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驱动后桥车轮螺栓总成及驱动后桥车轮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汽车驱动后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车轮螺栓及螺母的结构以及与轮辋的装配方法,来降低EQ153驱动后桥的车轮螺栓断裂问题,提高EQ153驱动桥的可靠性。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矿山、港口及大型土建工程的开工建设,对工程车的需求不断增大,而且车辆使用频率上也相当高,很多车辆都是采用多驾驶员轮流驾驶,人停车不停,对车辆的整车性能是相当大的考验。在上述用车环境中,车辆大多是在非铺装路面、高负载、高强度下运行。在重载情况下,频繁通过凹凸不平的路面,对车辆的前后桥是最直接的考验。而作为工程车的主流车型,东风公司EQ153驱动后桥是从日本引进的成熟车型,在国内市场准重型市场占有率一直很高,EQ153驱动后桥配装双轮辋,车轮螺母采用双螺母球面定位型式,自从EQ153在工程车上的大批量使用,市场上反馈后轮车轮螺栓断裂的事故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整车的使用性能。EQ153后桥车轮轮辋与轮毂制动鼓通过车轮螺栓连接紧固,车轮螺栓的内外螺纹均为M20*l.5,杯形内螺母(图1左)紧固靠近轮毂面的轮辋,然后通过外螺母(图1右)紧固外侧轮辋,装配关系见图3。后轮车轮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车轮螺栓与轮辋4配合部位的直径仅为Φ20πιπι,螺纹M20*l.5,若增加车轮螺栓直径,势必改变相关结构,从而改变整桥的性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EQ153驱动后桥在工程车中车轮螺栓频繁、批量断裂的状况,在不改变整桥性能的前提下,提供一种汽车驱动后桥车轮螺栓总成结构及驱动后桥车轮装配方法,对车轮螺栓及车轮螺母结构进行改进,提高车轮螺栓的强度,便于轮辋的装配,降低EQ153驱动后桥的故障率。
[0004]本发明汽车驱动后桥车轮螺栓总成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汽车驱动后桥车轮螺栓总成,包括车轮螺栓、车轮螺母、垫圈及紧固螺母,车轮螺栓(I)的两端螺纹分别为M20*l.5和M30*2,中间设计有防转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螺栓与轮辋配合部位的第一段螺栓杆直径为Φ30πιπι,相应螺纹M30*2,该螺栓杆的内端设有与轮辋配合的定位台阶面;所述的车轮螺栓与轮毂配合部位的直径为Φ 22,螺纹为M22*l.5 ;还包括用于两轮辋之间定位的双面球面垫圈,车轮螺栓总成装车时不分左右本发明汽车驱动后桥车轮螺栓总成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车轮螺母规格为M30*2。
[0005]本发明汽车驱动后桥车轮螺栓总成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双面球面垫圈规格SR22。
[0006]本发明驱动后桥车轮装配方法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采用上述汽车驱动后桥车轮螺栓总成进行驱动后桥车轮装配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⑴先将车轮螺栓一端压入轮毂螺栓孔内与轮毂紧配合,然后装配制动鼓,通过紧固螺母拧紧;
⑵再将内轮辋直接推止于轮毂面贴合,然后将双面球面垫圈放置于两轮辋之间,最后装配外轮辋;
⑶依次对角拧紧车轮螺母,利用双面球面垫圈与车轮螺母的球面将两轮辋定位并拧紧。
[0007]本发明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其表现在:
1、将车轮螺栓与轮辋配合部位直径由Φ 20mm直接加到Φ 30mm,增强车轮螺栓抗剪切强度,提高车轮行驶安全系数。
[0008]2取消原结构中的内外螺母球面定位型式,直接采用M30*2单螺母结构,两轮辋之间用双面球面垫圈定位,车轮螺栓螺母不分左右,增加轮辋易拆卸性,便于维修,降低了售后服务费用。
[0009]本发明主要用于EQ153驱动后桥车轮螺栓与轮辋的连接,也可用于EQ153驱动后桥以外的其它系列驱动后桥车轮螺栓与轮辋的连接。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现有EQ153后桥车轮内外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现有EQ153后桥车轮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现有EQ153后桥车轮螺栓、螺母总成与轮辋、轮毂配合状态图。
[0013]图4为本发明的车轮螺栓、螺母总成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发明的双面球面垫圈示意图。
[0015]图6为图5的左视图。
[0016]图7为本发明的EQ153后桥车轮螺母示意图。
[0017]图8为本发明的EQ153后桥车轮螺栓示意图。
[0018]图9为本发明的EQ153后桥车轮螺栓总成与轮辋、轮毂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以EQ153驱动后桥车轮螺栓总成结构改进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0020]如图4至图9所示。EQ153驱动后桥总成额定载荷为llOOOKg,轮辋4安装面距1812mm,轮距1840mm,最大输出扭矩30000N.M,车轮分度圆Φ 285.75mm,配装7.5-20双轮辋(11.00-20双轮胎)的重型后桥。车轮螺栓I与轮毂6及制动鼓5配合部位结构及装配工艺不变,保证轮毂6、制动鼓5的通用性,与轮辋4配合部位的一段螺栓杆由原结构的直径Φ20πιπι改为Φ 30mm,该一段螺栓杆的两端设有与轮辋4配合的定位台阶,M20*l.5改为M30*2,同时取消原结构的杯形内帽及外帽(见图1),改为规格为M30*2的单车轮螺母2,增加双面球面垫圈3定位,双面球面垫圈3规格SR22,外径Φ 36mm,内径Φ 32mm,宽度6mm,开口处偏转角10-25°。车轮螺栓I的M22*l.5 一端与轮毂制动鼓连接,M30*2 —端与两轮辋相连,通过单螺母2紧固。两轮辋之间用双面球面垫圈3定位。
[0021]采用上述汽车EQ153驱动后桥车轮螺栓总成进行驱动后桥车轮装配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
⑴车轮螺栓I 一端压入轮毂6螺栓孔内与轮毂6紧配合,然后装配制动鼓5,通过紧固螺母2直接推止于轮毂面贴合,通过紧固螺母2拧紧;
⑵再将内轮辋4直接推止于轮毂面贴合,然后将双面球面垫圈3放置于两轮辋4之间,最后装配外轮辋;
⑶依次对角拧紧车轮螺母2,利用双面球面垫圈3与车轮螺母2的球面将两轮辋4定位并拧紧。
【主权项】
1.一种汽车驱动后桥车轮螺栓总成,包括车轮螺栓(I)、车轮螺母(2)、垫圈及紧固螺母,车轮螺栓(I)的两端各设有一段螺纹,其中一段螺纹的内侧设有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螺栓(I)与轮辋(4)配合部位的第一段螺栓杆直径为Φ30_,该第一段螺栓杆的内端设有与轮辋(4)配合的定位台阶;所述的车轮螺栓(I)与轮毂(6)配合部位的第二段螺栓杆直径为与轮毂(6)螺栓孔紧配合的直径;还包括用于两轮辋(4)之间定位的双面球面垫圈(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驱动后桥车轮螺栓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车轮螺母(2)规格为Μ3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驱动后桥车轮螺栓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双面球面垫圈(3)规格为SR22。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后桥车轮螺栓总成进行驱动后桥车轮装配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⑴先将车轮螺栓(I) 一端压入轮毂(6)螺栓孔内与轮毂(6)紧配合,然后装配制动鼓(5),通过紧固螺母(2)拧紧; ⑵再将内轮辋(4)直接推止于轮毂面贴合,然后将双面球面垫圈(3)放置于两轮辋(4)之间,最后装配外轮辋; ⑶依次对角拧紧车轮螺母(2),利用双面球面垫圈(3)与车轮螺母(2)的球面将两轮辋(4)定位并拧紧。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名称为一种汽车驱动后桥车轮螺栓总成及驱动后桥车轮装配方法。属于汽车驱动桥制造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EQ153驱动后桥的在工程车应用中车螺栓频繁、批量断裂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车轮螺栓与轮辋配合部位的第一段螺栓杆直径为φ30mm,相应螺纹M30*2,内端设有定位台阶面;车轮螺栓与轮毂配合部位的直径为φ22,螺纹为M22*1.5;还包括双面球面垫圈。⑴车轮螺栓一端压入轮毂螺栓孔内与轮毂紧配合,装配制动鼓;⑵将内轮辋推止于轮毂面贴合,将双面球面垫圈放置于两轮辋之间,装配外轮辋;⑶依次对角拧紧车轮螺母。本发明增强了车轮螺栓的抗剪切能力,提高了轮辋安装的便捷性,主要用于汽车驱动后桥车轮螺栓总成。
【IPC分类】F16B35/04, F16B13/04, B60B30/06
【公开号】CN104890439
【申请号】CN201410080816
【发明人】张金刚, 翟剑峰, 戴炳海, 肖渝, 蒋林涛, 朱国军, 周发明, 李伟, 孔繁博
【申请人】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4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