当钨电极6的长度较大时,该钨电极6由第二夹口 231夹紧,即钨电极6可沿第二夹口 231伸入第二容纳腔21内,且当大部分结构位于第二容纳腔21内时,可控制第二滑套4沿第二连接杆22向靠近第二夹口 231的方向移动,第二夹口 231逐渐夹紧钨电极6,且在钨电极6加工完成后则可反向移动第二滑套4,第二夹口 231逐渐张开,进而可将成型后的钨电极6由第二夹口 231处抽出,而当钨电极6的长度较短时,钨电极6由第一夹口 131夹紧,其操作过程与上述长钨电极6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0038]参见图5-图7,进一步地,细化第一夹持部13与第二夹持部23的结构,第一夹持部13包括有若干第一夹块132,各第一夹块132围设形成有上述的第一夹口 131,且在第一滑套3向靠近第一夹口 131的方向移动时各第一夹块132同时收拢以减小第一夹口 131处的口径,当然在第一滑套3沿远离第一夹口 131的方向移动时则各第一夹块132可使第一夹口 131的口径增大,具体为相邻第一夹块132之间均具有间隙,以使第一夹块132在收缩或张开第一夹口 131时,相邻两第一夹块132之间不会产生干涉,同时第一夹持部13其还包括有第一弹性件(图中未示出),该第一弹性件主要用于撑开上述第一夹块132以增大第一夹口 131处的口径;对于第二夹持部23包括有若干第二夹块232,各第二夹块232围设形成有上述的第二夹口 231,且在第二滑套4向靠近第二夹口 231的方向移动时各第二夹块232同时收拢以减小第二夹口 231处的口径,当然在第二滑套4沿远离第二夹口 231的方向移动时则各第二夹块232可使第二夹口 231的口径增大,具体为相邻第二夹块232之间均具有间隙,以使第二夹块232在收缩或张开第二夹口 231时,相邻两第一夹块132之间不会产生干涉,同时第二夹持部23其还包括有第二弹性件(图中未示出),该第二弹性件主要用于撑开上述第二夹块232以增大第二夹口 231处的口径。本实施例中,正常情况下第一滑套3没有对各第一夹块132作用,第一弹性件保持原长,当第一滑套3沿第一连接杆12向靠近第一夹口 131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滑套3可对各第一夹块132产生作用力,且作用力逐渐增大以使第一弹性件压缩变形,各第一夹块132均向中间靠拢,进而使得第一夹口 131处的口径逐渐减小夹紧待加工钨电极6,反之当第一滑套3沿远离第一夹口 131的方向移动时,则第一滑套3对各第一夹块132的作用力逐渐减小,第一弹性件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逐渐撑开各第一夹块132直至各第一夹块132恢复至原状态,同理在正常情况下第二滑套4也没有对各第二夹块232作用,第二弹性件也保持原长,其工作过程与上述第一滑套3以及第一弹性
件类似,在此也不在赘述。当然对于各第一夹块132与各第二夹块232也可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当第一滑套3与第二滑套4分别对各第一夹块132与各第二夹块232作用时,各第一夹块132与各第一夹块132变形以夹紧钨电极6。
[0039]参见图6以及图8,地,各第一夹块132的外表面均具有沿远离第一连接杆12的方向向外侧发散的第一倾斜面133a,对应地第一滑套3具有可抵顶该第一倾斜面133a的第一抵角31a,在这种结构中,正常情况下第一抵角31a没有对各第一倾斜面133a产生作用力,则各第一夹块132保持原状态,第一夹口 131的口径最大化,而当第一滑套3沿第一连接杆12向靠近第一夹口 131的方向移动时,由于各第一倾斜面133a呈发散状,第一抵角31a逐渐对各第一倾斜面133a产生作用力迫使第一夹口 131夹紧钨电极6。同理各第二夹块232的外表面均具有沿远离第二连接杆22的方向向外侧发散的第二倾斜面233a,对应地第二滑套4具有可抵顶该第二倾斜面233a的第二抵角41a,在这种结构中,正常情况下第二抵角41a没有对各第二倾斜面233a产生作用力,则各第二夹块232保持原状态,第二夹口 231的口径最大化,而当第二滑套4沿第二连接杆22向靠近第二夹口 231的方向移动时,由于各第二倾斜面233a呈发散状,第二抵角41a逐渐对各第二倾斜面233a产生作用力迫使第二夹口 231夹紧钨电极6。当然在另一种结构中,第一夹持部13具有沿远离第一连接杆12的方向向内侧聚集的第一倾斜面133b,即第一夹持部13具有沿远离第一连接杆12的方向呈渐缩状的外表面,对应地第一滑套3也具有可与该第一倾斜面133b相对滑动的另一斜面31b,当第一夹持部13相对第一滑套3向外侧移动时,第一滑套3的斜面31b相对第一倾斜面133b滑动,逐渐挤压第一夹持部13的第一倾斜面133b,以使第一夹口 131的口径逐渐减小,反之第一夹持部13相对第一滑套3向内侧移动时,第一夹口 131逐渐张开;同理第二夹持部23具有沿远离第二连接杆22的方向向内侧聚集的第二倾斜面233b,即第二夹持部23沿远离第二连接杆22的方向呈渐缩状,对应地第二滑套4也具有可与该第二倾斜面233b相对滑动的另一斜面41b吗,其工作原理与上述第一夹持部13以及第一滑套3的配合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40]继续优化上述实施例,第一滑套3与第二滑套4之间为螺纹连接,且两者的旋转轴线相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套3与第二滑套4之间可绕旋转轴线相对旋转,将第一活动夹头I与第二活动夹头2固定,对此当将第一滑套3固定时,可驱使第二滑套4相对第一滑套3旋转,第二滑套4将沿第二连接杆22移动,且通过第二滑套4的旋转方向以使第二滑套4向靠近或远离第二夹口 231的方向移动,反之当将第二滑套4固定时,可驱使第一滑套3相对第二滑套4旋转,第一滑套3将沿第一连接杆12移动,且通过第一滑套3的旋转方向以使第一滑套3向靠近或远离第一夹口 131的方向移动。而对于第一滑套3与第二滑套4之间的相对旋转,可通过一驱动件(图中未示出)来控制,即当驱动件工作时,第一滑套3与第二滑套4相对旋转,而一般地驱动件可为驱动电机,对此第一夹口 131与第二夹口231对钨电极6的夹紧只需启动驱动件,无需人工操作,不但非常方便,而且第一夹口 131与第二夹口 231对钨电极6的夹紧易于控制,夹紧力可为定值,使其既不会过大,也不会过小,可以进一步有效保证钨电极6加工质量。
[0041]对于第一滑套3与第二滑套4之间的螺纹连接可具有两种结构形式,比如第二滑套4具有连接槽42,连接槽42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421,第一滑套3位于连接槽42内且其外缘面具有与内螺纹421配合的外螺纹32,反之也可在第一滑套3内设置有连接槽(图中未示出),第二滑套4位于第一滑套3的连接槽内形成螺纹连接。
[0042]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磨尖机,用于对钨电极进行磨削,包括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前表面上的砂轮以及设于所述箱体上用于装夹钨电极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转动架,所述转动架跨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转动架可绕所述箱体前后转动,所述转动架的旋转轴线通过所述砂轮磨削面的圆心,所述夹具垂直设于所述转动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包括两侧板以及设于所述两侧板之间的水平板,其中一所述侧板通过一转轴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一侧表面,另一侧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箱体另一相对的侧表面,所述水平板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夹具穿设于所述水平板上,所述螺栓所在的侧板上还设有角度指针,所述箱体的侧表面上设有角度刻度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上还设有可沿其水平移动的平移装置,所述夹具设于所述平移装置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螺孔,所述平移装置包括滑块、设于所述滑块上的滑槽以及螺栓,所述固定块穿设于所述滑槽中,所述螺栓由所述滑槽上方伸入所述螺孔内固定,所述夹具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滑块、所述水平板及所述箱体的顶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面延伸至所述砂轮外,所述箱体的两侧表面延伸至所述砂轮外,所述砂轮前侧设有透明挡板,所述透明挡板与所述箱体的顶面及所述箱体的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透明挡板与所述夹具对应处设有凹口,所述凹口的底部边缘高于所述转动架的旋转轴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下方还设有用于盛装磨肩的抽屉式托盘。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用于活动夹紧短钨电极的第一活动夹头以及用于活动夹紧长钨电极的第二活动夹头,所述第一活动夹头与所述第二活动夹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夹头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短钨电极的第一容纳腔以及用于夹紧所述短钨电极的第一夹口,所述第一夹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二活动夹头具有用于容纳所述长钨电极的第二容纳腔以及用于夹紧所述长钨电极的第二夹口,所述第二夹口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夹口背离所述第二夹口。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磨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夹头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部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口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上,所述第一容纳腔由所述第一夹持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活动夹头包括第二连接杆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部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口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上,所述第二容纳腔由所述第二夹持部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杆,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磨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沿所述第一连接杆移动且压迫所述第一夹持部以控制所述第一夹口收缩或张开的第一滑套以及可沿所述第二连接杆移动且压迫所述第二夹持部以控制所述第二夹口收缩或张开的第二滑套,所述第一连接杆滑设于所述第一滑套内,所述第二连接杆滑设于所述第二滑套内。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磨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围设形成所述第一夹口且在所述第一滑套向靠近所述第一夹口的方向移动时收拢所述第一夹口的若干第一夹块,相邻两所述第一夹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用于撑开各所述第一夹块以增大所述第一夹口的口径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围设形成所述第二夹口且在所述第二滑套向靠近所述第二夹口的方向移动时收拢所述第二夹口的若干第二夹块,相邻两所述第二夹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夹持部还包括用于撑开各所述第二夹块以增大所述第二夹口的口径的第二弹性件。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焊接加工领域,提供了一种磨尖机,用于对钨电极进行磨削,包括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前表面上的砂轮以及设于所述箱体上用于装夹钨电极的夹具,还包括一转动架,所述转动架跨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转动架可绕所述箱体前后转动,所述转动架的旋转轴线通过所述砂轮磨削面的圆心,所述夹具垂直设于所述转动架上。本发明中,当转动架相对箱体即相对砂轮转动不同角度时,同时带动夹具及夹具上的钨电极相对砂轮转动不同的角度,以使钨电极相对于砂轮具有不同的磨削角度;同时,转动架的旋转轴线通过砂轮磨削面的圆心,这样,转动架带动夹具及钨电极转动时,能实现钨电极全角度纵向磨削。
【IPC分类】B24B41/06, B24B41/02, B24B19/16
【公开号】CN104889860
【申请号】CN201510317732
【发明人】马辉, 顾进跃, 顾伟华, 徐玄, 李巧梅
【申请人】深圳市威勒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