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盒成型机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4

纸盒成型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纸盒成型设备技术领域,特指纸盒成型机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已具有将纸板、内围条、面纸拼合粘接成型的成套机组,名称为一种纸盒成型机组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号为CN 104354326A,主要包括上盖成型机组、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模具组合机组后,纸盒在上下盖组合机组中汇集使上下盖组合,经压合输送带进入面纸粘合成型机组,再从面纸粘合成型机组输出经整边机构进入收集机组,其中,上盖在成型机组中冲压成型,内围条与下盖在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中成型装配后,在模具组合机组中装入内模,上盖与下盖成型完成后进入上下盖组合机组中进行组合,经压合输送带使上下盖贴合牢固后,进入面纸粘合成型机组进行面纸粘合,最后由切边机组进行收集取模完成纸盒成型所有步骤。
[0003]本发明亦是在该专利所记载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改进,以克服实际操作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当面纸克重较小,厚度较薄时,转移过程中失败率提升,并影响到后期涂胶粘合;另外还存在浪费工位、装模设备响应时间不够快,无法进一步满足较大产量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更加高效、适应力强的纸盒成型机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纸盒成型机组,主要包括上盖成型机组、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装模机组,纸盒在上下盖组合机组中汇集使上下盖组合,经压合输送带进入面纸粘合成型机组,面纸由输纸装置供给,从面纸粘合成型机组输出经整边机构进入收集机组,
装模机组的工作台内部设置主轴和副轴,主轴中间安装主传动凸轮,主传动凸轮左右两侧分别为两个左右对应的次传动凸轮,主传动凸轮通过连接件控制压板,次传动凸轮通过连接件连接副轴,副轴上固定安装有左右对应的两个夹板,副轴中间套有弹簧,副轴一端抵住副凸轮,副凸轮端面上具有逐渐隆起的过渡面和位于过渡面之间处于高点的突面。
[0006]其中,所述的主传动凸轮与压板之间的连接件主要包括设置在主传动凸轮腔内的凸轮槽、沿着凸轮走动的连接板、连接板中间穿过支撑杆,连接板一端连接锁紧件,锁紧件另一端连接推杆,推杆底部是可拆卸的压板;
次传动凸轮与副轴之间的连接件主要包括设置在次传动凸轮内腔的凸轮槽、沿着次凸轮走动的连接杆,连接杆末端具有齿与副轴上的齿圈相对应;
副凸轮连接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主轴上的主同步轮连接;
压板的行动轨迹由凸轮的形状控制;
副轴的转动轨迹由次凸轮的形状控制; 弹簧伸缩的时间点由副凸轮的形状控制。
[0007]进一步地,所述面纸粘合成型机组包括面纸真空吸附滚筒、面纸折叠机构组成; 其中的面纸真空吸附滚筒主要包括压印辊,压印辊的圆周面上具有若干叼牙机构及运纸面,所述叼牙机构由牙片及牙垫组成,所述若干运纸面上设有用于托起纸片的浮雕,各浮雕上均设有若干吸附孔,压印辊对应于各运纸面一侧设有若干导引孔,吸附孔经压印辊下方与导引孔相连通,压印辊一侧设有吸附机构,浮雕贴合于运纸面上,且浮雕位于运纸面上的宽度小于纸片。
[0008]其中,所述的吸附机构包括压槽、定位弹簧及导管;
压槽内部中空,定位弹簧使压槽位于固定位置与转动的压印辊接触,导管连接外部设备;
牙片的活动端设有为面纸定位的定位槽,牙垫与牙片相契合用于夹取纸片;
牙垫的上表面相对于压印辊的圆周面沿径向缩入,当牙片压在牙垫上时,牙片的上表面位于压印辊的圆周面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输纸装置主要包括主纸台、副纸台、真空吸纸系统,传输系统,所述的主纸台和副纸台相对设置,分别垂直连接于升降装置上;
真空吸纸系统包括与气缸连接的吸盘,吸盘通过连接杆与滑架连接,滑架通过一传动轴与转盘连接。
[0010]其中,所述的主纸台包括主纸台支撑架和主纸台支撑杆;
副纸台包括副纸台支撑架和副纸台支撑杆,副纸台支撑杆与主纸台支撑杆相间设置,当主纸台与副纸台上升到同一水平面,副纸台支撑杆与主纸台支撑杆可交叉相间排列,副纸台支撑杆可水平伸缩进出副纸台支撑架;
传输系统包括两个滚轴和传送带,滚轴位于吸盘与传送带之间,滚轴上方设置有两个大滚轮,大滚轮固定在滚轴上方配合滚轴进行滚动;
传送带上方设置有两个小滚轮,小滚轮通过滑座与滑杆相连,在传送带上作水平滑动。[0011 ]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主要包括工作台、内围条装配装置、折边轮组、主转轴、内围条进料道和下盖纸板进料道,所述工作台左右侧分别设有内围条进料道,工作台前后侧均设有下盖纸板进料道,工作台下方设有矩形空腔,工作台上主要装配有折边轮组和主转轴,主转轴带动内围条装配装置旋转,以主转轴转动方向依次设有进料工位A和下盖成型工位A、进料工位B、下盖成型工位B,所述内围条装配装置携内围条从进料工位A转动到下盖成型工位A完成折边和装配,所述内围条装配装置携内围条从进料工位B转动到下盖成型工位B完成折边和装配;
进料工位A和进料工位B成对称分布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下盖成型工位A和下盖成型工位B成对称分布在工作台上,折边轮组位于内围条进料道和下盖纸板进料道之间,空腔位于下盖成型工位A和下盖成型工位B的下方。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主转轴至少连接四组内围条装配装置,工作台至少设有两组折边轮组;
其中,内围条装配装置主要由机械手和内围条装配装置构成,内围条装配装置以两线交叉分为四个部分,通过气缸驱动各部分往四周张开或闭合,机械手闭合时分别夹紧于内围条各边的外表面; 折边轮组主要由固定折弯轮组及摆动折弯轮组构成,固定折弯轮组由若干滚轮成弧形摆放在工作台上,摆动折弯轮组成V型,由凸轮带动传动杆完成摆动收缩的动作;
内围条进料道主要由输送轮组和喷胶装置构成,输送轮组的输送轮为左右对称结构,喷胶装置的喷嘴伸入输送轮组中向内围条喷涂胶水。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与装模机组之间单独设置有自动旋转盒体的传送机构;
主要包括纵向传送带、轨道槽、若干滚轮等三部分,所述轨道槽的一侧为长导板,长导板内侧还具有第一卡位板与第二卡位板,长导板、第一卡位板、第二卡位板次第排布且各起始端不相接触;轨道槽另一侧为与长导板平行地设置第一导板、第二导板、第三导板,轨道槽位于纵向传送带上方并沿纵向传送带输送方向设置,轨道槽宽度并可令传送盒体传送通过,滚轮压紧传送盒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轨道槽、滚轮能沿纵向输送带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移动;
长导板、第一导板、第二导板、第三导板均能沿沿纵向输送带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移动;
其中滚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位于第一卡位板起始端,第二滚轮位于第二卡位板起始端;
长导板与第一导板、第二导板、第三导板的起始端均设为外扩的开口。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装模机组的模具下压过程中,通过凸轮确定夹板的行程轨迹,同时使夹板对纸盒做出夹紧定位的动作,避免纸盒发生跑偏,提高装模准确性,从而使模具与纸盒之间更加贴合 ,并通过使用机械联动的方式完成装模过程,极大提高生产速度;
2、真空吸附滚筒的浮雕将纸片托起,可有效避免胶水粘到压印辊上,避免下一纸片背面粘到胶水,影响产品质量,吸附孔将纸片吸附于浮雕上,避免纸片在涂胶时发生轻微抖动产生变形,影响后续工作及产品质量;
3、输纸装置的主纸台上的面纸被吸附减少至一定量,副纸台上升接替主纸台,主纸台降落,可继续将面纸放到主纸台,主纸台可以上升接替副纸台继续工作,通过双纸台实现不停机续纸,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真空吸盘吸附面纸,将一堆面纸分为一张一张传递到下一个工序,避免了传统用推纸杆推纸时可能造成的同时推动几张面纸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实现纸盒成型自动化;
4、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通过多工位装配成型机组设有进料工位A和下盖成型工位A、进料工位B、下盖成型工位B,其多工位设计能够同一时间完成两个内围条定型及下盖纸板定型,相比于传统成型机组的生产效率提高一倍、合理利用运作空间以及减少内围条装配装置空转度数;
5、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由于是围绕主转轴设置工位,其中的两个工位完成的下盖需要进行翻转实现下盖同向输送,保持下盖方向的统一性,因此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与装模机组之间单独设置有自动旋转盒体的传送机构对部分下盖进行翻转,其无论是高速或者是低速传送均能达到良好旋转传送的效果;
6、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优化升级,主要克服了面纸克重较小时输送不方便,涂胶质量不佳等问题,并进一步优化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工位配置,有效利用空间,增设续纸设备以提高机组自动化程度,使用效果显著。
[0015]【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简易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内围条和下盖成型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内围条装配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自动旋转盒体的传送机构俯视图;
附图7为本发明的自动旋转盒体的传送机构主视图;
附图8为本发明的装模机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的副凸轮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发明的主传动凸轮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发明的输纸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发明的输纸装置真空吸纸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13为本发明的输纸装置传输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14为本发明的真空吸附滚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15为本发明的真空吸附滚筒俯视图;
附图16为本发明的叼牙机构的运作示意图;
附图17为本发明的纸盒成型的流程图。
[0016]【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发明是在现有技术(参考【背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因此机组中部分相同设备在此不再赘述。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发明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17所示,系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纸盒成型机组主要包括上盖成型机组4、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1、装模机组3,纸盒在上下盖组合机组5中汇集使上下盖组合,经压合输送带6进入面纸粘合成型机组8,面纸由输纸装置7供给,从面纸粘合成型机组8输出经整边机构9进入收集机组10,
请参阅图8-10所示,装模机组3的工作台33内部设置主轴34和副轴37,主轴34中间安装主传动凸轮341,主传动凸轮341左右两侧分别为两个左右对应的次传动凸轮342,主传动凸轮341通过连接件控制压板354,次传动凸轮36通过连接件连接副轴37,副轴37上固定安装有左右对应的两个夹板371,副轴37中间套有弹簧371,副轴37 —端抵住副凸轮38,副凸轮38端面上具有逐渐隆起的过渡面和位于过渡面之间处于高点的突面384。
[0017]其中,所述的主传动凸轮341与压板354之间的连接件主要包括设置在主传动凸轮腔内的凸轮槽35、沿着凸轮槽35走动的连接板351、连接板351中间穿过支撑杆,连接板351 —端连接锁紧件352,锁紧件352另一端连接推杆353,推杆353底部是可拆卸的压板354 ;
次传动凸轮342与副轴37之间的连接件主要包括设置在次传动凸轮内腔的次凸轮槽36、沿着次凸轮槽36走动的连接杆361,连接杆361末端具有齿362与副轴37上的齿圈363相对应; 副凸轮38连接同步轮381,通过同步带383与主轴上的主同步轮382连接;压板354的行动轨迹由凸轮的形状控制;副轴37的转动轨迹由次凸轮的形状控制;弹簧371伸缩的时间点由副凸轮的形状控制。
[0018]工作时,纸盒下盖从纸盒传送带31输送至压板354底部、模具从模具传送带32传送至压板354下的窗口处,主轴34转动带动主传动凸轮341转动,连接板351沿着主传动凸轮341腔内的凸轮槽35走动,同时通过支撑轴作为杠杆支撑点,进而控制压板354上提和对模具下压的动作;次传动凸轮342同时转动使连接杆361来回摆动,副轴37利用齿圈363与连接杆361末端上的齿362实现连接配合,并通过次传动凸轮342腔内的次凸轮槽36精确控制副轴37回摆时间点。当副轴37下摆时,夹板371下压,由于副凸轮38与主轴34同步转动,此时副凸轮38与副轴37接触面为突面384,弹簧371收缩,夹板371同时向内夹住纸盒,避免发生跑偏,有利于更精准定位,使得与纸盒十分贴合的模具能够顺利进入纸盒中。同理,装模完毕后,压板354上提,副凸轮38转至平面,弹簧371伸展,夹板371向外松开,此时副轴37上摆,纸盒离开装模位置,接着下一个纸盒进入压模工位,周而复始进行装模。
[0019]所述面纸粘合成型机组包括面纸真空吸附滚筒、面纸折叠机构组成;
请参阅图14-16所示,其中的面纸真空吸附滚筒主要包括主要包括压印辊51,压印辊51的圆周面上具有若干叼牙机构52及运纸面53,所述叼牙机构52由牙片521及牙垫522组成,其中,牙片521的活动端设有为面纸定位的定位槽521,牙垫522与牙片521相契合用于夹取纸片;牙垫522的上表面相对于压印辊51的圆周面沿径向缩入,当牙片521压在牙垫522上时,牙片521的上表面位于压印辊51的圆周面上。
[0020]若干运纸面53上设有用于托起纸片的浮雕54,所述浮雕54贴合于运纸面53上,且浮雕54位于运纸面53上的宽度小于纸片,使纸片两侧边与压印辊51隔空,在涂胶时,纸片与涂胶辊全方位接触,胶水不会粘在压印辊51上,避免下一轮纸片背面粘到压印辊51上的胶水,影响后续工序及产品质量。
[00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各浮雕54上均设有若干吸附孔531,压印辊51对应于各运纸面53 —侧设有若干导引孔532,吸附孔531经压印辊51下方与导引孔532相连通,压印辊51 —侧设有吸附机构55 ;吸附机构55包括压槽551、定位弹簧552及导管553,其中,压槽551内部中空,定位弹簧552使压槽551位于固定位置与转动的压印辊51接触,而导管553连接外部设备,压槽551位于压印辊51 —侧的固定位置,该固定位置位于涂胶辊附近,定位弹簧55 2在压槽551上往压印辊51方向产生作用力,压印辊51在转动时,导引孔532旋转至压槽551所覆盖的范围时,吸附孔531经导引孔、压槽551与导管553接通,外部设备动作即产生吸力,将附于浮雕54上的纸片吸附在浮雕54上,方便涂胶。
[0022]请参阅图11-13所示,输纸装置主要包括主要包括主纸台41、副纸台42、真空吸纸系统43,传输系统44,所述的主纸台41和副纸台42相对设置,分别垂直连接于升降装置45上,主纸台41包括主纸台支撑架411和主纸台支撑杆412,副纸台42包括副纸台支撑架421和副纸台支撑杆422,副纸台支撑杆422与主纸台支撑杆412相间设置,当主纸台41与副纸台42上升到同一水平面,副纸台支撑杆422与主纸台支撑杆412可交叉相间排列。所述的副纸台支撑杆422可水平伸缩进出副纸台支撑架421。所述的主纸台支撑杆412与副纸台支撑杆422的数量至少各有四个。面纸由主纸台41上升至工作位置,同时副纸台支撑杆422缩进副纸台支撑架421,腾出空间给主纸台41上升,主纸台41随面纸被吸附减少而补偿上升,待主纸台41上的面纸减少至一定量,副纸台支撑杆422伸出副纸台支撑架421,同时,副纸台42随升降装置45上升,接过主纸台41上的面纸,此时,主纸台41随升降装置45降落,继续将面纸放到主纸台41,主纸台41随升降装置45上升,待主纸台41上升至接近副纸台42,副纸台支撑杆422缩进副纸台支撑架421,而使副纸台42上的面纸堆落于主纸台41上的新面纸堆上,主纸台41可以继续进行工作,而副纸台42回原位待命。
[0023]真空吸纸系统43包括与气缸431连接的吸盘432,吸盘432通过连接杆与滑架433连接,滑架433通过一传动轴434与转盘435连接。所述的吸盘432数量至少两个。面纸由副纸台42上升至真空吸纸系统43,转盘435转动带动传动轴434使滑架433滑动,通过连接杆与滑架433连接的吸盘432便前后移动,当吸盘432移动至面纸上,气缸431将吸盘432里的空气抽走,吸盘432处于真空状态,将面纸吸住,往下道工序移动,此时面纸和面纸堆分离,气缸431往吸盘432里填充空气,吸盘432和面纸分离,面纸进行下面工序,吸盘432在转盘435的带动下继续吸附移动面纸。
[0024]传输系统44包括两个滚轴441和传送带442,滚轴441位于吸盘432与传送带442之间。所述的滚轴441上方设置有两个大滚轮443,大滚轮443固定在滚轴441上方配合滚轴441进行滚动。所述的传送带442上方设置有两个小滚轮444,小滚轮444通过滑座445与滑杆446相连,在传送带442上作水平滑动。面纸通过真空吸盘被运输到滚轴441上方,滚轴441通过滚动,和滚轴441上方的大滚轮443配合,将面纸传递到传送带442上,传送带442上方也设置了两个小滚轮444,和传送带442 —起将面纸传送到下一道工序。
[0025]请参阅图2-5所示,所述的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主要包括工作台11、内围条装配装置111、折边轮组、主转轴14、内围条进料道13和下盖纸板进料道12,所述工作台11左右侧分别设有内围条进料道13,工作台前后侧均设有下盖纸板进料道12,工作台11下方设有矩形空腔114,工作台11上主要装配有折边轮组和主转轴,主转轴14带动内围条装配装置111旋转,以主转轴14转动方向依次设有进料工位A15和下盖成型工位A16、进料工位B17、下盖成型工位B18,所述内围条装配装置11携内围条从进料工位A15转动到下盖成型工位A16完成折边和装配,所述内围条装配装置111携内围条从进料工位B17转动到下盖成型工位B18完成折边和装配;
进料工位A和进料工位B成对称分布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下盖成型工位A和下盖成型工位B成对称分布在工作台上,折边轮组位于内围条进料道和下盖纸板进料道之间,空腔114位于下盖成型工位A和下盖成型工位B的下方。
[0026]所述的主转轴14至少连接四组内围条装配装置111,工作台11至少设有两组折边轮组;其中,内围条装配装置111主要由机械手和内围条装配装置构成,内围条装配装置以两线交叉分为四个部分,通过气缸驱动各部分往四周张开或闭合,机械手闭合时分别夹紧于内围条各边的外表面;折边轮组主要由固定折弯轮组112及摆动折弯轮组113构成,固定折弯轮组112由若干滚轮成弧形摆放在工作台上,摆动折弯轮组113成V型,由凸轮带动传动杆完成摆动收缩的动作;内围条进料道主要由输送轮组和喷胶装置构成,输送轮组的输送轮为左右对称结构,喷胶装置的喷嘴伸入输送轮组中向内围条喷涂胶水。
[0027]工作台两侧的内围条进料道13同时将内围条输送至进料工位A15和进料工位B17,在输送的过程中,喷胶装置对内围条喷涂胶水,主转轴14带动内围条装配装置111携带内围条旋转,其内围条装配装置111携内围条从进料工位A15转动到下盖成型工位A16,同时,另一组内围条装配装置111携内围条从进料工位B17转动到下盖成型工位B18,内围条装配装置111转动的过程中,通过固定折弯轮组112将内围条两边向内折叠90度,摆动折弯轮组113在收缩的过程中将内围条剩余的两端合拢,内围条装配装置111每旋转90度就完成两条内围条折边定型,此时,两条下盖纸板进料道12将下盖纸板输送到空腔114上方,再由内围条装配装置与机械手携内围条向下冲压进入空腔114完成定型,内围条装配装置111由气缸驱动闭合并往上复位,另一对空转的内围条装配装置111旋转至进料工位A15和进料工位B17,同理完成内围条与下盖装配成型,从而提高成型机组生产效率。
[0028]请参阅图6-7所示,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与装模机组之间单独设置有自动旋转盒体的传送机构,主要包括纵向传送带21、轨道槽、若干滚轮等三部分,所述轨道槽的一侧为长导板22,长导板内侧还具有第一卡位板221与第二卡位板222,长导板22、第一卡位板221、第二卡位板222次第排布且各起始端不相接触;轨道槽另一侧为与长导板平行地设置第一导板211、第二导板212、第三导板213,轨道槽位于纵向传送带上方并沿纵向传送带21输送方向设置,轨道槽宽度并可令传送盒体传送通过,滚轮压紧传送盒体;
所述的轨道槽、滚轮能沿纵向输送带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移动;长导板、第一导板、第二导板、第三导板均能沿沿纵向输送带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移动;
其中滚轮包括第一滚轮231和第二滚轮232,第一滚轮231位于第一卡位板221起始端,第二滚轮232位于第二卡位板222起始端;长导板22与第一导板211、第二导板212、第三导板213的起始端均设为外扩的开口。
[0029]当传送盒体在纵向传送带21上沿轨道槽传送时,传送至第一卡位板221时,由于盒体一侧被第一滚轮231压紧且第一卡位板221阻挡,其对侧由于纵向传送带21的带动作用使盒体旋转并在轨道槽中继续传送,当盒体继续传送至第二卡位板222时,盒体一侧被第二滚轮232压紧且第二卡位板222阻挡,其对侧由于传送带的带动作用使盒体旋转传送,为了便于盒体转弯时的过渡,长导板22与第一导板211、第二导板212、第三导板213的起始端均设为外扩的开口。
[0030]综上所述,本发明根据生产中的实际状况和生产品种的要求,对部分机组进行升级改造,克服了面纸克重较小时输送不方便, 涂胶质量不佳且易跑偏等问题,并进一步优化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工位配置,有效利用机组空间,同时增设续纸设备以提高机组自动化程度,并将装模机组重新设计为了机械联动式结构,在提高内模与下盖贴合程度的情况下,进一步实现装模过程地完美提速。
[0031]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发明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纸盒成型机组,主要包括上盖成型机组、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装模机组,纸盒在上下盖组合机组中汇集使上下盖组合,经压合输送带进入面纸粘合成型机组,面纸由输纸装置供给,从面纸粘合成型机组输出经整边机构进入收集机组, 其特征在于:装模机组的工作台内部设置主轴和副轴,主轴中间安装主传动凸轮,主传动凸轮左右两侧分别为两个左右对应的次传动凸轮,主传动凸轮通过连接件控制压板,次传动凸轮通过连接件连接副轴,副轴上固定安装有左右对应的两个夹板,副轴中间套有弹簧,副轴一端抵住副凸轮,副凸轮端面上具有逐渐隆起的过渡面和位于过渡面之间处于高点的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盒成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传动凸轮与压板之间的连接件主要包括设置在主传动凸轮腔内的凸轮槽、沿着凸轮走动的连接板、连接板中间穿过支撑杆,连接板一端连接锁紧件,锁紧件另一端连接推杆,推杆底部是可拆卸的压板; 次传动凸轮与副轴之间的连接件主要包括设置在次传动凸轮内腔的凸轮槽、沿着次凸轮走动的连接杆,连接杆末端具有齿与副轴上的齿圈相对应; 副凸轮连接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主轴上的主同步轮连接; 压板的行动轨迹由凸轮的形状控制; 副轴的转动轨迹由次凸轮的形状控制; 弹簧伸缩的时间点由副凸轮的形状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盒成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纸粘合成型机组包括面纸真空吸附滚筒、面纸折叠机构组成; 其中的面纸真空吸附滚筒主要包括压印辊,压印辊的圆周面上具有若干叼牙机构及运纸面,所述叼牙机构由牙片及牙垫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运纸面上设有用于托起纸片的浮雕,各浮雕上均设有若干吸附孔,压印辊对应于各运纸面一侧设有若干导引孔,吸附孔经压印辊下方与导引孔相连通,压印辊一侧设有吸附机构,浮雕贴合于运纸面上,且浮雕位于运纸面上的宽度小于纸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盒成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机构包括压槽、定位弹簧及导管; 压槽内部中空,定位弹簧使压槽位于固定位置与转动的压印辊接触,导管连接外部设备; 牙片的活动端设有为面纸定位的定位槽,牙垫与牙片相契合用于夹取纸片; 牙垫的上表面相对于压印辊的圆周面沿径向缩入,当牙片压在牙垫上时,牙片的上表面位于压印辊的圆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盒成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纸装置主要包括主纸台、副纸台、真空吸纸系统,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纸台和副纸台相对设置,分别垂直连接于升降装置上; 真空吸纸系统包括与气缸连接的吸盘,吸盘通过连接杆与滑架连接,滑架通过一传动轴与转盘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盒成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纸台包括主纸台支撑架和主纸台支撑杆; 副纸台包括副纸台支撑架和副纸台支撑杆,副纸台支撑杆与主纸台支撑杆相间设置,当主纸台与副纸台上升到同一水平面,副纸台支撑杆与主纸台支撑杆可交叉相间排列,副纸台支撑杆可水平伸缩进出副纸台支撑架; 传输系统包括两个滚轴和传送带,滚轴位于吸盘与传送带之间,滚轴上方设置有两个大滚轮,大滚轮固定在滚轴上方配合滚轴进行滚动; 传送带上方设置有两个小滚轮,小滚轮通过滑座与滑杆相连,在传送带上作水平滑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盒成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主要包括工作台、内围条装配装置、折边轮组、主转轴、内围条进料道和下盖纸板进料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左右侧分别设有内围条进料道,工作台前后侧均设有下盖纸板进料道,工作台下方设有矩形空腔,工作台上主要装配有折边轮组和主转轴,主转轴带动内围条装配装置旋转,以主转轴转动方向依次设有进料工位A和下盖成型工位A、进料工位B、下盖成型工位B,所述内围条装配装置携内围条从进料工位A转动到下盖成型工位A完成折边和装配,所述内围条装配装置携内围条从进料工位B转动到下盖成型工位B完成折边和装配; 进料工位A和进料工位B成对称分布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下盖成型工位A和下盖成型工位B成对称分布在工作台上,折边轮组位于内围条进料道和下盖纸板进料道之间,空腔位于下盖成型工位A和下盖成型工位B的下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纸盒成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转轴至少连接四组内围条装配装置,工作台至少设有两组折边轮组; 内围条装配装置主要由机械手和内围条装配装置构成,内围条装配装置以两线交叉分为四个部分,通过气缸驱动各部分往四周张开或闭合,机械手闭合时分别夹紧于内围条各边的外表面; 折边轮组主要由固定折弯轮组及摆动折弯轮组构成,固定折弯轮组由若干滚轮成弧形摆放在工作台上,摆动折弯轮组成V型,由凸轮带动传动杆完成摆动收缩的动作; 内围条进料道主要由输送轮组和喷胶装置构成,输送轮组的输送轮为左右对称结构,喷胶装置的喷嘴伸入输送轮组中向内围条喷涂胶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盒成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与装模机组之间单独设置有自动旋转盒体的传送机构; 主要包括纵向传送带、轨道槽、若干滚轮等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槽的一侧为长导板,长导板内侧还具有第一卡位板与第二卡位板,长导板、第一卡位板、第二卡位板次第排布且各起始端不相接触;轨道槽另一侧为与长导板平行地设置第一导板、第二导板、第三导板,轨道槽位于纵向传送带上方并沿纵向传送带输送方向设置,轨道槽宽度并可令传送盒体传送通过,滚轮压紧传送盒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盒成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槽、滚轮能沿纵向输送带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移动; 长导板、第一导板、第二导板、第三导板均能沿沿纵向输送带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移动; 滚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位于第一卡位板起始端,第二滚轮位于第二卡位板起始端; 长导板与第一导板、第二导板、第三导板的起始端均设为外扩的开口。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纸盒成型设备技术领域,特指纸盒成型机组。其主要包括上盖成型机组、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装模机组,纸盒在上下盖组合机组中汇集使上下盖组合,经压合输送带进入面纸粘合成型机组,面纸由输纸装置供给,从面纸粘合成型机组输出经整边机构进入收集机组,装模机组的工作台内部设置主轴和副轴,主轴中间安装主传动凸轮,主传动凸轮左右两侧分别为两个左右对应的次传动凸轮,主传动凸轮通过连接件控制压板,次传动凸轮通过连接件连接副轴。本发明主要克服了面纸克重较小时输送不方便,涂胶质量不佳等问题,并进一步优化下盖及内围条一体成型机组工位配置,有效利用空间,增设续纸设备以提高机组自动化程度,使用效果显著。
【IPC分类】B31B1/04, B31B1/74, B31B1/60
【公开号】CN104890287
【申请号】CN201510318379
【发明人】李飚, 康忠凯, 纪传斌, 林培澄, 朱经荣, 许智扬, 曾金海, 李德润
【申请人】广东金玉兰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1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