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条搓拧成丝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10-23  5

竹条搓拧成丝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材加工装置,具体是将竹条依靠相邻链轮与链条的速度差搓拧成丝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CN100493872公告了 “原竹拧扭机及其专用夹具”、CN101058204A公开了 “竹丝束高效生产方法及其机械与夹具”专利技术,由普通车床作转动主体、能顺着滑轨往复移动箱体及专用于夹原竹两端的夹具组成,将原竹截成30— 250cm的竹段、乳压纵裂、竹段两端用夹具夹紧且分别固定在车床和移动箱体上,在正反转电机带动下,对原竹进行一正一反地交替拧扭,使原竹竹段加工成竹丝(束)。这种设备加工方法比其他机械处理工效高,但需要以原竹为加工对象,下脚料不能充分利用,一段一段地间歇式进行,工效不够理想,对竹节部分的成丝效果欠佳,竹的丝化不均匀。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竹条为原料,能连续进行加工的竹条搓拧成丝装置。
[0004]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竹条搓拧成丝装置,包括电机及其减速传动机构、机架、
链轮链条传动机构,本装置的每一个组成单元的链轮按三层布局,最上层安装有左、右转向链轮,该对转向链轮的正下方,依次有安装在中层作传动的左上链轮、右上链轮、左下链轮、右下链轮,以及下层的左主动链轮和右主动链轮,左主动链轮经左传动链条传动左侧的左转向轮、左上链轮和左下链轮,右主动链轮经右传动链条传动右侧的右转向轮、右上链轮和右下链轮,左、右主动链轮安装在由电动机及其传动减速机构带动的主轴两端;左上链轮、右上链轮、左下链轮和右下链轮,各自经其短轴分别与其内侧的搓拧链轮连接,搓拧链轮上下成对、前后成双地排成四对,即有左上前搓拧链轮、左上后搓拧链轮、右上前搓拧链轮、右上后搓拧链轮、左下前搓拧链轮、左下后搓拧链轮、右下前搓拧链轮、右下后搓拧链轮;前后水平安装的一对搓拧链轮之间各有一条链条连接,分别为左上搓拧链条、左下搓拧链条、右上搓拧链条、右下搓拧链条;左右的上搓拧链条之间安装有竹节锤击器;本装置前后两个组成单元合成一个工作单元,前后组成单元之间有竹丝束过渡机构;前述的左上传动链轮和右下传动链轮的直径相等,右上传动链轮和左下传动链轮的直径相等,但两直径数值有明显的大小之差,四条搓拧链条每个链节的外链板为U形链板,固定在每个链节的两个销轴上,U形链板底面密布有防滑锥凸。
[0005]所述的左上搓拧链条和右上搓拧链条,与其下方靠近的搓拧链条的一段链节销轴下方的内外侧,各有一条固定在机架上的托
链板,分别有左上外、左上内、右上外、右上内四条托链板,与此相对的左右侧下搓拧链条的U形链板内的滚子下方有一条衬链板。
[0006]所述的竹节锤击器至少一个,由J形棒锤、转盘和将前两者活动连接的销轴组成。
[0007]所述的左上搓拧链条和右上搓拧链条各自围成的空间中安装有向下施压的气缸,气缸柱塞杆端的压紧滚轮紧贴下段链条。
[0008]所述的前、后两个组成单元之间的竹丝条过渡机构为左、右一对链轮链条过渡机构。
[0009]所述的左右上搓拧链条的间距与左右下搓拧链条的间距相等,为40— 140cm。
[0010]所述的左、右外侧传动链轮的两组直径大小之比为:大:小=1: (0.4—0.9)。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既可用大径竹和中径竹的原竹劈成的竹条为原料,也可用竹青篾已作它用而剩下的竹黄条(废料)作原料,还可用小径竹杆作原料,原料成本低,来源更广;连续化生产,工效进一步提高;竹节处配以锤击分丝,使竹条分丝更均匀,丝化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装置一个组成单元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装置一个工作单元的俯视链条布局示意图图3为本装置一个工作单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装置的上下搓拧链轮及其链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 7分别为本装置一个工作单元的链条、链轮连接关系的主视、左视和俯视示意图图8、9分别为本装置搓拧链条两个链节的U形链板、销轴、托链板位置关系的主视图和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作一详述:参见附图1-9,本竹条搓拧成丝装置,包括电机13及其减速传动机构、机架、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本装置的每一个组成单元的链轮按三层布局,最上层安装有左、右转向链轮1、3,该对转向链轮的正下方,依次有安装在中层作传动的左上链轮20、右上链轮5、左下链轮18、右下链轮10,以及下层的左主动链轮15和右主动链轮12,左主动链轮经左传动链条16传动左侧的左转向轮、左上链轮和左下链轮,右主动链轮经右传动链条11传动右侧的右转向轮、右上链轮和右下链轮,左、右主动链轮安装在由电动机及其传动减速机构带动的主轴14两端;左上链轮、右上链轮、左下链轮和右下链轮,各自经其短轴6分别与其内侧的搓拧链轮连接,搓拧链轮上下成对、前后成双地排成四对,即有左上前搓拧链轮21、左上后搓拧链轮、右上前搓拧链轮4、右上后搓拧链轮32、左下前搓拧链轮19、左下后搓拧链轮、右下前搓拧链轮9、右下后搓拧链轮33;前后水平安装的一对搓拧链轮
之间各有一条链条连接,分别为左上搓拧链条22、左下搓拧链条17、右上搓拧链条7、右下搓拧链条8;左右的上搓拧链条之间安装有竹节锤击器2;本装置前后两个组成单元合成一个工作单元,前后组成单元之间有竹丝束过渡机构26、37;前述的左上传动链轮20和右下传动链轮10的直径相等,右上传动链轮5和左下传动链轮18的直径相等,但两直径数值有明显的大小之差,四条搓拧链条7、8、17、22每个链节的外链板为U形链板27,固定在每个链节的两个销轴25上,U形链板底面密布有防滑锥凸36。
[0013]所述的左上搓拧链条22和右上搓拧链条7,与其下方靠近的搓拧链条的一段链节销轴下方的内外侧,各有一条固定在机架上的托链板35,分别有左上外、左上内、右上外、右上内四条托链板35,与此相对的左右侧下搓抒链条的U形链板内的滚子下方有一条衬链板34。
[0014]所述的竹节锤击器2至少一个,由J形棒锤30、转盘31和将前两者活动连接的销轴29组成。
[0015]所述的左上搓拧链条22和右上搓拧链条7各自围成的空间中安装有向下施压的气缸23,气缸柱塞杆端的压紧滚轮24紧贴下段链条。
[0016]所述的前、后两个组成单元之间的竹丝条过渡机构为左、右一对链轮链条过渡机构 26,37ο
[0017]所述的左、右上搓拧链条的间距与左、右下搓拧链条的间距相等,为 40— 140cmo
[0018]所述的左、右外侧传动链轮的两组直径大小之比为:大:小=1: (0.4—0.9)。
[0019]结构中具有特色的有四点:一是除竹丝条过渡机构外,其余均为每个组成单元所具备的,由两个组成单元组合成一个工作单元,分别完成竹条两端一正一反方向的搓拧工序。
[0020]二是组合成一个工作单元时,前一组成单元的传动链轮中,若左上链轮和右下链轮直径相等且小于同样相等的左下链轮和右上链轮的直径,则后一组成单元中的上述传动链轮中的直径比正相反,原先配置大直径链轮的位置安装小直径链轮,原先配置小直径链轮的位置安装大直径链轮,即后一组成单元的左上链轮和 右下链轮直径相等且大于同样相等的左下链轮和右上链轮,这样的设计解决两个技术问题,首先是因传动链轮的直径不同,短轴转速不同,因此搓拧链轮转动的角速度不同,造成链条行进的速度不同,左上搓拧链条行进速度比左下搓拧链条快,右上搓拧链条行进速度比右下搓拧链条慢,当待加工成竹丝束的竹条从左侧中层上下链条的夹缝中即进料口 28进料后,因四条搓拧链条两两对角相等的行进速度不同,左侧上下链条产生的合力使竹条左端顺时针搓拧,右侧上下链条产生的合力使竹条右端产生逆时针搓拧,竹条两端便产生一正一反方向的拧扭。其次是当在前一组成单元搓拧完毕,经由过渡链条26与过渡链轮37组成的过渡机构过渡到后一组成单元的进料口,由于两对传动链轮的直径比
相反,四条搓拧链条的速度大小与前一组成单元的四条搓拧链条的情况相反,使对竹条再次搓拧时两端为一正一反地拧扭,拧扭方向与前一组成单元相反。
[0021]三是竹节锤击器2的设置,可成串多个安装,竹条中部的竹节部搓拧效果差,锤击疏松后易搓拧成丝束。不一定要求锤准每个竹节,疏松效果明显即可。
[0022]四是搓拧链条的每个外链板为U形链板27,两个销轴25将其固定在链节上,底部的防滑锥凸36使搓拧竹条时不会相对滑动,托链板35控制上搓拧链条的最低位置,搓拧链条在无物料情况因自重下垂或气缸作用力太大与下搓拧链条接触时,托链板通过托住搓拧工作段的各销轴25,防止U形链板底面的锥凸在链条空行时互相磨损。为使左、右侧的下搓拧链条承受更大的压力,加工竹丝束的效果更好,则应在与竹条接触的一段的机架上固定一条便于链条滚子在其上滚动而过的衬链板34。
[0023]用本装置连续加工竹丝,视加工完善程度,来决定用2n个组成单元组成流水线,η为小于5的自然数。
[0024]加工时,开动流水线中带动各链轮的电机和锤击器的电机,将竹条横向连续从进料口进料,竹条在通过左右侧上下搓拧链之间的U形链板27及其底面防滑锥凸36向右行进,又因左上传动链轮与右下传动链轮的直径小,角速度快,而左下传动链轮和右上传动链轮的直径大,角速度慢,造成左上搓拧链条行进速度比左下搓拧链条快,右上搓拧链条行进速度比右下搓拧链条慢,
对角线地相对两快两慢,便对竹条产生搓拧作用,左侧上下链条产生的合力使竹条左端顺时针搓拧,右侧上下链条产生的合力使竹条右端产生逆时针搓拧,竹条在搓拧的同时作正横向右行,再经竹节锤击器疏松后行至过渡链条,左右两端各自扭转一定角度后的竹丝束在过渡行进过程中自动回弹,继而转送至下一组成单元,对竹丝束两端作与上一组成单元方向相反的拧扭,原理和方式与前道工序相同。若经两次一正一反方向搓拧后,成丝效果尚欠理想,则再可延续用若干个组成单元作连续多次搓拧和锤击。
[0025]对小径竹杆、细竹条、嫩竹条搓拧竹丝可不用气缸加压;托链板、衬链板也可省略。
[0026]主轴14两端的左右主动链轮也可考虑与左右下搓拧链轮同轴安装,通过调整长轴、短轴配合来实现,以节省制作成本。这是同行一般技术人员一点明就会设计的技术,恕不赘述。
[0027]如果将一个工作单元的两个组成单元的安装位置以前后高低布局,则过渡机构可用一块斜板替代,前一组成单元加工成的竹丝,落入到斜板后,推滑到下一组成单元的进料口,继续搓拧分丝,斜板式过渡机构成本远比链条链轮式低。
【主权项】
1.一种竹条搓抒成丝装置,包括电机(13)及其减速传动机构、机架、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本装置的每一个组成单元的链轮按三层布局,最上层安装有左、右转向链轮(1、3),该对转向链轮的正下方,依次有安装在中层作传动的左上链轮(20)、右上链轮(5)、左下链轮(18)、右下链轮(10),以及下层的左主动链轮(15)和右主动链轮(12),左主动链轮经左传动链条(16)传动左侧的左转向轮、左上链轮和左下链轮,右主动链轮经右传动链条(11)传动右侧的右转向轮、右上链轮和右下链轮,左、右主动链轮安装在由电动机及其传动减速机构带动的主轴(14)两端;左上链轮、右上链轮、左下链轮和右下链轮,各自经其短轴(6)分别与其内侧的搓拧链轮连接,搓拧链轮上下成对、前后成双地排成四对,即有左上前搓拧链轮(21)、左上后搓拧链轮、右上前搓拧链轮(4)、右上后搓拧链轮(32)、左下前搓拧链轮(19)、左下后搓拧链轮、右下前搓拧链轮(9)、右下后搓拧链轮(33);前后水平安装的一对搓拧链轮之间各有一条链条连接,分别为左上搓拧链条(22)、左下搓拧链条(17)、右上搓拧链条(7)、右下搓拧链条(8);左右的上搓拧链条之间安装有竹节锤击器(2);本装置前后两个组成单元合成一个工作单元,前后组成单元之间有竹丝束过渡机构(26、37);前述的左上传动链轮(20)和右下传动链轮(10)的直径相等,右上传 动链轮(5)和左下传动链轮(18)的直径相等,但两直径数值有明显的大小之差,四条搓拧链条(7、8、17、22)每个链节的外链板为U形链板(27),固定在每个链节的两个销轴(25)上,U形链板底面密布有防滑锥凸(3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条搓拧成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左上搓拧链条(22)和右上搓拧链条(7),与其下方靠近的搓拧链条的一段链节销轴下方的内外侧,各有一条固定在机架上的托链板(35),分别有左上外、左上内、右上外、右上内四条托链板(35),与此相对的左右侧下搓抒链条的U形链板内的滚子下方有一条衬链板(3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条搓拧成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竹节锤击器(2)至少一个,由J形棒锤(30)、转盘(31)和将前两者活动连接的销轴(29)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条搓拧成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左上搓拧链条(22)和右上搓拧链条(7)各自围成的空间中安装有向下施压的气缸(23),气缸柱塞杆端的压紧滚轮(24)紧贴下段链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条搓拧成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后两个组成单元之间的竹丝条过渡机构为左、右一对链轮链条过渡机构(26、3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条搓拧成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上搓拧链条的间距与左右下搓拧链条的间距相等,为40— 140 c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条搓拧成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外侧传动链轮的两组直径大小之比为:大:小=1: (0.4—0.9)。
【专利摘要】一种竹条搓拧成丝装置,包括动力及其减速传动机构、机架、传动链轮及传动链条、搓拧链轮及搓拧链条、过渡链轮及过渡链条和锤击器,左主动链轮(15)经左传动链条(16)与左侧传动链轮连接,右主动链轮(12)经右传动链条(11)与右侧传动链轮连接,上述传动链轮通过各自的短轴(6)分别带动内侧的四个搓拧链轮转动。因四对传动链轮的直径分两组且大小不等,造成左右一对链条的行进速度有快慢之分,使位于上下搓拧链条之间的竹条被搓拧分丝,并作正横向行进,直至推向过渡机构,转到下一组成单元作与前相反方向的搓拧。本装置专用于竹条分丝,具有流水作业、工效高,大中径竹的黄篾条,小径竹杆均可利用和克服竹节部位分丝难等优点。
【IPC分类】B27L11/08
【公开号】CN104890079
【申请号】CN201510240160
【发明人】孔璐璐, 金高慧, 钱俊, 朱燕
【申请人】浙江农林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3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