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淀粉脱除的竹材防霉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木材或竹材的加工保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材防霉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竹资源丰富,竹类植物生长快、产量大、伐期短、管理方便,在木材资源日益短 缺的背景下,开展竹材利用研宄,是解决目前森林资源严重匮乏的重要途径,是使林业资源 利用进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之一。因而竹产业的发展日渐成为重要的研宄 课题。目前,竹产业领域涉及建筑、化工、家具、材料、日用品、食品等行业。然而,竹材及竹 制品在贮存、运输、加工、使用过程等环节中,极易发生霉变,霉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生 成乙二酸、柠檬酸、草酸、乳酸、醋酸等,引起材料的外观品质、气味、温度等变化,还为其他 菌虫为害创造了条件,严重的霉变使竹材降低甚至失去使用价值。而我国每年也因木竹材 腐朽、霉变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0003] 竹材霉变的原因主要在于其是一种天然生物质材料,内部结构和化学成分为菌虫 的滋生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后(如温度、湿度、酸碱度等),竹材 则容易受到微生物侵害。从解剖结构来看,竹材含有大量的薄壁细胞;从化学成分来看,竹 材非细胞壁物质含量较阔叶材高,如淀粉、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为细菌、真菌和 蛀虫等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导致竹材极易发生霉变。
[0004] 竹材的防霉处理是推进其工业化利用的重要环节。现有竹材防霉技术以化学改性 为主,通过涂刷、浸渍等方式将CCA,ACQ,CCC,DDAC,IPBC等防护剂附着于竹材表面或内部 并对竹材进行改性,但由于改性处理后竹材颜色往往发生较大变化,且部分改性材的抗流 失性和化学稳定性不能得到有效解决(Sun et al. Mould-resistance of bamboo treated with the compound of chitosan-copper complex and organic fungicides. J. Wood Sci. 58 (I) : 51-56),使众多经过化学处理的材料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对环 境问题的关注,开展研宄绿色环保的防霉处理技术势在必行。物理防霉具有优异的环境兼 容性,主要方法有:高温灭菌法,浸渍法和烟熏法等。浸渍法即将竹材或竹制品浸在清水中 (流水或定期更换水)1~3个月,目的在于浸出竹材中的可溶性糖和一些营养物质,并避免 一部分霉菌生长(吴旦人,竹材防护,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79-183)。由于浸渍法的 作用机制比较单一、作用条件温和,导致其处理周期长且防霉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淀粉脱除的竹材防霉方 法。
[0006]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技术方案为:
[0007] -种基于淀粉脱除的竹材防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将竹材置于容器中,向容器中加入水,使竹材浸没在水中静置6~14小时;
[0009] 2)用温度为95~99°C的热水与竹材接触,并用液体输送设备驱动热水相对竹材 进行循环流动,流动时间为1~6小时;
[0010] 3)结束流动后,清洗竹材并干燥。
[0011] 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的步骤1)中,可将竹材置于密闭容器中,对密闭容器进行抽真 空处理,然后使密闭容器在负压状态下吸入水,使竹材浸没在水中6~14小时。
[0012] 进一步地,抽真空处理的时间与被处理竹材体积的关系为:每30~40cm3竹材处 理30min,处理时间至少为30min,最多为12小时;抽真空的真空度为-0. 05~-0.1 MPa。
[0013] 抽真空时间随竹材体积增加而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因竹材多孔,待处理的材料体 积大,则需要更多时间抽出材料孔隙中的气体。但限于设备条件,抽真空最多不能超过12 小时。
[0014] 本发明方法中,也可以将竹材置于容器中并与容器壁固定,然后向容器中加入水, 使竹材浸没在水中6~14小时。
[0015]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可将竹材置于容器中,然后向容器中加入水,使竹材 与水接触24小时。发明人通过实验观察,注意到竹材不固定而与水接触,则浮在水面上,经 过24小时后吸满水沉入水中,此时浸水的效果和抽真空后吸入水浸没6~14小时的效果 相同。
[0016] 当密闭容器中放置多个竹材时,在步骤2)热水相对竹材进行循环流动时,竹材之 间距离为5~10mm。
[0017] 其中,所述步骤3)中,热水相对竹材进行循环流动的速度为8~20m/min。
[0018] 理论上,循环速度越高越好,但限于实验环境,可控制热水相对竹材进行循环流动 的速度为12. 5m/min。
[0019] 其中,所述步骤2)流动时将竹片固定,热水相对竹材进行循环流动的方向与竹材 纹理方向(竹材纵向)一致。
[0020] 竹材的淀粉颗粒大部分存在于薄壁细胞腔体中,薄壁细胞和纤维方向是一致的, 也就是我们处理竹材的纵向,因此只有水流方向与竹材纵向一致,才能使竹材细胞和外界 形成连续的通道,并将淀粉冲刷出来。
[0021] 其中,所述步骤4)中,用去离子水和/或自来水清洗竹材,清洗时间为40min~ 90min,清洗方式包括浸泡和搓洗。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 (1)本发明提出的绿色环保的竹材防霉处理方法,通过热水循环,高效脱除竹材中 的淀粉,降低营养物质在竹材内部的含量,方法简单易行。
[0024] (2)本发明不施加任何化学试剂,处理后的竹材按照GB/T18261-2000测试,例如 经6小时热水循环处理的竹材遭受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ar.Tiegh(A.niger))的 侵染时间比对照样晚了约1个周,最终感染面积为3. 9%,防治效率为94%,是一种环境友 好型的处理方法。
[0025] (3)本发明获得的防霉型竹材,可用于建筑、家具、室内装修装饰等领域。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脱除淀粉的设备结构图。
[0027] 图2为样品槽中竹材分布的示意图。
[0028] 图中,1为电热管,2为样品槽,3为循环管道,4为外置真空泵,5为屏蔽循环泵,6 为数显调节仪,7为排水阀,8为三通阀门,9为普通阀门,10为弹簧,11为竹片,12为注水 槽。
[0029] 图3为不同处理条件下竹材的霉变情况照片。
[0030] 图4为实施例1-6处理后竹材的失重率变化比较,图4中1-6分别对应实施例1-6。
[0031] 图5为实施例5处理前后竹材微观形貌的电镜图片。
[0032] 图6为实施例1-5处理后高效液相色谱测试的处理液中含糖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34] 实施例中所用的毛竹精刨竹条为已知原料,可在市场购买。毛竹是一种散生竹。
[0035] 见图1,本实施方案的循环设备为自行设计的简易热水循环装置,包括一个循环管 道3 (外层包覆耐热橡胶棉),循环管道为不锈钢管,直径60mm,循环管道3上设一个样品槽 2,长255mm,宽95mm,高95mm,循环管道上设一个屏蔽循环泵5 (威乐斯特,WRS25-6),循环管 道部分管路外设一个电热管1(1. 5KW),电热管1接数显调节仪6 (霍宇,XMTD);样品槽可以 密闭,连接一个外置真空泵4 (飞星,2XZ-1型旋片真空泵),和一个注水槽12 (直径25mm), 该注水槽为竖直的管子,用于注水和排出管道内部的蒸汽。排水阀7用于样品槽和循环管 道排水,排水阀7和循环管道3之间与一个三通阀门相连,即三通阀门8,样品槽2的左侧为 一个普通阀门,即为普通阀门9,闭合阀门8和9则可对样品抽真空,因此,外置真空泵4与 三通阀门8直接相连。
[0036] 此装置可同时实现水循环与加热、保温、抽真空的需求。为直观观察样品的浸渍情 况,本实施方案的抽真空试验环节为独立设置,真空干燥器为市场购买的玻璃器皿,与循环 水
式多用真空泵(振捷,SHB-m)组合可作为真空环境使用,极限真空度为〇.〇98Mpa。
[0037] 实施例1 :
[0038] 1)首先,将毛竹精刨竹条加工成15 (±0.3) cmX 2 (±0. l)cmX0. 5cm的规格,样品 用砂纸磨平边缘,为了脱除淀粉后测失重率准确,去除了竹片表面的毛刺;
[0039] 2)选取5条无竹节且外形均匀的样品放入干燥箱,于103±1°C条件下干燥,至样 品绝干,取其称重;
[0040] 3)将样品均匀放入真空干燥器,密闭后,打开真空泵,保持干燥器内真空度 为-0. 09Mpa,抽真空1小时后,将2000ml去离子水引入真空干燥器,并关闭真空泵,浸渍样 品14小时,至样品处于饱水状态,全部沉入水底。
[0041] 4)在循环设备中加入7000ml去离子水,循环速度设定为3级,温控范围设定为 98~KKTC,依次打开屏蔽循环泵、加热开关和数显调节仪开关,循环加热50分钟后,温控 器达到预定温度,自动开启保温状态。此时,关闭循环开关,打开样品槽,用水银温度计测试 水温为98 ± I °C ;
[0042] 5)见图2,固定竹材的弹簧圈为市购的普通65锰弹簧圈,循环前先用弹簧10夹持 好竹片11,再将其一起放入样品槽2,弹簧圈的外圈直径为28mm,间隙0. 3mm,长75mm。从第 三节弹簧圈开始,每隔一节将竹片11的宽度方向所在的两侧固定于相邻的弹簧圈上,固定 部位为竹片长度方向的中部,弹簧圈顶端与竹片侧面接触的高度为5mm,打开样品槽,迅速 将固定着竹片的弹簧水平放入槽体,使竹片纹理方向(纵向)与热水在槽内的流动方向一 致,弹簧10两端顶住样品槽2槽体侧面的中间部位,槽体中相邻两片竹片间距为8~9mm, 此时所有样品均在液面以下,密闭槽口,再次打开循环泵,使样品在98~100°C条件下持续 热水循环处理1. 5小时,流速为12. 5m/min。
[0043] 6)热水循环处理结束,关闭电热管、循环泵和数显调节仪,取出弹簧圈,将试样放 入装有2000ml去离子水的烧杯中浸泡并搓洗1小时,重复此过程2次。样品清洗完毕干燥 即可。
[0044] 实施例2
[0045]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5)中热水处理时没有循环,样品仅仅是在 热水中浸渍了 1. 5小时,其它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0046] 实施例3
[0047]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5)所述的持续热水循环处理时间是3小 时,其它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0048] 实施例4
[0049]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5)所述的持续热水循环处理时间是4. 5小 时,其它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0050] 实施例5
[0051]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1不同的是:步骤5)所述的持续热水循环处理时间是 6小时,其它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0052] 实施例6
[0053]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1不同的是:步骤5)所述的持续热水循环处理时间是 6小时,步骤6)所述的浸泡并搓洗时间是24小时,其它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0054] 试验例
[0055] 处理后的竹材按照GB/T 18261-2000测试遭受黑曲霉侵染的霉变情况。经过4周 室内防霉试验后,热水循环处理对黑曲霉的防治效力见表1。表中数据显示,随着热水循环 时间的延长,防治效力逐渐提高,与1. 5小时热水静止加热相比,1. 5小时循环处理使防治 效力提尚了 42%。
[0056] 表1热水循环处理对黑曲霉的防霉效力
[0057]
[0058] 注:1空白为未经任何处理的对照组竹材;
[0059] 2*为不循环处理;**为循环处理。
[0060] 图3为不同处理条件下竹材的霉变情况(图中A~G顺序表示空白和实施例1~ 6),试验结束后,竹材表面虽仍有菌丝附着,但菌丝密度和附着力明显降低。
[0061] 图4为实施例1-6处理后竹材的失重率变化。图中可看出,在1. 5小时的热水处 理条件下,循环与否对竹材的失重率影响较大,循环处理使竹材的失重率由原来的2. 9%提 高到4. 7%,随着时间的延长,失重率逐渐增加,6小时循环处理使竹材失重率达到6. 7%。 竹材质量损失的原因主要与淀粉和竹材热水抽提物的溶出有关。竹材失重率的趋势与防霉 效力基本一致。
[0062] 图5为实施例5循环处理前后竹材微观形貌的电镜图片,图中㈧为空白样微观 形貌,(B)为实施例5的微观形貌。可看出,空白样的竹材细胞腔内充满大量的淀粉颗粒, 处理后,细胞腔内颗粒消失或变小,可认为部分淀粉在循环热水的带动下从细胞腔中脱出 或溶解。
[0063] 图6为高效液相色谱测试的处理液中含糖量,图中数据分别对应实施例1、实施例 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的竹材。图中可看出,随着循环时间延长,循环液中的总糖 含量逐渐增加,即循环带动出的可溶性物质增加,可认为持续的热水循环对于淀粉的脱出 具有积极的作用。
[0064]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 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基于淀粉脱除的竹材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竹材置于容器中,向容器中加入水,使竹材浸没在水中静置6~24小时; 2) 用温度为95~99°C的热水与竹材接触,并用液体输送设备驱动热水相对竹材进行 循环流动,流动时间为1~6小时; 3) 结束流动后,清洗竹材并干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竹材置于密闭容器中,对密 闭容器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使密闭容器在负压状态下吸入水,使竹材浸没在水中6-14小 时。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材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抽真空处理的时 间与被处理竹材体积的关系为:每30~40cm3竹材处理30min,处理时间至少为30min,最 多为12小时;抽真空的真空度为-0. 05~-0.IMPa。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竹材置于容器中并与容器壁 固定,然后向容器中加入水,使竹材浸没在水中6~14小时。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竹材置于容器中,然后向容器 中加入水,使竹材与水接触24小时。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密闭容器中放置多个竹材,在步 骤2)热水相对竹材进行循环流动时,竹材之间距离为5-10_。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热水相对竹材进 行循环流动的速度为8-20m/min。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竹材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相对竹材进行循环流 动的速度为12. 5m/min。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竹材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流动时将竹 片固定,热水相对竹材进行循环流动的方向与竹材纹理方向一致。10.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竹材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用去离 子水和/或自来水清洗竹材,清洗时间为40min-90min,清洗方式包括浸泡和搓洗。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淀粉脱除的竹材防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竹材置于容器中,向容器中加入水,使竹材浸没在水中静置6-24小时;2)用温度为95-99℃的热水与竹材接触,并用液体输送设备驱动热水相对竹材进行循环流动,流动时间为1-6小时;3)结束流动后,清洗竹材并干燥。本发明提出的绿色环保的竹材防霉处理方法,通过热水循环,高效脱除竹材中的淀粉,降低营养物质在竹材内部的含量,方法简单易行。
【IPC分类】B27K3/08, B27K5/00
【公开号】CN104890070
【申请号】CN201510250120
【发明人】江泽慧, 余雁, 李晓华, 于子绚, 王汉坤
【申请人】国际竹藤中心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