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滑顶的卷帘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滑顶的卷帘系统,其具有至少一个导轨并具有包括安装在至少一个引导带上的卷帘面料的卷帘,其中该引导带部分地在导轨中被引导且在卷帘沿透光方向运动期间引导带的位于导轨外的端部收缩以形成卷筒。
【背景技术】
[0002]EP1900560A1公开了这种卷帘系统。这种卷帘系统的优点在于其非常紧凑。设计为弹簧钢带的引导带既用于紧固卷帘又作为复位弹簧。然而已经发现,用于使卷帘在导轨中移动所需的操作力根据移动方向而改变。当卷帘向更为遮阴的位置运动、即被拉出时,比推回并卷绕卷帘系统至更加透光的状态需要更大的操作力。此外,已经发现,当卷帘系统向更为遮阴的位置运动时,操作力随卷帘的逐渐拉出而增加。通常,不同的和/或改变的操作力被使用者视为烦恼。EP1900560A1的卷帘系统借助于补偿弹簧实现沿透光方向和沿遮阴方向的操作力由于该补偿弹簧而不变。在该已知的卷帘系统中,已经发现的缺点是由于该补偿弹簧而存在的增加的空间需求和更高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获得这样效果的操作力的卷帘系统,即提供更加舒适的操作而无须占用更多安装空间。
[0004]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滑顶的卷帘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导轨以及具有安装在至少一个引导带上的卷帘面料的卷帘,其中,引导带部分地在导轨中被引导且在卷帘沿透光方向运动期间引导带的位于导轨外的端部收缩以形成卷筒,其中,提供至少一个为卷帘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其被设计并布置为该装置至少沿透光方向产生附加力。
[0005]本发明基于以下基本理念,S卩,除了在卷帘系统的可移动部件、如卷帘面料和引导带上施加回复力的卷筒之外,提供另外的装置,其改变实际的结构相关的卷绕动作并改变用于使卷帘系统的可移动部件透光和遮阴而产生的力。由于结构的原因,沿透光方向的驱动力比沿遮阴方向的驱动力小,因为引导带沿透光方向自动卷绕。因此驱动力沿透光方向减小。这例如根据客户要求的规格是不希望的。具体地,当所施加的收回施力随着逐渐透光而不会降低那么多时是今人舒适的。本发明通过沿透光方向人为增加驱动力从而确保用于收回卷帘所需的力与沿遮阴方向的驱动力相适应或至少部分相适应。
[0006]该装置不一定沿遮阴方向产生附加力,它也可沿遮阴方向不起作用。
[0007]获得提供更舒适操作的操作力,而其中卷帘通常不会占据更多的安装空间。
[0008]该装置优选是专门用于增加阻力的独立装置。
[0009]此外,该装置可以由几个独立装置构成,其各自改变收回施力或展开施力。
[0010]引导带例如可以是弹簧钢带。
[0011]由该装置产生的附加力可以大于可能由该装置沿遮阴方向产生的附加力。
[00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提供的用于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也增加了用于使卷帘沿遮阴方向移动的展开施力。这对应于汽车制造商的规格提供了收回施力和展开施力的选择性调整方式。因此操作性能可以如期望的那样进行调整。
[0013]本发明的目标可以是用于使卷帘或卷帘系统的可运动部件沿透光方向运动所需的收回施力与用于使卷帘或卷帘系统的可移动部件沿遮阴方向运动的展开施力处于如约10-20N±10N的公差范围(即公称力约10-20N,公差±10N),或约10_20N±5N的公差范围(即公称力约10-20N,公差±5Ν) ο
[0014]在没有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所产生的附加力的情况下,用于使卷帘沿透光方向运动所需的收回施力例如可处于约5N至1N的范围内,而使卷帘沿遮阴方向运动的展开施力可处于约1N至30N的范围内。由用于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产生的沿透光方向的附加力和沿遮阴方向的附加力有利地设定成所需的总收回施力和所需的总展开施力彼此接近且在规定公差范围内。
[0015]用于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能够增加卷帘运动的阻力。经验表明,过于平顺运行的卷帘系统不能以足够的精度收回至期望的位置。也不希望车辆的行驶运动也能够触发卷帘的运动。因此,为卷帘一一沿开启方向和遮阴方向一一的运动施加一定的最小阻力被视为是所希望的和有利的。
[001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布置为人为地增加收回施力的摩擦元件。原则上,为调整收回施力和展开施力而使用摩擦原理在严格的公差规范的情况下可能是有利的。
[0017]此外,可提供的摩擦元件被设计和布置为其沿透光方向比沿遮阴方向产生更高的摩擦力。原则上,可提供几个摩擦件,其中一个作用在一个方向,其余作用在另一个方向。然而,所讨论的变形体利用沿两个运动方向影响摩擦力的摩擦元件起作用。
[0018]有利地,该摩擦力沿开启方向和遮阴方向有不同的影响。
[0019]该摩擦元件可移动至至少两个不同位置,在两个不同位置处由摩擦元件产生的阻力是不同的。因此可简单并精确地调整沿透光方向的摩擦力和沿遮阴方向的摩擦力。尤其可想到的是根据所述位置获得各自不同的摩擦力,特别是在卷帘运动方向改变期间并且由卷帘运动方向改变而造成独立地、即自动地获得。
[0020]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沿透光方向运动期间,摩擦元件可位于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摩擦元件被挤压并紧撑于壁,在沿遮阴方向运动期间,该摩擦元件可移动至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该摩擦元件不挤压壁且不被紧撑,特别地,通过改变卷帘的运动方向,摩擦元件移动至相应的另一位置。
[0021]通过将摩擦元件挤压并紧撑于壁或止挡件,可很容易地在第一位置产生较高的摩擦力,然后人为地增加必需的收回施力,且该收回施力大于展开施力。在第二位置,摩擦元件可被放松并接触壁或远离壁或止挡件。由于在该位置缺少接触压力,自动获得较低的摩擦力。
[002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摩擦元件可以是摩擦楔形件。这尤其提供了简单便宜的设计和摩擦元件构造。也容易在公差范围内制造。摩擦楔形件的使用包括以下优点,即,例如通过相应布置,仅由于卷帘的运动、尤其通过沿指定路径的线性位移从而使摩擦楔形件能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或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0023]摩擦楔形件可布置在楔形引导部中。卷帘面料的运动能够使摩擦楔形件沿透光方向挤靠壁,从而产生附加摩擦力。
[0024]此外,可提供的摩擦元件为枢转安装的摩擦件。这是容易实现的简单结构,该结构运行可靠。同样地,沿透光方向的运动能够使摩擦件挤靠壁从而由于摩擦件被紧撑于或者说压紧在壁和导轨之间而产生附加摩擦力。沿遮阴方向的运动引起摩擦件的旋转运动或枢转运动,使得摩擦件不停止而仅滑过壁,且不再产生高摩擦力。摩擦元件还可以是扩张弹簧。在沿透光方向运动期间,该扩张弹簧可移动至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扩张弹簧挤压壁、如导轨的壁,并在该壁和导轨之间被压紧,由此产生高摩擦力。在沿遮阴方向运动期间,扩张弹簧可移动进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扩张弹簧被至少部分地收缩并由此不挤压壁或仅以很小的力挤压壁。
[0025]摩擦元件可至少部分是弹性的或至少具有弹性部分或弹性摩擦表面。这提供了在有限的公差范围内以合理成本支出的制造方法。
[0026]有利地,轴承也设计为有弹性的或有弹力的。
[0027]此外,可提供的摩擦元件至少部分由硅胶材料制成。由此可容易且以低成本提供部分弹性的摩擦元件。
[0028]在卷帘沿透光方向运动期间,摩擦元件可挤靠导轨以产生附加摩擦力。
[0029]另外可提供的卷帘系统包括在导轨中被引导的至少一个滑动件,其中摩擦元件在滑动件上或滑动件内被引导。该滑动件可以是在导轨中被引导的横向件的一部分或横向件的端部元件。
【附图说明】
[0030]以下将参照示出于附图中的各种实施例对本发明予以描述,其中:
[0031]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卷帘系统的车顶的透视图;
[0032]图2示出了用在本发明中的卷帘的侧视示意图;
[0033]图3示出了图1的沿平面II1-1II的截面;
[0034]图4示出了放大比例的图2的IV部分;
[0035]图5示出了在第一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卷帘系统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滑动件的剖面图;
[0036]图6示出了在第二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卷帘系统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滑动件的剖面图;
[0037]图7示出了在第一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卷帘系统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滑动件的剖面图;
[0038]图8示出了在第二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卷帘系统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滑动件的剖面图;
[0039]图9示出了在第一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卷帘系统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滑动件的剖面图;以及
[0040]图10示出了在第二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卷帘系统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滑动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图1示出了设有开口 7和卷帘系统的车顶5。滑顶系统的封盖9结合至开口 7。封盖9可在其关闭开口 7的遮阴位置和示出在图1中的透光位置之间移动。在封盖9的下方和开口 7的下方设有卷帘10,该卷帘为卷帘系统8的一部分。该卷帘10能够基于车辆前后移动。当卷帘10被完全推回时,完全露出开口 7。新鲜空气和阳光就可以自由进入车内空间。当卷帘10被完全推进时,开口 7被卷帘10覆盖。新鲜空气和阳光从而仅能以有限的程度进入车内空间。
[0042]卷帘10包括诸如布料或塑料薄膜的柔性材料的卷帘面料11。卷帘面料的前端处设有横向件12,该横向件可由车辆乘员控制以前后移动卷帘10。同样是卷帘系统8的一部分的两个导轨14沿开口 7横向延伸,卷帘面料的两个纵向边缘、即沿车辆纵向来看的卷帘面料11的左边缘和右边缘被容纳在这两个导轨中。卷帘10的后边缘位于开口 7的后端部区域中,卷筒主体16安装在卷帘10的后边缘处。该卷筒主体未安装在车顶上,其可设计为注塑模制在卷帘面料的后边缘上的塑料条,并大体上具有保持卷帘10的后边缘在横向于车辆纵向的方向上张紧的功能。然而,原则上,卷帘系统8也可以在没有卷筒主体的情况下工作,当引导带、此处为弹簧钢带18离开导轨14时,卷帘面料11随后在引导带之间自由卷绕。
[0043]沿卷帘10的纵向边缘
、即在与导轨14结合的区域中,各弹簧钢带18被设为引导带,该引导带被设计为当其不在导轨14中保持直的状态时,其独立卷起以形成螺旋。
[0044]卷帘面料11在其边缘粘附至弹簧钢带18,或以其它适当的方式与弹簧钢带18连接。
[0045]当卷帘10向后移动以露出开口 7时,卷帘10的后部区域被推出导轨14。卷帘10的后部区域自身自动被弹簧钢带18卷绕在卷筒主体16上以形成卷筒19 (尤其参见图4)。由于弹簧钢带18的预张力并由于卷筒主体16,卷筒19是绷紧的。卷帘卷筒19靠在壁24上,该壁为卷起的卷帘10限定接收区域。
[0046]图5和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卷帘系统的第一个实施例,其具有为卷帘系统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26。
[0047]在导轨14中被引导的滑动件28各自位于横向件12的各横向端部处,使得横向件12可通过其滑动件28移动。
[0048]滑动件28包括用于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26,该装置包括楔形引导部30和在楔形引导部30中被引导的摩擦楔形件32。摩擦楔形件32也沿导轨14的壁滑动,优选沿导轨14的中央腹板滑动。可选择地,示出在图5中的滑动件28自身完全不接触该中央腹板甚至完全不接触导轨14,从而仅摩擦楔形件32与导轨形成接触。
[0049]楔形引导部30在其背向卷筒的端部(参见图4)的高度低于其面向卷筒的端部的高度。摩擦楔形件32相应地插入楔形引导部30中。
[0050]摩擦楔形件32是至少部分弹性的并部分由弹性体如硅胶材料制成。
[0051]由此形成用于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26,其被设计并布置为该装置26沿透光方向Xl (参见图5)产生附加力,该附加力大于由装置26沿遮阴方向X2 (参见图6)产生的附加力。
[0052]这里用于使卷帘10沿透光方向运动所需的收回施力和用于使卷帘10沿遮阴方向运动所需的展开施力处于如20±5N的公差范围内。用于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26沿透光方向和遮阴方向产生的附加力设定为,使得所需的总收回施力和所需的总展开施力彼此接近并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0053]用于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26也可增加展开施力(然而不是必须如此),用于沿遮阴方向的卷帘的运动,,因为在滑动件28沿遮阴方向X2运动期间,摩擦楔形件32通过沿导轨14滑动也产生摩擦力。
[0054]用于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26增加了用于卷帘10运动的阻力。这以该卷帘系统8利用摩擦楔形件32从而包括设置为人为地增加收回施力的摩擦元件而实现。该摩擦元件被设计并设置为其至少沿透光方向产生较高摩擦力。该摩擦力大于由摩擦元件沿遮阴方向产生的附加力。在沿透光方向Xl运动期间,摩擦楔形件32移动至在图5中示出的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由于收回运动和所产生的在楔形引导部30中的位移,摩擦楔形件32被挤压并被紧撑于楔形引导部30的较低端,因此抵靠导轨14的内壁。可选择地,摩擦楔形件32端面也能撞击楔形引导部30的端面端部,如图5中左侧所示。
[0055]在沿遮阴方向X2运动期间并且由于沿遮阴方向X2的运动,摩擦楔形件32移动至第二位置(参见图6),在该第二位置由于展开运动,楔形引导部30中的摩擦楔形件32撞击楔形引导部30的较高端面端部,因此未挤压中央腹板,并由此靠着引导部的壁但未被紧撑。然而,第二位置也可形成为对摩擦楔形件32的紧撑小于在第一位置的紧撑,这是因为摩擦楔形件32被较少的挤压和压缩。
[0056]在卷帘10沿透光方向Xl运动期间,摩擦楔形件32因此挤靠导轨14,以产生附加摩擦力。
[0057]图7和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用于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26的卷帘系统的第二个实施例。
[0058]该卷帘系统和用于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26基本上与图1至图6描述的卷帘系统一致,除了以下区别:
[0059]用于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26包括在设于滑动件28的摩擦件引导部36中枢转安装在销38上的摩擦件34,而不包括摩擦楔形件32。
[0060]摩擦件34是部分有弹性的并包括硅胶材料的套或摩擦层。
[0061]摩擦件34具有制动面40以及如以斜面42形式的滑动面42。
[0062]滑动面42例如是邻近或邻接制动面40的面,其具有小于制动面40的表面面积。
[0063]在示出于图7和图8的实施例中,滑动面42形成为朝向制动面40的斜面。
[0064]在滑动件28沿透光方向Xl运动期间并且由于滑动件28沿透光方向Xl的运动,摩擦件34枢转使得制动面40挤压导轨14并例如完全置于导轨14上。由此产生的摩擦力大于在图8所示的摩擦件34的位置所产生的摩擦力。摩擦件引导部36也如此支承摩擦件34,即由于滑动件28从图7所示位置沿透光方向的运动,摩擦件34不再进一步背向透光方向枢转,从而最终摩擦件轻微楔住导轨14并获得增加的摩擦力。
[0065]在滑动件28沿遮阴方向X2运动期间,摩擦件34枢转使得滑动斜面42以很小的阻力沿导轨14滑动,因为与上述位置相比在该位置未到达稳定的死点位置并且摩擦件未被紧撑于导轨14。
[0066]图9和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用于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26的卷帘系统的第三个实施例。
[0067]该卷帘系统和用于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26基本上与图1至图6描述的卷帘系统一致,除了以下区别:
[0068]这里的摩擦元件为U形扩张弹簧44,其具有在滑动件的扩张弹簧容纳部48中的弹簧臂46。
[0069]通过滑动件沿透光方向Xl的运动,扩张弹簧44挤靠扩张弹簧容纳部48的壁,弹簧臂46可抵紧导轨14和滑动件28。
[0070]在沿遮阴方向X2运动期间,扩张弹簧44随着位于扩张弹簧容纳部48内的销50一起运动,并释放扩张弹簧44的绷紧状态。
[0071]扩张弹簧44额外产生的摩擦力可受到扩张弹簧44和导轨14的表面粗糙度的调整的影响。
[0072]通常应当强调的是,例如由于摩擦元件的压力是可调整的,改变由摩擦元件产生的阻力也是可能的。这可以受到例如插入调整螺丝的影响,其使摩擦元件的位置可相对于滑动件调整。摩擦元件的刚度也可以是可变的,例如通过将不同刚度的部件嵌入摩擦元件。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滑顶的卷帘系统(8),其具有至少一个导轨(14)并具有包括安装在至少一个引导带(18)上的卷帘面料(11)的卷帘(10),其中,所述引导带(18)部分地在导轨(14)中被引导,且在所述卷帘(10)沿透光方向运动期间,所述引导带的位于所述导轨(14)外的端部收缩以形成卷筒(19),其特征在于,提供至少一个为卷帘(10)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26),其被设计并设置为所述装置(26)至少沿透光方向(Xl)产生附加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力大于由所述装置(26)沿遮阴方向(X2)产生的附加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帘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26)也增加用于使所述卷帘(10)沿遮阴方向运动的展开施力。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卷帘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26)增加了用于所述卷帘(10)的运动的阻力。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卷帘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26)包括至少一个摩擦元件,所述至少一个摩擦元件被设置为人为地增加收回施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帘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元件被设计并设置为沿透光方向(Xl)产生比沿遮阴方向(X2)更高的摩擦力。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卷帘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元件能够移动至至少两个不同位置,在所述两个不同位置由所述摩擦元件产生的阻力是不同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帘系统(8),其特征在于,在沿透光方向运动期间,所述摩擦元件位于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摩擦元件挤压并紧撑于壁,在沿遮阴方向运动期间,所述摩擦元件移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摩擦元件不挤压壁并且不被紧撑,特别地,其中通过改变所述卷帘的运动方向,所述摩擦元件移动至相应的另一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5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卷帘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元件是摩擦楔形件(32)。10.根据权利要求5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卷帘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元件是枢转安装的摩擦件(34)。11.根据权利要求5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卷帘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元件是扩张弹費(44)。12.根据权利要求5至11的任一项所述的卷帘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元件是至少部分有弹性的。13.根据权利要求5至12的任一项所述的卷帘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元件是至少部分由硅胶材料制成的。14.根据权利要求5至13的任一项所述的卷帘系统(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帘(10)沿透光方向运动期间,所述摩擦元件挤靠所述导轨(14)以产生附加摩擦力。15.根据权利要求5至14的任一项所述的卷帘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系统(8)包括在所述导轨(14)中被引导的至少一个滑动件(28),其中所述摩擦元件在所述滑动件(28)中被引导。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用于滑顶的卷帘系统,其具有至少一个导轨(14)并具有包括安装在至少一个引导带上的卷帘面料的卷帘,其中,所述引导带部分地在导轨(14)中被引导,且在所述卷帘沿透光方向运动期间,该引导带的位于导轨(14)外的端部收缩以形成卷筒,其中,提供至少一个为卷帘增加收回施力的装置(26),其被设计并设置为该装置(26)至少沿透光方向(X1)产生附加力。
【IPC分类】B60J3/02, B60J7/02, E06B9/56, B60J7/057
【公开号】CN104890481
【申请号】CN201510099264
【发明人】J·罗德尔, P·里格尔, R·阿诺德, S·康凯尔, K·杜德尔, D·施魏诺赫
【申请人】顶部系统德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6日
【公告号】DE102014002961A1, US2015025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