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标识牌打印机的自动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打印机自动上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为打印电缆标识牌的打印机提供自动上料的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日本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P-1080RE标识牌打印机在打印电缆标识牌时没有专门的空白标识牌贮存仓及传输带,每打印一块电缆标识牌都要有专人在旁边及时填充新的空白标识牌费工费时。
[0003]PP-1080RE标识牌打印机在打印电缆标识牌时,每块电缆标识牌从送料到打印完成开始下一块标识牌的打印需要26秒,I条IlOkV输电电缆3公里(A、B、C三相)需要打印300块。26(秒)X300(块)+60(秒)=130(分钟)。打印人员如果连续不间断的填充空白标识牌还需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此项工作,有甚者因填充不及时需要更多的时间,费神费时及影响整体工作的进度。
[0004]另外,在标识牌打印之前,标识牌的表面可能会有油污、灰尘等,会造成打印不清楚,打印易脱色等问题,影响标识牌的打印效果。
【发明内容】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避免人工操作误时、耗费人力的弊端,打印效率高的电缆标识牌的自动上料系统。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电缆标识牌打印机的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标识牌的储料仓、位于储料仓底部将标识牌从储料仓顶出的提升装置、将标识牌传送到打印机进仓口的传送装置、标识牌上表面清洗装置、控制模块和底座;所述储料仓出料口的一侧设有过渡单元,过渡单元包括固定设置在储料仓出料口一侧的过渡平板,过渡平板与储料仓出料口顶部平齐;其中所述的提升装置为与第一气缸活塞杆连接的顶板,顶板位于储料仓底部内腔内,第一气缸的气缸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位于储料仓上方的喷淋管和方形刮水板,喷淋管与盛有清洗液的箱体连通,箱体内的清洗液在泵的作用下压入喷淋管,喷淋管上固定安装有向储料仓内标识牌喷淋清洗液的喷淋头;刮水板的底面与储料仓内被顶起的标识牌上表面直接接触,刮水板的上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喷淋管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渡单元为在储料仓仓壁上固定设有滚轮,滚轮的上边缘与储料口平齐。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若干驱动轮和支撑轮,所述的驱动轮位于储料仓出料口处,驱动轮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与储料仓内最上方的标识牌产生摩擦,该标识牌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出储料仓至支撑轮处,该标识牌在支撑轮上方的驱动轮作用下水平移动至打印机的进仓口 ;所述的支撑轮有一个或两个,支撑轮顶部与其上方的驱动轮底部间的间距与标识牌的厚度相同。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轮上套置有防滑套。
[0010]进一步地,驱动轮上方安装有压缩弹簧。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位于储料仓上方的驱动轮,驱动轮与电机主轴连接,在储料仓一侧设有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传送带的一端靠近但未接触储料仓外壁,另一端靠近打印机的进仓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位于储料仓顶部一侧的倾斜的推杆,推杆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储料仓与推杆相对的一侧设有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传送带的一端靠近但未接触储料仓外壁,另一端靠近打印机的进仓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倾斜的推杆为圆柱杆,且该圆柱杆的直径不大于标识牌的厚度,推杆与储料仓内标识牌靠近推杆的一侧中间位置对齐。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推杆有两个推杆分支,两个推杆分支为横截面为方形的柱状体,两推杆分支分别与储料仓内标识牌靠近推杆的一侧两端位置对齐。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进仓口处设有喇叭状的导向进仓口,且导向进仓头开口大的一侧朝向传送装置一侧。
[0016]综上,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通过从过储料仓一次盛放上百块的待打印的标识牌,储料仓底部的顶板在气缸的作用下将待打印的标识牌顶出储料仓,被顶出的标识牌通过传送装置传送至打印机的进仓口实现标识牌的自动上料。避免了人为操作误时、耗费人力的弊端、有效的提高了标识牌的打印效率。
[0018]通过储料仓上方设置的喷淋装置,将盛有箱体内的清洗液通过喷淋管输送到喷淋头,喷淋头将清水喷淋到储料仓内被顶起的标识牌的上表面,标识牌向打印机移动的同时,位于标识牌一侧的刮水板将标识牌上表面的水挂掉的同时实现了对标识牌上表面的清洗。防止了由于标识牌上表面的油污影响打印,提高了标识牌的打印效果。
[0019]倾斜的推杆将储料仓内最上面的一块标识牌抬高倾斜一定的角度推出储料仓,有效的防止了在标识牌移动出储料仓的过程中标识牌的刮、划。
【附图说明】
[0020]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21]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储料仓最上方标识牌被顶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储料仓最上方标识牌传送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3]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24]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储料仓最上方标识牌被顶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储料仓最上方标识牌传送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6]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0027]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储料仓最上方标识牌被顶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储料仓最上方标识牌传送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9]图4(a)为本发明水平推杆推动标识牌时的一种位置关系示意图;
[0030]图4(b)为本发明水平推杆推动标识牌时的另一种位置关系示意图,
[0031]图5为本发明过渡单元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
[0033]I底座,2安放平台,3储料仓,31过渡平板,32滚轮,4顶板,5第一气缸,6驱动轮,7支撑轮,8传送带,9带轮,10推杆,11第二气缸,12标识牌,13打印机,14进仓口,15喷淋管,16喷淋头,17刮水板,18压缩弹簧,19导向进仓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1-图5对本发明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5]如图1 (a)-图1 (C)所示,该发明主要由盛放标识牌12的储料仓3、将标识牌12从储料仓3移出的顶升装置、将标识牌12传送到打印机13进仓口 14的传送装置、用于清洗标标识牌上表面的清洗装置,控制各装置动作的控制模块和底座I等组成。
[0036]底座I用于支撑整个自动上料系统,在底座I的一端设有打印机安放平台2,打印机13放置于该安放平台2上保证其进仓口 14与储料仓出料口的高度关系,使得标识牌12从储料仓3移出后经过传送装置可以刚好进入到打印机的进仓口 14。
[0037]其中,用于盛放待打印标识牌12的储料仓3为一个与标识牌12形状配合的上下均开口的筒状结构。储料仓3通过固定条固定在底座I上,并且储料仓3的底部距离底座I顶面有一定的距离。所述储料仓出料口的一侧设有过渡单元,过渡单元包括固定设置在储料仓出料口一侧的过渡平板31,过渡平板与储料
仓出料口顶部平齐。该过渡平板在标识牌在移出储料仓时起到了平稳过渡标识牌,使标识牌可以水平平稳移动到支撑轮上,防止标识牌倾斜不能顺利移动到支撑轮上的作用。
[0038]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渡单元为在储料仓仓壁上固定设有滚轮32,滚轮的上边缘与储料口平齐。滚轮保证标识牌平稳顺利在移出储料仓的同时也起到了平稳过渡标识牌,使标识牌可以水平平稳移动到支撑轮上,防止标识牌倾斜不能顺利移动到支撑轮上。
[0039]待打印的标识牌12从储料仓3的底部依次平铺在储料仓内,储料仓内最底部的一块待打印标识牌12是放置在顶升装置的顶板4上的。从下到上可以放置上百块的标识牌12,为了配合打印机13以及整个自动上料系统的体积,可以在储料仓内放置100块待打印的标识牌12,这样既能批量打印提高打印效率,也避免了因单纯增加储料仓的体积而使得整个自动上料系统的体积增大。打印前,待打印的标识牌12从最下方的一块到最上方的一块(共100块)填满整个储料仓,即最上方的一块待打印的电缆标识牌12顶面刚好与储料仓的顶部开口平齐。
[0040]顶升装置包括与第一气缸活塞杆(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11只是为了区分气缸)连接的顶板4,顶板4为一方形平板且顶板4的尺寸小于储料仓底部开口的面积,顶板4的底部与第一气缸活塞杆连接。将顶板4置于储料仓底部且位于储料仓内,与储料仓内最下方的一块待打印的电缆标识牌12接触。第一气缸5通过气缸座固定在底座I上。第一气缸5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动作,将储料仓内的待打印标识牌12从最上方的一块依次向上顶出,且每次顶出的距离为一块标识牌12的厚度。以储料仓内最上方一块待打印的电缆标识牌12为例,打印前该标识牌12的顶面与储料仓的顶部开口即出料口平齐,当第一气缸5第一次顶升动作后,该标识牌12被向上顶升一个标识牌12的厚度,实现了该标识牌12的顶出。然后配合传送装置将顶出的待打印标识牌12传送到打印机的进仓口 14,实现标识牌12的自动上料。按照上述动作过程,顶升装置依次将储料仓内的待打印的电缆标识牌12顶出。
[0041]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位于储料仓上方的喷淋管15和方形刮水板17。喷淋管的一端与盛有清洗液的箱体连通。箱体内的清洗液在供水泵作用下压入喷淋管,喷淋管上对应储料仓内标识牌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向储料仓内被顶出的标识牌即最上方的标识牌喷淋清洗液的喷淋头16。清洗液从箱体内经过喷淋管和喷淋头后喷淋到储料仓最上方被顶起的标识牌上表面。刮水板的底面包有棉质刮层且棉质刮层与储料仓内被顶起的标识牌上表面直接接触,刮水板的上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喷淋管上。当储料仓内的标识牌被顶起时标识牌的上表面刚好接触到刮水板的下表面,标识牌在传送装置的作用下移动的同时,标识牌的上表面与刮水板下表面的棉质刮层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实现了对标识牌上表面的清洗,有效的防止了由于标识牌上表面的油污影响打印,提高了标识牌的打印效果。
[0042]实施例一:如图1 (a)_图1 (C)所示,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若干驱动轮6和支撑轮7,驱动轮6的结构尺寸相同且位于一条水平线上,从储料仓到打印机依次排列。其中一个驱动轮6位于储料仓的正上方。为了增大驱动轮与标识牌的摩擦力,便于标识牌的顺利移动,可以在驱动轮外表面套置防滑套,而且防滑套可以采用棉质材料,增大摩擦力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标识牌上表面的进一步清洗擦干,提高了打印效果。
[0043]进一步地,还可以驱动轮上安装压缩弹簧18,以通过增大正压力的方式增大驱动轮与标识牌的摩擦力,便于标识牌的顺利移动。
[0044]配合顶升装置,以储料仓内最上方一块待打印的电缆标识牌12为例,打印前该标识牌12的顶面与储料仓的顶部开口平齐,当第一气缸5第一次顶升动作后,该标识牌12被向上顶升一个标识牌12的厚度,此时该标识牌12的顶面刚好贴合该驱动轮外圆周面的底部和刮水板的下表面,同时,控制模块控制喷淋头向标识牌12喷淋清洗液I秒时间。驱动轮6在电机的带动下不停的转动使得驱动轮6与标识牌12间产生摩擦力,标识牌12在该摩擦力的作用下向打印机进仓口 14方向移动移出储料仓。在标识牌移出储料仓的过程中,标识牌的上表面与刮水板的下表面相对移动,刮水板将标识牌的上表面清洗干净。防止标识牌上的油污、灰尘等影响标识牌的打印,保证了打印效果。该标识牌12移出储料仓的一侧在向打印机进仓口 14移动的过程中经过其他的驱动轮6和支撑轮7的驱动和支撑配合将该标识牌12移动到打印机的进仓口 14位置。
[0045]进一步地,为了使标识牌可以更加平稳顺利的从传送装置移动进进仓口内,在进仓口处固定设置一个导向进仓口 19,且该导向进仓口味喇叭状开口,其中开有大的一侧朝向传送装置一侧,标识牌从该开口大的一侧进入导向进仓口经过导向进仓口的导向作用后准确平稳的进入到打印机的进仓口内。
[0046]其中支撑轮7位于储料仓标识牌12移出的一侧,且支撑轮7的顶部与储料仓的顶部开口平齐,在支撑轮7的上方为其他的驱动轮6,且支撑轮7的顶部与其上方的驱动轮底部间的间距LI与标识牌12的厚度相同,这样标识牌12在支撑轮7与驱动轮间可以受到驱动轮的摩擦力作用继续向打印机进仓口 14方向移动。支撑轮7作为从动轮,类似与辊子的形式起到支撑标识牌12的作用,并利于标识牌12的移动。为了支撑的稳定,支撑轮7也可以设置一个或两个。如果设置更多的支撑轮7则会带来以下不利影响:一是各支撑轮7的位置关系精度难以保证影响标识轮的移动,二是增大了整个上料系统的体积和成本。
[0047]在标识牌12移动到打印机的进仓口 14处时,完成自动上料系统的上料功能,打印机开始打印即可。
[0048]一块待打印的标识牌12从开始被顶升到打印完成一共用时20秒,该时间既保证了打印效率,又能保证顶升装置和传送装置的平稳工作。该自动上料系统实现了标识牌12的自动上料,避免了人为的操作误时、耗费人力的弊端、有效的提高了标识牌12的打印效率。
[0049]实施例二:如图2(a)-图2(c)所示,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位于储料仓上方的驱动轮,驱动轮与电机主轴连接。为了增大驱动轮与标识牌的摩擦力,便于标识牌的顺利移动,可以在驱动轮外表面套置有防滑套。
[0050]进一步地,还可以驱动轮上安装压缩弹簧,以通过增大正压力的方式增大驱动轮与标识牌的摩擦力,便于标识牌的顺利移动。
[0051]在储料仓一侧设有水平放置的传送带8,传送带8的一端靠近但未接触储料仓外壁,另一端靠近打印机的进仓口 14。传送带8在带轮9的驱动下实现传送功能。水平的传送带8的顶面与储料仓的顶部口平齐,使得标识牌12从储料仓内可以平稳的移动至传送带8上。
[0052]驱动轮配合顶升装置,以储料仓内最上方一块待打印的电缆标识牌12为例,打印前该标识牌12的顶面与储料仓的顶部开口平齐,当第一气缸5第一次顶升动作后,该标识牌12被向上顶升一个标识牌12的厚度,此时该标识牌12的顶面刚好贴合该驱动轮外圆周面的底部和刮水板的下表面,同时,控制模块控制喷淋头向标识牌12喷淋清洗液I秒时间。驱动轮在电机的带动下不停的转动使得驱动轮与标识牌12间产生摩擦力,标识牌12在该摩擦力的作用下向打印机进仓口 14方向移动移出储料仓至水平放置的传送带8上。在标识牌移出储料仓的过程中,标识牌的上表面与刮水板的下表面相对移动,刮水板将标识牌的上表面清洗干净。标识牌12在传送带8与标识牌12的摩擦力作用下完全移动到传送带8上,直至该标识牌12
移动到打印机进仓口 14处,在传送的推动作用下,标识牌12被送入打印机的进仓口 14,至此完成一块标识牌12的自动上料过程,然后打印机开始打印。储料仓内的其他待打印的电缆标识牌12同样按照上述步骤被依次顶出、传送、打印,具体过程不再赘述。该实施例的打印过程,标识牌12从开始被顶升到打印完成用时也为20秒。
[0053]同理,在打印机的进仓口处设置喇口八状导向进仓口,作用和效果与实施例一所述的作用与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54]相对于实施例一,除实施例一获得的效果外,实施例二的传送带8实现了将储料仓内的待打印的标识牌12更稳定的传送到打印机的进仓口 14内。
[0055]实施例三:如图3 (a)-图3 (C)所示,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位于储料仓顶部一侧的倾斜的推杆10,推杆10与第二气缸11的活塞杆连接,实现将储料仓最上方的一块待打印的电缆标识牌12推出储料仓。推杆与标识牌接触的一端高于推杆与第二气缸连接的一端,倾斜的推杆将储料仓内最上面的一块标识牌抬高倾斜一定的角度,使得最上面的一块标识牌与其下方的标识牌间产生一倾斜角后再将标识牌推出储料仓,有效的防止了在标识牌移动出储料仓的过程中标识牌间的相互刮、划,保证了标识牌的光洁度,进而保证标识牌的打印效果。
[0056]在储料仓与推杆10相对的一侧设有水平放置的传送带8,传送带8的一端靠近但未接触储料仓外壁,另一端靠近打印机的进仓口 14。水平的传送带8的顶面与储料仓的顶部口平齐,使得标识牌12从储料仓内可以平稳的移动至传送带8上。
[0057]以储料仓内最上方一块待打印的电缆标识牌12为例,打印前该标识牌12的顶面与储料仓的顶部开口平齐,当第一气缸5第一次顶升动作后,该标识牌12被向上顶升一个标识牌12的厚度,此时该标识牌12靠近推杆10的一侧与推杆10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同时,第二气缸11动作,推杆10对齐该标识牌12将该标识牌12推向传动带的一侧。当标识牌12的部分被推到传送带8上时,标识牌12在传送带8与标识牌12的摩擦力作用下完全移动到传送带8上,直至该标识牌12移动到打印机进仓口 14处,在传送的推动作用下,标识牌12被送入打印机的进仓口 14,至此完成一块标识牌12的自动上料过程,然后打印机开始打印。储料仓内的其他待打印的电缆标识牌12同样按照上述步骤被依次顶出、传送、打印,具体过程不再赘述。该实施例的打印过程,标识牌12从开始被顶升到打印完成用时也为20秒。
[0058]相对于实施例二,除实实施例二获得的效果外,实施例三的推杆10实现了将储料仓内的待打印的标识牌12更稳定的推送到传送带8上。
[0059]如图4(a)所示,进一步地,为了准确平稳的将标识牌12从储料仓内推出,所述的推杆10为圆柱杆,且该圆柱杆的直径不大于标识牌12的厚度,推杆10与储料仓内标识牌12靠近推杆10的一侧中间位置对齐。
[0060]如图4(b)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的推杆10可以设计有两个推杆分支,两个推杆分支为横截面为方形的柱状体,两推杆分支分别与储料仓内标识牌12靠近推杆10的一侧两端位置对齐。相对于只有一个推杆10即没有推杆分支的推杆10而言,该设计两推杆分支同时接触标识牌12靠近推杆10的一侧的两端,推动更加平稳。
[0061]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电缆标识牌打印机的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标识牌的储料仓、位于储料仓底部将标识牌从储料仓顶出的提升装置、将标识牌传送到打印机进仓口的传送装置、标识牌上表面清洗装置、控制模块和底座;所述储料仓出料口的一侧设有过渡单元,过渡单元包括固定设置在储料仓出料口一侧的过渡平板,过渡平板与储料仓出料口顶部平齐;其中所述的提升装置为与第一气缸活塞杆连接的顶板,顶板位于储料仓底部内腔内,第一气缸的气缸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位于储料仓上方的喷淋管和方形刮水板,喷淋管与盛有清洗液的箱体连通,箱体内的清洗液在泵的作用下压入喷淋管,喷淋管上固定安装有向储料仓内标识牌喷淋清洗液的喷淋头;刮水板的底面与储料仓内被顶起的标识牌上表面直接接触,刮水板的上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喷淋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电缆标识牌打印机的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单元为在储料仓仓壁上固定设有滚轮,滚轮的上边缘与储料口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缆标识牌打印机的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若干驱动轮和支撑轮,所述的驱动轮位于储料仓出料口处,驱动轮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与储料仓内最上方的标识牌产生摩擦,该标识牌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出储料仓至支撑轮处,该标识牌在支撑轮上方的驱动轮作用下水平移动至打印机的进仓口 ;所述的支撑轮有一个或两个,支撑轮顶部与其上方的驱动轮底部间的间距与标识牌的厚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标识牌打印机的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上套置有防滑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标识牌打印机的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轮上方安装有压缩弹簧。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缆标识牌打印机的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位于储料仓上方的驱动轮,驱动轮与电机主轴连接,在储料仓一侧设有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传送带的一端靠近但未接触储料仓外壁,另一端靠近打印机的进仓□O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缆标识牌打印机的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位于储料仓顶部一侧的倾斜的推杆,推杆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储料仓与推杆相对的一侧设有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传送带的一端靠近但未接触储料仓外壁,另一端靠近打印机的进仓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缆标识牌打印机的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的推杆为圆柱杆,且该圆柱杆的直径不大于标识牌的厚度,推杆与储料仓内标识牌靠近推杆的一侧中间位置对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缆标识牌打印机的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有两个推杆分支,两个推杆分支为横截面为方形的柱状体,两推杆分支分别与储料仓内标识牌靠近推杆的一侧两端位置对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标识牌打印机的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仓口处设有喇叭状的导向进仓口,且导向进仓头开口大的一侧朝向传送装置一侧。
【专利摘要】一种电缆标识牌打印机的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标识牌的储料仓、位于储料仓底部将标识牌从储料仓顶出的提升装置、将标识牌传送到打印机进仓口的传送装置、控制模块和底座。从过储料仓可以一次盛放上百块的待打印的标识牌,储料仓底部的顶板在气缸的作用下将待打印的标识牌顶出储料仓,被顶出的标识牌通过传送装置传送至打印机的进仓口实现标识牌的自动上料。避免了人为操作误时、耗费人力的弊端、有效的提高了标识牌的打印效率。
【IPC分类】B41J29/17, B41J13/12
【公开号】CN104890382
【申请号】CN201510312835
【发明人】石滨, 杨磊, 薄静
【申请人】国网山东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