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6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背景技术】
[0002]汽车悬架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汽车悬架作为车身(或车架)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部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
[0003]独立悬架是将汽车的一个车轴上的左右两个车轮分别单独安装于车身(或车架)下,车桥采用断开式,中间一段固定于车身(或车架)上,独立悬架两边车轮受冲击时互不影响,而且独立悬架质量较轻,缓冲与减振能力很强,乘坐舒适性好,相对于非独立悬架各项指标都更优。
[0004]现在汽车独立悬架包括双横臂独立悬架、麦弗逊独立悬架和多连杆独立悬架等,其中,双横臂独立悬架以其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0005]如图1所示,现有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包括双横臂独立悬架I’和转向节2’,其中,转向节2’的上端通过上球销21’与双横臂独立悬架I’的上摆臂11’固连,转向节2’的下端通过下球销22’与双横臂独立悬架I’的下摆臂12’相连接,双横臂独立悬架I’的稳定杆连杆13’通过稳定杆球销23’与转向节2’相连接。
[0006]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双横臂独立悬架I’的上摆臂11’与转向节2’的固定点和下摆臂12’与转向节2’的固定点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及稳定杆连杆13’与转向节2的固定点的空间位置不断变化,当车辆上跳时,上摆臂11’与转向节2’的固定点和下摆臂12’与转向节2’的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减小,反之,当车辆下跳时,上摆臂11’与转向节2’的固定点和下摆臂12’与转向节2’的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增大。
[0007]进一步地,双横臂独立悬架I’的上摆臂11’与转向节2’的固定点和下摆臂12’与转向节2’的固定点之间的相对距离的变化不仅有沿着垂直方向的距离的变化,还伴随在车辆前后方向(即沿着水平方向)的距离的变化,这些距离变化引起转向系统的外倾角、后倾角和前束等主要参数不断变化,使得汽车的转向性能不稳定,同时,转向系统的不稳定反过来又影响双横臂独立悬架I’的性能。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转向节的固定点和稳定杆连杆的固定点的空间位置不变,汽车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性能稳定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包括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还包括连接支架、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其中,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支架主体和顺次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主体上的上摆臂安装孔、稳定杆连杆安装孔、转向节上端安装孔、转向节下端安装孔和下摆臂安装孔;
[0010]所述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上摆臂与所述上摆臂安装孔相连接,所述双横臂独立悬架的稳定杆连杆与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孔相连接,所述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下摆臂与所述下摆臂安装孔相连接;
[0011]所述转向节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转向节上端安装孔相连接,所述转向节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孔相连接,以使所述转向节可绕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做旋转运动,且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转动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2]优选地,所述上摆臂通过上摆臂球销与所述上摆臂安装孔相连接,所述稳定杆连杆通过稳定杆球销与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孔相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下摆臂安装部;
[0014]所述下摆臂安装部包括柱状的下摆臂安装部主体和与所述下摆臂安装部主体固连的转向节下端安装板,所述下摆臂安装孔沿着所述下摆臂安装部主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孔位于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板上。
[0015]更优选地,所述下摆臂安装部主体的中心线与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孔的轴线相垂直。
[0016]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轴包括柱状的第一旋转轴主体和与所述第一旋转轴主体的一个底面固连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固定孔,所述连接支架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一旋转轴定位孔;
[0017]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柱状的第二旋转轴主体和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主体的一个底面固连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旋转轴固定孔,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二旋转轴定位孔。
[0018]更优选地,还包括自所述下摆臂和所述下摆臂安装孔中穿过的下摆臂旋转轴,所述下摆臂旋转轴与所述下摆臂安装孔之间设置有衬套。
[0019]更优选地,所述下摆臂安装部主体上设置有用于下摆臂穿过的下摆臂过孔,所述下摆臂过孔与所述下摆臂安装孔相连通。
[0020]优选地,所述连接支架主体上设置有弯曲段,所述弯曲段位于所述转向节上端安装孔和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孔之间。
[0021]本发明提供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通过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将转向节固定在连接支架上,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上摆臂与连接支架的上摆臂安装孔相连接,下摆臂与连接支架的下摆臂安装孔相连接,这样转向节围绕着两旋转轴做旋转运动,转向节的固定点的空间位置稳定不变,汽车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有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发明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实施例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发明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发明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的连接支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发明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的第一旋转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发明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实施例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发明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标示如下:
[0030]双横臂独立悬架-1’,上摆臂-11’,下摆臂-12’,稳定杆连杆-13’,转向节-2’,上球销-21’,下球销-22’,稳定杆球销-23’,双横臂独立悬架-1,上摆臂-11,稳定杆连杆-12,下摆臂-13,转向节_2,连接支架-3,连接支架主体-31,上摆臂安装孔-311,稳定杆连杆安装孔-312,转向节上端安装孔-313,第一旋转轴定位孔-314,弯曲段-315,上摆臂球销-32,稳定杆球销-33,下摆臂安装部-34,下摆臂安装部主体-341,下摆臂安装孔-3411,下摆臂过孔-3412,转向节下端安装板-342,转向节下端安装孔-3421,第一旋转轴-4,第一旋转轴主体-41,第一固定板-42,第一旋转轴固定孔-421,第二旋转轴-5,下摆臂旋转轴-6,衬套-7。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3]如图2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包括双横臂独立悬架I和转向节2,还包括连接支架3、第一旋转轴4和第二旋转轴5,其中,所述连接支架3包括连接支架主体31和顺次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主体31上的上摆臂安装孔311、稳定杆连杆安装孔312、转向节上端安装孔313、转向节下端安装孔3421和下摆臂安装孔3411,上述连接支架3的具体结构可根据不同的布置空间要求设置,只要是具有上摆臂安装孔311、稳定杆连杆安装孔312、转向节上端安装孔313、转向节下端安装孔3421和下摆臂安装孔3411的结构,并能满足与双横臂独立悬架I和转向节2的安装要求即可;
[0034]所述双横臂独立悬架I的上摆臂11与所述上摆臂安装孔311相连接,所述双横臂独立悬架I的稳定杆连杆12与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孔312相连接,所述双横臂独立悬架I的下摆臂13与所述下摆臂安装孔3411相连接,上述连接可采用球销连接或者旋转轴的方式实现;
[0035]所述转向节2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4与所述转向节上端安装孔313相连接,所述转向节2的下端通过 所述第二旋转轴5与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孔3421相连接,以使所述转向节2可绕所述第一旋转轴4和所述第二旋转轴5做旋转运动,且所述第一旋转轴4和所述第二旋转轴5的转动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0036]本发明提供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通过第一旋转轴4和第二旋转轴5将转向节2固定在连接支架3上,双横臂独立悬架I的上摆臂11与连接支架3的上摆臂安装孔311相连接,下摆臂13与连接支架3的下摆臂安装孔3411相连接,这样转向节2围绕着两旋转轴做旋转运动,转向节2的固定点的空间位置稳定不变,从而转向系统的外倾角、后倾角和前束等主要参数不变,保证了汽车的转向性能的稳定性,以及汽车悬架系统性能的稳定性。
[0037]为了更方便地实现连接,所述上摆臂11通过上摆臂球销32与所述上摆臂安装孔311相连接,所述稳定杆连杆12通过稳定杆球销33与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孔312相连接。
[003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3包括下摆臂安装部34 ;
[0039]所述下摆臂安装部34包括柱状的下摆臂安装部主体341和与所述下摆臂安装部主体341固连的转向节下端安装板342,所述下摆臂安装孔3411沿着所述下摆臂安装部主体341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孔3421位于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板342上,上述固连可采用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实现。该实施例中的连接支架3有利于更方便地实现第一旋转轴4和第二旋转轴5的转动轴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要求,并且能更稳定可靠地与双横臂独立悬架I和转向节2连接。
[0040]为了保证连接支架3结构的稳定可靠,所述下摆臂安装部主体的中心线与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孔的轴线相垂直。
[0041]为了更方便地将第一旋转轴4和第二旋转轴5定位在连接支架3上,防止转向节2在使用过程中松脱,所述第一旋转轴4包括柱状的第一旋转轴主体41和与所述第一旋转轴主体41的一个底面固连的第一固定板42,所述第一固定板42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固定孔421,所述连接支架主体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孔421相对应的第一旋转轴定位孔314,这样,第一旋转轴主体41依次自转向节上端安装孔313和转向节2插入,此时第一旋转轴固定孔421和第一旋转轴定位孔314对齐,通过螺栓与第一旋转轴固定孔421和第一旋转轴定位孔314的配合即可将第一旋转轴4固定在连接支架3上;
[004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第二旋转轴5的结构可与第一旋转轴4相同,因此,所述第二旋转轴5包括柱状的第二旋转轴主体和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主体的一个底面固连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旋转轴固定孔,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板34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旋转轴5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二旋转轴定位孔,第二旋转轴5的安装过程与第一旋转轴4相同,本发明在此不作进一步赘述。
[0043]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自所述下摆臂13和所述下摆臂安装孔3411中穿过的下摆臂旋转轴6,所述下摆臂旋转轴6与所述下摆臂安装孔3411之间设置有衬套7,起到缓冲减震和防止下摆臂13在使用过程中过度磨损。这样,转向节2绕第一旋转轴4和第二旋转轴5做旋转运动,下摆臂13绕下摆臂旋转轴6做旋转运动。
[0044]进一步地,所述下摆臂安装部主体341上设置有用于下摆臂13穿过的下摆臂过孔3412,所述下摆臂过孔3412与所述下摆臂安装孔3411相连通,以简化连接支架3的结构。
[0045]为了避免连接支架3与周边部件相干涉,以及提高连接支架3的抗冲击能力,所述连接支架主体31上设置有弯曲段315,所述弯曲段315位于所述转向节上端安装孔313和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孔3421之间,上述弯曲段315的具体形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可以是半圆形等。
[0046]以图2和图3中的实施例为例,本发明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在安装时,将上摆臂11和稳定杆连杆12分别通过上摆臂球销32和稳定杆球销33安装在连接支架3的上摆臂安装孔311和稳定杆连杆安装孔312上,并通过第一旋转轴4和第二旋转轴5将转向节2安装在连接支架3的转向节上端安装孔313和转向节下端安装板342上,接着再将下摆臂13的一端连接在连接支架3的下摆臂安装部主体341上,下摆臂13的另一端安装在凸轴上,这样转向节2围绕着第一旋转轴4和第二旋转轴5做旋转运动,转向节2的固定点的空间位置稳定不变,从而转向系统的外倾角、后倾角和前束等主要参数不变,保证了汽车的转向性能的稳定性,以及汽车悬架系统性能的稳定性。
[0047]虽然本发明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发明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包括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支架、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其中,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支架主体和顺次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主体上的上摆臂安装孔、稳定杆连杆安装孔、转向节上端安装孔、转向节下端安装孔和下摆臂安装孔; 所述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上摆臂与所述上摆臂安装孔相连接,所述双横臂独立悬架的稳定杆连杆与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孔相连接,所述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下摆臂与所述下摆臂安装孔相连接; 所述转向节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转向节上端安装孔相连接,所述转向节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孔相连接,以使所述转向节可绕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做旋转运动,且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转动轴位于同一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摆臂通过上摆臂球销与所述上摆臂安装孔相连接,所述稳定杆连杆通过稳定杆球销与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孔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下摆臂安装部; 所述下摆臂安装部包括柱状的下摆臂安装部主体和与所述下摆臂安装部主体固连的转向节下端安装板,所述下摆臂安装孔沿着所述下摆臂安装部主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孔位于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臂安装部主体的中心线与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孔的轴线相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包括柱状的第一旋转轴主体和与所述第一旋转轴主体的一个底面固连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固定孔,所述连接支架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一旋转轴定位孔; 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柱状的第二旋转轴主体和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主体的一个底面固连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旋转轴固定孔,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二旋转轴定位孔。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所述下摆臂和所述下摆臂安装孔中穿过的下摆臂旋转轴,所述下摆臂旋转轴与所述下摆臂安装孔之间设置有衬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臂安装部主体上设置有用于下摆臂穿过的下摆臂过孔,所述下摆臂过孔与所述下摆臂安装孔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主体上设置有弯曲段,所述弯曲段位于所述转向节上端安装孔和所述转向节下端安装孔之间。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包括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还包括连接支架、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其中,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支架主体和上摆臂安装孔、稳定杆连杆安装孔、转向节上端安装孔、转向节下端安装孔和下摆臂安装孔;转向节的上端通过第一旋转轴与转向节上端安装孔相连接,转向节的下端通过第二旋转轴与转向节下端安装孔相连接,且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转动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发明将转向节固定在连接支架上,上摆臂与上摆臂安装孔相连接,下摆臂与下摆臂安装孔相连接,这样转向节围绕着两旋转轴做旋转运动,转向节的固定点的空间位置稳定不变,汽车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性能稳定。
【IPC分类】B60G3/20, B62D7/18
【公开号】CN104890461
【申请号】CN201510351172
【发明人】刘守银, 韩丽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