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角清角机及方法

xiaoxiao2020-10-23  8

一种四角清角机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塑料门窗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四角清角机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塑料门窗的焊接工艺中,有两种焊接形式,一种是无缝焊接形式,另一种是有缝焊接形式,无缝焊接针对的主要是彩色门窗的焊接,有缝焊接针对的是普通门窗的焊接。不论是有缝焊接还是无缝焊接,其均需要将塑料门窗的多个框体进行加热,然后对位融合,粘接为一体。为了保证焊接后的塑料门窗整体强度,在焊接过程中,必然会对框体进行积压,焊接完成后,不可避免的留下了凸起于框体上的焊缝。
[0003]对于焊缝的清理方式多为利用清角机进行清理。但是受限于现有清角机的结构,清角机单次装夹仅能清理单个焊缝,工作效率较为低下。
[0004]作为现有技术,部分厂家已经开始设计清角机,来提高生产效率。例如:申请号201010619780.X的中国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塑料门窗四头清角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该设备包括一矩形机架,机架上固定连接背对背设置的左上机头和左下机头,滑动连接背对背设置的右上机头和右下机头,所述每个机头均包括一型材压紧装置、一工作台升降装置和一铣削机构,分别用于成窗的定位、压紧和清理,还包括与机头固定连接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与平行导轨垂直。该设备单次能清理两个角缝(即焊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角速度,但是整体效率仍不是很理想。
[0005]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适用于塑料门窗焊缝清理的高效清角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四角清角机及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实现两个门窗的四个角的清理,极大的提高了清角速度。同时本装置当中的定位机构可以实现被加工门窗的精确定位,防止清角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误差。
[000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四角清角机,包括:
[0009]机床底座,机床底座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清角传送机构,其中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与机床底座滑动连接;
[0010]所述清角传送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前机头与后机头,前机头和后机头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具有一个升降功能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将第一个待加工型材输送至前机头下方,前机头对第一个待加工型材进行前角清理后传送至后机头,后机头对待加工型材后角进行清理的同时前机头对第二个待加工型材的前角进行清理,实现两个待加工型材的四角同步清理。
[0011]优选的,所述清角传送机构包括左侧清角传送机构与右侧清角传送机构,左侧清角传送机构与右侧清角传送机构结构相同,左侧清角传送机构与机床底座固定连接,右侧清角传送机构与机床底座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前机头与后机头的结构相同。
[0013]优选的,所述前机头包括机架,机架下方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导轨上,一水平设置的伺服电机通过丝杠及安装在丝杠上丝母带动机架水平运动;
[0014]机架的外侧还具有竖直设置的伺服电机,机架的内侧设有滑板,该伺服电机通过丝杠及安装在丝杠上的丝母座带动滑板竖直运动;
[0015]所述滑板上设有上拉刀及铣削机构和下拉刀机构;
[0016]且前机头上还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上安装有检测开关,定位块的上方设有压紧气缸。
[0017]优选的,所述上拉刀及铣削机构包括与滑板固定连接的上横梁,上横梁端部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与立铣刀固定连接;第一气缸的外侧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联接板固定连接,联接板下底面与水平铣刀相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上横梁端部的下方设置有浮动上拉刀。
[0019]优选的,所述下拉刀机构包括与滑动板固定连接的下横梁,下横梁的端部下方与气缸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联接板带动贯穿于下横梁的导杆上下移动,导杆的上端与下拉刀座固定连接,下拉刀座上设有下拉刀。
[0020]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输台支架,传输台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顶升气缸,两顶升气缸分别通过升降连接板与托料板支架固定连接;
[0021]该托料板支架的一端设有电机,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主动皮带轮转动,托料板支架的另一端设有从动皮带轮,传动皮带环绕于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上。
[0022]优选的,所述托料板支架上还设有皮带涨紧螺母。
[002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四角清角机进行四角清角的方法,步骤如下:
[0024]A、输送机构将待清角型材向前传送,待清角型材触碰一侧前机头上的检测开关2-23,输送机构停止运动;
[0025]B、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横向运动;
[0026]C、两个的前机头上的下拉刀机构从下向上伸出,下拉刀座勾拉待清角型材的前角卡紧于相对应的定位块上;
[0027]D、压紧气缸将待清角型材压紧;
[0028]E、前机头上的下拉刀机构、上拉刀及铣削机构和锯片按照工艺进行待清角型材的前方两角的清理,清角完成后,压紧气缸松开,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反向运动;输送机构升起,并将待清角型材传送至后机头下方的输送机构上;
[0029]F、前机头方的输送机构进行第待清角型材的传送;并执行步骤B-E ;
[0030]与之同时,后机头下方的输送机构将传送来的待清角型材正向输送,越过后机头上的定位块后,后机头下方的输送机构下降,然后反向运动,使待清角型材触碰后机头上的定位块,输送机构停止运动;
[0031]G、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横向运动;
[0032]H、两个的后机头上的下拉刀机构从下向上伸出,每个下拉刀座勾拉待清角型材的后角卡紧于相对应的定位块上;
[0033]1、压紧气缸将推拉框型材压紧;
[0034]J、后机头上的下拉刀机构、上拉刀及铣削机构和锯片按照工艺进行待清角型材的前方两角的清理,清角完成后,压紧气缸松开,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反向运动;后机头下方的输送机构将待清角型材传送至下一工位。
[00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6](I)实现了两个工件的四角的同步清理,极大的提高了清角效率;
[0037](2)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清理,且清理过程中能根据工件的实际误差进行相应的尺寸调整;
[0038](3)上拉刀、下拉刀和立铣刀和水平铣刀协同作用,实现了对工件的全方位清理,且使用于不通工艺要求的工件。
【附图说明】
[0039]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0040]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0041]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2]图4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3]图5是本发明中前机头部分的主体侧视图;
[0044]图6是本发明中前机头部分的主体正视图;
[0045]图7是本发明中上拉刀及铣削机构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46]图8是本发明中下拉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9是本发明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10是本发明中输送机构的轴测图;
[0049]图11是平开框待加工型材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50]图12是推拉框待加工型材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51]图中:
[0052]1-1、机床底座,1-2、左侧清角传送机构,1-3、前机头齿形同步带,1_4、右侧清角传送机构,1-5、托料板,1-6、后机头齿形同步带;
[0053]2_0、前机头,2_1、上拉刀及铁削机构,2_2、下拉刀机构,2_3、滑块,2_4、导轨,2_5、丝杠,2-6、后轴承座,2-7、伺服电机,2-8、前轴承座,2-9、丝母,2-10、机架,2-11、滑块,2-12、锯片,2-13、导轨,2-14、轴承座,2_15、伺服电机,2-16,电机座,2_17、丝杠,2_18、丝母座,2-19、联接板,2-20、滑板,2-21、压紧气缸,2_22、定位块,2-23检测开关;
[0054]3-0、上拉刀及铣削机构,3-1、第一气缸,3-2、导杆,3-3、立铣刀,3-4、拉刀座,3-5、浮动上拉刀,3-6、第二气缸,3-7、导杆,3-8、联接板,3-9、水平铣刀,3-10、上横梁;
[0055]4-0、下拉刀机构,4-1、下拉刀,4-2、下拉刀座,4-3、下横梁,4-4、气缸,4_5、导轴,4_6、联接板;
[0056]5-0、后机头;
[005 7]6-0、输送机构,6-1、从动皮带轮,6-2、皮带涨紧螺母,6_3、升降联接板,6_4、托料板支架,6-5、电机,6-6、减速机,6-7、主动皮带轮,6-8、传输台支架,6-9、顶升气缸,6_10、直线轴承;
[0058]7-0、待加工型材,7-1、平开框型材,7-2、上拉刀加工处,7_3、下拉刀加工处,7_4、立铣刀加工处,7-5、锯片加工处,7-6、上平面,7-7、下平面,7-8、推拉框型材,7_9、上拉刀加工处,7-10、下拉刀加工处,7-11、水平铣刀加工处,7-12、锯片加工处,7-13、上平面,7-14、下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5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60]实施例1:一种四角清角机,其主体结构参考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床底座1-1,机床底座1-1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清角传送机构,其中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与机床底座1-1滑动连接;
[0061]所述清角传送机构包括左侧清角传送机构与右侧清角传送机构,左侧清角传送机构与右侧清角传送机构结构相同,左侧清角传送机构与机床底座1-1固定连接,右侧清角传送机构与机床底座1-1通过齿形同步带滑动连接。
[0062]每个清角传送机构均包括一个倾斜设置的前机头2-0与后机头5-0和两个具有升降功能的输送机构6-0。具体来说,每个前机头2-0和后机头5-0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具有一个升降功能的输送机构6-0,任一输送机构6-0的内侧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托料板1-5。需要进行加工时,输送机构6-0带动第一个待加工型材从托料板1-5的一端输送至前机头2-0下方,前机头2-0对第一个待加工型材进行前角清理后传送至后机头5-0,后机头5-0对待加工型材后角进行清理的同时前机头2-0对第二个待加工型材的前角进行清理,实现两个待加工型材的四角同步清理。
[0063]优选的是,所述前机头2-0与后机头5-0的结构主体部分大致相同,也可以完全相同。
[0064]参考图3-6所示,前机头2-0包括机架2-10,机架2_10下方通过滑块2_3滑动连接于导轨2-4上,一水平设置的伺服电机2-7通过丝杠2-5及安装在丝杠2-5上丝母2_9带动机架2-10水平运动(丝母2-9通过一联接板与机架2-10固定连接),丝杠2-5的前端安装于前轴承座2-8内,丝杠2-5的后端安装于后轴承座2-6内。
[0065]机架2-10的外侧还具有竖直设置的伺服电机2_15,机架2_10的内侧设有滑板2-20,该伺服电机2-15通过丝杠2-17及安装在丝杠2_17上的丝母座2_18带动滑板2_20竖直运动;
[0066]所述滑板2-20上设有上拉刀及铣削机构3-0和下拉刀机构4_0 ;
[0067]且前机头2-0上还设有定位块2-22,定位块2_22需要与待加工型材接触的一面上安装有检测开关2-23,定位块2-22的上方设有两个压紧气缸2-21。
[0068]参考图7所示,上拉刀及铣削机构3-0包括与滑板2-20固定连接的上横梁3_10,上横梁3-10另一端的上方竖直安装有第一气缸3-1,第一气缸3-1与立铣刀3-3固定连接,第一气缸3-1的活塞杆与上横梁3-10固定连接,第一气缸3-1通过活塞部上下运动,带动立铣刀3-3上下运动;所述第一气缸3-1的外侧设有第二气缸3-6,第二气缸3-6的活塞杆与联接板3-8固定连接,联接板3-8下底面与水平铣刀3-9相连接;第二气缸3-6也是竖直安装于上横梁3-10上,第二气缸3-6通过活塞杆的往复运动带动水平铣刀3-9上下运动。
[0069]所述上横梁3-10端部的下方设置有浮动上拉刀3-5,便于根据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来调整不同的吃刀深度。
[0070]参考图8所示,下拉刀机构4-0包括与滑动板2-20固定连接的下横梁4_3,下横梁4-3的端部下方与气缸4-4固定连接,气缸4-4的活塞杆通过联接板4-6带动贯穿于下横梁4-3的导杆上下移动(该导杆被导轴4-5挡住了),导杆的上端与下拉刀座4-2固定连接,下拉刀座4-2上设有下拉刀4-1,上横梁3-10和下横梁4-3之间设有锯片2_12。
[0071]参考图9和图10所示,每一个输送机构6-0均包括一个传输台支架6-8,传输台支架6-8的两端分别设有顶升气缸6-9,两顶升气缸6-9分别通过升降连接板6-3与托料板支架6-4固定连接;
[0072]该托料板支架6-4的一端设有电机6-5,电机6_5通过减速机6_6带动主动皮带轮
6-7转动,托料板支架6-4的另一端设有从动皮带轮6-1,传动皮带环绕于主动皮带轮6-7与从动皮带轮6-1上。
[0073]更加的选择为,所述托料板支架6-4上还设有皮带涨紧螺母6-2。
[0074]常见的待加工型材7-0有很多种,参考图11和图12所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平开框型材7-1和推拉框型材7-8。
[0075]平开框型材7-1的下平面7-7的截面积一般大于上平面7-6的截面积,因此,平开框型材7-1的需要清角的地方为上表面的四个角缝(即上拉刀加工处7-2)、下表面的四个角缝(即下拉刀加工处7-3),及上下表面凸起部之间的缝隙(即锯片加工处7-5)和下平面
7-7凸出部的上表面(即立铣刀加工处7-4)。
[0076]而推拉框型材7-8的下平面7-14的截面积一般等于上平面7_13的截面积,因此,推拉框型材7-8的需要清角的地方为上表面的四个角缝(即上拉刀加工处7-9)、下表面的四个角缝(即下拉刀加工处7-10),及下平面7-14和上表面7-13外侧凸起部之间的缝隙(即锯片加工处7-12)、下平面7-14和上表面7-13的内侧角缝(即水平铣刀加工处7_11)。
[0077]具体来说,水平铣刀加工处7-11包括两部分,即上表面7-13内侧凸起部的下平面及下表面7-14内侧凸起部的上平面。
[0078]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的型材而言,其工艺要求不同,所以待加工处会存在不同。换而言之,在某一型材当中,上拉刀及铣削机构2-1、下拉刀机构2-2、锯片2-12、立铣刀3-3和水平铣刀3-9可能不会全部用到。
[0079]作为工艺部分,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四角清角机进行四角清角的方法,以图11所示的平开框型材7-1为加工对象时,主要步骤如下:
[0080]A、输送机构6-0进行平开框型材7-1向前传送,平开框型材7-1触碰一侧前机头2-0上的检测开关2-23,输送机构6-0停止运动;
[0081]B、前机头齿形同步带1-3带动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横向运动;
[0082]C、两个的前机头2-0上的下拉刀机构2-2从下向上伸出,然后回退,每个下拉刀座4-2勾拉平开框型材7-1的前角卡紧于相对应的定位块2-22上;
[0083]D、压紧气缸2-21将平开框型材7-1压紧;
[0084]E、两个前机头2-0的锯片2-12对上平面7_6和下平面7_7内侧的焊缝进行清理,下拉刀4-1对下平面7-7的前方两角的角缝进行清理,然后立铣刀3-3对下平面7-7内侧的焊缝进行清理,最后由浮动上拉刀3-5对上平面7-6的前方两角的角缝进行清理;清角完成后,压紧气缸2-21松开,前机头齿形同步带1-3反向运动带动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同步反向运动;前机头2-0下方的输送机构6-0的顶升气缸6-9的活塞杆升起,使平开框型材7-1越过前机头2-0上的定位块2-22,并将平开框型材7-1传送至后机头2-0下方的输送机构6_0上;
[0085]F、前机头2-0下方的输送机构6-0进行第二个平开框型材7_1的传送;并执行步骤 B-E ;
[0086]与之同时,后机头5-0下方的输送机构6-0将传送来的平开框型材7-1正向输送,越过后机头5-0上的定位块2-22后,后机头5-0下方的输送机构6-0下降,然后反向运动,使平开框型材7-1触碰后机头5-0上的定位块2-22,输送机构6-0停止运动;
[0087]G、后机头齿形同步带1-4带动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横向运动;
[0088]H、两个的后机头5-0上的下拉刀机构2-2从下向上伸出,然后回退,每个下拉刀座4-2勾拉平开框型材7-1的后角卡紧于相对应的定位块2-22上;
[0089]1、压紧气缸2-21将平开框型材7-1压紧;
[0090]J、两个后机头5-0的锯片2-12对上平面7-6和下平面7_7内侧的焊缝进行清理,下拉刀4-1对下平面7-7的后方两角的角缝进行清理,然后立铣刀3-3对下平面7-7内侧的焊缝进行清理, 最后由浮动上拉刀3-5对上平面7-6的后方两角的角缝进行清理;清角完成后,压紧气缸2-21松开,后机头齿形同步带1-4反向运动带动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同步反向运动;后机头5-0下方的输送机构6-0将平开框型材7-1 (此时已经清角完成)传送至下一工位。
[0091]同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四角清角机进行四角清角的方法,以图12所示的推拉框型材7-8为加工对象时,主要步骤如下:
[0092]A、输送机构6-0进行推拉框型材7-8向前传送,推拉框型材7_8触碰一侧前机头2-0上的检测开关2-23,输送机构6-0停止运动;
[0093]B、前机头齿形同步带1-3带动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横向运动;
[0094]C、两个的前机头2-0上的下拉刀机构2-2从下向上伸出,然后回退,每个下拉刀座4-2勾拉平开框型材7-1的前角卡紧于相对应的定位块2-22上;
[0095]D、压紧气缸2-21将推拉框型材7-8压紧;
[0096]E、两个前机头2-0的锯片2-12对上平面7_13和下平面7_14内侧的焊缝进行清理,下拉刀4-1对下平面7-14的前方两角的角缝进行清理,然后水平铣刀3-9对上平面7-13和下平面7-14内侧的焊缝进行清理,最后由浮动上拉刀3-5对上平面7_13的前方两角的角缝进行清理;清角完成后,压紧气缸2-21松开,前机头齿形同步带1-3反向运动带动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同步反向运动;前机头2-0下方的输送机构6-0的顶升气缸6-9的活塞杆升起,使推拉框型材7-8越过前机头2-0上的定位块2-22,并将推拉框型材7-8传送至后机头2-0下方的输送机构6-0上;
[0097]F、前机头2-0下方的输送机构6-0进行第二个平推拉框型材7-8的传送;并执行步骤B-E ;
[0098]与之同时,后机头5-0下方的输送机构6-0将传送来的推拉框型材7-8正向输送,越过后机头5-0上的定位块2-22后,后机头5-0下方的输送机构6-0下降,然后反向运动,使推拉框型材7-8触碰后机头5-0上的定位块2-22,输送机构6-0停止运动;
[0099]G、后机头齿形同步带1-4带动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横向运动;
[0100]H、两个的后机头5-0上的下拉刀机构2-2从下向上伸出,然后回退,每个下拉刀座
4-2勾拉平开框型材7-1的后角卡紧于相对应的定位块2-22上;
[0101]1、压紧气缸2-21将推拉框型材7-8压紧;
[0102]J、两个后机头5-0的锯片2-12对上平面7-13和下平面7_14内侧的焊缝进行清理,下拉刀4-1对下平面7-14的后方两角的角缝进行清理,然后水平铣刀3-9对上平面7-13和下平面7-14内侧的焊缝进行清理,最后由浮动上拉刀3-5对上平面7_13的后方两角的角缝进行清理;清角完成后,压紧气缸2-21松开,后机头齿形同步带1-4反向运动带动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同步反向运动;后机头5-0下方的输送机构6-0将推拉框型材
7-8 (此时已经清角完成)传送至下一工位。
[0103]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本装置能够实现两个型材上的前角和后角的同步清理,极大的提高的了清角速度,且能够有效的解决因型材实际尺寸误差所带来的清角误差。
[010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未予以详细说明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四角清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床底座,机床底座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清角传送机构,其中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与机床底座滑动连接; 所述清角传送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前机头与后机头,前机头和后机头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具有一个升降功能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将第一个待加工型材输送至前机头下方,前机头对第一个待加工型材进行前角清理后传送至后机头,后机头对待加工型材后角进行清理的同时前机头对第二个待加工型材的前角进行清理,实现两个待加工型材的四角同步清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角清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角传送机构包括左侧清角传送机构与右侧清角传送机构,左侧清角传送机构与右侧清角传送机构结构相同,左侧清角传送机构与机床底座固定连接,右侧清角传送机构与机床底座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角清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头与后机头的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角清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头包括机架,机架下方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导轨上,一水平设置的伺服电机通过丝杠及安装在丝杠上丝母带动机架水平运动; 机架的外侧还具有竖直设置的伺服电机,机架的内侧设有滑板,该伺服电机通过丝杠及安装在丝杠上的丝母座带动滑板竖直运动; 所述滑板上设有上拉刀及铣削机构和下拉刀机构; 且前机头上还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上安装有检测开关,定位块的上方设有压紧气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角清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刀及铣削机构包括与滑板固定连接的上横梁,上横梁端部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与立铣刀固定连接;第一气缸的外侧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联接板固定连接,联接板下底面与水平铣刀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角清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端部的下方设置有浮动上拉刀。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角清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刀机构包括与滑动板固定连接的下横梁,下横梁的端部下方与气缸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联接板带动贯穿于下横梁的导杆上下移动,导杆的上端与下拉刀座固定连接,下拉刀座上设有下拉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角清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输台支架,传输台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顶升气缸,两顶升气缸分别通过升降连接板与托料板支架固定连接; 该托料板支架的一端设有电机,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主动皮带轮转动,托料板支架的另一端设有从动皮带轮,传动皮带环绕于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四角清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板支架上还设有皮带涨紧螺母。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4或5或6或7所述四角清角机进行四角清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输送机构将待清角型材向前传送,待清角型材触碰一侧前机头上的检测开关2-23,输送机构停止运动; B、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横向运动; C、两个的前机头上的下拉刀机构从下向上伸出,下拉刀座勾拉待清角型材的前角卡紧于相对应的定位块上; D、压紧气缸将待清角型材压紧; E、前机头上的下拉刀机构、上拉刀及铣削机构和锯片按照工艺进行待清角型材的前方两角的清理,清角完成后,压紧气缸松开,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反向运动;输送机构升起,并将待清角型材传送至后机头下方的输送机构上; F、前机头方的输送机构进行第待清角型材的传送;并执行步骤B-E; 与之同时,后机头下方的输送机构将传送来的待清角型材正向输送,越过后机头上的定位块后,后机头下方的输送机构下降,然后反向运动,使待清角型材触碰后机头上的定位块,输送机构停止运动; G、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横向运动; H、两个的后机头上的下拉刀机构从下向上伸出,每个下拉刀座勾拉待清角型材的后角卡紧于相对应的定位块上; I、压紧气缸将推拉框型材压紧; J、后机头上的下拉刀机构、上拉刀及铣削机构和锯片按照工艺进行待清角型材的前方两角的清理,清角完成后,压紧气缸松开,另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反向运动;后机头下方的输送机构将待清角型材传送至下一工位。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四角清角机及方法。清角机部分主要包括:机床底座,机床底座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清角传送机构,其中一侧的清角传送机构与机床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清角传送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前机头与后机头,前机头和后机头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具有一个升降功能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将第一个待加工型材输送至前机头下方,前机头对第一个待加工型材进行前角清理后传送至后机头,后机头对待加工型材后角进行清理的同时前机头对第二个待加工型材的前角进行清理,实现两个待加工型材的四角同步清理。
【IPC分类】B29C37/04
【公开号】CN104890166
【申请号】CN201510279374
【发明人】赵延胜, 昃向博, 李国平
【申请人】济南辰禾机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