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3

气瓶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液化天然气车用燃气系统固定支撑领域,具体涉及气瓶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0002]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它热值高、燃烧充分、价格低,运输经济性及安全性好,深受广大用户欢迎。LNG温度在-162°C左右,压力约为0.1MPa,密度约为423kg/m3,气化后体积约为液态体积的600?624倍,同容积LNG车载气瓶盛装量是CNG的2.5倍。国外大型LNG货车车载气瓶一次加气可连续行驶1000?1300km,非常适合长距离运输。国内410L车载气瓶加气一次在市区可连续行驶400?500km,在高速公路加气一次可连续行驶约700km。可见LNG汽车与现有的CNG、LPG汽车相比,大大提升了车辆续驶里程。LNG的燃点为650°C,爆炸极限为5%?15%,气化后密度较小,稍有泄漏会立即挥发扩散;而LPG燃点为466°C,爆炸极限为2.4%?9.5%,气化后密度大于空气,泄漏后不易扩散;汽油燃点为427°C,爆炸极限为1.0%?7.6% ;柴油燃点为260°C,爆炸极限为0.5%?4.1%。可见装载LNG车载气瓶的汽车比LPG、汽油、柴油汽车更安全。LNG中甲烷含量(摩尔分数)在90%以上,且脱除了硫和水分,其组成比CNG更纯净,与燃油车相比,装载LNG车载气瓶的汽车有害物质排放量降低约85%左右,被称为真正的环保汽车。LNG车载气瓶作为LNG车载燃料系统的关键部分,也受到广泛关注,使用LNG作为燃料的汽车,尤其是重卡后置供气系统,目前的结构为:整个系统为长方体结构,上下气瓶安装于长方体框架之中,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传统框架为许多型钢拼接而成,重量较大,而卡车为了运载更多的货物,对轻量化要求很高,因此,需要一种既可以安装气瓶又可以高度轻量化的框架来实现。而且传统框架的结构复杂,制作难度较大,一致性差,交货周期也较长,无法满足快速的交货周期,也无法达到作为汽车零部件严苛的要求。如另一装置,其是一个安装气瓶的方形框架。框架为长方体结构,前后左右由立柱构成。虽可以满足安装气瓶的要求,但此结构的框架由大量型钢构成,自重很大,框架与气瓶满重时总重达I吨以上,制作难度也大,无法进行备货,难以满足重卡轻量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气瓶固定支架,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以达到一致性高,交货期快,可以实现快速安装又可以满足车辆轻量化要求的功能,同时可以进行批量化备货的目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气瓶固定支架,包括拉带、上抱箍、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右抱箍、第三连接件和左抱箍,
[0005]所述上抱箍的上表面为第一凹面,所述第一凹面呈圆弧形,上气瓶放置在所述第一凹面上,所述拉带一端与所述上抱箍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拉带另一端与所述上抱箍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6]所述左抱箍与所述右抱箍对称,所述左抱箍的右表面为第二凹面,所述第二凹面呈圆弧形,所述右抱箍的左表面为第三凹面,所述第三凹面呈圆弧形,所述第二凹面和所述第三凹面之间容纳下气瓶,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左抱箍和所述右抱箍的下部,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左抱箍和所述右抱箍的上部,所述上抱箍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左抱箍和所述右抱箍。
[0007]作为本发明所述气瓶固定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瓶固定支架还包括若干个吊耳,所述吊耳与所述上抱箍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发明所述气瓶固定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瓶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上表面与所述上抱箍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下表面与所述左抱箍和右抱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发明所述气瓶固定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瓶固定支架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上部与所述上抱箍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下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左抱箍或右抱箍固定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气瓶固定支架,主体采用冲压框架结构,其结构简单,制作周期短,一致性高,有效降低了产品自重,达到轻量化要求;同时,支架中加入有效结构进行加强,支架间的连接可实现快速装配。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2]图1是本发明的气瓶固定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发明的气瓶固定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和,
[0014]图3是本发明的气瓶固定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为上气瓶,2为拉带,3为上抱箍,4为第一连接件,5为第二连接件,6为右抱箍,7为下气瓶,8为第三连接件,9为左抱箍,10为吊耳,11为第一加强件,12为第二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发明所述的气瓶固定支架,其包括:拉带2、上抱箍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右抱箍6、第三连接件8和左抱箍9。
[0017]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首先,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19]其次,本发明利用结构示意图等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气瓶固定支架结构的示意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 三维空间。
[0020]实施例一
[0021]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的气瓶固定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气瓶固定支架,包括拉带2、上抱箍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右抱箍6、第三连接件8和左抱箍9。
[0022]所述上抱箍3的上表面为第一凹面(未图示),所述第一凹面呈圆弧形,上气瓶I放置在所述第一凹面上,所述拉带2 —端与所述上抱箍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拉带2另一端与所述上抱箍3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23]所述左抱箍9与所述右抱箍6对称,所述左抱箍9的右表面为第二凹面(未图示),所述第二凹面呈圆弧形,所述右抱箍6的左表面为第三凹面(未图示),所述第三凹面呈圆弧形,所述第二凹面和所述第三凹面之间容纳下气瓶7,所述第三连接件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左抱箍9和所述右抱箍6的下部,所述第二连接件5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左抱箍9和所述右抱箍6的上部,所述上抱箍3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4连接所述左抱箍9和所述右抱箍6。
[0024]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气瓶固定支架还包括若干个吊耳10,所述吊耳10与所述上抱箍3固定连接。
[0025]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的气瓶固定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气瓶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一加强件11,所述第一加强件11的上表面与所述上抱箍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加强件11的下表面与所述左抱箍9和右抱箍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26]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的气瓶固定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气瓶固定支架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加强件12,所述第二加强件12的上部与所述上抱箍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加强件12的下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左抱箍9或右抱箍6固定连接。
[0027]综上所述,气瓶固定支架整个框架采用抱箍与拉带结构固定,下气瓶7通过左右两个抱箍9、6固定,上气瓶I采用拉带2、上抱箍3固定;上抱箍3与下气瓶I的左右抱箍9、6固定;上抱箍3和左右两个抱箍9、6均采用U型冲压结构,并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加强,保证支架强度。上下气瓶1、7按图1方式进行安装,下气瓶7通过左抱箍9、右抱箍6两个抱箍进行固定,固定方式采用第二连接件5与第三连接件8,第二连接件5分为两部分,采用图示结构,分别安装于左右抱箍9、6上,两部分之间采用螺栓方式进行连接;第三连接件8采用图示结构,分为两部分组成,分别安装于左右抱箍9、6,两部分之间可插入连接螺栓,安装时,第三连接件8不完全预紧,可将左右抱箍9、6打开,放入下气瓶7,然后预紧第三连接件8、第二连接件5,下气瓶7即可完成安装;上气瓶I通过上抱箍3与拉带2进行固定,上抱箍3与左右抱箍9、6通过第一连接件4进行连接,该结构有限位作用;拉带2如图示结构,一边插入上抱箍3左侧,一边通过螺栓进行预紧固定;吊耳10安装于上抱箍3,用于日常的吊装使用;如图2和图3所示,为保证支架强度,在支架的两个侧面加入了第一加强件11、第二加强件12,两处加强件采用冲压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将上抱箍2、左抱箍9、右抱箍6组成一个整体,提高支架的模态强度,第二加强件12也可作为支架供车辆安装零部件使用。整个支架采用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均可在开发空间进行机械流水化作业,可实现整个支架的快速装配;该支架结构也可实现单双气瓶的切换,若只要使用单个气瓶,则只要件5、件6、件7、件8、件9即可实现安装。
[0028]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的特点或目的之一在于:本发明所述的气瓶固定支架,主体采用冲压框架结构,其结构简单,制作周期短,一致性高,有效降低了产品自重,达到轻量化要求;同时,支架中加入有效结构进行加强,支架间的连接可实现快速装配。
[0029]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气瓶固定支架,其特征是:包括拉带、上抱箍、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右抱箍、第三连接件和左抱箍, 所述上抱箍的上表面为第一凹面,所述第一凹面呈圆弧形,上气瓶放置在所述第一凹面上,所述拉带一端与所述上抱箍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拉带另一端与所述上抱箍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左抱箍与所述右抱箍对称,所述左抱箍的右表面为第二凹面,所述第二凹面呈圆弧形,所述右抱箍的左表面为第三凹面,所述第三凹面呈圆弧形,所述第二凹面和所述第三凹面之间容纳下气瓶,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左抱箍和所述右抱箍的下部,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左抱箍和所述右抱箍的上部,所述上抱箍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左抱箍和所述右抱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固定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气瓶固定支架还包括若干个吊耳,所述吊耳与所述上抱箍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固定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气瓶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上表面与所述上抱箍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下表面与所述左抱箍和右抱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固定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气瓶固定支架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上部与所述上抱箍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下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左抱箍或右抱箍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气瓶固定支架,包括拉带、上抱箍、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右抱箍、第三连接件和左抱箍。本发明所述的气瓶固定支架,主体采用冲压框架结构,其结构简单,制作周期短,一致性高,有效降低了产品自重,达到轻量化要求;同时,支架中加入有效结构进行加强,支架间的连接可实现快速装配。
【IPC分类】B60K15/07
【公开号】CN104890502
【申请号】CN201510238181
【发明人】施令, 潘华军, 吴铜钟, 周宁果
【申请人】江苏华天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最新回复(0)