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

xiaoxiao2020-10-23  6

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驱动棍与从动棍一边夹着记录介质一边输送记录介质的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I的打印机,一边使驱动辊旋转以将薄片向输送方向输送,一边通过相对于驱动辊配置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记录头对薄片记录图像。尤其是,该打印机,具备在与驱动辊之间夹着薄片的夹持辊,一边确保驱动辊与薄片之前的摩擦力一边输送薄片。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3- 1167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但是,上述那样的打印机中,适宜地使记录介质的输送停止。此时,由于未记录的记录介质长时间停在驱动辊与夹持辊之间,有时会位于驱动辊与夹持辊之间的未记录记录介质变质。其结果,有时在之后的图像记录中无法在变质部分良好地记录图像,在变质部分所记录的图像的画质降低。
[0008]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一边在驱动棍与从动棍之间夹着一边输送记录介质,能够抑制画质降低。
[0009]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0]本发明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其特征在于,通过旋转而输送记录介质的驱动辊;在与驱动辊之间夹着记录介质的从动辊;记录部,其与驱动辊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即第I方向的下游侧并能够对记录介质记录图像;和控制部,其通过控制驱动棍以及记录部而一边向第I方向输送记录介质一边对记录介质记录图像,控制部,若停止向第I方向输送记录介质,则开始向与第I方向反向的第2方向输送记录介质,在使被记录于记录介质的图像位于驱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状态下停止向第2方向输送记录介质。
[0011]本发明涉及的图像记录方法,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边将被夹在驱动棍与从动棍之间的记录介质沿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即第I方向输送,一边通过与驱动辊相比配置在第I方向的下游侧的记录部对记录介质记录图像的步骤;当停止向第I方向输送记录介质时开始向与第I方向反向的第2方向输送记录介质的步骤;和在使被记录于记录介质的图像位于驱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状态停止向第2方向输送记录介质的步骤。
[0012]这样构成的本发明(图像记录装置、图像记录方法)中,一边将被夹在从动辊与驱动棍之间的记录介质沿第I方向(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输送,一边通过与相比驱动棍配置在第I方向的下游侧的记录部对记录介质记录图像。该结构中,在停止了向第I方向输送记录介质时,未记录的记录介质会停在驱动棍与从动棍之间。因此,如果停止记录介质的输送的时间变长,则恐会发生上述问题。
[0013]相对于此,本发明中,当停止向第I方向输送记录介质时,开始向与第I方向反向的第2方向输送记录介质。而且,在使被记录于记录介质的图像位于驱动棍与从动棍之间的状态下,停止向第2方向输送记录介质。因此,未记录的记录介质停在驱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时间,能够抑制为从停止向第I方向输送起到开始向第2方向输送为止的时间。其结果,能够抑制未记录的记录介质变质以抑制画质降低。
[0014]此时,图像记录装置也可以构成为,控制部,从停止向第I方向输送记录介质起在
2.5秒以内开始向第2方向输送记录介质。该结构中,能够将未记录的记录介质停在驱动棍与从动辊之间的时间抑制于2.5秒以内。其结果,能够更为可靠地抑制画质降低。
[0015]另外,图像记录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具备:收置驱动辊、从动辊以及记录部的外部部件;设置于外部部件的门;对门进行栓锁的锁定机构;和接受来自用户的指令并向控制部发送的用户接口,控制部,在与来自用户的停止指令相应地停止向第I方向输送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对门进行栓锁直至停止向第2方向输送记录介质,从停止向第2方向输送记录介质起对门进行开锁。该结构中,在停止向第2方向输送记录介质前,能够通过门的栓锁来防止用户观察处置外部部件的内部,并且从停止向第2方向输送记录介质起,通过门的开锁使得用户能够对外部部件的内部执行所期望的作业。
[0016]另外,图像记录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对记录介质照射光的照射部,记录部将通过光的照射而固化的光固化性的液体向记录介质排出以记录图像,控制部,从通过从照射部对记录部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照射光,而使图像固化到在图像与从动辊接触时图像不会转印到从动棍上的程度起,停止向第I方向输送记录介质。该结构中,使被记录于记录介质的图像固化后停止向第I方向输送记录介质。因此,将通过之后的向第2方向的记录介质的输送而位于驱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图像,已通过光的照射而固化了。因此,能够抑制从动辊由于与未固化的图像接触而受污染的情况。
[0017]另外,图像记录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从动辊在外周面具有橡胶,用外周面与记录介质的记录图像的面接触。该结构中,在记录介质上容易产生上述的画质降低。因此,适于应用本发明以抑制画质降低。
[0018]另外,图像记录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从动辊在外周面具有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用外周面与记录介质的记录图像的面接触。该结构中,有时在记录介质上产生上述画质降低。因此,适于应用本发明以抑制画质降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示意地表示能够执行本发明的打印机所具备的装置结构的主视图。
[0020]图2是示意性示出打印机所具备的外部部件的立体图。
[0021]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控制图1所示的打印机的电结构的框图。
[0022]图4是打印机控制部执行的正输送结束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0023]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按图4的流程图所执行的工作的一例的图。
[0024]图6是表示夹持载荷、夹持时间以及夹持痕迹的关系的实验结果的图。
[0025]符号说明
[0026]I…打印机、31…前驱动辊、31η…夹持辊、10…外部部件(铠装部件)、12…门、13…门、14…门、15...锁定机构、61…UV照射器、62…UV照射器、100…打印机控制部、200…用户接口、S...薄片、Df...输送方向、Db...输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图1是示意性地例示能够执行本发明的打印机所具备的装置结构的主视图。如图1所述,在打印机I中,沿输送路径Pc架设有两端按卷筒状卷在放出轴20以及卷绕轴40上的I枚薄片S (web,卷筒纸),薄片S —边沿从放出轴20向卷绕轴40的输送方向Df被输送,一边接受图像记录。薄片S的基材的种类大体分为纸系和膜系。如果列举具体例,则纸系中有道林纸(优质纸)、镜面铜版纸、艺术纸、铜版纸等,膜系中有合成纸、PET (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醋)膜、PP(polypropylene,聚丙稀)膜等。简要而言,打印机I具备:从放出轴20放出薄片S的放出部2 (放出区域);在从放出部2放出的薄片S上记录图像的处理部3 (处理区域);和将通过处理部3记录有图像的薄片S卷绕到卷绕轴40上的卷绕部4(卷绕区域)。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薄片S的两个面中的要记录图像的面称为表面,而将其相反侧的面称为背面。
[0028]放出部2具有卷绕薄片S的端部的放出轴20和卷挂从放出轴20拉出的薄片S的从动辊21。放出轴20在薄片S的表面朝向外侧的状态下卷绕并支撑薄片S的端部。而且,放出轴20绕旋转方向Af (图1顺时针)旋转,从而将卷绕于放出轴20的薄片S经由从动辊21向处理部3放出。即,薄片S经由相对于放出轴20可装卸的管芯22而卷绕于放出轴20。因此,在卷绕在放出轴20上的薄片S用尽了时,能够将卷绕有卷筒状薄片S的新的管芯22安装到放出轴20上,以更换放出轴20的薄片S。
[0029]处理部3,一边由旋转鼓30支撑从放出部2放出的薄片S —边通过沿旋转鼓30的外周面配置的各功能部51、52、61、62、63适宜地进行处理,以在薄片S上记录图像。该处理部3中,在旋转鼓30的两侧设置有前驱动辊31和后驱动辊32,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向输送方向Df输送的薄片S由旋转鼓30支撑而接受图像记录
[0030]前驱动辊31,在外周面具有通过喷镀形成的多个微小突起,从背面侧卷挂从放出部2放出的薄片S。而且,前驱动辊31通过按图1顺时针旋转,从而将从放出部2放出的薄片S向输送方向Df的下游侧输送。此外,与前驱动辊31相对地设置有夹持辊31η(从动辊),该夹持辊31η具有由弹性部件形成的外周面且弹性比前驱动辊31好。在此,作为弹性部件,可以例举橡胶或 PFA (tetrafluoro ethylene perfluoro alkyl vinyl ethercopolymer,四氟乙稀-全氟烧氧基乙稀基醚共聚物)等。该夹持棍31η,向前驱动棍31侧被施力,并一边在其外周面与薄片S的表面抵接一边从动于薄片S的输送而旋转。这样在前驱 动辊31与夹持辊31η之间夹着薄片S,从而能够确保前驱动辊31与薄片S之间的摩擦力,利用前驱动辊31可靠地进行薄片S的输送。
[0031 ] 旋转鼓30是具有例如400mm直径的圆筒形状的鼓,其由省略图示的支撑机构支撑为能够沿输送方向Df及其相反方向Db这两个方向旋转,从背面侧卷挂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输送的薄片S。该旋转鼓30,一边受到与薄片S之间的摩擦力而从动于薄片S而旋转,一边从背面侧支撑薄片S。S卩,处理部3中,在向旋转鼓30卷挂的卷挂部的两侧设置有将薄片S折返的从动辊33、34。其中,从动辊33在前驱动辊31与旋转鼓30之间卷挂薄片S的表面而将薄片S折返。另一方面,从动辊34在旋转鼓30与后驱动辊32之间卷挂薄片S的表面而将薄片S折返。这样,相对于旋转鼓30分别在输送方向Df的上.下游侧将薄片S折返,从而能够确保薄片S向旋转鼓30卷挂的卷挂部较长。
[0032]后驱动辊32,在外周面具有通过喷镀形成的多个微小突起,从背面侧卷挂从旋转鼓30经由从动辊34输送来的薄片S。而且,后驱动辊32通过按图1顺时针旋转,而将薄片S向输送方向Df的下游侧的卷绕部4输送。此外,与后驱动辊32相对地设置有夹持辊32η (从动辊),该夹持辊32η具有由弹性部件形成的外周面且弹性比后驱动辊32好。在此,作为弹性部件,可以列举橡胶或PFA等。该夹持辊32η,向后驱动辊32侧被施力并一边在其外周面与薄片S的表面抵接,一边从动于薄片S的输送而旋转。通过在这样的后驱动辊32与夹持辊32η之间夹着薄片S,从而能够确保后驱动辊32与薄片S之间的摩擦力,利用后驱动辊32可靠地进行薄片S的输送。
[0033]这样,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被输送的薄片S被支撑于旋转鼓30的外周面。而且,处理部3中,为了对被支撑于旋转鼓30的薄片S的表面记录彩色图像,而设置有与互不相同的颜色相对应的多个记录头51。具体而言,与黄色、青绿色、洋红色以及黑色相对应的4个记录头51,按该颜色顺序在输送方向Df上排列。各记录头51,相对于卷挂在旋转鼓30上的薄片S的表面空开些许空隙而相对,从喷嘴按喷墨方式排出对应的颜色的墨水(有色墨水)。而且,各记录头51对向输送方向Df输送的薄片S排出墨水,从而在薄片S的表面形成彩色图像。
[0034]即,作为墨水,使用因照射紫外线(光)而固化的UV(ultrav1let)墨水(光固化性墨水)。因此,处理部3中,为了使墨水固化而定影在薄片S上,而设置有UV照射器61、62 (照射装置)。此外,该墨水固化分为暂时固化和彻底固化这两个阶段来执行。在多个记录头51的各个之间配置有暂时固化用的UV照射器61。也就是,UV照射器61照射低照射强度的紫外线,从而使墨水固化(暂时固化)到墨水的润湿扩展与不照射紫外线的情况相比充分延迟的程度,没有使墨水彻底固化。另一方面,相对于多个记录头51在输送方向Df的下游侧,设置有彻底固化用的UV照射器62。也就是,UV照射器62通过照射比UV照射器61强的照射强度的紫外线,从而使墨水固化(彻底固化)到墨水的润湿扩展停止的程度。
[0035]这样,在多个记录头51的各个之间所配置的UV照射器61,使从输送方向Df的上流侧的记录头51排出到薄片S上的有色墨水暂时固化。因此,一个记录头51排出到薄片S上的墨水,在到达在输送方向Df的下游侧与该记录头51相邻的记录头51之前被暂时固化。由此,使得不同颜色的有色墨水混合这一混色的发生得到抑制。在这样抑制了混色的状态下,多个记录头51排出颜色互不相同的有色墨水以在薄片S上形成彩色图像。进一步,在多个记录头51的输送方向Df下游侧,设置有彻底固化用的UV照射器62。因此,通过多个记录头51形成的彩色图像,由UV照射器62彻底固化而定影于薄片S。
[0036]进一步,相对于UV照射器62在输送方向Df的下游侧设置有记录头52。该记录头52,相对于卷挂在旋转鼓30上的薄片S的表面空开些许空隙而相对,从喷嘴按喷墨方式对薄片S的表面排出透明的UV墨水。也就是,对由4色的量的记录头51形成的彩色图像,还排出透明墨水。该透明墨水排出到彩色图像的整个图像,对彩色图像付与光泽感或亚光感这一质感。另外,相对于记录头52在输送方向Df的下游侧,设置有UV照射器63 (照射装置)。该UV照射器63照射强紫外线,从而使记录头52排出的透明墨水彻底固化。由此,能够使透明墨水定影在薄片S表面。
[0037]这样,处理部3中,对卷挂在旋转鼓30的外周部的薄片S,适宜地执行墨水的排出以及固化,以形成用透明墨水涂层后的彩色图像。接着,该形成有彩色图像的薄片S由后驱动辊32向卷绕部4输送。
[0038]卷绕部4除卷绕薄片S的端部的卷绕轴40外,还具有在卷绕轴40与后驱动辊32之间将薄片S从背面侧卷挂的从动辊41。卷绕轴40,在薄片S的表面朝向外侧的状态下卷绕并支撑薄片S的端部。也就是,如果卷绕轴40绕旋转方向Cf (图1顺时针方向)旋转,则从后驱动辊32输送来的薄片S经由从动辊41被卷绕到卷绕轴40上。S卩,薄片S经由相对于卷绕轴40可装卸的管芯42被卷绕到卷绕轴40上。因此,在卷绕到卷绕轴40上的薄片S已卷满了时,能够按每个管芯42将薄片S卸下。
[0039]另外,打印机I具备在持辊31η与从动辊33之间与薄片S的表面相对的标记传感器Sm。也就是,在薄片S的表面中在图像记录区域外侧沿输送方向Df等间距地排列有多个对准标记,标记传感器Sm检测在该测区域通过的对准标记。而且,如后所述,基于标记传感器Sm的检测结果来控制薄片S的输送。
[0040]进一步,打印机I具备外部部件10,将图1所示的上述结构收纳于外部部件10内(图2)。这里,图2是示意性地例示打印机所具备的外部部件的立体图,在该图中外部部件10所收置的结构中一部分(放出轴20、旋转鼓30、卷绕轴40)用虚线表示。外部部件10分别具备与放出部2、处理部3以及卷绕部4相对的门12、13、14。因此,用户通过将门12、13、14打开,能够观察处置放出部2、处理部3、卷绕部4。
[0041]以上为打印机I的装置结构的概要。接下来,关于控制打印机I的电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示意性地例示控制打印机的电结构的框图。打印机I具备有对打印机I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打印机控制部100。具体而言,打印机控制部100执行如下这样的控制。
[0042]打印机控制部100,经由打印机I所具备的用户接口 200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并且/或者对用户显示打印机I的运行状况。作为用户接口 200,能够使用例如具有接触面板功能的显示器等。用户接口 200,如果从用户输入指令,则将该指令发送给用户接口 200。而且,打印机控制部100使打印机I的各部分执行与接受到的指令相应的工作。
[0043]另外,打印机控制部100起到控制外部部件10的门12、13、14的栓锁.开锁的功能。具体而言,打印机控制部100,通过控制分别安装于门12、13、14的包括电磁锁的锁定机构15,从而对门12、13、14栓锁或解锁。也就是,如果用户对用户接口 200输入开锁指令,则用户接口 200对打印机控制部100发送开锁指令。接受该指令,打印机控制部100对锁定机构15传送开锁信号,以对门12、13、14进行开锁。另一方面,如果用户对用户接口 200输入栓锁指令,则用户接口 200对打印机控制部100发送栓锁指令。接受该指令,打印机控制部100对锁定机构15传送栓锁信号,以对门12、13、14进行栓锁。此外,打印机控制部100不管来自用户的指令怎样,在开始薄片S的输送时都对门12、13、14进行栓锁。
[0044]打印机控制部100,与薄片S的输送相应地控制形成彩色图像的各记录头51的墨水排出定时。具体而言。该墨水排出定时的控制,是基于安装在旋转鼓30的旋转轴上以检测旋转鼓30的旋转位置的鼓编码器Ε30的输出(检测值)来执行的。也就是,因为旋转鼓30伴随薄片S的输送而从动旋转,所以如果参照对旋转鼓30的旋转位置进行检测的鼓编码器Ε30的输出,就能够把握薄片S的输送位置。因此,打印机控制部100,根据鼓编码器Ε30的输出生成pts (print timing signal,印刷定时信号)信号,基于该pts信号来控制各记录头51的墨水排出定时,从而使各记录头51排出的墨水附着于被输送的薄片S的目标位置,以形成彩色图像。
[0045]另外,记录头52排出透明墨水的定时,也同样由打印机控制部100基于鼓编码器E30的输出来控制。由此,能够对由多个记录头51形成的彩色图像可靠地排出透明墨水。进一步,UV照射器61、62、63的点亮?熄灭的定时和/或照射光量也由打印机控制部100控制。
[0046]另外,打印机控制部100起到控制使用图1详细描绘了的薄片S的输送的功能。也就是,构成薄片输送系统的部件中,相对于放出轴20、前驱动辊31、后驱动辊32以及卷绕轴40分别连接有电机。而且,打印机控制部100 —边使这些电机旋转,一边控制各电机的速度和/或转矩,以控制薄片S的输送。该薄片S的输送控制的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004 7]打印机控制部100,使驱动放出轴20的放出电机M20旋转以从放出轴20向前驱动辊31供给薄片S。此时,打印机控制部100,控制放出电机M20的转矩以调整从放出轴20到前驱动辊31的薄片S的张力(放出张力Ta)。也就是,在配置在放出轴20与前驱动辊31之间的从动辊21上安装有检测放出张力Ta的大小的张力传感器S21。该张力传感器S21,例如能够包括检测从薄片S受到的力的大小的测力传感器(load cell)。而且,打印机控制部100,基于张力传感器S21的检测结果(检测值)反馈控制放出电机M20的转矩以调整薄片S的放出张力Ta。
[0048]另外,打印机控制部100使驱动前驱动辊31的前驱动电机M31和驱动后驱动辊32的后驱动电机M32旋转。由此,从放出部2放出的薄片S通过处理部3。此时,对前驱动电机M31执行速度控制,另一方面对后驱动电机M32执行转矩控制。也就是,打印机控制部100,基于前驱动电机M31的编码器输出将前驱动电机M31的旋转速度调整为一定。由此,薄片S由前驱动辊31按一定速度输送。
[0049]另一方面,打印机控制部100,控制后驱动电机M32的转矩以调整从前驱动辊31到后驱动辊32的薄片S的张力(处理张力Tb)。也就是,在配置在旋转鼓30与后驱动辊32之间的从动辊34上安装有检测处理张力Tb的大小的张力传感器S34。该张力传感器S34,例如能够包括检测从薄片S受到的力的大小的测力传感器。而且,打印机控制部100,基于张力传感器S34的检测结果(检测值)对后驱动电机M32的转矩进行反馈控制以调整薄片S的处理张力Tb。
[0050]另外,打印机控制部100使驱动卷绕轴40的卷绕电机M40旋转以将后驱动辊32输送的薄片S卷绕到卷绕轴40上。此时,打印机控制部100控制卷绕电机M40的转矩以调整从后驱动辊32到卷绕轴40的薄片S的张力(卷绕张力Tc)。也就是,在配置在后驱动辊32与卷绕轴40之间的从动辊41上安装有检测卷绕张力Tc的张力传感器S41。该张力传感器S41例如能够包括检测从薄片S受到的力的测力传感器。而且,打印机控制部100,基于张力传感器S41的检测结果对卷绕电机M40的转矩进行反馈控制以调整薄片S的卷绕张力Tc。
[0051]这样,打印机控制部100 —边向从放出轴20朝向卷绕轴40的输送方向Df输送薄片S,一边利用记录头51、52对薄片S记录图像。此时,打印机控制部100基于标记传感器Sm的检测结果来把握薄片S的输送量。也就是,打印机控制部100具有计数器110,每次标记传感器Sm检测到伴随薄片S的输送而向输送方向Df通过的对准标记时都增加计数器110的计数值。由此,能够根据计数器110的计数值把握向输送方向Df输送的薄片S的输送量。
[0052]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控制部100不仅能够执行向输送方向Df输送薄片S的正输送、而且还能够执行向将卷绕轴40朝向放出轴20的输送方向Db (即、与输送方向Df相反的方向)输送薄片S的反输送。具体而言,打印机控制部100通过控制各电机M20、M31、M32、M40,而使放出轴20、前驱动辊31、后驱动辊32以及卷绕轴40向与正输送时相反的方向旋转,以执行反输送。此时,打印机控制部100基于标记传感器Sm的检测结果把握反输送中的薄片S的输送量。也就是,每次标记传感器Sm检测到伴随薄片S的输送而向输送方向Db通过的对准标记时都减小计数器110的计数值。由此,能够根据计数器110的计数值把握向输送方向Db输送的薄片S的输送量。
[0053]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控制部100在结束了正输送时,执行反输送后使薄片S停止。图4是表示打印机控制部所执行的正输送结束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按照图4的流程图执行的工作的一例的图,表示沿输送路径Pc展开了的状态。尤其是图5中,薄片S的输送状态按时间序列tl、t2、t3的顺序表示。
[0054]步骤SlOl中,判断是否要结束执行中的正输送。而且,在要结束薄片S的正输送的情况下,判断为结束正输送(步骤SlOl中“是”),进入步骤S102。具体而言,例如在伴随向薄片S的图像记录的完成而停止正输送、和/或与从用户输入的停止指令相应地强制性地停止正输送的等情况下,在步骤SlOl中判断为要结束正输送。
[0055]步骤S102中,判断在薄片S上是否有未固化的图像。而且,在没有未固化的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102中“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4并停止薄片S的正输送。另一方面,在有未固化的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102中“是”的情况下),持续进行薄片S的正输送直至未固化的图像在正式固化用的UV照射器63之下通过为止,并执行未固化图像的固化(正式固化)(步骤S103)。而且,在所有图像的固化完成后,进入步骤S104并停止薄片S的正输送。例如在图5的例子中,持续向输送方向Df进行正输送直至在时刻tl最后形成的图像Il在UV照射器63之下通过为止,接着停止正输送(时刻t2)。
[0056]步骤S105中,算出为了使图像Il位于前驱动辊31与夹持辊31η之间所需要的反输送量Lb。接下来,开始薄片S的反输送(步骤S106),并且基于计数器110的计数值判断反输送量Lb的输送是否完成了(步骤S107)。而且,如果完成了反输送量Lb的输送(步骤S107中“是”),则在步骤S108中停止反输送。这样,在使图像Il位于前驱动辊31与夹持辊31η之间的状态下使薄片S的输送停止(时刻t3)。
[0057]在接下来的步骤S109中,判断在步骤SlOl中判定为要结束正输送的理由是否是来自用户的停止指令。而且,在是来自用户的停止指令以外的理由的情况下(步骤S109中“否”的情况下),保持对门12、13、14栓锁的状态结束图4的流程图。另一方面,在来自用户的停止指令是停止理由的情况下(步骤S109中“是”的情况下),将门12、13、14开锁(步骤S110)后结束图4的流程图。
[0058]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一边将被夹在前驱动辊31与夹持辊31η之间薄片S沿输送方向Df输送,一边通过配置在前驱动辊31的输送方向Df的下游侧的记录头51、52对薄片S记录图像。该结构中,在停止沿输送方向Df的薄片S的输送时,未记录的薄片S会停在前驱动辊31与夹持辊31η之间。因此,如果停止薄片S的输送的时间变长,则位于驱动辊与夹持辊之间的未记录的记录介质会变质。其结果,在之后的图像记录中不能在变质部分良好地记录图像,恐会产生在变质部分记录的图像看起来是筋状的痕迹(夹持痕迹)这一课题(SP、画质低下这一课题)。
[0059]针对产生该夹持痕迹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各种推想。如果要举出具体例子,则可以考虑薄片S的表面因长时间与夹持辊31η接触而带电,导致变质。或者,也可以考虑,如下面详述那样,从夹持辊31η渗析出的成分使薄片S的表面变质。
[0060]例如在作为夹持辊31η使用橡胶辊的情况下,由于所谓被称为渗出(bleeding)现象而在夹持辊31η的外周面渗析出橡胶成分。因此,如果使薄片S的输送停止一定时间以上,则从橡胶渗析出的成分多附着于薄片S中与夹持辊31η接触的部分,薄片S的该部分变质。其结果,在随后对薄片S进行了图像记录的情况下,变质部分的图像的质感与其他部分的图像的质感不同,有时在变质部分记录的图像看起来是筋状的痕迹(夹持痕迹)。另外,在作为夹持辊31η使用PFA辊时,有时会看到被认为是从夹持辊31η渗析出的成分所导致的夹持痕迹。
[0061]此外,可以认为,因该主要原因而产生的夹持痕迹,存在在具有膜系基材的薄片S上比在具有纸系基材的薄片S上尤其显著显现的倾向。也就是,具有纸系基材的薄片S上,从夹持辊31η的外周面渗析出的成分渗入基材并被吸收,所以基材表面的润湿性并未太过恶化,夹持痕迹也不显眼。另一方面,具有膜系基材的薄片S上,从夹持辊31η的外周面渗析出的成分不渗入基材,所以基材表面的润湿性恶化,夹持痕迹变得明显。
[0062]对于这样的夹持痕迹的问题,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停止向输送方向Df的薄片S的输送(正输送),则开始向与输送方向Df相反方向的输送方向Db的薄片S的输送。而且,在使记录于薄片S的图像Il位于前驱动辊31与夹持辊31η之间的状态下,停止向输送方向Db的薄片S的输送。因此,未记录的薄片S停在前驱动棍31与夹持棍31η之间的时间,能够抑制为从停止向输送方向Df的输送到开始向输送方向Db的输送为止的时间。其结果,能够抑制未记录的薄片S的变质以抑制在薄片S产生夹持痕迹。
[0063]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正输送的停止理由是来自用户的停止指令的情况下,对门12、13、14栓锁直至停止反输送,停止反输送接着将门12、13、14开锁。该结构中,能够通过门12、13、14的栓锁来防止用户观察处置外部部件10的内部直至反输送停止,并且用户能够在停止了反输送后穿过门12、13、14对外部部件10的内部执行所期望的作业。
[0064]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要停止正输送时,在未固化的图像存在于薄片S的情况下,使未固化的图像固化后停止正输送。因此,通过 随后的反输送而位于前驱动辊31与夹持辊31η之间的图像II,已通过光的照射而固化了。由此,能够抑制夹持辊31η由于与未固化的图像Il接触而受污染。另外,固化后的图像,不受从夹持辊31η渗析出的成分的影响,所以图像Il不会变质。
[0065]如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中,打印机I与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的一例相应,前驱动辊31与本发明的“驱动辊”的一例相应,夹持辊31η与本发明的“从动辊”的一例相应,打印机控制部100与本发明的“控制部”的一例相应,薄片S与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一例相应,输送方向Df与本发明的“第I方向”的一例相应,输送方向Db与本发明的“第2方向”的一例相应。另外,外部部件10与本发明的“外部部件”的一例相应,门12、13、14分别与本发明的“门”的一例相应,锁定机构15与本发明的“锁定机构”的一例相应,用户接口200与本发明的”用户接口”的一例相应,UV照射器61、62与本发明的“照射部”的一例相应。
[0066]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就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加以各种变更。例如,在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用前驱动辊31与夹持辊31η夹着薄片S的情况下,对薄片S付与夹持载荷。关于该夹持载荷的具体数值,没有特别提及,但是如果将夹持载荷设定为例如86Ν?128Ν,则能够比较稳定地进行各种薄片S的输送。此时,作为夹持辊31η能够使用例如上述的PFA辊。
[0067]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从停止正输送到开始反输送的时间、换言之为停止期间的薄片S被夹在前驱动辊31与夹持辊31η之间的夹持时间的具体数值,没有特别提及。但是,关于该夹持时间,也可以适宜地设定为各种值。
[0068]图6是以表格形式表示夹持载荷、夹持时间与夹持痕迹的关系的实验结果的图。该图表示以各夹持载荷按各夹持时间用前驱动辊31与夹持辊31η夹持工一 7'' 'J 一.〒'二、JV.3 —术U O 3 V社的“ #76911”薄片S后以50 %的印刷占空比来形成青绿色单色的图像、并用肉眼确认夹持痕迹的结果。根据该实验结果,可以判定:在将上述的86Ν?128Ν的夹持载荷、即100Ν左右的夹持载荷付与薄片S的情况下,优选,夹持时间在10秒以内,进一步优选为2.5秒以内。尤其是,在将夹持时间设定为2.5秒以内的情况下,无法用肉眼确认到夹持痕迹。也就是,如果在停止正输送后在2.5秒以内开始反输送,则能够将未记录的薄片S停在前驱动辊31与夹持辊31η之间的时间抑制到2.5秒以内,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夹持痕迹广生。
[0069]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停止正输送的理由,例示了图像记录的完成和由用户作出的停止指令。但是,在由于这些以外的理由而停止正输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0070]因此,在进行例如清洁以及擦拭这一维护时,在结束正输送时也应用本发明即可。具体而言,在结束正输送后进行反输送,而使薄片S上所记录的图像位于前驱动辊31与夹持辊31η之间。而且,与反输送并行或在反输送停止后执行维护即可。在此,清洁是从记录头51、52的喷嘴强制性地排出墨水的工作,擦拭是利用擦拭器擦拭记录头51、52的喷嘴形成面的工作。此外,这些维护在使记录头51、52移动直至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相邻于旋转鼓30而设置的维护位置(省略图示)状态下,执行。
[0071]或者,在确定墨水从记录头51、52的喷嘴排出的排出状态时,在结束正输送时也应用本发明即可。具体而言,在结束正输送后进行反输送,而使薄片S上所记录的图像位于前驱动辊31与夹持辊31η之间。而且,与反输送并行或在反输送停止后执行墨水排出状态的确认即可。此外,墨水排出状态的确认,能够例如日本特开第3794431号公报那样、通过基于对记录头51、52的喷嘴内施加压力的振动板的残余振动的方法来进行。此时,墨水排出状态的确认,既可以不伴随从喷嘴排出墨水的情况下在使记录头51、52与旋转鼓30相对的状态下而执行,也可以在伴随从喷嘴排出墨水的情况下,使记录头51、52移动到上述的维护位置后而执行。
[0072]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停止正输送时,使未固化的图像固化后停止正输送。此时,无需使存在于薄片S的图像Il正式固化,只要使图像Il固化到在图像Il与夹持辊31η接触时图像Il不会转印到夹持辊31η上的程度即可。
[0073]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基于设置于薄片S的对准标记来控制薄片S的反输送量,从而使图像Il位于前驱动辊31与夹持辊31η之间。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基于对前驱动辊31与夹持辊31η之间的图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薄片S的反输送量,从而使图像Il位于前驱动辊31与夹持辊31η之间。
[0074]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前驱动辊31与薄片S的背面接触,夹持辊31η与薄片S的正面接触。但是,也可以将辊31、31η配置成,前驱动辊31与薄片S的表面接触,夹持辊31η与薄片S的背面接触。
[0075]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从记录头51、52排出墨水以记录图像。但是,也可以从记录头51、52排出水性墨水以记录图像。
[0076]另外,对于支撑所输送的薄片S的部件,不限于上述旋转鼓30那样的圆筒形状的部件。因此,也可以使用平面支撑薄片S的扁平型的压纸卷筒。
【主权项】
1.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过旋转而输送记录介质的驱动棍; 在与所述驱动辊之间夹着所述记录介质的从动辊; 记录部,其与所述驱动辊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即第I方向的下游侧并能够对所述记录介质记录图像;和 控制部,其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辊以及所述记录部而一边向所述第I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一边对所述记录介质记录图像, 所述控制部,若停止向所述第I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贝Ij开始向与所述第I方向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在使被记录于所述记录介质的图像位于所述驱动棍与所述从动辊之间的状态下停止向所述第2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从停止向所述第I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起在2.5秒以内开始向所述第2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收置所述驱动辊、所述从动辊以及所述记录部的外部部件; 设置于所述外部部件的门; 对所述门进行栓锁的锁定机构;和 接受来自用户的指令并向所述控制部发送的用户接口, 所述控制部,在与来自用户的停止指令相应地停止向所述第I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对所述门进行栓锁直至停止向所述第2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从停止向所述第2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起对所述门进行开锁。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记录介质照射光的照射部, 所述记录部将通过光的照射而固化的光固化性的液体向所述记录介质排出以记录图像, 所述控制部,从通过从所述照射部对所述记录部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照射光,而使所述图像固化到在所述图像与所述从动辊接触时所述图像不会转印到所述从动辊上的程度起,停止向所述第I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辊在外周面具有橡胶,用所述外周面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记录图像的面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辊在外周面具有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用所述外周面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记录图像的面接触。7.一种图像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边将被夹在驱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记录介质沿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即第I方向输送,一边通过与所述驱动辊相比配置在所述第I方向的下游侧的记录部对所述记录介质记录图像的步骤; 当停止向所述第I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时开始向与所述第I方向反向的第2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步骤;和 在使被记录于所述记录介质的图像位于所述驱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的状态停止向所述第2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步骤。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边在驱动辊与从动辊之间夹着记录一边输送记录介质且能够抑制画质降低的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该图像记录装置,具备:通过旋转而输送记录介质的驱动辊;在与驱动辊之间夹着记录介质的从动辊;与驱动辊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即第1方向的下游侧并能够对记录介质记录图像的记录部;和通过控制驱动辊以及记录部而一边向第1方向输送记录介质一边对记录介质记录图像的控制部,当停止向第1方向输送记录介质时,开始向与第1方向反向的第2方向输送记录介质,在使被记录于记录介质的图像位于驱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状态停止向第2方向输送记录介质。
【IPC分类】B41J15/00, B41J29/393
【公开号】CN104890383
【申请号】CN201510071265
【发明人】今村笃史, 户谷昭宽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1日
【公告号】US2015025146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